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培育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及其现实启示
2022-04-29韩露王冰
韩露 王冰
摘 要:科学精神对人们探索真理、认识世界起着强大的思想引领作用。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强调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精神在我国逐步深入传播,科学精神对国家发展的必要性日渐凸显。厘清中国共产党培育科学精神的理论逻辑,重点考察培育科学精神的实践历程,及时总结培育科学精神的经验,将有助于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助于推进中国共产党科技事业的繁荣,更好地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与行动指南。
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精神;培育路径
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探索实践中,科学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人们获取真理的必要手段和理论遵循,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作为科学的灵魂与核心,科学精神源自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从科学活动中凝练出来的意志品格,并随着实践的深入逐步发展完善。何为科学精神?著名学者任鸿隽将其定义为“科学发生之源泉”“求真理是已”。学者施一公在2019青年科学家峰会上对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做出总结,即求真、独立、合作、质疑。综上,不难发现,科学精神具有極其丰富的内涵,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对真理的不懈求索。科学精神作为新时代精神的主题,对塑造民族精神发挥关键作用,也是党和国家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对国家发展全局意义重大,发挥科学精神的引领力,有助于党和国家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此外,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此,中国共产党也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科学精神发展迈上新台阶,促进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从而提升国家应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核心竞争力。充分认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在发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对其进行丰富与拓展,进而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提供精神支撑。
一、中国共产党科学精神培育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不仅是基于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加紧推进科学精神培育成为时代必然。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上存在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对科学的推崇与重视,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坚持的重要思想。虽然在一定时期科学精神在我国的传播发展遇到阻碍,甚至遭受重创,但是弘扬科学精神始终是社会主旋律。而中国共产党培育科学精神的必要性就体现在其理论逻辑上。
(一)培育科学精神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与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凭借其强大的科学性,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反抗压迫,建立新中国。也是中国共产党认识、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只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理论知识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在思想层面的指引作用。同样,作为科学精神的灵魂,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也包含着对其必然灭亡的理解。这与科学精神中的求真、创新等内涵相一致。
“我国在理论、战略方针和科技成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证明: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体现。”[1]历史和人民坚定地选择中国共产党具有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也是其保持先进性的秘诀。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能够带领人民创造世界发展奇迹,离不开对科学精神的推崇。科学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建设和实践中,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各项政策所秉持的理念。
(二)培育科学精神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
科学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涵盖的诸多思想理念存在契合点。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从未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中国古代科学虽与西方近代科学存在差异,但前者对科学精神的传播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包容性,使得中国在面对外来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时,能够在吸收外来的基础上,使自身得以充实发展。作为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华民族历史上也存在多种文化,譬如岭南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等诸多文化,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科学精神内涵丰富,求实、求真、创新、质疑、宽容是其核心内涵。“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是孔子追求真理的鲜明表现,墨家学派对科学精神的推崇与发展尤为明显,对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就蕴含着科学精神。
在功能与来源方面,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一致。二者都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且都源自实践。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中国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科学精神在人类进行科学实践、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精神不再局限于科学领域,它逐渐演变为一种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在这一点上,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致,并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中。科学精神成为整个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它不仅仅指科学研究领域里的实践主体所具备的品格。科学精神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并且能够通过实践环节,为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物质条件。如今,各国之间的博弈不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而是包括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国力的较量。文化软实力对国家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尤其要重视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科学精神无论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都必不可缺。
(三)培育科学精神是借鉴与汲取西方进步科技思想的必然要求
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曾跃居世界前列。然而,近代科技革命却发生在古代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欧洲。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不同场合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同样如此,钱学森先生留给我们的“钱学森之问”与前者一脉相承,都对中国科学领域做出极大关怀与分析思考。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道德观念、伦理纲常等方面多有强调,也存在重道德、轻科学的特点。这种文化基调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匮乏是导致近代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因素。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在全社会培育科学精神,促进公众对科学的向往,自觉学习科学知识。深刻认识科学精神的强大思想引领作用,理解科学技术对民族复兴的關键作用,把握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二者的联系。在改造社会方面,科学精神也发挥出巨大革命力量。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与科技思想,与此同时要加强对西方进步科技思想的理解与吸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从而有效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科学是西方文化的‘主向度,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也就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2]正因如此,西方具有较为先进的科技思想,科技水平也走在世界前列。总体上,西方科技思想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科技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次,科学注重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强调逻辑分析。再次,强调科技的社会价值与政治价值。借鉴其先进科技思想,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科学领域的开拓创新,为此就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培育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科学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科学精神的认识更为深刻。因此,科学精神在我国也经历了一系列繁荣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在国家发展的重要节点上,无论是政府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还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定、指示,都体现了科学精神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关于科学精神的阐述有所差异,但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目标不变。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精神再度进入飞速发展的辉煌时期。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上,公众对促进科学发展表现出强烈的热情。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崇尚科学的时代新人
“文革”时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混乱的状态,科教领域更是如此。因此,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就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教育事业的迫切任务。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强调了教育对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要促进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次大会的召开,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对科学精神的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邓小平同志对知识和人才尤为重视,并视其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此外,将知识分子群体纳入工人阶级中,提高待遇,使高水平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切实保障了适龄人群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科学精神教育提供现实依据和思想指引。也在一定意义上改善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各种封建迷信行为、“伪科学”现象、“反科学”思想泛滥的状况。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了经济要发展,要依靠科技和教育。
199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此后多次对其加以强调,并主张培养社会发展急需人才,逐步提升我国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胡锦涛坚持和发展科技创新思想一以贯之。2006年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阐述了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指出人才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要不断完善人才结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此过程中,科学精神也得以培育和形成。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迫切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极为重要。因此,坚定不移地推动作为强国利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步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教育强国战略,明确教育对建设现代化强国所发挥的强大驱动力。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了提升科学素质的必要性。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培育其科学精神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要举措。对此,同样要抓住关键少数,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通过教育这一手段,对青年一代加强科学精神的熏陶。而培育其科学精神,必然需要依托学校这一平台。学校教育因其系统性、规范性以及强烈的针对性成为培育科学精神的绝佳方式。
党和国家还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培育青年人的科学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不仅和优秀的创新型师资有关,也同整个高校的学术氛围有关,与这个高校的教风、学风、校风有关,与我们的文化熏陶有关。”[3]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对高校教师设置激励计划、改变教学方法等手段,培养崇尚科学的创新型人才。此外,科学教育的对象并不局限于青年学生,逐渐呈现出以学生为重点,向全体国民扩散开来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并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现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我国国情,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的长远眼光。
(二)强化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关键领域创新能力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传播与普及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科学精神是科技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功能和使命。”[4]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过程中科学精神得以培育。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逐步得到重视。这一时期,在一系列科技政策的保障下,我们在科技领域也取得诸多成就。邓小平时刻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状况,主张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强科学研究,大批高科技产业迅速兴起。此外,邓小平支持并推进发展高科技的“863计划”,不断突破高科技领域难题,大幅提升我国高科技水平。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江泽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升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稳步向前。科技领域的高端人才数量呈递增趋势,科技研发人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着力恢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成效显著。一大批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国家亟待发展的科技领域。科研人员数量的增长也恰恰体现出国家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而且逐步壮大的研发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撑。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顺应历史潮流,结合时代特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首位,把握国家发展主动权。胡锦涛强调:“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5]加强科学研究,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科技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稳步提升,在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神舟”系列飞船陆续发射成功,“嫦娥工程”实现月球探测,载人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成就。“中国天眼”的正式运行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条件。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研发,摆脱了在导航领域受制于人的窘况,维护了国家安全。中国的5G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5G技术应用规模的扩大指日可待。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水平提升与科学精神培育方面成效卓著。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强调:“应当记住,每个工具都带有用来创造它的那种精神。……所以,现代物理学的精神必将渗透到许多人的心灵之中。”[6]同样如此,在科学领域攻坚克难,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科学精神也得到渗透与传播。
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求实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提高科技水平的同时,推动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公众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高涨,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指出了中国的发展强大,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见,科技水平对综合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三)制度激励科学研究,营造民主开放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制度、政策,引导知识分子投身科学研究,促进公众掌握科学精神。此外,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专利制度,它所体现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与党和国家培育科学精神的任务要求具有一致性。为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专利制度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实施专利制度的同时也就是在弘扬科学精神。为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手科技体制的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开始。不可否认,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为科技事业初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性。科技体制必然要伴随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释放科学研究的活力和自主权,营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激发公众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改善了科研环境,掀起新一轮科研浪潮,科学研究遍地开花成为可能。
民主与科学二者存在密切联系。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必然离不开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没有民主,就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化。就科学精神本身来说,怀疑与求真崇实都是其核心内涵。因此,要做到彻底地怀疑与求实,就需要营造敢于质疑、敢于发言的宽松氛围,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民主进程,民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7]确保民主权利得到有效行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8]从而使民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在科学领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主宽松的科研环境包括科研主体的试错性、研究方法和过程的灵活性,以及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与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是提升科技水平的重要因素,也为科学精神的培育创造有利条件。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培育科学精神的时代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而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坚持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将科学精神融入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中,加强自身科学性、先进性建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科学精神的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砥砺奋进。
(一)以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来培育科学精神
习近平强调:“马克思留给我们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9]。思想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历久弥新的马克思主义深植中国共产党基因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能有絲毫动摇。“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结合,体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接续推进的内在逻辑。”[10]马克思主义绝非僵化的学说,与时俱进是其重要理论品质。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就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结合时代特点,兼顾具体国情,方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的集中体现。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精神,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培育。此外,科学精神包含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等内涵,为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党和国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实践,弘扬科学精神的过程。
(二)以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最大实际来培育科学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升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反映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差距。切实解决主要矛盾,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步入新时代,更是如此,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生产,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为实现民族复兴目标提供条件。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精神的现实反映。加快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强化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把科学精神融入现代化事业发展全局。新发展理念是民族复兴的核心理念,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的彰显。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发展需要,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际。培育科学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征程,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三)以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来培育科学精神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伟大工匠精神、伟大探月精神以及伟大科学家精神等一系列精神构成了新时代党的伟大精神。贯穿新时代党的伟大精神始终的科学精神,渗透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涉及广泛、层次全面的系统工程,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还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基本维度要求。”[11]因此,中国要强起来离不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培育科学精神,一方面对塑造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塑造科学理性的国民精神。另一方面,科学精神可以引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方能沿着正确道路逐步深入进行,科学技术也将得到飞跃式发展。科技对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作用不容忽视。
步入新时代,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培养公众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建立高素质科研大军,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推动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开展科学知识学习系列活动,让热爱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使科学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遍地开花,在思想和物质的双重层面,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进礼.促进科技的发展进步能够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2,(3):9-12.
[2] 周昌忠.试论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J].社会科学,1994,(1):34-38.
[3] 胡蓉.青海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0):250-251.
[4] 徐炎章.科技传播普及与科学精神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5):78-82.
[5] 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攀登世纪科技高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科技产业,2008,(7):8-12.
[6] 海森伯.物理学和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4.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17,(12):4-25.
[9]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6):5-10.
[10]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和升华[J].前线,2019,(10):12-16.
[11] 张西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下的“软实力”建设[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5):10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