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策略研究
2022-04-29孟迪
孟迪
1 引言
在高等教育中,核心素养的提出在各学科教学中引发了深刻反思,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前体育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但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是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教学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快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培育学生体育课程核心素养。
近年来,教育部门根据各地区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情况,陆续出台了课程改革相关要求。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体育课程教学在理念、方式方法、内容等方面都难以实现创新,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也相对滞后,难以全面满足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求,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快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显得势在必行。素养是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通过相应的实践 和训练,使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个人思想和品质所达到的某种状况。核心素养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面临很多复杂问题和环境过程中,个体能够借助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理念。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方向,全面加快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2 核心素养导向下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
2.1 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及能力的掌握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都是以提升学生体育技能和强化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为目标,同时将体育项目完成的数量及难度作为重要的考评标准。因此在这种教育教学理念下,导致高校体育课程学习面临较大的压力,固定的训练及考评标准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心生畏惧,因此难以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甚至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产生认知方面的偏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这一弊端较为明显,从核心素养理念来看,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全面强化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着力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使其在对体育运动更好理解的基础上自发的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进而充分掌握各类体育运动技巧,充分发掘体育运动自身所具备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最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2.2 强化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模式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是围绕课程教材为中心,并重视对体育运动技巧的传授,教师很少会涉及到教材以外的知识,进而导致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情况出现脱节,降低了体育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核心素养理念来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使其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强化对体育运动相关知识的拓展,比如要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生活小常识的讲解,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体育教学范围进行扩大,根据学生自身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体育运动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质量,进而逐渐养成健康的体育运动行为。
2.3 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的意识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方式相对单一,难以与其他各学科实现有效融合,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有效的影响,高校体育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单向性特点,学生的选择空间较小,进而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难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要充分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打破各学科教学的壁垒,提升体育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之间的融合度,以转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固定思想。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制定出多样化的活动模式,进而可以有效丰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体验,为其制定出个性化的体育活动方案。另外,高校要完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手段,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基础上,对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有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核心素养培育视角来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还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总结分析,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程体系偏离核心素养
很多高校没有将体育课程教学提升到必修课的高度,认为这仅是一门选修课或者副课,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存在任意性和循规蹈矩的现象,导致课程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实际情况,进而导致体育课程难以形成体系化,仅按照国家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开设相应的体育课程。同时,很多高校为节约课时,仅对大学生开设了短期的体育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任意性,没有对学生产生长远的影响,在体育课程体系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进而导致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已经逐渐偏离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主要是因为高校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度不足,在体育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创新性,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思维,进而降低了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3.2 教育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先进的教学模式是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但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模式落后的问题,比如很多学生会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一名體育教师同时为数十名学生授课,这种方式导致体育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也仅能促使学生跟着教师练习统一的体育实践动作,而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技巧性都较强的课程,在学生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的精准指导,同时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体育项目和锻炼方式。这种统一化、固定化、单一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会使得大部分学生仅能处于被动模仿状态,在运动方式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难免会存在问题,进而会降低体育课程学习效果,也难以培育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3.3 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化
考核评价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在此基础上针对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作为高校一门实践性和技巧性都较强的课程,与一般性课程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在选择考核方式上必须要体现出差异性。但由于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所开展的体育课程在考核方面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主要是以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体育动作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基础,这种单一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引发学生的不满,使其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失去兴趣。虽然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求逐步完善考核方式,但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教学考核形式。
3.4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改进
体育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进行体育专业动作的示范和指导,所以体育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保障。当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些体育教师理念落后、思想固化,没有充分领会到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中难以转变方式方法。同时,有些体育教师在体育基础知识讲解方面相对专业,但在体育实践教学中缺乏针对性,而有些体育教师虽然能够为学生制定专业化、个性化的体育训练方案,但不能进行有效的体育基础知识讲解,这些都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4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對策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加快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快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4.1 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首先,高校可以按照由低到高的阶段打造相应的体育教学课程,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教学掌握相应的体育和健康知识,进而形成健康的行为,并对体育知识学习和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进而有效塑造学生的体育品德。同时,高校要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对体育课程的必修年限进行规定,使得学生可以充分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另外,高校必须要坚持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身心变化和体育教学要求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以充分适应各项要求的变化,也能够通过完善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持续提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4.2 优化体育教学模式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示范性教学为主,学生仅能根据体育教师的示范性动作进行模仿,而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模式又过于单一化,所以难以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学生在接受体育理论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而高校将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因此导致体育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应用,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慕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现代化的学习平台,使其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教师可以借助该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以此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慕课平台组织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共同讨论,集中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线下对体育运动技巧进行示范和纠正。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以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最大程度的改进和完善,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4.3 构建完善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校必须要全面改进和完善体育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避免传统的“一刀切”评价模式,要提升考核评价体系的灵活性、针对性,构建一套完善的能够集合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运动技能与运动技巧于一体的体育课程教学考核方式。首先,高校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所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及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体育运动技能,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同时,要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公开,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考核结果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其选择体育课程并进行专项训练,以此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效果,进而可以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对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指导作用,以有效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要想顺利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必须要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校要明确在核心素养理念下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要具备体育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还要掌握身心解压方式及急救能力,同时要具备科学的教学方法。其次,高校要持续强化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从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等方面出发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另外,高校还应该从体育院校引进一批专业化、年轻化体育人才充实到现有教师队伍中,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核心素养,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5 总结
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体育教学肩负着提升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将核心素养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全面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加快推进体育实践育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各项问题及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本文认为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应该从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快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以塔里木大学为例”(项目编号:TDSKSS201905)。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