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质科技创新工作思路探讨
2022-04-28覃雯,唐聪
覃 雯,唐 聪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112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大会等会议上对科技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评价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指示精神,全国各行各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迫切性都上升到了新的认识高度,重庆市委市政府和重庆地勘系统都提出了科创工作的相关要求,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初见成效,将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的理念,地勘企业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利用好现有平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1]。
1 单位简介
重庆地质集团是重庆市唯一独具地质矿产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专业性企业,集生产经营与投资运营为一体,提供大地质全方位服务,产业要素涵盖民生地质、地质调勘查与矿业开发、新兴大地质、地质科创与产学研运用、自然资源风险普查及调查统计与评价、金融地质与资产运营、实验检测、地质大数据开发运用与人工智能、工程建设十大板块。集团兼具公益和商业属性,坚持公益、商业地质事业两手抓、协同发展的经营策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发展定位,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主动服务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地质产业与地质科创并举,立足重庆、面向全国、着眼“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全方位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地质技术服务支撑和保障。
2 现状及问题
2.1 科技工作现状
重庆地质集团因属新成立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才刚刚起步,集团各企业基本上都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科技管理相关制度,但仅大部分企业有专门科创机构,有专职科创人员的企业较少,多为相关部门或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集团组织各企业积极向各级政府部门申报科研项目,提炼、包装项目成果并申请知识产权,积极与各大专院校、科技机构开展科技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探索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机制,组织开展“五小”创新成果评比、创新工作室申报、杰出工程师评选等活动,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2020 年度,集团践行创新理念,健全创新机制,将科研投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年获得重庆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重庆市“五小”创新晒、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等各类奖项21 项;成功申报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技术企业”3 家,2 个创新工作室获批重庆市能源产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达标工作室;成功申报市级科技项目14 项;取得各类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50 项;在各级各类期刊发表论文60 余篇;智慧城市、智慧地质在内的智慧品牌逐步形成;地质助手APP 投入试运行,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此基础上,2021 年有了较大的突破。科研项目申报方面,集团共申报科研项目总计104 项,其中申报市规自局科研项目10 项、市地勘局科研项目11 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项目1 项、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1 项。集团总工办组织10 家二级企业共申报科研项目立项98 项,经讨论,拟确定16 个项目作为集团2021 年度科研项目进行立项。科研项目管理方面,8 个地勘局科研项目均已完成结题验收。集团内部授牌了“消落区岩体劣化防治技术工作室”“高陡危岩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室”2 个专业工作室。2021 年度张枝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获重庆市总工会2021 年度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六零七公司成功申报成为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地矿建设公司成功挂牌经信委“企业技术中心”。所属川东南公司获“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 等奖。地矿测绘公司获“第二届中国无人系统行业金翼奖(应用创新奖)”;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1 项;2021 年度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优秀工程奖2 项等奖项及称号。集团企业共获10 个“重庆市自然资源类优秀工程设计成果”项目获奖。首届川渝地质灾害调查劳动和技能竞赛中,集团选派参赛队获集体三等奖,1 名队员获个人二等奖,2 名队员获个人三等奖。本年度共申请知识产权165 项,其中发明专利3 项。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SCI 收录文章5 篇、EI 检索文章2 篇,核心期刊收录文章17 篇。2021 年度共开展校企合作25 次,组织对外科技交流54 次,从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力岩土水气检验检测科普宣传及古生物三个方面展开了76 次科普宣传活动。2021 年度,企业主编《重庆市建设用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指南》1 个、参编规范5 个,集团牵头实施《重庆市土地整治组项目实施管理手册》编制工作等[2]。
2.2 科技工作存在问题
2.2.1 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待加强
目前各二级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普遍不高,创新意识参差不齐,还处于前期投入阶段,产出微薄,未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系统。在开展的相关科技活动中,广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体现出了强劲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暴露出由于缺少更高层面上的引领与支持的短板。例如:员工有创新能力,但缺乏相应的主动创新的意识;基层有创新的意愿,但缺乏对现有技术和工艺改进的动力。对于技术成果的进一步优化提升不足,导致一些优秀的项目成果未能提炼出科研课题,进行深化研究,持续扩大其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2.2.2 专业单一、专业带头人缺乏
集团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数量众多,技术实力较为雄厚,但之前限于地勘行业特殊性,长期从事生产性项目,科创思维和意识有所欠缺,在生产工作中具有突出表现的技术骨干大多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相应经验及理论基础。且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传统地质、测量、检验检测等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人才不够多样化,导致新兴行业领域开展科创工作受限。
2.2.3 科研团队力量不足
各企业以生产工作为重点,具备科研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以从事生产工作为主,科技工作多为兼职,专职人员偏少,部分企业科研团队才刚刚组建。专职科创人员实施、管理的科创项目较多,进度、质量还需加强,专业能力与提高生产效率、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契合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梯队尚未形成,“传帮带”效果还不佳。科研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且持续时间长,投入与产出有时不成正比,科研工作人员往往经济收入偏少,对科研工作积极性存在较大影响。
2.2.4 科研项目和科技奖项申报还有短板
在申报上级部门科研项目和科技奖项时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主要体现在申报项目立项成功率不高,部分科技奖项申报还有一定差距,这也反映出企业科技工作基础和科技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申报项目科技技术含量。与其他相关部门对接不到位,科研经费的来源单一化,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的申报仍属空白。
2.2.5 科研平台搭建还有差距
企业虽有一定的科研工作基础,但在申报市级以上科研平台方面还存在工作不足,部分企业尚无科研平台。目前的科技交流平台仅局限于行业相关领域及重庆市层面,交流平台的深度及广度有待提升。需要通过现有科研团队力量,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去创建和申报各类科研平台(如: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高新技术企业等),不断提高企业科研技术实力。
2.2.6 产学研体系建设还很薄弱
企业因生产任务繁重,不具备开展多项技术创新的研究力量;工程实践中新技术运用不多,效率、质量提升缓慢;企业核心技术、工艺、工法等还未形成;与高校、科研结构产学研深度合作还不够;目前虽有大量知识产权及科研成果的积累,但仍存在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脱节的情况,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还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3 工作思路
3.1 完善制度,增强创新意识
通过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优化激励措施,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科创工作的积极性,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科研工作人员收入水平和获得感,稳定科创团队。
3.2 搭建平台,提高团队创新能力
建设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按照企业搭台、市场化运作思路,优势主导产业+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编制产业技术创新思路。
支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鼓励集团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科技创新综合体、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中心、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专家库,引进一批科研团队,研发和转化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孵化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将张枝华劳模工作室、易朋莹创新工作室全面复制推广。
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建立研发平台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企业与大院大所共同设立或合作共建拥有核心技术、配置核心团队的独立研发机构、分支机构、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鼓励大院大所参与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和鼓励各类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创办不同类型的科技服务平台。
3.3 主动对接大院大所,共建创新平台
围绕国家“双循环”和地矿主业,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精准助力集团产业布局和未来产业发展,以产业创新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序组织与国家、省级科研机构、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中央直属企业、国内矿业龙头企业、知名跨国公司及其科研团队对接合作,汇聚科技攻坚力量。
深化合作内容。依托大院大所创新资源,围绕找矿、矿山勘测开发、矿山合作开发等主业,并积极拓展浅层地温能、区域空间测绘、地质灾害治理等,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引进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等要素紧密融合。深化与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大院大所的合作形式和内容,提升合作成效。
创新合作模式。制定高端研发机构引进管理办法,鼓励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研究院所。面向大院大所,通过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3.4 培训交流,积极引进创新人才
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坚持企业为主导的引才用才机制,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建立科技人才招聘制度,汇聚发布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多角度、多方式宣传引才政策,通过主动对接大院大所开展赴外揽才、高校学生双选会、“以才引才”等方式,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贯彻落实有关人才政策,降低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成本。
强化人才创新支持保障。落实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补助政策,做好人才安居保障,鼓励高校毕业生来集团系统创业就业。健全优秀人才创业支持扶持机制,设立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积极引进和扶持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争取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支持。
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采取“一事一议”量身打造扶持政策,大力引进重点产业急需、掌握“卡脖子”技术或填补学科空白的帅才型科学家和团队。力争2022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 家以上,以后逐年递增。坚持全职引才和柔性共享引才相结合,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深入实施“英才计划”,加大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3.5 壮大主业,积极拓展新产业领域
立足地勘行业现有主要产业,通过科技创新解决生产技术瓶颈,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要紧跟国家和省市、行业发展动态,与时俱进,在新时期要有新思想、新作为,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远景规划,提前谋划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在国家倡导的新兴领域(如:生态修复领域的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旱改水等,环保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土空间开发领域的地下空间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等,智能化应用领域的地质大数据、云计算等)要提前布局,充分发挥地质先行作用,体现地勘队伍担当,在解决地质安全问题的同时,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4 结语
科技创新工作要想取得成绩并非一蹴而就,只有脚踏实地,没有捷径可走。通过完善制度、搭建平台、组建团队、人才建设、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企业的科研工作水平定能大幅提升,企业必将依靠科技创新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