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方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源性晕厥*
2022-04-28曹云艳
曹云艳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近年来,心血管系统疾病成为危害社会居民身心健康的重点不良事件,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病情表现凶险、变化急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也无不适表现,容易被临床忽视,极易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1-2]。心源性晕厥常见于60岁以上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老年患者心源性晕厥发生率高达20%,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3]。NSTEMI是引起心源性晕厥的主要诱因,因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回心血量减少,使脑灌注血量降低,最终形成心源性晕厥[4-5]。西医治疗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时,常采用解决病因、心肺复苏、补液等疗法,但西医不良反应多,整体效果不佳[6]。目前,中药可通过多途径有效防治心肌缺血、抑制血栓形成、恢复正常心肌及脑组织灌血流量。NSTEMI属中医“真心痛”“胸痹”范畴。临床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阳、血、阴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气滞,故在治疗上采用益气活血、行气化瘀、通阳散结等治疗原则。目前,中医药对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的治疗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以70例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旨在为中医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0~76(63.97±7.02)岁;单支病变患者8例,双支病变患者16例,三支病变患者11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14~24(16.83±1.52)分;发病至医院就诊时间30 min~12 h(58.83±16.76)min;晕厥伴胸闷、心慌11例,伴心绞痛3例,伴恶心呕吐3例,伴黑蒙5例,伴扑倒2例,伴抽搐3例;发作时立位4例,活动步行5例,坐位2例,卧位1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0~76(64.89±8.48)岁;无病变患者1例,单支病变患者5例,双支病变患者17例,三支病变患者12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14~24(16.29±1.76)分;发病至医院就诊时间30 min~12 h(59.71±13.39)min;晕厥伴胸闷、心慌10例,伴心绞痛4例,伴恶心呕吐5例,伴黑蒙4例,伴扑倒2例,伴抽搐2例;发作时立位5例,活动步行4例,坐位2例,卧位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患者符合NSTEMI的判定标准[7]: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超过参考值上限值;至少伴下列1项指标:心肌缺血;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T段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显示病理性Q波形成;新的心肌活性丧失或局部室壁运动障碍;血栓形成。心源性晕厥:患者出现超过1次的黑蒙、头晕目眩、晕厥昏倒等缺血性晕厥症状。
中医辨证参照相关指南标准[8]。气虚血瘀证:心胸刺痛,动则加剧,伴头晕目眩、黑蒙、晕厥昏倒、气短乏力、心悸出汗,舌体肥大、边有齿痕,舌质暗淡或舌质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自拟)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心功能NYHA分级为1—2级患者;②治疗前4周未服用影响临床结局的药物;③无研究药物过敏史;④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功能NYHA分级为3—4级患者;②既往有冠状动脉搭桥术史;③有免疫系统疾病、甲亢或甲减者;④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肿瘤疾病患者;⑤非NSTEMI心源性晕厥患者,如其他脑源性晕厥或其他类型的心源性晕厥;⑥治疗前服用特殊性药物影响研究结果。
1.4 病例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自拟)剔除标准:①患者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②未按照规定服用药物患者;③无法准确对治疗效果做出判断的患者;④数据不全、临床资料欠缺者。脱落标准:①依从性差,研究未结束而退出试验患者;②研究期间出现重度不良反应而无法坚持研究患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入院后给予心肺复苏、阿托品注射,吸氧,控制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依据患者病情: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拜耳医药,国药准字J20130078)首次剂量300 mg,随后每日100 mg;或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国药准字H20000542),首次剂量225 mg,随后每日75 mg;抗凝:低分子肝素(深圳赛保尔,国药准字H20052319),皮下注射 4 000 U,每12 h 1次;调脂: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药业,国药准字J20170008),每次10 mg,每天1次;若无禁忌证:贝那普利(北京诺华,国药准字H20000292),每次5 mg,每天两次;初期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国药准字H11020289)5~10 μg·min-1,待72 h后改为口服药物。患者若是同意,可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若患者无法口服,可先鼻饲,每次150 mL,每天3次,待患者恢复正常经口饮食后,再口服中药汤剂。方药组成:巴戟天、黄芪、延胡索各20 g,丹参30 g,淫羊藿、麦冬各15 g,熟附子、田七各10 g,水蛭6 g。辨证加减:挟寒凝者加干姜10 g;痰浊者加法半夏10 g,橘红8 g。以上中药由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提供,由本院药房统一煎制。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心功能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室壁节段运动指数(ventricular segmental motion index,WMSI)及心脏舒张期血流速度E与A峰比值(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E to A peak ratio,E/A),WMSI指数:采用室壁节段性运动分析方法进行估算,采用16节段分区法对左心室室壁各节段的心肌运动情况进行评分:正常运动为1分,运动功能减退为2分,运动消失为3分,运动障碍为4分。
1.6.2 心肌酶功能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serum creatine kinase isoforms enzymes,CK-MB)、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及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LP-PLA2),于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3 mL,离心10 min,3 000 r·min-1,离心半径12 cm,随后测定心肌酶相关指标。
1.6.3 血流动力学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外周血管阻力指数(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LWI)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PAG以血小板聚集率测定仪器检测;其余3种指数测定:经右侧锁骨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放置PICCO动脉导管,综合计算出3种指标。
1.6.4 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后记录其证候标准改变情况,包括心胸刺痛、头晕目眩、气短乏力、黑蒙,按严重程度计0分(无)、1分(轻微)、2分(中度)及3分(重度)[9]。
1.6.5 心电图监测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观察心电图ST段、T波改变情况。显效:心电图ST段压低,或(和)T波倒置恢复正常;有效:ST段压低回升超过1.5 mm,但未恢复正常值;T波变浅超过50%;无效:心电图改变较治疗前无差异。
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6.6 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两组患者观察1个月时间,记录患者心源性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卒中、心力衰竭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电图监测疗效比较观察组心电图监测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监测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胸刺痛、头晕目眩、气短乏力、黑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证候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E/A、WMSI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E/A升高,WMS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E/A高于对照组,WMS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E/A、WMSI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K-MB、cTnI、LP-PLA2表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PAG、ELWI降低,SVRI、MAP增加(P<0.05);观察组PAG、ELWI低于对照组,SVRI、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2.6 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比较观察组发生1例心源性休克,占2.86%;对照组发生2例心源性休克,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心源性死亡,1例卒中,1例心力衰竭,占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4)。
3 讨论
心源性晕厥有突发性、暂时性及广泛性的发病特点,患者发病后意识丧失、肌张力丧失,通常发病属暂时性,一般能自行恢复[10]。晕厥患者预后与发病原因关系密切,其中心源性晕厥发病凶险、病情严重、预后差,主要是因心脏排血量急剧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导致脑组织因灌注血量减少而缺氧缺血,最终诱发心源性晕厥[11]。NSTEMI是诱发心源性晕厥的主要病因,在入院就诊后需要进行纠正病因、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抗血小板及抗凝等基础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病情反复、远期效果不佳。故临床需探索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历代中医典籍对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并未有直接病名,临床根据其具体表现,将其归属于“真心痛”“心悸”等范畴。《灵枢·厥病》曰:“真心痛……心痛甚。”同时伴大汗淋漓、黑蒙、晕厥、濒死感等表现。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阳(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主要机制,若机体阳气不足,鼓动无力,则出现血瘀气滞,使血脉不通、不通则痛。寒邪侵袭、七情失调、饮食不节、痰饮内停、年迈体虚等因素均会导致本虚标实,诱发真心痛。另外,真心痛病位在于心,心主血脉,心病则无法鼓动血液运行血脉,使血滞不畅;或心脉温煦丧失,气血运行乏力,皆可导致血脉瘀滞,胸阳舒展不佳而诱发真心痛、心悸[12]。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在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的发病中占据着无法忽视的地位。因此,在中医治疗该病多采用益气活血、行气化瘀、通阳散结等治疗原则。本病病机关键也在于肾,肾阳亏损则造成脾阳心阳两虚,此时心阳不足,胸阳不振,故导致气滞血瘀痹阻脉络而诱发晕厥、心痛等症状。
益气活血方中附子可直接入肾经,有温肾补脾、振奋心阳、回阳救逆、祛寒散热、止痛的作用;黄芪有益气升阳、健脾救脱、固元卫表的作用;巴戟天、淫羊藿有温肾补气、振奋心阳的作用;麦冬有滋阴补肾、生阳健脾的作用;田七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水蛭有活血祛瘀、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延胡索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化痰泻浊的功效。因此,全方共奏温肾补脾、振奋心阳、益气固元、活血化瘀、化痰镇痛之功,能助心血运行,使心阳充盛、血脉运行正常,以此恢复正常心肌血供、血氧,改善临床症状[13]。本研究中观察组心电图监测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65.71%,治疗后心胸刺痛、头晕目眩、气短乏力、黑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发现,采用益气活血方可以提高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中医证候评分。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LVEF、E/A高于对照组,WMSI低于对照组,CK-MB、cTnI、LP-PLA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益气活血方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其原因为采用西医纠正心肌缺氧、解决病因时,益气活血方可以温肾健脾、振奋心阳、益气固元。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附子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冠状动脉血供的作用[14];黄芪能促进血液运行,扩张血管、心肌保护以及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损伤[15];巴戟天能促进刀豆蛋白A活化的人体淋巴细胞增殖,促进体液免疫,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廓清率以及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6];麦冬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中麦冬总苷可以降低右心房的自律性以及兴奋性,延长左心房不应期,起到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减轻心源性晕厥症状[17]。因此,采用益气活血方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稳定血管内皮功能,调节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以及缺血心肌电的稳定性,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通常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发病时,心脏泵衰竭而导致重要脏器血灌注量减少,心脉痹阻而使气机紊乱[18]。故分析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对评价脏器血灌注量有积极意义。LP-PLA2是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其表达升高,可使血小板活化增强,脂类促炎物质的释放,可加快血栓斑块的形成[19]。血小板聚集率是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重要指数,其指数越高,血小板聚集功能越强,血栓形成加剧[20]。ELWI是反映机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可反映机体心脏功能[21]。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PAG、ELWI低于对照组,SVRI、MAP高于对照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益气活血方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产生更好的血流效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淫羊藿主要成分淫羊藿苷、多糖等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能促解聚,起到抗炎作用[22]。田七有降压、调脂、免疫调节等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氧代谢[23]。水蛭可发挥直接抗凝、水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溶解血栓、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24]。益气活血方可起到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等作用,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25]。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方可提高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心功能,保护心肌组织,改善血流动力学。但本研究也有一定问题:本研究无法做到随机双盲对照法,故研究的科研思路、合理性需要进一步商榷;研究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研究样本量小,研究时间短,未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故研究结果数据存在偏倚。因此,临床仍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研究,以此确定益气活血方可提高NSTEMI并发心源性晕厥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广泛应用起到促进、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