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月琴音乐文化研究综述
2022-04-28于依依
〔关键词〕彝族;月琴;研究综述
彝族月琴又称“弦子”“杰猜”,是一种弹拨乐器,主要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的彝族地区。作为彝族的传统民间乐器,无论是在传统节日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彝族月琴作为重要的伴奏和独奏乐器随处可见,可以说月琴在彝族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本就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代表的彝族月琴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传承与保护危机。如何对彝族月琴音乐文化进行创新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彝族月琴研究成果的分析,梳理出彝族月琴的形制结构、演奏技法、艺术特征、琴曲分析以及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彝族月琴的研究成果,笔者以习得的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人类学等音乐理论知识,提出一些研究建议,目的是希望以彝族月琴音乐文化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彝族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充分的研究。
一、彝族月琴形制结构研究
在当前学术界中,关于彝族月琴形制和结构方面的研究是彝族月琴音乐研究中较少的一个领域。该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彝族月琴制作工艺方面,也有部分对彝族月琴形制特征和彝族月琴与汉族月琴的对比研究。
张永祥发表的《月琴自动车床》是关于彝族月琴形制结构方面最早的研究文章,这篇文章完整阐述了月琴制作车床的全部流程。边月的《姚安县彝族月琴制作工艺研究》、徐子珺的《镇南月琴生产性保护实践与思考》和饶书剑的《楚雄彝族月琴研究》这三篇文章,分别对姚安县彝族月琴和楚雄彝族月琴的制作工艺包括月琴各个部分的制作进行了详尽阐述,同时边月还将姚安县彝族月琴与汉族月琴从结构、工艺、材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李永云和栗源则对彝族月琴的形制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列举了“牟定八方琴”、双柏四线和南华镇南月琴这三种不同的形制案例。
从彝族月琴形制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看,前人研究的重心主要是在月琴的制作方面,而对于彝族月琴本身的形状结构特点、物理构造原理等方面研究较少。
二、彝族月琴演奏技法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在彝族月琴音乐研究中所占篇幅不大,通过对现有彝族月琴演奏技法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发现前人对彝族月琴的演奏姿势和弹奏指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例如贾玉龙的《论月琴的发展和演奏技法》就月琴演奏姿势和左右手演奏技法进行了分析。同样也进行了彝族月琴演奏技法研究的栗源对随四弦琴的改良而发生演奏技法的改变进行了说明。而罗桂森则介绍了双柏四线的独特演奏方法。
彝族月琴演奏技法方面的研究略显匮乏,对于月琴演奏风格、演奏差异的研究很少涉及。不过通过对目前彝族月琴演奏技法研究成果的梳理,不难发现彝族月琴在演奏技法上主要以“弹”“挑”“扫”“拂”“轮”等为主。
三、彝族月琴曲分析研究
彝族月琴器乐曲作为彝族传统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民间曲目的保存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彝族月琴曲的曲式结构、音阶调式、艺术价值、风格体裁、节奏形态、曲谱保存、音乐语言和旋律发展等方面。
关于彝族月琴曲音乐形态特征的研究中,曾令士、王芳、杨毓兵通过田野采风、记谱以及谱例分析,对彝族月琴乐曲进行了细致的音乐本体特征研究。1958年底至1959年初,李永才先生采集了正曲33首和补曲10首彝族月琴曲民间音乐资料,这些珍贵的音乐资料在彝族月琴音乐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岳文则对雷群安的月琴专辑《月琴与乐队》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其中收录的作品的曲式分析,向人们展示了乐曲背后的深刻内涵。其后,彝族月琴研究学者们開始逐渐将目光聚焦在彝族月琴乐曲的曲式结构分析和彝族月琴曲艺术价值的研究上。
目前,从有关彝族月琴乐曲方面的研究现状看,这一领域还有充分的研究空间。彝族月琴曲音乐形态特征聚焦于彝族器乐本身,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对整个彝族月琴音乐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这一方面的研究恰好是彝族月琴音乐研究的薄弱环节。
四、彝族月琴音乐艺术特征研究
对于彝族月琴音乐艺术特征的发掘,通过对彝族音乐的发展历史研究、彝族音乐所处的自然环境分析、彝族月琴构造特点分析和彝族音乐演奏形式的分析等途径,归纳出了彝族月琴音乐的一些艺术特征。
曾令士最早在其《凉山彝族民间器乐研究》中,通过对彝族社会形态、传统乐器发展和其民族特性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彝族音乐具有原始性、自娱性和群众性这三个社会性特征。同样也认为彝族器乐具有原始性和群众性的罗嘉琪在《彝族民间器乐的音乐风格》中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述。值得注意的是,杨毓兵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凉山彝族月琴音乐具有“内敛性”这一观点,他在音乐的音乐语言、调式特征、旋律发展和凉山彝族的客观自然环境等方面,对彝族月琴音乐的特性进行了论证阐述。
五、彝族月琴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关于彝族月琴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研究,在当前学术界中是更为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首先是因为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极高的研究和传承价值,学者们更容易聚焦于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其次彝族月琴音乐蕴涵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从彝族月琴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者均对彝族月琴音乐的传承现状进行了分析,基本是以某一地区为例进行分析。不过,目前对于彝族月琴音乐文化产业的研究并不多。
学者们所提出的彝族月琴音乐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是值得思考的。例如:彝族传统月琴制作手艺人的工艺传承;彝族月琴演奏技法的传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等。
另外,诸多学者同时也在强调彝族月琴音乐文化本身的文化价值。彝族音乐文化包括彝族月琴音乐文化,凝聚着整个彝族的精神力量,这也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意义应该具有深刻的认知。
六、结语
通过以上对彝族月琴音乐文化研究的梳理,彝族月琴音乐文化研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例如,一、彝族月琴音乐研究可以多元化;二、对彝族月琴音乐的研究数量可酌情衡量;三、可运用数字化音乐科技方法开展彝族月琴的本体特征研究。
参考文献
①张永祥:《月琴自动车床》,《乐器科技简讯》,1974年,第2期,第4-6页。
②饶书剑:《楚雄彝族月琴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第2期。
③边月:《姚安县彝族月琴制作工艺研究》,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第7期。
④李永云,栗源:《楚雄彝族四弦琴的起源及形制》,《民族音乐》,2016年,第6期,第40-42页。
⑤袁丙昌:《彝族乐器》(续),《乐器》,1982年,第4期,第15-18页。
⑥曾令士:《凉山彝族民间器乐研究》,《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报》,1989年,第1期,第47-55页。
⑦梅睿:《浅谈凉山彝族月琴的继承与发展》,《戏剧之家》,2021年,第25期,第57-58页。
⑧贾玉龙:《论月琴的发展和演奏技法》,《北方音乐》,2020年,第24期,第72-74页
⑨徐子珺:《镇南月琴生产性保护实践与思考》,云南大学,2019年,第7期。
⑩栗源:《浅析楚雄彝族四弦琴的发展状况》,《民族音乐》,2016年,第4期,第47-48页。
⑾罗桂森:《楚雄州彝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及分类》,《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第4期,第48-55页。
⑿杨毓兵:《凉山彝族月琴音乐及其传承与发展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⒀敖翔:《四川凉山彝族月琴曲<甘落调二>结构分析》,《黄河之声》,2016年,第16期,第6-8页。
⒁岳文:《夜深沉凤凰涅槃歌漫漫天下皆春——介绍月琴专辑CD<月琴与乐队>》,《视听技术》,1995年,第10期,第114-118頁。
⒂陈天乐:《李永才传谱演奏的贵州威宁彝族月琴曲》,《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1年,第2期,第75-91页。
⒃彭蓉,李茜:《四川彝族民间器乐艺术探究》,《四川戏剧》,2020年,第10期,第131-133页。
⒄罗嘉琪:《彝族民间器乐的音乐风格特征及价值研究》,《名作欣赏》,2016年,第33期,第151-152页,第163页。
⒅王芳,苏毅苗:《小凉山彝族(四川片区)音乐实地调查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第8期。
⒆黄雪梅:《云南楚雄彝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模式考察——以彝人古镇为例》,《创作与评论》,2013年,第16期,第100-105页。
⒇崔有昌:《六盘水境内彝族民间音乐考察研究》,《六盘水师范学院报》,2013年,第4期,第80-83页。
(21)杨冉:《楚雄彝族四弦琴的社会功能及发展》,《大舞台》,2010年,第4期,第6-7页。
作者简介
于依依,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2018级数字音乐制作主修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数字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