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创作路径的改变
2022-04-28张萍
[摘要] 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当代社会的传播格局。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新闻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媒介生态和语境的变革使得纪录片由制作到播出的整个流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新媒体语境下,为了促使纪录片得到更好的发展,业界应对纪录片的创作路径展开细化分析。对此,文章以新闻纪录片为例,针对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创作路径的改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新闻纪录片;创作路径;创新
新媒体行业的崛起推动了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链条的深刻变革,其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激发了全民的创作活力。目前,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信息接收渠道。纪录片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其作用是记录真实的画面,说明真实的事件。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但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创新方向。
一、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媒体时代纪录片的传播存在局限
在新媒体未出现之前,电视是纪录片播出的唯一平台,只有极少数的纪录片能在院线播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各个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新媒体的出现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以及丰富的信息体验[1]。在传统媒体时代,纪录片虽然很受观众青睐,但是由于没有更多的传播途径,即使一些独立创作者创作的纪录片非常优秀,也无缘在公共媒体上广泛传播。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只需要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知悉各个地方的新闻消息,但信息传播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也导致传统媒体中的纪录片传播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纪录片多数是在电视上播出,而新媒体的出现吸引了大部分电视观众的注意力,导致纪录片逐渐无人问津,其发展的前景和生存空间不容乐观[2]。
(二)新媒体重塑观众的收视习惯
各个新媒体视频平台的出现,导致传统纪录片面临受众大量流失的境况,尤其是短视频的出现瓜分了纪录片的收视份额。目前,尽管电视仍是家庭客厅娱乐的中心,但人们已习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观看网络视频,将时间花在抖音、快手、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以及优酷视频等App软件上[3]。首先,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由于携带方便、使用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填充了广大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和喜爱。这些原因导致传统电视纪录片更无人问津。其次,新媒体平台中的丰富内容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用户来说,相较于被动地接收信息,其更加偏向于自主选择,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智能选择或大数据的精准推送,用户可观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4]。再次,新媒体平台还具有交互性功能,用户在观看内容时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提高了用户观看内容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最后,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新媒体视频平台能根据用户平时的点赞、下载与观看数据进行针对性推送,最大化地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其与单一的电视节目相比,更加受到用户的欢迎[5]。
(三)纪录片步入多层级和多平台的传播时代
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纪录片逐渐受到电视台的重视,各个电视台逐渐重视对纪录片的创新,并加大对其资源的分配比重。同时,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很多视频网站也纷纷开设纪录片频道或纪实专栏,有效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很多纪录片独立创作者也能够凭借新媒体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随着各个网络App逐渐走向成熟,以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增强,很多创作者能够使用手机拍摄素材,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也进一步得到突破,这相较于传统的创作形式更加节省物力、人力以及时间成本。这也意味传统纪录片已步入多平台和多层级的信息传播时代,纪录片的样态革新已成为必然[6]。
二、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一)新媒体平台扩大纪录片的传播范围
新媒体的兴起为纪录片提供了更多与大众见面的机会,也提供了更加广阔和多样化的传播空间和传播途径。尤其是国产独立的纪录片将会获得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说,我国的纪录片已从最初单一的电视台和政府投放逐渐走向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由于传播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很多纪录片公司相继出现,这些公司生产了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作品,使得纪录片在市场上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这对整个纪录片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新媒体的兴起推动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
智能手机的出现将纪录片推送到大众眼前。可以说,网络新技术不仅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促进了纪录片行业的发展,而且也激发了我国纪录片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继出现,更是促进了纪录片市场化。一方面,创作者在网络平台上创设账号,并发布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就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且创作者依靠手机就能拍摄素材并进行简单的创作。同时,创作者借助网络也能够不断搜集更多的信息素材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在平台上及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与其他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其也可以将内容转发到其他平台或者进行下载,这促进了优秀纪录片的广泛传播。可以说,网络的多种便捷功能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有效激发了国产纪录片在内容上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三)新媒体的出现让受众与纪录片更好地進行对话
传统的纪录片传播形式属于单向地为受众展示内容,纪录片的制作者大多数并不了解受众想要观看的内容,也不能与受众展开直接沟通和互动。而新媒体平台的出现,纪录片创作者可以与受众直接沟通和交流,也能够充分了解受众对发布作品的想法和评价。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整合,创作出更加符合受众口味和审美的纪录片。
(四)新媒体时代纪录片衍生了新的形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一种适用于新媒体平台“微”传播的新纪录片样态,即微纪录片,其作为一个新的类型片种,已逐渐得到业界认可,受到大众欢迎。微纪录片不仅制作周期短、个性化特点突出、制作成本低,而且内容也十分精简,能够更好地填充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涌现,以及受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纪录片的创作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纪录片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故事情节上进行突破,还要在画面美感、镜头剪辑上进行创新,以便使画面具有足够的信息量和意义空间,延伸纪录片的深度与广度。
三、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纪录片的创作路径分析
新闻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笔者以其为例,分析纪录片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传统新闻纪录片积极融合新媒体优势
传统新闻纪录片要想吸引更多的受众观看,就需要不断改进。首先,其要在信息传播的方式上积极改变,借助新媒体技术,将自身的优势与新媒体优势进行结合。其次,新闻纪录片创作者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势,让更多人能够看到自己制作的内容。新闻纪录片创作者结合当今时代受众的收看习惯,打造短小、精简的短视频纪录片内容,能够更好地填充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并潜移默化地融入更多受众的生活中。目前,大多数受众会使用手机上的App观看视频内容,他们在看到精彩的内容时会有随手转发、保存、录屏、下载以及分享等一系列操作。这不仅能为受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还充分满足了其分享欲。最后,传统新闻纪录片在融合新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应积极入驻各新媒体App平台。比如,传统新闻纪录片可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内容,或者在微博、微信上进行宣传推广,或者在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设置新闻纪录片主题专栏;其也可以与网络视频平台展开合作共同打造网络电视等。传统新闻纪录片通过应用流行的微纪录片形式,不断优化作品内容和形式,可更好地呈现内容,引起广大受众的持续关注。
(二)开设互动交流平台,展开影像众筹
新闻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需要创作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尤其在资料的搜集上,一部优秀的新闻纪录片的完成过程需要很多步骤。因此,在创作过程中,结合某一主题,新闻纪录片创作者可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优势,面向受众展开资料和影像众筹,让受众提供自己手中的信息资料,其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严格筛选,以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比如,新闻纪录片可以利用多人共同参与的创作方式。2011年,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凯文·麦克唐纳就搜集了来自全球各国的8万余段影像资料,创作出了“爱和恐惧”这一主题的真实纪录片。这有效推动了纪录片形式的创新,传统新闻纪录片创作者可以参考此种方法,不断丰富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
(三)借助大数据分析,增强新闻纪录片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很多在过去不可计量、存储以及共享的内容都已被数据化。多数受众在使用手机时,已下载的App会通过读取用户的存储空间以及其经常观看的内容,为其推送可能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与此类似,一方面,新闻纪录片创作者要借助大数据技术,调查用户的观看喜好,了解用户的观看习惯,寻找目标受众,并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精准投放。只有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记录故事,重视用户的实际需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其才能打造更加多样化的满足大众观看需要的精彩内容,才能有效提升纪录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结合用户意见,新闻纪录片创作者能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视频制作工作。依靠这些庞大的数据资源,新闻纪录片创作者在创作上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新,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打造出让受众印象深刻的作品。另外,新闻纪录片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秉持传播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工作原则,做一个探听民意、倾听民声的优质媒体。
(四)重视内容为王,打造具有深度内涵的新闻内容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存在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人们能通过各种App浏览到大量的新闻信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其审美品位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闻内容时,已经能够快速地辨别并略过一些毫无营养的虚假的信息内容。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纪录片创作者要意识到,无论信息传播的方式以及传播形式如何改变,信息传播的速度有多快,信息观看的方式有多便捷,内容永远都是受众最为关心和期待的。对大部分受众来说,他们更喜欢观看有价值、有深度内涵、新颖的新闻纪录片内容。因此,大多数受众在浏览视频网站时,除了主动搜索的纪录片,其在随机观看的过程中遇到吸引力不足或质量不高的新闻纪录片时会选择直接忽略。这也充分说明了新闻纪录片内容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新闻纪录片创作者要提高内容的质量,不断进行内容创新,为受众打造独一无二的具有特色的纪录片作品,以此增强受众观看的黏度,使其持续关注。
另外,新闻纪录片与一般的视频创作不同,其故事内容需要真实饱满,需要引入真实画面或者真实的新闻故事案例。因此,新闻纪录片创作者需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保证内容能够经得起广大受众的推敲,其在创作过程中要从头到尾对视频进行反复确认。同时,在视频资料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上,新闻纪录片创作者也要能够筛选出最佳的内容,并通过专业的剪辑手法来整合镜头,組织好语言内容,从而呈现更加完整的新闻纪录片。
(五)重视提高个人素养
新闻纪录片创作者是媒体从业人员之一,其在新闻制作和传播上要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工作秉持认真的态度,具备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致力打造优秀的新闻纪录片内容。首先,新闻纪录片创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个人素养,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做好舆论引导,为净化网络环境做出努力。其次,新闻纪录片创作者要想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就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业务能力和素质,积极学习新技术。最后,新闻纪录片创作者要不断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培训,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另外,新闻纪录片创作机构也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从而为受众创作更加优质的新闻纪录片。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纪录片要想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相关创作者不仅要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对纪录片的创作形式、内容以及传播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重视受众的观看需求,为受众打造出精彩的内容,而且要积极跟随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打造多维的传播格局,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投放,并通过整改自身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方式,为受众带来更好的观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周慕维.自媒体环境中生态纪录片环保叙事创新研究[J].文化产业,2020(36):114-115.
[2]于伟杰.“互联网+”背景下国产科普纪录片创新发展的再思考:评《大学微电影教程》[J].新闻爱好者,2020(12):121-122.
[3]韩颖.融媒体时代市级电视台如何创新摄制纪录片[J].记者观察,2020(35):72-73.
[4]姬丽红.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创新模式探究[J].声屏世界,2020(23):82-83.
[5]杨舒婷.新时代纪录片形式的创新与发展[J].明日风尚,2020(23):138-139.
[6]郭小雪.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发展创新:以《但是还有书籍》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0(11):71-73.
[作者简介]张萍(1989—),女,河南新乡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