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家庭SES与教育投资差异对青少年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2022-04-28谢露

成长 2022年5期

谢露

摘 要: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形态上表现为三元交互决定论。他研究的是环境、行为以及表现为思维、认知、自我评价等人的主体因素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基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探究低家庭SES以及教育投资差异对青少年个性心理产生的影响,以及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内部因素的调节,从而转化为行为结果,最终影响家庭SES与下一代的教育投资。

关键词:三元交互决定论 家庭SES与教育投资 青少年个性心理

1 班杜拉交互决定理论阐述

Albert Bandura(1925—2021),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指通过探究人的各种行为,从而试图找出行为的起源动因。社会学习理论在形态上表现为三元交互决定论。三元指环境、人的行为以及人的内部主体因素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并不是单一的环境、遗传或者教育。个体的发展是由外在环境、个体行为以及内部因素三者共同来决定的。个体外部环境会影响个体行为以及认知、情感等内部因素,但同时个体的内部因素所激发出的行为结果也会影响甚至于改变外部的环境。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决定。

2 家庭SES与教育投资概念阐述

家庭SES是指整个家庭成员在社会中的经济与地位。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所可能获得或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主要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以及家庭收入这三方面。而教育投资是指家庭对于孩子教育方面所投下的资金与精力的数量,自古以来,教育都被认为是社会阶层流通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今天的社会,非常多家庭都会选择教育来进行投资,对孩子进行投资,以求教育在未来能够改变整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跨越阶层的发展。

3 低家庭SES对于青少年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3.1 低家庭SES对于青少年个性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自卑与迷茫

不同的家庭SES与教育投资对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风险因素(Bradley & Corwyn,2002;Matthews&Gallo,2011)。身处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面临更多不可控的负面生活事件和压力体验,因而会影响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再加之如果这时对青少年不加以正确引导,这就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的风险,或者在青少年心中种下自卑的种子。

“我”出生于农村,爸爸妈妈是工人,爷爷奶奶务农。父母都是初中毕业就进入了工厂上班。从父母职业、父母接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来说,整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处于整个社会的中下水平。虽然家人很努力地工作挣钱,但似乎并没有改变家庭现状。这种低家庭SES带给我的负面的心理影响,从中学一直延续到大学,直至如今,它一直存在。

在孩童时期,我对于家庭现状或者说家庭的经济情况并没有什么认识,也没有任何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出现。但随着进入了青春期,我开始逐渐有了这种“我的家庭情况不好,我家里不富裕”等等这些词句的概念。我想种下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而自卑的种子,是在高考结束后父母为我购买手机这件事情上,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至今為止,我仍然还记得那个场景。我那时心心念念的手机是苹果手机,当时来到店里,我和母亲第一次知道苹果手机是不可以把包装盒拆下来看的,工作人员把包装盒拿了过来,问我们要不要,母亲不说话,我问妈妈“要不要买啊”,母亲只说你自己看啊,随便你哎。“你自己看着办,随便你哎”就是这句话,在此后的十年里母亲对我说过很多次,而每一次我感受到的都是压力,仿佛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你自己想好,这个东西很贵,我不想给你买。家里条件不是太好,你自己得知道。于是,我放弃了想买很久的苹果手机,选择了只有苹果手机价格一半的手机。从那时起,我的心里便开始有了家庭经济情况这个概念。

如果说学生时代的些许事件让我感知到自己的家庭似乎不是太富裕,那么毕业之后,才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会给自身造成难于言说的心理伤害。

我的表弟与我年龄相仿,但是家庭情况却是截然不同的。表弟家有一个工厂,父母是老板,在表弟上学时就在区里买了房。而在我大学毕业之前,家里还是农村的房子。我和表弟在同一所高中就读,不同的是表弟初中便在那所私立初中里借读,之后直升高中部,而我是从镇上的初中考入了这所私立高中。表弟租的是学校自建的母子楼,而我住的是学校后面的民房。一家民房里面分割成了不同的房间,给不同的学生家庭去住,这些在我高中时期并没有让我感觉到我和表弟有太多的区别。直到高考之后,我的分数很尴尬,如果选择在省内上学,我只能选择三本或者专科,而我去省外,父母是不同意的。当我问妈妈她的想法时,她只说了一句:你看着办吧,随你哎,三本学费是不是挺贵的。也是这句话,我选择了不给父母增添负担。

而我的表弟高考的分数与我类似,只是他选择了本三。他不需要考虑家庭是否能够负担得起他的学费生活费,他的妈妈也不会让他自己选择未来的路。

如果说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带给青少年的只有自卑感与负面情绪也是不准确的。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属于外部环境中的一种,根据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它的确在某方面影响了个体的内部因素,包括会有自卑感的产生,性格也有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地位的原因而变得沉默内敛,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例如“我”在选择手机时的犹豫,在选择大学时考虑更多的是学费而不是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但是,个体的内部因素不仅包括负面的沮丧与自卑,还有自尊与自强。积极的内部因素会伴随着感受到的贫富差距而促使个体朝着目标而努力,从而会带来良好的行为结果,并且个体自身良好的行为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改变整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而这种改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正是教育投资的目的。

3.2 低家庭SES对于青少年个性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自尊与自强

由于这种负面情绪长时期的内含于个体内部之中,在感受过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异样情绪,明白这是一个事实之后,个体会产生能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改变家庭这种现状的想法,即自尊与自强的想法产生。当然这里的自尊与自强还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带有积极色彩的内部因素,倘若超过一定范围,自尊与自强则会变成一种应激反应,从而产生出过激行为。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合理限度内的内部因素。

我曾有过很长时间的低谷期,在发现身边的人要么依靠自己、要么依靠家庭的庇佑找到了较好的工作,有了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而我依旧一事无成时,我痛恨自己的无所作为。并且此时对于原生家庭无法给予我帮助这件事情,在心态上已经不再逃避或者说自卑,总要面对的,这是我那时常对自己说的话。我开始认真分析自己现有的能够选择的道路。我选择了重新进入学校提升自己,一年的备考生活不仅让我最终收获了成功,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在自己慢慢努力的过程中,曾经困扰我的,例如家庭收入,父母职业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都在慢慢消退,因为此时的我仿佛有了能够证明自己的一把钥匙。我也终于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之前会那么在意自己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因为自身没有能让自己骄傲的那一面,便寄希望于父母能够为我提供光鲜亮丽的工作与经济附属品,在与他人的比较中逐渐迷失自己,因而才产生了自卑与怯懦的内部情感。

由于认清了外部环境,明白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无法短时间内改变,而产生了自尊与自强的内部因素,自尊与自强促使个体从改变自身出发而不再着眼于家庭背景。个体开始制定目标,付诸行动。行动结果一旦成功,则可以促使自信的产生与增强,从而产生更多的积极的内部因素。行为结果的成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以“我”上述的事例来说,进入更高层次学校学习,意味着“我”在未来可以通过考编的方式进入学校,成为一名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改变家庭的现状。

4 教育投资差异对青少年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2017年中国中等收入家庭教育观念白皮书》中指出,父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4.3%的中等收入家庭中的78.9%每年在子女课外教育上的花费超过万元,52.3%的家庭每年的教育花销更是超过了两万元。然而在农村地区,在父辈几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低收入家庭中,父母很少会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出,教育投资的多少与家庭经济状况成正相关。教育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受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父母接受教育程度即家庭SES影响。不同的家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投资不尽相同,并且这种教育投资的差异其实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果说我的父母一点都没有对我进行教育投资是不准确的,毕竟他们还是知道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在顽劣的小学阶段,母亲每天还是会辅导我的作业,虽然总是充满武力对待,但也说明对我读书的成绩是非常关注的。初中时,母亲将我送去了辅导班,我记得初一的期末考试没有考好,母亲非常着急,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两只母鸡与一箱牛奶拜访了我的数学老师。这也是当时的母亲对我教育的一种投资吧。整个初中阶段,我都没有感受到因为母亲送我去补课而对我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如果非要说有,就是对补课的厌烦与对老师的恐惧。这个时期的我,从没有因为父母教育投资的多少,而产生过负面情绪。直到高中阶段,表弟每一周都进行课外补习,甚至一对一私教,而我,高中并没有补过课,不仅因为母亲没有提过送我补课,更因为,老师也不会邀请我去补习。在这种对比中,我由开始的庆幸“我没有补课的任务”,到后面的焦虑“为什么别人都可以补课,老师也会对他们另眼相待”,再到最后的自卑情绪产生“因为父母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无法再对我进行教育投资,所以,班上去补课的同学一般都不会带我一起讨论题目”。久而久之,我变得与他们疏离,沉默与内向。这种叫做自卑的负面情绪,一直到进入大学才有所缓解,因为这时候已经不再需要父母的教育投资,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会被掩藏于自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之下。

从我的经历看来,教育投资也是一种外部环境,并且当这种由父母决定支持的外部环境也可以与学校的环境相结合,从而产生1+1>2的影響。由于我父母在高中阶段没有进行教育投资,所以我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感觉到了格格不入,感觉到了与同学的差距,从而产生了负面情绪,最终使我在那个时期个性变得沉默与内向。而当我进入到了大学时,由于这时的环境相对而言轻松,教育投资不再与学校环境相挂钩,所有我的性格开始变得外向,有了更多的自信。

从上述可以看出,家庭SES与教育投资呈正相关的趋势。家庭SES的高低由父母的薪资、职业、受教育程度决定,而家庭SES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所能给予的教育投资的多少,随着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以及所接触到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这种教育投资将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一起共同作用于他的内部,使青少年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负面情绪,在与他人的对比中第一次感受到差距,这种差距慢慢会根植于青少年的内心,潜移默化的去改变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并且最终也会以行为方式的结果呈现于外部。但同时我认为伴随着这种负面情绪产生的还有想要改变现状的自尊与自强。这是一种积极的内部因素作用于人的内心,以此促使人通过行动改变外部环境。

5 结论与建议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阐明了环境、个体行为以及个体内部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关系。基于此理论,以“我”的经历发现家庭SES以及教育投资会对青少年产生非常深远的个性心理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缩小因家庭经济地位差异而产生的物质与心理上的教育不平等。政府需要加强对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青少年的关注与保护,通过政策调整去保证物质层面的教育平等。

青少年应当逐步正视自身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只有正视这是一个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环境,承认它的差异带给自身的或好或坏的影响,才能从中找到另一条路,另一条靠自己走的路。通过自身的行动成果,从而去改变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为下一代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如今,原生家庭的SES已经不再是我的软肋,父母不再是我自卑的源头,反而成了我最重要、最珍惜与最想要保护的人。我想这样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他人的几句开解就能去改变心境的,是经历与时间,是体会过工作不易之后,才明白即便父母无法给我们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但是只有他们才最爱我,当我肆无忌惮的用言语伤害他们的时候,我何曾考虑过他们的难过。高家庭SES或许可以给予我们很多帮助,但是父母的爱才是我们最大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 沈莉萍.试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道德发展观[J].教育探索,2001.(1).

[2] 巩汝训,李英杰.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4.(5).

[3] 叶婷,吴慧婷.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心理学探新,2012.32(1),61-66.

[4] 牛更枫,范翠英,周宗奎,等.青少年乐观对抑郁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4):709-711.

[5] 张大均,朱政光,刘广增,等.青少年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素质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99-104+195.

[6] 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J].心理科学,2012.35(3):53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