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立医院健康促进“四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2-04-28方萍方雯
方萍 方雯
[摘要] 医院不仅提供医疗服务,更是健康促进与健康传播的重要场所。医护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治病,更要成为健康科普和健康传播的实践者,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全方位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全周期。本文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传播工作实践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新时代下公立医院如何通过“人员全参与、就诊全过程、生命全周期、阵地全覆盖”的“四全”体系建设,将健康促进理念融入医院治理全方位,推动医院逐步“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型,以新时代的健康促进、健康传播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真正担负起守护人民健康的时代重任,同时也为其他医院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传播工作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新时代;公立医院;健康促进;健康传播;“四全”体系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08-0147-04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Pronged” system for health promotion in public hospitals in the new era
FANG Ping FANG We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 Hefei 230061, China
[Abstract] Hospital is not only a place providing medical servic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place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should not only treat patients, but also become practitioners of health popularization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advocates of health concepts and lifestyles, and serve the whole cycle of people’s life and health in all asp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e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in the largest class-A tertiary public hospital in Anhui Province, and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how public hospitals in the new era can integrate health promotion concepts into all aspects of hospital governanc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r-Pronged” system of “full personnel participatio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ultation, whole life cycle and full coverage of positions”, and promote hospitals gradually transform from being “patient-centered” to “people’s health-centered”. Based on this, hospitals will promote their development with high quality through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tecting the people’s health.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also provide ideas for other hospitals to carry out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New era; Public hospitals; Health promotion; Health communication; "four holistic" system
黨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国家发展基本方略,提出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站在新发展阶段,健康中国建设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019年6月,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启动,15个专项行动中第一项就是健康知识普及行动。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实施,规定国家建立健康教育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公民获得健康教育的权利。
1 新发展阶段公立医院面临新任务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已成为公立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健康促进医院作为健康促进理念的载体,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的必由之路[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三甲综合性医院、安徽省健康促进医院。医院正以“一流的研究型、一流的质量效益型、一流的人文型医院”为建设目标,全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型,将健康促进理念、健康传播实践贯穿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按照“人员全参与、就诊全过程、生命全周期、阵地全覆盖”的“四全”健康促进工作目标,汇集各方智慧力量,努力形成全方位融合发展的健康促进工作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2 方法与成效
2.1人员全上阵,将健康促进融入医院治理
医院成立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由院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任工作组组长,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党政协同、分工明确,各片区、职能部门广泛参与,同时在临床科室设立健康促进员,形成领导小组研究决策-工作组分工执行-学科、亚专科具体落实-健康促进员日常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式健康促进组织架构,统筹推进医院健康促进和健康传播工作。
将健康传播情况纳入学科(亚专科)绩效考核,健康促进和健康传播年均预算经费超过100万。选拔建立由各临床医技学科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130余位专家组成的健康科普专家库,多人成为国家和安徽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专委会会员单位、安徽省医院协会健康传播专委会主委单位,常年开展健康科普技能培训。引入科技传播、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夯实健康促进专职人才队伍建设,为深入推进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2.2 就诊全过程,打造全程健康促进服务体系
医院建立起从患者门诊以及住院入院-出院-出院后的全功能一体化医疗护理和健康促进服务体系,从过去以医疗救治为中心向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全流程健康促进服务转型,2019、2020年蝉联“安徽省十大服务行业居民满意度调查”医疗业第一名。
2.2.1门诊健康科普“触手可及” 门诊是医院医疗服务的第一窗口,医院将门诊健康教育作为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品质的重要抓手。门诊主任、护士长主管健康教育,科学制订相关制度和实施方案,抓好总服务台、分诊台和诊区三个健康教育关口;利用大数据分析诊区常见病、多发病,按病种订制特色健康科普手册和健康教育处方百余种。开设用药咨询、肿瘤和疼痛用药指导、消化道早癌筛查指导等30余个特色健康门诊和孕妇学校等特色健康学堂。
2.2.2住院期间全程健康指导 入院时,即有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住院期间,患者通过移动健康教育车、病区健康宣传栏、健康处方等渠道获得改进健康、促进疾病康复的个性化建议。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和家属能获得出院后慢性病管理的相关健康指导,为出院后康复做准备。出院时,患者和家属通过出院记录单获得个人订制的出院健康指导。
2.2.3出院后健康回访百分百 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定期回访,了解康复情况,给予康复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复诊告知。通过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平台,医院定期收集患者满意度,对其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健康宣教和其他服务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改进。医院已实现患者出院后100%回访。
2.3阵地全覆盖,打造线上线下健康传播体系
今天的医疗健康服务已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得无处不在,各类健康资讯随手可得。医院将面对面宣教与新媒体传播方式有机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式,融文字、视频、图片于一体的全方位融媒体健康传播阵地,将有用的健康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2.3.1营造浓厚氛围,传递“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 在院区楼宇外墙、门诊大厅、门诊各候诊区、门诊广场、电梯等候处、病区宣传栏、病房示教室等门诊、住院部醒目位置建设健康宣传栏、流媒体电子屏,以海报、视频、横幅等方式常年宣传健康生活理念、专病防治知识和“健康素养66条”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知识随手可及的浓厚健康氛围。在门诊实施“医声码—健康科普随身听”项目,根据百姓健康需求和收听习惯,将专家录制的健康科普音频分解成若干短小音频合集,通过特定平台上传网络、生成二维码,张贴在门诊候诊区域和诊间,打破时空局限,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随地听有用的科普。连续19年不间断在院报开设健康科普专版240余期,医院专家撰写各类医学科普文章500余篇次,持续输出科学、权威、有价值的健康科普知识。
2.3.2建强健康传播自媒体矩陣,做掌上“健康之友” 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年均推送健康科普信息近百篇,90%以上内容原创,单篇阅读量超过2万,订阅用户已达两百万,黏性不断提升。30余个学科(亚专科)设立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形成传播矩阵。信源权威、易获取、有温度的健康资讯,受到群众欢迎。医院荣获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2019年“全国医疗互联网品牌影响力二十强(综合医疗机构)”,多部科普作品在全国、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佳绩,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安徽省首届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账号类一等奖”。发挥互联网医院建设优势,42个学科(亚专科)的近700名医生常年网上坐诊,开展网络问诊和免费咨询,为群众提供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2020年,医院第一时间开通网上发热咨询门诊,一个月免费为万余名网友提供咨询服务,阻击谣言,引导科学就医。
2.3.3医媒联动常态化,形成健康传播正向合力 健康传播离不开优质的传播内容。医院坚持策划先行、议题先行,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发声、科学发声,常年借助媒体传播最新的医疗技术、治疗理念和健康知识,服务人民健康。定期召开医媒选题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进医媒交流,助推媒体记者更新健康“知识地图”,形成医媒健康传播正向合力。与安徽广播电视台、合肥广播电视台等省市媒体近10个健康栏目建立合作关系。常年组织“国之名医”“江淮名医”等专家参与录制各类媒体健康科普节目,提高群众健康意识。
2.4生命全周期,全病程管理健康促进助力 患者在医院的治疗只是帮助其机体恢复功能、促进康复、重返社会的一个环节。长期追踪研究发现,人们对待健康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是“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的产物,“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对健康促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
围绕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管理,白血病移植、各类器官移植,肿瘤术后生存以及各种罕见病治疗等,医院培育出脐血移植病友联谊会、造口人联谊会、肾移植病友联谊会等一批以“长期随访、志愿服务、病友互助”为特色的三位一体全周期健康促进服务项目,通过为患者出院后自我健康管理提供延伸服务,增进病友与医护、病友与病友之间互动交流,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认知、坚定康复信念、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4]。
3 思考与建议
3.1高站位,建立健康促进长效机制
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是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型公立医院的职责所在。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入推进,强化健康促进医院相关工作考核、深入推进相关工作成为必然[5]。
公立医院应围绕国家战略要求,转变观念、超前谋划,深刻理解把握健康促进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健康促进纳入医院组织发展策略,系统规划与管理[5]。立足自身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把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给健康促进和健康传播带来的发展机遇,从架构完善、政策倾斜、环境建设、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方面探索实践,将健康促进贯穿于医院医、教、研全过程以及员工教育培训、技能提升、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管理的全流程,从体制、机制上对健康促进工作予以全方位推进和保障,形成院内人人都有健康促进意识和基本健康传播素养、具备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技能的良好环境。
3.2聚合力,医媒联动获得多赢成效
健康不仅要靠医疗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联动的“大处方”[6]。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积极建设和规范各类广播电视等健康栏目,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3]。健康促进、健康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离不开主流媒体的积极参与。
当前,媒体的边界在逐步消失,医疗机构自媒体建设方兴未艾。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相关健康传播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仍发挥着守护正向价值、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导作用。有数据显示,央视《新闻联播》在2020年收视率大幅度上扬,2020年2月的单期收视率在顶峰时超过15%。除《新闻联播》外,央媒和地方主流媒体的抗疫报道也同样引发收看热潮[7]。以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为代表的国家级主流媒体,正立足国家级平台的传统优势和当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向百姓提供多元化的信息产品,其新媒体平台的粉丝量也增长迅猛。
为此,医疗机构在不断加强自媒体建设同时,应不断提升主动服务与合作意识,与主流媒体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增进互信交流,形成传播合力。整合专家力量和媒体资源,通过媒体选题会、信息发布、集中采访等方式向媒体喂料投食,主动为跑口记者设置健康传播议题[7]。与主流媒体健康栏目保持互动合作,共商选题、共建栏目,为健康传播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生态。
3.3 重转化,做群众好记好用的健康科普
健康素养包含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三个方面,一般概括为“知识”“行为”和“技能”三方面素养[8]。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持续提升,知识、行为、技能三方面素养较往年均有提升,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达到30.5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7.04%,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8.68%[9]。“知识”素养水平明显高于“行为”“技能”素养水平,我国居民的健康知识储备在不断丰富,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成为日常的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医疗行业从业者拥有丰富的医学健康知识,健康传播的意识和行动也越发自觉主动,但应认识到,我国医务人员健康传播的认知以及文字表达、新媒体运用等传播素养层次不齐情况,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存在。在“鼓励医务人员增加健康科普产品供给,鼓励生产更多科学权威、好记好用的科普作品,让更多的人能够掌握和使用健康知识”[10]的同时,应重视根基涵养,提高潜在从业者和从业者们的健康传播意识和健康传播素养[3],形成健康傳播素养培养长效机制。
近年来既有像张文宏这样兼具专业学术能力和媒体沟通技巧的明星医学专家不断涌现,助力全民健康[11],更有大量医学专业人才蜂拥而至在社交媒体传播健康知识,其中不乏某些“网红”医生为博取眼球,树立无所不知的全师全能形象,一些健康传播个案引发质疑、争议。保障健康传播的科学性、权威性,应坚持正向引导和监管约束有机结合,依托专业机构加强对媒体健康传播活动的监测、评估和通报[12];同时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传播的业绩细化评估,持续提升健康传播正向效果,实现健康传播在卫生健康行业内的良性发展[13]。
3.4树品牌,让健康传播成为生产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中明确提出,“强化患者需求导向”“加大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做好医患沟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14]。医疗机构应立足自身特色定位,做好顶层设计,秉持品牌先行理念科学谋划,整合学科、专家、专业知识、自媒体平台等医院内部资源及各类媒体、社团组织、爱心企业等外部资源,化零为整,打造符合国家要求、患者喜闻乐见、充分展示医院实力和文化内涵的全媒体健康传播品牌, 让健康传播真正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赋予医学更深厚的人文内涵[15]。
将硬核的医学健康信息以用户喜欢的方式来传播[16],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代表,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在进行多种方式的探索。目前笔者医院正筹划打造以健康传播与公益品宣相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医院百廿历史和中国科大校园文化为特色的健康科普绿色公益品牌“蜗壳健康课”,并以此为平台,加强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两库”建设,完善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深入推进医院健康促进、健康传播工作,服务人民健康和医院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本刊編辑部,罗炎.于学军 站位全局 突出重点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健康中国观察,2021(8):16-17.
[2] 熊明洁,刘翔,贾晓瑜,等.健康促进医院:回顾、评述与展望[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8):3351-3355.
[3] 李有强.从大众传媒到社交媒体:美国借助现代传媒开展健康促进的发展动向与启示[J].体育科学,2017,37(6):52-61.
[4] Liu ,Yabroff K R,Zheng ZY,et al.Internet-Based Health Care Commu-nication Among Cancer Surv-ivors, 2011-2018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J].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2021,18(18):23.
[5] 李晋芬,任学锋,孙建国,等.新时期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方向及模式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2):180-181,188.
[6] 李拯.健康中国需要大处方大视野[N].人民日报,2016-08-24(005).
[6] 孔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对策[J].青年记者,2020(33):18-19.
[7] 张娇,李浩源,杨龙成.新媒介生态下医院健康传播发展路径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8(4):95-97.
[8] 农海燕.论微信健康传播的“知信行”范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4):322-322,253.
[9] 多方合力 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2018年)举行新闻发布会[J].中国食品,2019(18):22-25.
[10] 王蕾.微信公众订阅号“生命时报”、“丁香医生”健康传播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6.
[11] 殷东.“网红医生”助力全民健康[J].中国卫生人才,2020(12):56-57.
[12] 吕思源,陈市耀,张宇微,等.改革健康传播的对策与建议[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6):518-521.
[13] 尹琳,朱文赫,邵先成,等.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健康传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2018,22(12):53-55.
[1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7):174-178.
[15] 乔锐,陈云虹,叶青,等.我国医务人员健康传播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演进[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12):1530-1534.
[16] 何美幸.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0.
(收稿日期: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