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视域下人与他者的伦理困境及其超越
2022-04-28孙婷婷
孙婷婷
摘 要: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全球性思潮,其实质是主张消费建构身份认同、获得人生价值意义,它既是一种消费万能的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将消费视为通往人生幸福的行为实践。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主要造成人与物关系的异化、人与自我关系的僵化、人与他人关系的物化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等四个伦理困境,应正视人与他者的关系,扭转畸形的消费理念和行为,进而共建良好和谐的伦理关系。
关键词:消费主义;伦理困境;超越路径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2)01-069-07
发端于资本主义国家、快速涌入到世界各国的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伦理思潮,其带来的影响非常之大。“消费”一词从产生就被冠以促进生产、拉动经济之名,从现实发展来看也的确如此,而日益鼓吹消费、宣扬消费却容易使得个体、社会乃至国家笼罩在消费主义的迷雾之中。消费主义所主张的“一切皆可消费”“我消费故我在”的物质占有和消费确证存在观念,潜移默化地使我们将消费视为获得人生幸福的主要途径,这不仅导致人与物关系的颠倒,更是对人如何实现自我、人对他人承认与认同的合理建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认知受到挑战。因此,在消费主义的视域下对人与他者关系进行反思,是破解消费主义困局、建立人与他者良好和谐伦理关系的题中之义。
一、消费主义的形成与实质
消费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这一活动不仅意味着人的基本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更象征着社会关系的建构过程。“主义”一般指对客观现实或某种社会现象所持有的主张和理论,所以消费主义即是针对消费领域的问题所形成的一系列看法,旨在将消费视为人生目的和价值所在,秉持消费至上的理念。由消费到消费主义,其实质是消费领域的一种异化现象。因此,要想准确抑制消费主义的扩散,积极化解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就需要对消费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追根溯源。
消费主义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改变,为资本积累和增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尤其伴随着福特主义生产模式的出现,造就了大众消费时代,更催生了消费主义。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充了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产品供大于求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难题,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证明。与此同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对经济危机的爆发作出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指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这又是由于消费和投资不足所导致的。基于此,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市场的经济政策,意图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来加速市场运转,激发市场活力。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资本主义各国更是凭借数百年的物质财富积累以及对内对外的剥削积聚了众多资本,这对无止境追求经济增长的资本主义来说,只有刺激消费才能开辟市场,獲取丰厚的利润。于是各国纷纷效仿凯恩斯政策,打着各种旗号为消费证明,消费沦为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社会矛盾的产物。此时,中世纪所形成的传统宗教禁欲主义和消费理性主义不断受到消费主义带来的享乐主义的冲击和挑战。加之分期付款、借贷模式的出现,大众媒介的兴起推动广告业发展,使得消费主义文化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消费生活中的主流追求。以生产为主导的传统社会运作方式发生改变,渐渐让位于消费,生产并不是为了供给商品,而是生产着人们的购买欲望和情绪,在消费主义的导引下,一系列成套消费模式被创造出来,看似兴旺繁荣的社会实际上是人们欲壑难填的真实写照,这也预示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社会“是与新型生产力的出现及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整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特定社会化模式”,[2]其中消费文化盛行,它支配引导着社会成员朝着它规定的方向走去,这种消费文化所表现出来最具典型的社会状态,就是购物变成了一种所谓的休闲娱乐活动,造成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消费风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消费主义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在发展中国家也普遍流行,成为一种全球性社会思潮。
总体来说,消费主义呈现出资本与消费的连结、媒介与消费的互动以及消费与身份符号的挂钩这三种实质形态。首先,消费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与资本的内在逻辑是分不开的,即资本对利润的追求。一方面,利润的获取依赖于商品交换,交换包含生产与消费两个环节;另一方面,人又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自然属性意味着人有基本的物质需求,需求的满足就与生产和消费密切相关,人们消费的越多也就意味着利润的获取越丰厚,于是资本与消费自然而然匹配到一起。其次,媒介的发展,尤其广告业的出现加剧了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广告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3]它用最简短直白的语言模式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步步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又让人无法拒绝。一般的消费是指满足基本生活所进行的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而在广告的诱惑下,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有了理所当然的理由。第三,人们所消费的不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更多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成了标示人的主体地位,象征个体自由、尊严和权利的代名词,消费对一切对象都一视同仁,把所有东西都视为可供消费的商品,人的各种欲望和诉求在消费的世界里成为正当。长此以往,人们的消费观不仅受到扭曲,价值观也易出现错误倾向,即把高消费和超前消费视为正当的、善的,从道德上给予肯定性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消费水平的高低作为判断善恶是非与荣辱正邪的标准,甚至把消费当作人生目的和价值意义所在,视为实现人生幸福的通道。由此看来,消费主义既是一种标榜消费万能的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将消费视为通往人生幸福的行为实践。
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消费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兴旺的重要标尺,也是个体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然而越来越多的消费不是出于实用,而是一种形式化的表达,是以消费证明个体自由,以消费慰藉自我的手段。消费被赋予更广更深的内涵和外延,但消费并不能治愈所有的病灶症结。一方面,对物质的无限追求和占有往往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空虚;另一方面,过度消费导致攀比竞争,滋生了更多的恐慌和焦虑,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的加剧使得社会呈现虚假稳定。其实,“消费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私人议题,它呈现的是整个人类生存的现代性状况”。[4]在人类不断追求幸福、渴望美好的过程中,反而越容易陷入自己编织的牢笼中不可自拔,正如消费带来的是繁荣,而消费主义也恰恰从其中生发。因此,需要基于当下现实对消费主义本身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的剖析和反思,才不至于落入消费主义的窠臼。
二、消费主义视域下人与他者的伦理困境
消费既是一种购买商品和服务过程的经济行为,更是建立和维持人与他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伦理行为。除了涉及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消费主义所标榜的消费同样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其带来的后果是人与物关系的异化、人与自我关系的僵化、人对他人承认的物化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
1.人与物关系的异化
在今天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物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像它曾经也是如此这般的理所应当,其实,离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只过去几十年而已,但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的开篇所描述的:“今天,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的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5]人在其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在今天,人更像是物的集合体,物的价值等同于人的价值,物为人的存在而证明。物就其本质来说是客观独立于人的现实存在,由于人的生存所需以及社会化的进程,它们从世界各地被搜集汇总到一起,再根据人的需求而打造成标示各种价格的商品。商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更迭,起初的商品因使用价值而被人们需要,也正如此它才有存在的意义,并且只占人类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如今却时刻占据整个人类的生活圈,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更是如此,消费主义时刻提醒你的物品已经旧了、破损了,需要新的、更好的来替代,层出不穷的销售手段和花言巧语诱导哄骗你该消费了。信用卡让你提前消费,超越时间的枷锁;网络购物平台的兴起让你随时随地都能购物,超越空间的限制;物流运输的发达更增添了消费欲望,不用等待多久商品就可以送到手里。现代人的节奏更愿意获取及时满足和快乐,延迟满足被视为落伍。值得一提的是,物越来越掌控我们的情绪,好的事情或坏的遭遇都可以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购物行为来表达或消解,当我们正在为得不到的奢侈品而烦恼时,为得到一件喜欢的东西而手舞足蹈时,我们就已经深陷它的泥淖而不自知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论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人与其劳动产品相异化,由人们生产的商品反而成了支配人们的存在,人与物的主客关系在消费时代被颠倒了。
2.人与自我关系的僵化
自我是身和心的统一,而在消费主义影响下,一方面,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和谐出现裂痕,表现为物质的富裕而精神的空虚;另一方面,人对自我的认识出现偏差,对人生价值和意义迷失了方向。物的存在不仅是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更是填补内心空虚的一种方式,只有在“买买买”的世界里才能感到自己的真实存在。以往精神世界的丰富依赖于人生的阅历和书籍的滋养,而现在需要以购物的形式来说服和愉悦自己,通过一层层名牌的包裹,外在的光鲜亮丽掩盖了内在的匮乏和无助,造成人自我身心的断裂。如此,我们便开始不断用消费来证明自己、充实自己,消费成了奋斗的目标,物的积累成了人生前进的方向,美好和幸福以物化的形式吸引着我们,同样,我们也开始怀疑活在消费世界里的自己是否真正值得肯定和赞赏,人生的意义究竟体现在何处。这就预示我们在不断消费商品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自我的价值。当下,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6]随着大众媒介的发达,各种俊男靓女的形象几乎充斥着每个短视频平台,除了明星艺人、诸如网红的泛滥都在无形之中加剧我们的欲望,在各种视觉的投喂下,美和丑拥有了标准化、统一化的定义,我们对何谓美立下了许多堪称完美的精准数字,并促使我们永无止境地追求着并尽可能达到,于是,所谓的“身材焦虑”“容貌焦虑”等词汇逐一兴起,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对于外在形象的过分关注使得我们忘记了自己本真的模样,在自我否定和充斥着焦虑的环境中迷失人生道路。这种现象不仅来自于社会评价的捆绑,也是消费主义一贯使用的把戏。只有这样,健身房、美容院才有容身之地,各种奢侈品店才能在全世界找到共鸣者,包装自己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渐渐驱使我们远离真实而走向“虚假”,如此一来展现在大众视野下的形象才是完美的,人因而与自我处于分裂又统一的矛盾中。
3.人对他人承认的物化
在传统社会,面对面的交谈是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而赢得人们尊敬的都是知识丰富、品德高尚之人,诸如孔子、苏格拉底,但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人对于他人的承认和认同却更多建立在金钱、名牌商品等物质的基础上,表面的光鲜亮丽往往比内心的聪慧更受到尊重。相对于熟人社会,现在社会所展现出来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尴尬境地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步伐或许是我们不能花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他人的重要原因,但这也让消费主义有了可趁之机,渐渐让物成了我们认识和评价他人的一种方法,即物的等级优劣等同于人的地位高低。处于经济地位上层的人通过消费证明自己比其他人优越,而下层的人意图通过消费挤进上流圈层,如此循环往复,消费主义鼓吹消费世界里人人平等,但实质上却造就了更加不公正的社会。一方面,我们对他人的认同和赞赏基于其消费的等级;另一方面,如果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就需要以物的形式来体现,这样才能融入群体。对于那些进出奢侈品店的人我们投入了很多目光,他们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注意,似乎他們身上有独特的魅力和光环笼罩,而对于身处社会底层的人其知识修养多丰富品德再高尚我们也会冷落和忽视。这样,人的地位就像商品按价格分类一样被安排成三六九等,每个人都被放在该有的层次上。于是,人们就自然形成嫌贫爱富、藏贫露富的心理,购买昂贵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内心的虚荣和优越感,也使自己更加自信地面对他人,如此,“有钱有品”成了衡量人的标尺。更糟糕的是,在消费主义的认知下,人际情感被视为一种买卖关系,可以用消费等级来代替,只要买得起昂贵、具有符号意义的商品,就可以收获爱情、友情,甚至是亲情,这种畸形的情感观正是消费主义对传统人际关系的侵蚀。
4.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
消费和环境一样,都是人类得以生存的重要介质,两者因人类活动连接在一起。人类不能凭空制造商品,于是为了满足生活或欲望所需,就要从自然环境中攫取可用的物质进行层层加工和包装再送到消费者手中。而生产和消费环节既是人类社会运转的基本方式,也是资本逻辑的产物。消费主义的盛行就与资本的增殖密切相关,资本增殖来源于对利润无止境的追逐以及扩大再生产。一方面,资本需要不断生产和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从自然资源中不断获取原材料便成了资本供给的方式。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逐渐取代我国传统文化中“顺其自然”“民胞物与”的自然和谐理念并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自然作为被征服的一方,成为人类研究、控制和改造的对象,失去了其曾经的主体地位,变成了纯粹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客体,人类中心主义乘势而上,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巨大创伤。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在不断突破科技上的难题,而环境的愈发恶劣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附加题。消费主义虽然不是直接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但其提倡的过度消费、奢侈消费观却容易形成浪费奢靡的社会风气,物未尽其用就像人未尽其才,只是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为自己发声,而自然只能为人的发展让道。置身于城市中心的我们或许没有机会看到环境恶化的景况,但并不说明它不存在。就拿“垃圾”为例,现代化的城市异常干净整洁,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垃圾桶以“建筑物”的身份融入整座城市,似乎垃圾已经消失了。其实,垃圾只是转移到城市边缘,不像传统社会中人们所使用的物品可以从自然中来再回到自然中去,现在商品的遗留物都是人工制造,并不能被自然吸收和分解,因此,只能用一个个能够承载更大吨位的垃圾坑来填满消费社会所生产的垃圾,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健康、安全受到挑战。《垃圾围城》纪录片就很形象地展示了商业消费和生产的繁荣景况以及因之而带来的现实环境等诸多问题。
三、消费主义视域下人与他者伦理困境的超越
消费主义思想因其广泛的传播性和强烈的渗透性在全球赢得追随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消极影响是普遍而又深刻的。由最直接的人与物关系的异化,衍生出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异,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构成威胁。因此,需要扭转观念,正视人与他者的关系,以更好破解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伦理困境。
1.以“重己役物”的观念破除人与物关系的异化
物与人类息息相关,而消费主义的盛行却将物的价值抬高到非常夸张的地位,不免造成物的异化。如此,现阶段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让物以恰当的位置融入人类生产生活便是现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物或商品的出现是以人类生存和发展为目的的,在人类生存方面,商品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给予生活一定保障;从人类发展来说,商品的丰富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不仅满足也帮助人类实现自由选择的权利,拓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和空间。另一方面,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受资本操纵的商品目的不再纯粹,其种类愈发繁多,外观越发精致,制作工艺愈加精良,各种广告标语为其代言只为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由人生产反而成了掌控人的工具,人渐渐成了物的奴仆。随着物的智能化进程加快,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基于此,人与物谁为主、谁为客成了争论不休的话题。这就涉及到在人与物的关系中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区分人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的关键。人本主义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放在首位,而物本主义认为人应该受物的控制,物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人本主义容易走向人类中心主义,物本主义却又忽视了人的思维精神,两者都没能正确认识人与物的关系。
我国传统哲学文化中,哲人们对人物关系作了颇多论述,其中“重己役物”的思想资源或许可以为我们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提供参考价值。“重己役物”即重视自己,役使物,而不应被物所役使。庄子首先明确了对待物的态度,说道:“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水》),意为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就不会受物的牵连。也提到“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无物累”(《庄子·天道》),主张物乃身外之用,不能让外物挫伤了自己的心智,为物所拖累。荀子也曾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即君子可以控制对物的追求,而小人只能被物质所左右。管子同样提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管子·内业》),即明智的人会善于利用外界事物而不被外物所牵制。因此,科学合理地认识物在人类生活所处的位置,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对待物既不能让物异于人,也不能让物隐退世外,才能达到“不以物喜”的心境。
2.以合理的价值确证缓和人与自我关系的僵化
从更深层的视角来看,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人的自我异化以及自我同一性的失衡,其实质是现代性社会发展的缩影。“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欲望总是在不断地被刺激、被开发,对享乐欲的刺激和对无限追求实利的鼓励,使人们日益被欲望所主宰、所奴役。而被权力、金钱、名誉所异化就会失去自我: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会感到痛苦,得到满足时又会感到空虚,灵魂到处流浪而无所归依,精神也长期处于分裂状态。”[7]因此,合理的自我价值确证就是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自我所做的一种回应。
认识自我需全面而正确,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的成长路径,具体包括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生方向等问题。人与自我或许达不到稳定长久的平衡,但现代社会将这种平衡彻底打碎,“焦慮”“抑郁”等负面情感挥之不去,人的意义和价值打上了问号。并且如今的人们总是沉浸在消费主义宣扬的世界里,足够的物质堆积、拥有他人所没有的就是人生的完美,这也容易造就马尔库塞所提出的“单向度的人”以及弗洛姆认为的“精神的分裂的自我异化”。长此以往,个体逐渐趋于同质化、片面化,丧失了自我个性。于是,“认识你自己”的哲学追问便成为应对消费主义的首要前提。只有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实现有一个合乎情理的路向,才能在消费主义的迷雾中不断进行自我修正、预防迷失。
相比物质的占有,人的心灵成长和精神丰腴更值得关注。自我的和谐首先是身与心、理智与情感的相辅相成,此外是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的相互成就,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马克思所说的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意味着人与周围的人和物都能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而不至于被环境所牵制。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意味着人有基本的需求和欲望,但人不同于动物的本质就在于还有精神的追求和需要,而消费主义放大了人对物质的渴望,忽略人性崇高的一面,导致人的身心分离,进而不能正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合理的价值确证还应用理性节制欲望,作合乎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在生活实践中找寻并确证人生价值,以更好地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3.以承认的积极建构消解人与他人关系的物化
承认与认同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首要原则,也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关键。承认他人的存在就是承认自我存在,认同他人的人格就是对自我人格的认同,如此双方才能站在同一高度进行对话和交流。其中,承认与认同涉及到人如何认识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怎样对他人进行评价这两个问题。
首先,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马克思基于现实生活规律总结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这一点既明确了人的本质,也内涵了人与他人关系的现实存在以及重要性。人既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也因与他人普遍的联合而具有真实性,也正是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中我与他统一起来,在其中双方都得到规定,获得证明存在的意义,如果与他人对立和分裂,那么人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再者,人的每種关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一定的情感基础,亲情、友情、爱情,甚至对陌生人的同情都是如此,但消费主义将一切情感的联系转化成金钱万能、消费万能的定律。于是,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的外貌、衣饰等外在因素作为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前提,同样我们自己也越来越看重这些外在的东西,与他人交往逐渐带有工具性和目的性。但这种以消费建构起来的人际关系并不牢靠,也破坏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原则,因此,正确认识人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建立积极健康的关系模式是人际交往的核心。
其次,对他人的价值或道德评判需要以客观公正的旁观者身份去看待,评判的标准应建立在一个人的德性是否优良,而不是以消费划分等级、衡量人的优劣。受消费主义文化的熏陶,现在的价值评价标准和体系逐渐趋向功利化、物质化,将人的价值片面化、碎片化,由此导致个体乃至社会整体价值观偏离主流意识形态,人际信任出现明显隔阂。而公正的旁观者总是出于公正、稳定的心态看待他人,不以外在的条件衡量人的是非善恶,将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以个体品德的高低为标尺,这样不仅能够打破“消费构建身份认同”的价值观,也能够消除伦理信任危机,建立人与人真实的伦理信任关系。
4.以“敬畏之心”“底线思维”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马克思曾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9]可见,自然之于人类就像水之于鱼一样。除了我国古代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自然观,现今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在革命、改革、建设以及新时代等时期都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了许多重要论述。诸如毛泽东曾提及“没有林,也不能成其为世界”,江泽民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等生态理念,都提醒我们常怀敬畏、坚守底线才能共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应有“敬畏”之心。有“敬”有“畏”谓之“敬畏”,“敬”即敬重、尊重自然,“畏”即畏惧自然。一方面,敬重自然需要看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对其持尊重、顺应的态度,而不能自恃优越;另一方面,畏惧自然需要看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双向反馈性。自然虽以沉默的形式存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出于功利性和工具性的目的而对自然的掠夺和役使,必然会超出自然本身的限度,造成生态的破坏。自由是以必然为限度的,将自然环境作为利用和改造的对立面时,人类的文明进程就已经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表面上,人类已经突破了一个又一个自然限制,个体自由被无限加大,但这样的自由也让人类难以承受。自然的光彩逐渐消失和萎靡,这不仅构成个体自由的限度,甚至是整个人类存在的限度,向往自由反而不自由。
其次,在改造自然时应该坚持“底线”思维,不能触碰自然“红线”。底线思维就是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时,不仅要守住绿水青山,更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既要积极主动、有所作为,也要统筹全局、增强忧患意识,守住自然底线才能实现人类发展的高线。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为了将自然征服于脚下,也不是匍匐在自然的脚下发展,而是寻求人与自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美好景象。此外,还应对现代工业文明进程进行深刻反思,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承继我国古人的生态智慧,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机制,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只有形成各方协力才能为人类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消费主义思潮能够从西方传入世界各国,可见其扩张的隐蔽性和强烈的渗透性。随着网络媒介愈加发达,“双十一”成交额等巨额数字背后无疑展现了国人强大的购买力。与此同时,在这个万众消费的时代也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旧的消费主义浪潮或许已经隐退,但新的消费主义势头异军突起,购物的社交化、功利化明显,追求幸福的目的和手段相冲突,尤其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腐蚀性更强。因此,只有辨明消费主义的实质,识别消费主义在人与他者关系中的危害,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加以引导,才能积极主动破解消费主义的谜题,营造崇尚节俭、量入为出的消费文化,以修正不良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8][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139,55-56.
[2][3][5] [6](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3,138-139.
[4]林晓珊.流动时代的消费主义综合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07(006).
[7]史少博.人的“自我和谐”[J].哲学研究,2007(2):118-122.
The Ethical Dilemma and Transcendence of Humans and Ot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ism
SUN Ting-ting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2, China)
Abstract: Consumerism, as a global trend of thought, advocates the consumption that constructs identity and obtains the value of life. It is not only an ideological concept that advertises the omnipotence of consumption, but also a way of viewing consumption as a way to happiness in lif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consumerism is mainly causing four ethical dilemmas including alie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ings, oss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self, materi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others, and deteri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o transcend the ethical dilemmas of consumerism, we need to face up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others, to reverse the abnormal consumption concepts and behaviors, and to build a sound and harmonious ethical relationship.
Key words: Consumerism; Ethical Dilemma; Transcending Approaches
編辑 朱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