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责任托起“折翼的天使”
2022-04-28张蓉
张蓉
思考与追問
2013年8月,我带着对新领域的未知,走进济南市天桥区影壁后街学校,开启了教育生涯的另一番体味:第一次接触特殊儿童群体,第一次经历没有跨行的转行,第一次做特教学校校长……经过多角度观察,我发现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生源):随着天桥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小学就读,特教学校中重度残疾学生占到在校生的绝大多数,更常见的是伴有精神类残疾和其他综合类残疾的学生。
问题二(教材):特教学校最新的课程标准止步于1994年,缺乏符合学情的理论指导,各种版本的教材虽然不少,可是那些学科知识性的内容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仿佛比伸手摘星星还要难。
问题三(课堂):课堂上,躁动不安的学生状况百出,更有甚者,会瞬间推开门,冲出教室,狂奔于操场,教师会因担心他的安全紧随其后,我们常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自我调侃。
问题四(师资):教师群体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48岁,有特殊教育学习经历的仅2人,而且都是聋哑专业。教师的工作,常常是天冷了要帮学生穿衣服,学生不开心了要给喂饭,甚至经常要处理被大小便弄脏的衣裤,还可能遭到极个别学生的攻击。这样的情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教师如何拥有开朗平和的心态?
我深知,作为这所学校的校长,仅仅心疼教师、同情学生是没用的,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学生拥有快乐的校园生活,让教师拥有幸福的工作体验,尽我所能,带领团队,打造出我们的“阳光特教”。
践行与效果
2014年,教育部、中国残联等七部门共同发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指出,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殊教育学校应构建“康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康复和教育两个层面,为功能障碍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这一信息给我打开了新思路:探索“学科融合、生活浸润、康教互助”的教学模式,压缩学科知识教学,补充个性化康复训练,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打破壁垒、突破课标,大胆尝试特教学校的课程改革,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追求“有质量”的课堂教学,探索个别化教育。我们坚持“生存生活指导、身体心理康复、文化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从培养学生“残而不废,残而自立,残而有为”的特殊教育理念和目标出发,以“八个一”的管理模式保障国家课程的实施。
一人一案。我们积极进行了个别化教学方式的探索,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与缺陷,由搭班的两位教师分工协调,为每个孩子制定个别化教学记录案,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一月一评。为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教导处每月按照“一人一案”中的个别化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检测。
一日一练。我们本着“快乐至上、健康第一”的原则,坚持每天一小时锻炼。“手语操”《感恩的心》、益智健身操《我相信》,无不渗透着感恩、励志的教育。
一人一卷。每次开放性的期末考试,我们都会邀请学生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汇报检测,教师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符合其身心特点的检测内容。
一日三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合作,每日进行不少于三次的巡视检查,以便随时掌握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一人一档。由班主任牵头,负责收集本班学生作业、测试和活动中的每一份精彩作品,形成学生“个别化成长档案”,学期末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展示孩子的精彩瞬间。
一人一课。每位教师都要学会以现代化信息手段助力教学,将微课制作、视频拍摄、课堂教学录制等,通过QQ群、微信群发给家长,最大限度助力家校合作育人。
一人一得。学校以师德为基石、以实践为导向,实施“教、研、训”三位一体,搭建各种平台,引导教师分析、梳理工作中的思考与实践,形成案例和校本课程,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实施“有效果”的康复教育,抓康教结合。我们始终秉承“为学生明天着想,替家长社会分忧”的办学宗旨,确立“学会学习、学会健康、学会生活”的育人目标。
2016年,面对教师专业化不强、年龄老化的现实,我们提出“一师一特色”的理念,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探索适合的教育教学特色。2017年,我们将目标定为“一师一特色,人人有舞台”,康教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2018年提出的“一师一特色,一花一世界”,让教师进一步认识到,特教的每个孩子都是迟开的花朵,朵朵不同,但都应该得到最好的呵护。2019年“一花一世界,一师一特色”的提出,表面上只是两个词语换了一下位置,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020年,我们又提出“一花一世界、一师一乾坤”的目标,引导教师回顾课程改革的收获。2021年,我们以“一花一世界,一师一乾坤,一校一港湾”为目标,用爱为孩子们筑起避风港。
六个年头、六个阶段,步步扎实,层层深入。我们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适合学生个体的课程,构建起“完整生活”多元课程体系框架,打造出“维学习、维健康、维生活”的三维“康教结合”课程。适合的教育让课堂活跃起来,有趣的课堂让孩子快乐起来,师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校园氛围也变得阳光起来。
推进“有温度”的送教上门服务,关爱零距离。虽然学校对残疾儿童入学实行“零拒绝”政策,但仍有个别极重度残疾儿童不能到校上课。2017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指出,“对不能到校就读的学生,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实施教育,为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2018年初,我们就提出“党员先行,为折翼天使圆梦”的送教工作设想,用爱与责任,帮他们重塑一双隐形的翅膀。
送教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生小楠。这是一个在床上躺了15年的孩子,脑瘫让她全身上下只有头和脖子可以活动。她不仅不能走出家门,走进校园,甚至根本离不开她的那张床。走进简陋的屋子,借着微弱昏黄的灯光,我蹲坐在她床前的小板凳上,15岁的小楠终于迎来人生中的第一堂课。课后,我收到了小楠发来的短信:老师我喜欢你。我知道,她是用嘴唇触碰手机屏幕来表达一份欣喜。这六个字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特教人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显赫的荣誉,有的只是用爱守护特殊儿童快乐成长。在家长民意测评中,学校整体工作连续七年满意度达100%,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一封封真挚的感谢信,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励。“爱心送教,关爱零距离”成为我校的党建品牌,也成为特教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展望与畅想
从事特教工作的每一天,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爱与希望。全面理解并接纳残疾儿童,为他们打造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人、自立,融入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收获美好的人生,也让我们找到了更温暖的心灵寄托和更崇高的价值体现。
2021年暑假,我又被调回普通小学。回顾在特教学校八年不平凡的时光,我百感交集。我和我的团队,用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为这不平凡的八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只管耕耘,莫问前程。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但对教育的执着和归属感依然强烈,置身年轻的泺新小学,身边是一个个活力四射的年轻教师,眼前跃动着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少年,新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将与1100多名师生携手,共同迎接泺新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