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组合共同体,多层提升领导力

2022-04-28孙忠心

教育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导学研讨导师

孙忠心

自2015年至今,我连续参加了宁波市名校长工作室的三期活动,在第一期首席导师校长刘光霞的指导下,我也成长为第二期和第三期的首席导师。一路走来,每一期工作室都带领着一群校长、一批学校,朝着更好的方向笃实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多类型组建导学共同体

导师团队各具特色。工作室导学团队由导师和学员以及宁波教育学院选派的带队班主任组成,人数一般是十几位。以我所在的第三期工作室小学第五组为例,导师团队分别来自鄞州、海曙、慈溪、北仑、镇海、象山这6个区域,其中鄞州、海曙属于市中心,其余为周边地区,分布广泛,代表性强。导师所在学校有百年名校、几十年的成熟型学校,也有刚办不久的新学校,类型多样。6名导师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鲜明的办学思想以及显著的办学成果。例如,我所在的学校十多年来致力于“养正”教育,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导师校长周汉斌推行“致知力行”教育,所在学校被称为得全国文明校园;导师校长林建伟着力于创新教育,所在学校是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

学员团队各有特点。学员团队也同样具有丰富性。7位学员分布在鄞州、海曙、余姚、慈溪、奉化这5个区域,其中,宁波四眼碶小学是享誉盛名的百年老校,鄞州华泰小学教育集团是一所新兴的优质学校,其余5个是分布在县区的乡镇学校,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本身就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各位学员校长也各有特点,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理念。例如,学员校长张易探索故事教育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故事教育案例;学员校长夏孟佶开发、利用学校悠久的历史传统,开展感恩进取教育,形成鲜明的办学风貌。

师徒小队各展风采。除了导师团队和学员团队,工作室还有师徒小分队。小分队由一名导师和一两名学员组成,在协调地区差异、学校类型差异的前提下,采用双向选择制进行搭配,学员事先选择导师,导师再根据报名情况指定学员。除了正式成员,活动过程中还会根据需要吸纳县区级带徒成员以及其他省市的优秀校长参与活动,形成多类型、多层级、多样态的导学团队,为共同体学习搭建多种可能。工作室每学年通过现场诊断、易校蹲点、课题指导、专项互动等形式开展六次以上的小组导学活动,师徒小分队也会开展经常性的互动研讨活动。

多主题锁定教育热门话题

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工作室导学内容丰富多元,包含教育管理方方面面。校长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是研讨的主要内容之一。每一次入校研讨都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和审阅,而导师和学员校长的办学实践,则是组内宝贵的学习资源。在我第一次成为首席导师的第二期名师工作室小学第七组中,导师校长章国明秉持“活力教育”理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创建充满学校特色的“活力课程”,并由此发展了音体美等学科创生出的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导师校长杨万勇多年来追寻自然、自主、自觉的“三自”教育,重视学生的自主、自学和自我管理。

课程探索与课堂研究。课程、课堂、课题是学校管理的关键落点,三者相辅相成,是每一期每一个工作室研讨的重要内容。第三期小学第五组的第一场集中研讨主题为“力行至美”审美力生长课堂。工作室与浙江外国语学院的美术·文化创意研究所、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艺术学科工作室进行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导师和学员们聆听课程主报告,观摩系列课堂教学,欣赏学生作品,和专家一同探讨课题研究的种种问题,形成基本共识,催生出各自的思考。除了这样的大组高层研讨之外,还有师徒小队的经常性互动,我和学员王飞达共同举办的“聚焦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课堂专题交流,采用说课、上课、研课的方式,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优势,带动了整个学校的课堂研究氛围。

德育专题与当下热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名校长工作室第二期小学第七组曾组织成员学校进行德育主题论坛交流,骨干班主任围绕班级管理在微论坛进行交流,德育主任围绕学校德育项目实践研究准备报告,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分享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和特色项目,这种多层面的交流与相互启发为成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德育必须结合当下教育热点,第三期小学第五组组织了“双减背景下学校管理大家说”专题研讨活动,由导师张瑶华和学员柳耀亮讲述各自学校的管理策略,并由工作室成员参与研讨,辨明德育工作发展方向,理清管理思路。

多形式呈现研讨存在时

现场诊断与学术交流。工作室导学研讨的形式是多样的,需要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形式,以获得最大成效。现场诊断与学术交流重在深入互访、考察,听取报告,了解不同校情,并对已有的管理经验进行提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更重要的是,一次次的讨论与争辩激发了新的思考,实现了工作室最终的初衷——师徒结对,互促共进。在余姚市马渚镇章村小学,工作室全体成员对学校“耕读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献计献策,在耕读教育的理念、内容、策略和评价上提出综合性推进方案,为学校打开了办学思路。如今,该校班班有“劳动自由地”,人人参与农耕项目,课题、课程、案例均获得大丰收。

公开展示与主题研讨。公开展示与主题探讨也是常见的活动形式。第二期小学第七组校长方继奕以“开心智慧农场”为主题,邀请导师校长杨万勇参与课堂观摩、主题汇报、专题研讨等一系列活动,针对如何推进科学学科教学,深化劳动教育,合理规划智慧农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第三期小学第五组校长张易主持“和故事”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会,围绕宁波四眼碶小学樱花校区的“故事校园”展开全方位研讨,工作室成员出谋划策的同时也参照友校经验,反思自己学校的实践项目,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易校蹲点与名校考察。易校蹲点是工作室指定的活动形式,每个学员校长必须到导师学校蹲点一至两周,导师校长也必须到学员校长所在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在蹲点过程中,校长们可以全方位思考如何提升教育管理水平。除了成员校之间的互訪、互研、互学,工作室还会组织名校考察。

六年、三期的工作室活动中,不管是作为学员还是作为导师,我都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办学思想更加清晰凝练,办学策略更加妥帖有效,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充分发挥了名校长的辐射效应。

责任编辑:李英菁

猜你喜欢

导学研讨导师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导师的猫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我是小导游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