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
2022-04-28高芳
高芳
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中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数学文化”因此备受瞩目。什么是数学文化?在笔者看来,数学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应该是一个动词,是“数学化人”和“人化数学”的动态过程,而动态的文化就应该在动态的课堂中呈现和展现,不应独立存在。下面,筆者以案例的形式对“小学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加以探讨。
“喝”出无穷,体会数学文化带来的课堂兴趣
数学教学中有这么一个关于数学文化的设计——“喝”出无穷。讲的是:一杯纯牛奶,喝了一半,凉了,兑了热水,再喝一半,问一共喝了这杯牛奶的几分之几?
遇见这样的题,学生觉得挺有意思,一会儿就有了答案,1/2 +1/4=3/4。一般而言这道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学生们自己会解决,教师已完成课标的要求。但是这次的课上,笔者决定加上一些“料”,就又追问:“再兑上水,再喝1/2,这是喝了多少呢?”学生反应很快,“1/2+1/4+1/8。”“再兑水,再喝一半,又是多少呢?”“1/2+1/4+1/8+1/16。”……
学生的劲头上来了,最后我们发现这竟然是一杯永远都喝不完的牛奶。这在大学数学是极限的研究范畴:接近,但是永远达不到。比起一开始的追求结果,这些小孩现在真的是“喝”了不少,他们已经在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难以置信”的答案,让生活数学化在课堂上更突出
教师们回到办公室常会谈论学生出的错。比如:一瓶墨水约50( )有的学生竟填L,“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有的学生会写6ml;计算结果时,有的学生会得出船的长度是4916米,或者船长的年纪是8岁(即便知道他已经是一位祖父了)。每个教师都知道,诸如此类难以置信的答案经常出现,对于这类答案,学生们似乎心安理得。
这种对显而易见的事物的忽视并不一定说明学生愚笨,只是表明了对人为编造的题目颇不在乎罢了。是的,问题就出在这种人为编造的题目上。学生们自一年级起就在“小明”“小芳”等制造的假想题中周旋,他们不是很在乎“小明妈妈”的年龄是不是符合实际,只是在替小明计算妈妈的年龄而已。
笔者从前几年的命题中得出结论:出题不能照抄,一定要联系实际。于是笔者将某道题目中的上海建筑改为泉城广场,甚至为此沾沾自喜,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得出结论很简单,但真的要落实、落地,需要不停地思索,也该不停地理论联系实际。若我们不在乎,不也像极了出错的学生吗?
沉浸式体验角色互换,数学课堂文化落地生根
教师必须能够沉浸式地体验学生的认知。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一样,因为生活经验能够理解“上面”“下面”;但是“左面”“右面”就不一样了,学生会迷失在这种有参照物的方位判断上。此时教师若不能及时转换角色,就看不到这种差距,就会郁闷“这么简单的题你为什么还不会”,再严重一些可能会逐渐丧失职业幸福感。
小学阶段,学生的典型特征是易于感知具体事物,他们不是不理解,而是大多数情况下很难抽象化,比如:23个苹果,4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学生不能直接理解23-④→19-④→15-④→11-④→7-④=3这个过程。在学生的世界里,最好是真的去分分苹果。但是没有苹果,真正的教学中也不应该去分,这里的关键之处就是:如何从实践到理论。很多教师都会直接画出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这种圈,学生不明白“苹果怎么就变成圈了”。其实这是事物符号化的过程,教师需要说明。最后一步才是列出计算过程。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一定是教师在某个环节疏忽了。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一种应试教育。教师要利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身边生动的故事或活动让学生学会数学、理解数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会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王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