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促进深度学习
2022-04-28毛东辉
毛东辉
“深度学习”是在指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自身思维系统内对新旧知识进行阐释或加工,提高认知水平并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一课为例,该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一条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据此明确本单元的功能定位:学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段话。
确定目标,体现深度指向与融合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需要结合学生语言发展需求,立足单元功能定位,精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深度指向”与“深度融合”,将凝练的单元语文要素进行合理细化。
目标的“深度指向”側重语言积累与规范、思维方法掌握与整合、审美感知与体验、文化认同与归属。《海滨小城》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语言表达规范,精选与本单元功能定位匹配的学习内容——第4至6自然段,借助段落中的关键语句,综合运用概括、想象、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初步体会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读懂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段话。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抓住目标的构成要素——学习者、行为、情境与工具,将“深度指向”与三维目标进行深度融合。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可以细化表述为“找出总起句,读懂4至6段段落意思,读懂作者怎么围绕总起句中的关键词写作,并想象小城美丽风光”。
评价先行,实现深度学习进阶
判断深度学习是否真实有效地发生,关键是看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是否从学会到会学。那么,如何判断学生达成了学习目标呢?这就需要教师具备逆向设计思维,确定教学目标后,评价设计先行,即设置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
深度学习倡导语文学习路径的迁移与运用,基于目标设置的评价任务是迁移与运用的有效支架,它要求学生从合作到自主学习,将所学知识与能力应用到具体情景任务中,经历自我理解与真实体验的过程。
深度学习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特征的学习。设计《海滨小城》这一课的挑战性学习任务: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学生可通过两次迁移与应用“学路”,并以此监控自己的学习路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引导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复制走向创造、从节点走向结构,从而不断进阶,建构个性化的学习经验。
细列历程,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需要紧扣教学目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且周密计划具有逻辑联系的、逐次递进的学习历程,也称“学习小步子”,让学生的学习历程变得丰盈而有张力。
深度学习的过程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学的过程,呈现学生何以学会的历程,要求教师从关注教法走向关注学法,从关注教路走向关注学路,努力将自己读懂语段(文章)的方法与步骤转化为清晰、可操作性的一步步“学习路径”——通过圈、划、标等手段,引导每一位学生亲历学习,在书上留下学习(思维)的轨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基于单元功能定位,以学生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发展为中心,精选与单元语文要素匹配的学习内容,确定深度融合的教学目标,设计指向目标的评价任务与学习路径。
责任编辑: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