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的制备表征及溶解性能*

2022-04-27房政钰王雪邢逞龚宁波吕扬

医药导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晶溶解度原料药

房政钰,王雪,邢逞,龚宁波,吕扬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晶型药物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

芒柄花素又称刺芒柄花素、芒柄花黄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黄芪、甘草和葛根等豆科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降血脂、调节激素等多种药理作用[1-7],可作为化疗药佐剂用于癌症治疗并缓解化学治疗所致的神经毒性[8],可调节血压、血脂,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9]。芒柄花素水溶性差、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低,当前人们常通过化学衍生化或制备其纳米制剂提高药效[9-11]。

药物的固体存在状态可直接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利用度、安全性和有效性,其种类主要有无定型态、单组分多晶型、水合物、溶剂化物、盐和共晶[12]。药物共晶是一种新型药物固体状态,它通过共晶中不同组分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多组分化合物,在共晶形成过程中不会破坏分子原有的共价键,但可通过共晶技术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溶解性、生物利用度[13-14]。共晶制备方法包括溶剂挥发法、研磨法、悬浮液法、升华法和融化法等,其制备方法大多简单易行,实验周期短,易于在工业制药中推广[15]。前期文献调研中笔者未见芒柄花素共晶的报道,本研究通过共晶技术改善芒柄花素的溶解度,选择4,4’-联吡啶作为配体通过悬浮液法和加液研磨法与芒柄花素形成共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粉末X射线衍射法(powder X-ray diffraction,PXRD)、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IR)、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为揭示芒柄花素共晶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撑。溶解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在0.5%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溶液中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的溶解度有所提高,且共晶在高温、高湿和光照下均保持稳定,为进一步开发芒柄花素共晶药物奠定基础。

1 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Rigaku D/max-2550粉末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Rigaku公司);DSC1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Spectrum 4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XS105 Dual Range型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感量:0.01 mg);DF-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RC12AD型溶出实验仪(TDTF天大天发有限公司,配RZQ-12D取样收集系统);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配DAD检测器);Bruker AVANCE III-500超导傅里叶变化核磁共振波谱仪(500 M,瑞士Bruker公司)。

1.2试药 芒柄花素:南京特拉维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8.0%;4,4’-联吡啶:九鼎化学有限公司,含量>98%;实验中使用的溶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纯净水。

2 方法与结果

2.1共晶制备 取芒柄花素原料药268 mg,4,4’-联吡啶原料药156 mg置于洁净的锥形瓶内,加入乙醇5 mL于室温(25 ℃)转速300 r·min-1条件下搅拌12 h,滤过取滤饼;或取芒柄花素原料药268 mg,4,4’-联吡啶原料药156 mg置于洁净的研钵,加入乙醇5 mL于室温中研磨30 min,60 ℃条件下减压干燥24 h得粉末即为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

2.2共晶表征

2.2.1NMR分析共晶表征 NMR波谱分析是利用NMR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结构测定一种方法,它可以提供共晶结构中氢原子和碳原子的数目,确定活性药物成分和配体比例,分析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为共晶的形成提供有力依据[16]。取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10 mg溶于二甲亚砜(DMSO)-d6溶剂中,温度为24.85 ℃(298 K),进行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测定。

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的1H-NMR谱见图1。1H-NMR(500 MHz,DMSO) δ 10.83(1H,s,7-OH),8.35(1H,s,2-H),7.98(1H,d,J=8.8 Hz,5-H),7.51(2H,d,J=8.8 Hz,2’,6’-H),6.99(2H,d,J=8.8 Hz,3’,5’-H),6.95(1H,dd,J=8.8,2.3 Hz,6-H),6.88(1H,d,J=2.3 Hz,8-H),3.79(3H,s,7’-H)归属为芒柄花素中H原子的化学位移信号,8.73(2H,dd,J=4.5,1.6 Hz)和7.84(2H,dd,J=4.5,1.6 Hz)分别归属为4,4’-联吡啶中的邻位氢和间位氢的特征峰。对比文献可知芒柄花素在形成共晶后7-OH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17],可能与形成共晶时7-OH形成分子间氢键有关。共晶的13C-NMR谱如图1所示,13C-NMR(126 MHz,DMSO) δ 175.12(C=O),163.08(C-7),159.45(C-4’),157.96(C-9),153.70(C-2),130.60(C-2’,C-6’),127.83(C-5),124.74(C-1’),123.65(C-3),117.12(C-10),115.70(C-6),114.10(C-3’,C-5’),102.64(C-8),55.65(C-7’)归属为芒柄花素特征峰,151.09,144.82和121.81归属为4,4’-联吡啶特征峰。通过1H-NMR和13C-NMR谱分析可知,该共晶中含有芒柄花素和4,4’-联吡啶[17-19]。

图1 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1H-NMR和13C-NMR图谱 Fig.1 1H-NMR and 13C-NMR spectra of formononetin-4,4'-bipyridine cocrystal

2.2.2PXRD共晶表征 PXRD分析是通过多晶粉末对X射线衍射分析晶体结构的一种方法,粉末衍射图谱被认为是晶态样品的指纹图谱,当衍射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发生变化时,证明有新晶相的形成,可用于共晶的鉴别[20]。取等量芒柄花素、4,4’-联吡啶原料药以及共晶(约50 mg),研磨成细粉状,上机测试PXRD图谱。测试条件为:CuKα,λ=1.54178 Å,管压40 kV、管流150 mA,2θ扫描范围为3°~ 40°,步长0.02°,扫描速度为8°·min-1。

PXRD图谱见图2。芒柄花素位于7.46°,9.84°,14.90°,16.22°,24.44°,25.18°,30.02°,30.74°和32.78°处衍射峰消失;4,4’-联吡啶位于10.34°,12.38°,13.38°,17.78°,18.52°,19.54°,21.72°,22.56°,24.94°,25.28°和25.86°处的衍射峰消失;而芒柄花素-4,4’-联吡啶在7.32°,8.98°,16.10°,18.90°,20.44°,21.24°和23.68°处有新衍射峰出现,上述共晶的PXRD图谱中衍射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相较于原料药均发生变化,证明新的物相形成。

图2 芒柄花素、4,4’-联吡啶及共晶PXRD图谱 Fig.2 PXRD patterns of formononetin,4,4'-bipyridine and their cocrystal

2.2.3IR分析法共晶表征 IR是依据分子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跃迁引起的吸收光谱,在形成药物共晶时,原料药中氢键等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会引起分子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的改变,致使红外特征吸收峰的强度、位置发生改变,因此可通过IR分析共晶中的分子间作用力,辅助判断共晶的形成[21]。分别称取芒柄花素、4,4’-联吡啶原料药以及共晶样品适量,采用衰减全反射法进行IR分析检测,扫描次数16次,4000~ 650 cm-1全谱扫描,记录红外谱图。

IR分析结果见图3。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在3091,3053,2931,1620,1598,1538,808,731 cm-1产生红外吸收峰,其中3053 cm-1归属于不饱和碳的νC-H,2931和1620 cm-1分别归属于芒柄花素中甲基碳的νC-H和νC=O,1598和1538 cm-1的吸收峰归属于νC=C和νC=N,位于808和731 cm-1的吸收峰归属于芳香环δAr-H。由IR分析可知,共晶由芒柄花素及4,4’-联吡啶两部分组成,且与芒柄花素、4,4’-联吡啶IR图谱比较,共晶的IR图谱在官能团特征区νO-H(2800~3600 cm-1)发生变化,芒柄花素中νO-H=3126 cm-1,在形成共晶时νO-H红移与不饱和碳的νC-H在3053 cm-1附近一起形成吸收峰,可能是芒柄花素中的O-H与4,4’-联吡啶中两端的N原子形成氢键所致,因此芒柄花素与4,4’-联吡啶之间可能通过C=N…H-O的相互作用形成共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佐证芒柄花素、4,4’-联吡啶形成了新的物质,可作为共晶鉴别的辅助手段。

图3 芒柄花素、4,4’-联吡啶及共晶IR图谱 Fig.3 IR spectra of formononetin,4,4'-bipyridine and their cocrystal

2.2.4DSC共晶表征 DSC分析是一种热分析技术,通过研究样品在程序控温下的热力学行为,可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结晶溶剂,在药物共晶的鉴别、纯度检验、熔点测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2]。分别称取芒柄花素、4,4’-联吡啶原料药以及共晶样品约2 mg,置于带盖铝坩埚中,以空铝坩埚作为参比,N2气氛50 mL·min-1,扫描范围:30~350 ℃,升温速率:10 ℃·min-1,记录吸热曲线,采用STARe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图谱。

DSC图谱见图4。芒柄花素的熔点为267.00 ℃,4,4’-联吡啶的熔点和沸点为112.25和296.18 ℃,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在上述温度下未产生吸热峰,表明所形成的共晶纯度较高没有原料药剩余,且在202.20 ℃处产生不同于原料药的新吸热峰,表明有新晶相形成。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熔点在202.20 ℃,所形成的共晶熔点低于芒柄花素原料药,因此可通过形成药物共晶降低药物熔点,改变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图4 芒柄花素、4,4’-联吡啶及共晶DSC图谱 Fig.4 DSC spectra of formononetin,4,4'-bipyridine and their cocrystal

2.2.5溶解度实验 分别称取过孔径0.15 mm(100目)药筛的30 mg芒柄花素当量的原料药和共晶,分别加入溶出介质450 mL(0.5% SDS缓冲溶液)于溶出实验仪,采用桨法,温度37 ℃,转速100 r·min-1,分别5,15,30,60,90,120,180,240,360和480 min取样,用孔径0.22 μm滤膜滤过,续滤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样品的溶解性能。色谱条件[23]:Welch Ultimate AQ-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10 min(0 min,30%乙腈:70%磷酸溶液,10 min,60%乙腈:40%磷酸溶液),后运行5 min,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2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平行重复3次实验。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溶解含量进行检测,以时间为横坐标,溶出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溶出曲线,计算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值。芒柄花素原料药及共晶在0.5% SDS缓冲液中的溶解度结果见图5。在0.5% SDS缓冲液中,芒柄花素原料药的平衡溶解度(13.5±0.4) μg·mL-1,芒柄花素-4,4’-联吡啶的平衡溶解度为(35.2±1.7) μg·mL-1,共晶相比于芒柄花素原料药溶解度提高了2.61倍,f2=37,f2<50,可见芒柄花素在形成共晶时溶解度有明显改善,因此芒柄花素可通过与4,4’-联吡啶形成共晶提升其溶解度。

图5 芒柄花素和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的溶出曲线 Fig.5 Dissolution profiles of formononetin and formononetin-4,4'-bipyridine cocrystal

2.2.6稳定性实验 称取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样品100 mg分别放置于敞口的培养皿中,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并于第0天、第5天和第10天取样50 mg,利用PXRD方法对不同时间点的晶型状态进行分析。实验条件:高温实验条件为(60±1) ℃温度下放置0,5,10 d;高湿实验条件为置于恒湿密闭容器中,在25 ℃温度下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0,5,10 d;光照实验条件为放在光照箱内,于25 ℃下照度为(4500±500)lx的条件下放置0,5,10 d 。结果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在高温、高湿及光照条件下均保持稳定。

3 讨论

芒柄花素是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降血脂、调节激素等多种药理作用,但较差的溶解性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临床应用。为改善其溶解度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本研究采用悬浮液法和加液研磨法制备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表征分析发现该共晶具有特征的NMR图谱、PXRD图谱、IR图谱和DSC特征吸热峰,确证了新共晶物质的生成。通过平衡溶解度实验评价其溶解度,发现在0.5%SDS条件下该共晶可显著提高原料药溶解性,通过考察稳定性重点项目,发现该共晶在高温、高湿和光照下均保持稳定。因此,本研究获得的芒柄花素-4,4’-联吡啶共晶稳定性良好,其溶解性明显优于原料药,具有提高芒柄花素生物利用度的潜力,生物活性实验及晶体生长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本实验为共晶技术在改善药物溶解性方面提供了应用基础数据。

猜你喜欢

共晶溶解度原料药
屈服强度231MPa、伸长率4.3%的新型高压压铸铝合金
Ti掺杂及冷却速率对共晶铝硅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①
奥氮平原料药纯化及质量控制分析
CL-20共晶含能材料计算模拟及实验制备研究进展
国家反垄断局成立后“第一刀”为何砍向原料药?
CL-20/RDX共晶炸药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印度库存中国原料药告急
发改委:规范短缺药原料药
例析溶解度试题的解法
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