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初中生外貌焦虑的影响*

2022-04-27陈晶晶蒲景茸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外貌初中生社交

陈晶晶, 蒲景茸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前 言

外貌焦虑(appearance anxiety)是一种指向外表的社会评价性的焦虑[1]。近年来,我国社会流行一种不健康的观念,即“长相美了,人生才会美”[2]。这是一种高颜值的正向社会评价被无限放大的结果。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外貌焦虑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3]。青少年群体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自我意识增强的关键时期,在“颜即正义”的社会观念影响下,青少年的外貌焦虑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有调查指出[4],2018年我国19岁以下医美消费者占比为18.81%,且整形消费者的年龄呈逐年低龄化趋势。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社交网站已成为青少年交友、获取信息、展现自我的重要工具[5,6]。在此背景下,众多学者将引发青少年外貌焦虑的原因转向了网络社交工具的使用。三重影响模型(the tripartite influence model)指出,包括电子媒体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渠道向个人传递社会认可的理想外形,个体会将这些理想外形的标准内化[7]。由于大多数个体评估自己与理想外形的匹配程度时,会认为自己不符合大众审美标准[8],因此会导致对自我外貌的不满[9]。

三重影响模型虽然暗示了社交网站的使用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外貌焦虑产生影响,但并未对社交网站的具体使用方式进行区分讨论。以往研究将社交网站使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主动性使用和被动性使用[10]。主动性使用是指留言评论、发布图片状态等,能够增进沟通交流的信息生成行为,而被动性使用则是指浏览他人的状态信息等,缺乏沟通交流的信息浏览行为[11]。以往研究发现, 个体绝大部分社交网站的使用时间是在进行信息浏览与搜寻, 而不是自己发布状态或信息[12,13], 即相较于主动性使用行为,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占据更大的时间比重。因此,本研究关注被动性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预测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会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外貌焦虑。

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周围人比较,获得自己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的自我评价[14]。社会比较分为平行比较(与和自己能力和观点相似的他人比较)、下行比较(与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和上行比较(在一特定品质上与优秀的他人作比较)。在社交网站中,个体会通过浏览他人在线上呈现的内容(如图片或状态等)进行社会比较[15]。由于社交网站具有非即时沟通、内容可编辑等特征,因此个体倾向于选择性地呈现积极美好的自我信息,即“积极偏差”信息[16]。面对他人所呈现的美好形象,个体会与之进行比较,即进行上行社会比较,从而产生外貌焦虑。因此,本研究推测,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外貌焦虑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 本研究以初中生为调查对象,拟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外貌焦虑的影响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此路径中的中介效应,以深入揭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外貌焦虑的内部影响机制,为干预青少年的外貌焦虑提供实践干预启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数据采集工作开展于2021年4月,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法,在甘肃省选取了某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共580名学生为被试。剔除规律性作答和有大量空白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554份(问卷有效率95.5%)。其中男生283人(51.1%),女生271人(48.9%);城市户籍213人(38.4%),农村户籍341人(61.6%),被试平均年龄14.16岁,标准差为0.91岁。

1.2 研究工具与程序

1.2.1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

参照以往研究[16],采用刘庆奇等[17]修订的中文版“监视使用”(surveillance use)量表,对被试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频率进行测量。共设置4个项目(如“阅读好友更新的状态”),要求被试根据每个项目所描述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频率选择相应的选项。采用5点计分法,1表示“从不”,5表示“频繁”,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频率越高。在本研究中,测得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4。

1.2.2 外貌焦虑

采用陈红[18]编制的“相貌负向身体自我量表”测量被试的外貌焦虑水平。量表包含11个项目(如“我担心自己的长相”),采用5点计分法,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将各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外貌焦虑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9。

1.2.3 上行社会比较

本研究采用O'Brien等[19]人编制的“上行外貌比较量表”,对被试上行外貌比较倾向进行测量。量表包括10个项目(如“我会跟那些比我好看的人做比较,而不是那些没我好看的人。”),采用5点计分法,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将各项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表明个体有关外貌的上行社会比较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测得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3。

1.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调查前征得学校领导和学生本人及家长的知情同意。由经过统一指导的班主任担任主试。在问卷填写前告知了所有被试问卷的匿名性以及与在校学业成绩无关等事项。当场全部回收。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以及SPSS的宏插件Proces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以及中介模型分析。

2 分析结果

2.1 描述统计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性别、城镇与农村户籍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外貌焦虑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得分上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男生和女生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得分上不存在统计差异,但在外貌焦虑得分上存在统计差异,女生的外貌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 0.0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城镇与农村在三个变量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城市初中生的外貌焦虑显著高于农村初中生(P= 0.080)。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年级在三个变量得分上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上不存在差异,但在外貌焦虑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使用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初一与初二的外貌焦虑高于初三 (P< 0.001);初一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频率均显著高于初三(Ps< 0.001)。

表1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各变量得分上的差异

2.2 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外貌焦虑、上行社会比较呈显著正相关,外貌焦虑与上行社会比较呈显著正相关。

表2 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2.3 中介效应分析

使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分析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外貌焦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在投入中介变量前,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指向外貌焦虑的路径系数为β= 0.22,P< 0.001。投入中介变量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指向外貌焦虑的路径系数变为β= 0.14,P< 0.001;同时,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指向上行社会比较路径系数为β= 0.22,P< 0.001,上行社会比较指向外貌焦虑的路径系数为β= 0.36,P< 0.001。参照以往研究[20],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中介效应为0.08,95%的置信区间为[0.03, 0.16],由于不包含0,因此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外貌焦虑的关系中起着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3%。

表3 中介模型分析结果

3 讨论

青春期是个体自我意识增强的重要时期,由于身体的成长发育,“身体自我”是自我意识整体中最先被发觉到的一个部分[21]。以往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对自我外貌的认知评价对其心理健康有着较大影响,青少年对自己的外貌越不满意,越易出现抑郁、饮食失调和低自尊等问题[22]。因此,探究诱发青少年外貌焦虑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互联网普及的社会背景下,验证性探讨社交网站上的一种具体行为,即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外貌焦虑的影响,以及向上社会比较在其内部的中介作用。

3.1 初中生的外貌焦虑现状

t检验及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女生的外貌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3-24]。如丁夕等[23]研究中指出,青少年阶段的女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易受到以瘦为美的时尚观念的影响,从而相较男生产生更多的不健康减肥现象。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一与初二的外貌焦虑显著高于初三,这可能是由于初三学生面临着人生中首次的筛选性升学考试,暂时将所有精力集中于复习备考所致。

本研究还发现,在城镇和农村初中生的外貌焦虑得分的比较分析结果中,存在边缘显著(0.05 ≤P<0.10) ,城市初中生的外貌焦虑显著高于农村初中生(P= 0.08)。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等原因,我国农村地区在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拥有程度上仍落后于城市地区[25,26]。城市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也较大程度的高于农村地区[27]。在此背景下,由于城市初中生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渠道,更多地接触到有关容貌的社会评价类信息,因此产生了更高水平的外貌焦虑。

3.2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外貌焦虑的影响

中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正向预测外貌焦虑。以往较多研究讨论了青少年的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对外貌焦虑的影响作用,如青少年“自拍”“修图”“晒图”等展现自我的行为,会造成其对自己身体的持续性监控,将自己的身体当作基于外表评价的客体,从而导致外貌焦虑[28,29]。然而,针对社交网站中更常见的使用行为,即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外貌焦虑的影响,现有研究鲜有讨论。据本研究结果可知,青少年被动性地浏览社交网站上他人的美照,也会引起其外貌焦虑。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被动性的社交网站使用会诱发个体的向上社会比较,进而导致外貌焦虑。如微信等社交网站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使用者的亲朋好友,这些与自己具有较高相似性的他人的信息容易引发青少年进行社会比较[30]。而社交网站中呈现的照片多经过美化[31]。当青少年浏览到这些美照时,由于将自己形象与之比较而产生一种心理劣势和自我威胁感[32,33],从而引起外貌焦虑。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向上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外貌焦虑的总影响效应中占36.3%,这些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可能通过更多其他途径影响外貌焦虑。 目前有部分研究验证了自我概念清晰性[34]、反刍思维[35]等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消极情绪体验(如抑郁、社交焦虑等)中的中介作用,今后需要进一步验证性探讨这些因素是否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外貌焦虑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

3.3 研究不足与意义

本研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首先,在研究人群上,本研究仅收集了初中生的调查数据,这使本研究的结论无法泛化至青少年整个群体。今后需要进一步将高中生纳入调查对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仅采用了一次性的横断调查数据。横断调查数据在确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今后需要结合采用纵断追踪的方法,以更好的确认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同时明确被动性网站使用对外貌焦虑的长期影响效果。最后,本研究仅采用自我汇报法收集了分析数据。考虑到被试回答有关外貌焦虑的问题时可能存在社会期望性偏误,今后应从青少年家长、老师等不同渠道获取有关青少年外貌焦虑的调查数据。

虽然存在上述不足,但本研究结果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现有的关于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成果,为解释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如何引发青少年的外貌焦虑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今后,父母和学校老师应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社交网站中其他用户呈现的积极内容,并且应有意识地减少将自我形象与社交网络上的美图进行比较的行为,从而降低自卑和焦虑感,维护心理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外貌初中生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奇特的蛇鹫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写好人物外貌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外貌与内在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