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抓住文本缝隙解读高中语文教材

2022-04-27李素姣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富家香雪窦娥

李素姣

所谓文本缝隙是指一篇课文在文本形式、结构、语言、情感、思想等方面表现出的不一致与不和谐的地方;寻找文本缝隙是文本细读的一种方式,也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缝隙的目的,一方面是在不断挖掘作品的隐含意蕴中深入地理解作品本身,另一方面是在还原与重构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缝隙来解读教材呢?

一、以支架发现文本缝隙

教师的阅读经验和修养足以支撑自己在文本中发现并抓住文本缝隙进行相应的文本解读,但学生独自完成就会有困难,即便是高中学生。因此,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向学生介绍文本缝隙的种类、特点,阅读中能够抓住文本缝隙的价值,以激发学生寻找文本缝隙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适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引导从整体把握与分析文本中的前因后果,为学生发现文本缝隙指出合适的路径。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对文本的语言、情感、结构、形式等进行深度阅读,抓住文本中一些疏漏、矛盾、反常的地方,以发现文本缝隙。

如教学《窦娥冤(节选)》,对窦娥遭受冤屈而死这一情节,在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时,单从节选的文本是看不出的,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整个剧本作为支架,让学生去阅读探究。学生借助分析,发现窦娥遭冤屈的原因除了剧中表达的直接原因是以太守为代表的黑暗社会草菅人命;还有窦娥自身的原因,因为她善良孝顺害怕婆婆受刑,所以自己认了罪。对此,教师没有让学生停下探索的脚步,而是引导学生在第二折戏中去进一步寻找有关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继而学生发现文本中窦娥的说法是张驴儿不知从哪里“讨得毒药”,支走窦娥下毒;太守却不抓住这一案情对张驴儿进行审问,反而只是毒打审问窦娥和她的婆婆。很明显,学生发现了文本缝隙,教师没有简单地满足这样的发现,而是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假如太守抓住了张驴儿“讨得毒药”这一线索进行审问,张驴儿说出了实情,那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学生发现剧情无法往下发展,窦娥的冤屈也就不存在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一文本缝隙的存在,不是作者的疏漏,而是剧情设计和发展的需要,这样才是从更深层次读懂窦娥遭冤屈是必然。

二、以思辨還原文本缝隙

还原是孙绍振老师提倡的一种文本解读方法,对文本缝隙进行还原,就是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并挖掘出文本缝隙的内蕴,再采用补白的策略达到还原的目的。但还原本身不是阅读的目的,而是为了在比较中体悟文本表达上的秘妙,进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因为,从创作上说,文本缝隙更多时候体现的正是作者的表达艺术,是文本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真的去还原无疑属于画蛇添足。因此说,阅读中的文本缝隙还原,只是为了有效进入文本的深度阅读,促进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如教学《雷雨(节选)》,剧中的周朴园抛弃鲁侍萍后娶了一个富家小姐,但在剧中对这个富家小姐没有给予应有的交代与描写,很显然这就是作者在表达上留下的文本缝隙。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这样的文本缝隙进行还原。作为夫妻生活在一起,富家小姐肯定能够发现周朴园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如保留着与鲁侍萍在一起时的很多习惯,这些习惯多数因为鲁侍萍女佣的身份带来的,与周朴园的富家少爷身份很不相符,也与富家小姐的饮食起居之间区别很大,容易引起富家小姐怀疑甚至不满。当富家小姐以撒娇中夹着专横来表达不满时,反而促使周朴园对鲁侍萍更加怀念,勾起周朴园藏在心底的回忆。通过对文本进行还原,学生可以发现周朴园曾经对鲁侍萍爱得很深,内心竟无法容得下其他女人,结果造成了对前任和现任的双重伤害,以此从一个侧面来把握剧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三、以想象重构文本缝隙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具有召唤性的结构特征,因此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寻找与建构作品意义,这种建构对作者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重构。文本缝隙就属于召唤性结构的一个方面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缝隙呼应文本的召唤结构,深入解析文本缝隙中隐含的深层意蕴,借助想象的力量重构文本,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调动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而且能够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教学《哦,香雪》一课,文本中出现了香雪偷拿了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但对香雪的娘在文中没有再提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这一表达时,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文本缝隙。对此,教师让学生想象香雪的娘的生活情形,进行适当补白,形成对文本的重构。有的学生想象香雪的娘平时很节省,来客人烧饭拿了一个鸡蛋还放了回去;有的学生想象香雪的娘捡鸡蛋时默念着还差二十个,换了钱就够给香雪过年买一件衣的布料;还有的学生想象香雪的娘听到香雪做梦都想得到带磁铁的文具盒,积攒的鸡蛋就是悄悄给女儿一个惊喜等。学生对文本缝隙的重构产生不同想象,能够进一步丰富文本的意蕴。

总之,抓住文本缝隙是高中语文教学解读文本的有效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在对文本还原与重构中,训练阅读鉴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语言建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富家香雪窦娥
从富家公子到红军名将 胡少海
共同富裕,共享甜蜜
香雪形象探析
窦娥冤
台儿沟的姑娘们——评女性视角在《哦,香雪》中的运用
青春的觉醒和生机——《哦,香雪》自主读写
从富家千金到第一位女电影厂长
富家傻子
紧贴人物读小说
谁杀死了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