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心中的路
2022-04-27王继怀
王继怀
在翻看手机时,看到一张多年前母亲与乡亲们在修公路时的照片,它把我的思绪带回了遥远的湘西老家,使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那一个个关于母亲心中的路的故事。
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记得小时候,去乡里要走三十多里路,这不是公路,是林间的山路,车不能行,只能步行。那时在我们那里,别说汽车、摩托车,就是自行车也是没有的。
小时候,我常和小伙伴们沿着印满牛蹄印、高低曲折的山路去大山里砍柴。年幼的我们挑着柴走在那窄陡的山路上,现在回想起来都有点害怕。因为山路实在太陡,走每一步都要走稳,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甚至滚下山坡。去上学也要走这条隐没在茅草丛中的山路,如果碰到有露水的日子,我们走到学校时,裤子鞋子都是湿的。
路是对外的连接点,村民下山上山,来来往往,去乡里赶集,都得走这条小路。记得那时,母亲常跟我们说要是能把这条小路修宽点就好了。母亲在心里这么想,她也想方设法去将这个愿望变成现实:她挨家挨户地去发动去劝说,动员村里人一起来修路。在她和村民的努力下,终于把这条通向山外的小路修宽了。路修好后,我们去上学,裤子鞋子不会再被露水打湿了。小伙伴经常在我面前称赞我母亲,说是我母亲做了一件大好事,那时我觉得特别自豪。
后来,周边的村通公路了,母亲便常跟我和在家乡工作的哥哥说:“邻村都将公路修到家门口了,我们村也要想办法将公路修到村里来。”因为是大山深处的村子,一个自然村就一百来号人,要修通公路,需要几十万元。几十万元,对于一个大山深处的山寨来说,谈何容易?我和哥哥就“故意”跟母亲开玩笑说她是“爱管闲事的乡村妈妈”。母亲没有理会我们,那段时间,她常与村干部们讨论修路进村的事情,在母亲和村干部的发动下,通过村民的努力,终于让公路修通到了家门口。
那年春节过年,我第一次开车回家。到家后,母亲说:“你看,现在多方便,车可直接开到家了,要是没通公路,拿点东西都要肩挑,多不方便!我们在家里千方百计把公路修好,既方便了村民,也方便你们这些在外工作的人常回来看看。”母亲说这些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虽然公路通到了村里,但因为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坑坑洼洼,车子行驶在上面犹如跳舞。如果接连下雨,泥泞的道路更显湿滑,车子都只能停在山脚下,不敢开上山来。这时母亲的心愿就是要把村里的硬化公路搞好。党的好政策让母亲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家乡的公路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条高速公路从家乡穿过,村里的主干道全部是硬化公路,自然村的公路也全部要硬化。母亲平时待人仁慈、温和,但做事却很有原则,有时也很刚气。要硬化公路,村里就选母亲去做监工,母亲满口答应,义务监工一干就是十多天。硬化路修好了,村里人都说这条路修得特别好,听到大家的称赞,母亲心里特别高兴。
母亲牵挂村里通往山外的这条路,她更关心我们兄妹的人生之路,那就是希望我们兄妹能有出息。
母亲没读过什么书,但教育孩子却很有方法,她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我们。小时候,在地里干活,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在门前的老梨树下,我们兄妹常会聆听母亲讲述那一个个做人处事的故事、一个个励志的故事。小时候听这些故事似懂非懂,但我们兄妹都很懂事,常常受到村里人夸奖,学习也非常刻苦,让奖状贴满了墙。
母亲对我们兄妹学习非常用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我上初中时,每天要走十几里地去乡中学上学。那时农村家庭很少有手表,计时主要靠看日月或者听公鸡打鸣。为了不让我们上学迟到,母亲每天听到公鸡报晓的声音就起床给我们做早餐。记得有一次快期末考试了,母亲给我们做好了饭,但天却还没有亮,第二天才知道是邻居家晚上捉鸡,他家的鸡叫弄得整个院子里的鸡跟着叫,让母亲以为天亮了,早早起床给我们做饭。
母亲批评或惩罚我们也很讲究方法,她从不当着外人批评我们,都是在夜深人静时关起门来教育或惩罚我们。记得有一次,我去山上放牛,结果与小伙伴们玩扑克牌忘记了放牛這事,让牛把人家的庄稼给吃了。那天母亲主动向那户人家说了很多声对不起,还把我家地里长得最好的一块庄稼赔给了别人。晚上,母亲流着眼泪用竹枝条狠狠地打了我屁股,但也从那以后,我养成了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负责的习惯。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母亲便教诲我说,到了一个单位要虚心学习,要勤奋工作,要真诚待人,要大度包容,要懂得感恩,同时也要注意好身体……如果说这些年来我能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常怀敬畏之心,真诚对待每个人,认真做好每件事,这些都得益于我的母亲。
母亲心中的路,无论是那条时隐时现的山间小路、自然村的公路、硬化公路,还是我们兄妹的人生之路,都承载了母亲的希望。这种希望也一直在鞭策着我不断去努力,永不放弃奋斗,走好人生路。6E14D6BC-CA45-46C8-B6D2-0D96AB8D6B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