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和亲女子对话

2022-04-27温新阶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和亲散文集王芳

认识王芳有好多年了,读过她的一些文章,感觉她是一个有潜力的作家。

虽然不断有人在说文学已经边缘化了,但事实上,染指文学写作的人比我踏上这条艰难之路时多了许多,水平也高了许多,单就宜昌而言,很有成就的作家一口气是远远数不完的。

这样多的人在同一条路上跋涉,如何让别人能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的作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得多又或者写得好,无疑是重要因素,但是,写得多写得好谈何容易,就我个人而言,几乎穷其一生,也未能进入这个境界。那么,出路在哪?突出特色,抓住特点,或许是一条走得通的路。

王芳肯定对这一点深有所悟,她的新著《天边蛾眉月》独辟蹊径,写了22位和亲女子的故事,她的这本书具有很强的辨识度,让更多读者记住了王芳,也让我对王芳有了新的认识:跨越时空跟22位和亲子女子对话的王芳,了不起!

王芳勇敢地挑战了他人,也挑战了自我。书写这么多和亲女子,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她们的呼吸掩藏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之中,她们的吟唱在岁月的烽烟之中弥散。写这样的一本书,需要翻阅多少典籍,要读多少史书。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不同的史籍记载的不一定相同,作者的关注点不同,记载着不同的侧面,只有都读到了,相互印证,对一个人才会有完整的立体的印象,形象才会丰满。有时,不同的史籍,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记载评价还会相互抵牾,这就需要作者比较研究,去伪存真,这里面的工作量实在是难以估量。王芳是一所中职学校的老师,她的本职工作并不轻松,在中职学校教书不仅要承受高考升学与学生管理的双重压力,还要在当前初中毕业就将阶层固化的招生政策下花很大的气力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内心的疲惫我是能够理解的。再者,王芳居住在偏于一隅的兴山,史料的查阅远不及大都会那样方便,要写这样一本书,困难可想而知。

青灯黄卷,通宵达旦,既是快乐的,更是辛苦的,我没有勇气去写这样的书,只能写一点乡土散文,写一点身边人身边事,偶尔变一点现钱,沽二两水酒,一边喝一边看夕阳落进山坳。

她用脚步去丈量山河。文学创作跟写材料有着很大的不同,写材料只要有了素材,然后把这些素材进行组装编排拼接,就是一篇材料。写材料的人总是站在幕后,我们看不到他的身影,看不到他的表情。文学创作是作者和读者的对话,作者跟读者总是面对面,读者目睹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作者脉搏的跳动和他的体温。作家不能根据干瘪的材料和冷冰冰的史料来完成一篇作品,他必须进入状态,必须寻找感受,必须打通情感的通道。因此,作家必须走向自然,必须接近土地,必须把自己的灵魂安放在天地之间,用山水的簧片来激活,才能有锦绣文章产生。王芳要写这么多和亲女子的生命历程,要写她们的外显的生活状态和丰富隐秘的内心世界,她就必须来到她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甚至是重走一次当年和亲的道路,了解当地的山水风光,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我知道,王芳走了不少地方,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一路奔波,一路收获,一路走来,一路跟和亲女子对话,王昭君、文成公主、刘解忧……一个个人物立马在她面前活脱脱地呈现,她找到了文字感觉,找到了最为适合的表现形式,文字的河流汩汩而来,你读这本书,才会觉得如此流畅,如此鲜活。

她准确地把握了分寸。和亲,是一种政治聯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存在着,它是已经逝去的风景。无论对这种现象是褒还是贬或者是褒多贬少又或者贬多褒少,总是牵涉到政治伦理,书写过程中的分寸拿捏对一个作家的历史水准、道德阈限、美学修养都是一个考验。又,由于和亲者的个人原因以及周边的诸多因素导致和亲者对政治干预的强弱,对社会进步影响的大小,对民族和睦推动的显微,都是不相同的,对这些人的评价对作家也是一个考验。还有,一些年以来,由于强势话语的介入,对和亲者的立场,情感或多或少做了向好的拔高,她们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义无反顾地嫁到边地,兴高采烈的融入当地政治经济生活,推动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虽然很多和亲者确实在客观上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促进了边境安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就完全否定孤寂、哀怨的情感存在,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这些方面,王芳的分寸把握得很好。她把这些和亲者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下,来展示她们的个人作为,来刻画她们的情感世界。

靠联姻来维持的政治是何等的脆弱,这种现象已经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社会存在,当然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也是可以用文学的形式来呈现的,但我们的观察点只能选择在和亲者的那个时代,看她们如何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中呼喊、挣扎,一旦站稳脚跟,如何用微薄的力量来制止和减少杀戮,来护佑每一棵生命的草芥,来让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小花能够开放。我们既不能用今天的价值观来刻意贬低她们,也不要随意把她们装进今天的道德精神的器皿里成为某种论据。这个分寸,王芳拿捏得很好。

她用文学书写历史。近一些年,出版了不少历史散文、历史随笔,佳作不少,像宜昌的张永久老师的历史随笔,有广度,有深度,更重要的是,他把文学的复活液喷洒在历史的木乃伊上,历史的老媪不但迅速复活,而且年轻俏丽,楚楚动人!而我们有的历史散文,只是把一些历史材料相对集中,免去了读者的搜寻之苦,虽然也是非常有益的,但是,你不能把它作为文学著作来读,只能作为一本资料作为一本工具书来使用。

王芳的《天边蛾眉月》是一本真正的散文集,是一本文学著作。书中大量的描写非常出色,写风光、写环境,写人物外貌、写人物对话、写人物心理活动。这些人物,不是王芳在向读者介绍,在向读者叙述,而是这些人物自己在活动。王芳用她灵动的笔,把我们带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边地,我们的心跟随着那些和亲者一起跳动,一起经历生离死别,一起感受悲欢离合。现在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叫代入感,《天边蛾眉月》就是一部代入感很强的作品,我们被王芳引诱,在历史的隧道中穿行,不断遇到和亲者,她们上演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悲喜剧,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走上台去,寻找匹配的角色,加入演出的行列……

《天边蛾眉月》这个书名起得特别好。天边,喻指遥远;娥眉,指美女细长而弯的眉毛,泛指貌美的女子;月,象征女性,美丽阴柔。月,有着几分清冷。月,又有阴晴圆缺……

了不起的王芳,视野非同一般。记得她有一本书是杨秀武先生作的序,那是出名的大诗人,这本《天边蛾眉月》竟然由任蒙先生作序,任蒙先生的文化散文在全国影响巨大,他来作序,可见这本书的分量非同一般。

温新阶,男,湖北长阳人,土家族,1989年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宜昌市散文学会会长。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多部,曾有多篇散文、小说被《小说月报》《散文选刊》《北京文学》《作品》《读者》《中外文摘》等刊物选载,散文《豆芽菜》曾在日本获奖,散文集《他乡故乡》获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散文集《乡村影像》获湖北省第七届屈原文学奖。散文集《典藏乡村》获湖北省第九届屈原文学奖。

猜你喜欢

和亲散文集王芳
最佳波段组合的典型地物信息提取
斟满人性温情的《凹村》——读雍措的散文集《凹村》
立秋吃什么
此情可待成追忆——读李玉洋散文集《那些年,那些事》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in English Writing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再活一次——散文集《乡间游戏》创作谈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大小笔的协唱——读王胜田散文集《悠长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