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生态美

2022-04-27吴业清

文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然生态

吴业清

内容摘要:19世纪传奇女诗人狄金森作品内容广泛,角度新颖、意蕴深远,倡导一种万物平等,和谐共生的生态观。这种生态观打破了人与非人的有界性,从其诗作可以发现万紫千红的自然跳跃之美,可以捕捉动静结合的协调之美,可以体会物我两忘的生命之美。

关键词:狄金森诗歌 自然生态 和谐诗歌

狄金森是美国诗歌史上最耀眼的一位女诗人,被誉为20世纪新诗的先驱。她一生创作了近1800首诗歌,其内容丰富、保罗万象、既有情感上的抒发,更有社会道德的探究,这一切的价值源泉离不开她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而田园理想的追寻能更好捕捉社会生态之美、精神生态之美。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依赖于自然且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恩赐,人与万物具有共通的感知力、同理心。不应其非人而产生歧视的观念,而应用平等观构建利益共同体。在狄金森的诗歌中不仅能发现其风景如画之美,更能在生态美学的语境中感受其崇高的诗意天堂。

一.万紫千红美如画

颜色是生命的符号,它的多彩诠释出在自然的地位,狄金森早期诗歌深受爱默生的影响,以视觉感受为主导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基调,这位绘画大师用画笔表达认知与自然界的关系,用双眼细心留意世界,用心灵感悟周围环境的变化。世界的色调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识别,更是自然用内心传达出的暗语。四季更迭、日月交替、千姿百态、这些自然意象仿佛迎合了诗人的心意,她用色调来弹奏出不同的乐曲,或是欣喜悲伤,或是平淡安宁。那一抹紫是她的信仰,是她的希冀,冷暖色调、明暗色调的对比使她把自然的魅力表现的淋漓尽致,手握颜料笔的狄金森是孤独的诗人,更是洞悉万物的女神。

《紫色》这首诗是狄金森少有的自己命名的诗歌。思考再三诗人为什么特意定立这首诗名呢?原来从这首诗歌中我们能读出诗人个性叛逆,抛开世俗、追求平等自然的生态意识。

紫色——

女王的颜色,就是太阳的颜色

于日落时分,紫彩与琥珀——

于日正当中——海蓝石与紫彩

在夜晚时刻——当北极光的广渊

突然抛到人间——

正是紫色——还有妖术——大自然保留

某个爵位给深紫色——[1](66)

紫色是一种温暖冷静又高贵的色调,代表着华贵、优雅与梦幻,是神秘、阳光、与众不同、颇具皇家气息。夜幕来临,天空骤现极光,广袤如渊、变幻莫测的紫光倾泻人间,这绚丽便是大自然赋予其女王的颜色,也是日落时分,太阳临别前给白日最后的礼物。它随着时分的跳动演绎出属于它的荣耀。日正当空,紫色炫耀着与海天之蓝交融,夜的扣人心弦的韵律,就像女神为其准备的一个爵位。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家偏爱紫色,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一书里,记载了尹喜受《道德经》的经过:“周康王时尹喜为大夫,后仰观乾坤之气象,寂心精思以求道。一天,观看到东方紫气西迈显瑞,预知有圣人将要出关,求为函谷关令。遇得老子,拜为师,请求至道,老子遂著成《道》《德》五千言授与尹喜,喜欣争持诵,奉行道成。”因此,神圣之人或物发出的祥瑞之气即是紫气,而崇尚紫色的道家,所穿的袍子称为紫袍。狄金森在这首诗里开宗明义,紫色是女王的颜色,有不让男性专有的意味,更是通过紫色来表现出它在所有颜色中所具有的位置,是无为而自然为之,缺一不可,象征着女性在自然界中举足轻重,打破二元对立的格局,维护自然平衡卓越魅力,在更大的自我实现的范围内,达到万物个体平等。

诗人对自然昼夜更替用红、紫、黄等颜色来描绘,一日的变化,用差异鲜明的色彩来刻画出诗人对每时每刻的珍惜,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生命艺术的歌颂。不同颜色演绎不同的生态位,本真的生命便是诗化的生命,是自然创造色彩梦幻补偿精神诗意生存的需要。色彩的多元化亦是生命的多样。

红光——熠熠——是早晨——

紫色——是正午——

黄色——是白昼——正在下沉——

此后——就是虚无——

但辽阔的星光——在夜晚——

展现——片璀璨之地——

那永不——消蚀的

银白——疆域——[2](202)

红色在诗人心目中代表着热情,早晨的阳光熠熠夺目,是生命爱的色调,犹如火红的玫瑰享受自然的欢愉,这种自我解放是生命燃烧后的激情。正午是端庄高贵而又神秘的紫色,诗人偏爱紫色,它优雅稳重正是作者借自然而自我关照,也是整体关联的生态价值观的突显,将自我巧妙与自然融为一体,获得审美的价值。黄色是白昼的色调它代表着灿烂、温暖而带有收获的希望。白昼随着时光渐渐下沉,从那以后便走向了飘渺而无法琢磨的虚无。夜幕降临,在辽阔浩瀚的星空中,这耀眼的星空就展现出一片璀璨的圣地。那夺目的星串联成一片银白的疆域,永不消逝。银白色是纯洁的色调,它的高贵象征着永恒,代表着自然界的万物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力量。自然间的万物都有其特有的规律,不同时间有其特定的审美价值,犹如一个人的生命有少年时红色的激情,有成年时的从容淡定、有壮年时收获的,更有暮年时经验丰富与无私的奉献。古代哲学家强调自然现象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的变化有一种相等同、相互感通、相互对应的关系。董仲舒论道:“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3](116)诗人用情写自然,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充分展现出万物与我并生,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共生共荣、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境之美。

二.动静结合两相宜

五彩斑斓的花朵,轻风拂过叶片笑出铜铃般的乐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整个宇宙中,只有相对的静止,而这种相对静止中又蕴含着绝对的运动。狄金森诗歌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艺术笔触,构建了田园理想,正迎合了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中阴阳学说。《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的矛盾势力是万物本身所固有的。《易经》作者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把阴阳交替视为宇宙的根本规律。[3][122]在她的诗句中自然景观中动与静的反差却形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美,它们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生命体、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群山换上的新装——

乡村充满的紫光——

清晨壮阔的朝阳——

草地幽冥的景况——

红脚踩下的一块足迹——

点在坡上的紫色指——

窗帘玻上莽撞的蝇子——

重操旧业的一只蜘蛛——

雄鸡趾高气扬的步伐——

处处企盼一朵鲜花——

层林里一把斧子的尖唱——

幽径上蕨草的芳香——

凡此种种,还有的我说不清——

你偷眼一望就心知肚明。

尼哥底母的秘密

就有了它一年的谜底![4](91)

群山给人以安静稳重之象,“换”上了新装,是动词拟人化手法表现出新生的向往。乡村静谧,而在紫光中乡村展现出生机是动和静的融合。清晨、朝阳、草地都是静态的景观但是它们却用壮阔与幽冥来展现出它的魅力。红色的泥土上留下一块律动的足迹,散在山坡上的紫色光芒,一束一束就像手指般灵巧。敞开了窗帘的玻璃静悄悄,可是却有一位特别的访客一只莽撞的蝇子。还有悬挂在半空中的蜘蛛正在耐心编织它的网。雄鸡们昂首阔步四处寻觅那朵在路边静静等候的鲜花。参差不齐的树林里冒出的斧子声显得那么突兀,幽深的小路静悄悄,踏在这条小路上可以闻到蕨草的芬芳。这一切的事物是那么平凡、真实而自然,像这类自然景观在世间处处可寻。只要你随意一眼那些美就尽收眼底,令人流连忘返。尼哥底母的秘密是什么?让我们解开的谜底就是自然的美是永恒的,万物可以净化心灵,每一个生命都是鲜活并且是造物主给我们的恩赐。

她睡在一棵树下面——

只有我来思念。

我碰碰她的搖篮,悄然——

我认出了那脚板——

穿上胭脂红的衣衫

看看![4](79)

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郁金香,它长在树下,安静的躺着,睡着的形象给人亲切可人的感受,而这份纯真的美触发“我”对其深深的思念,惹我怜爱,这是一种静态美的描写。“我”想亲近它只得悄悄触碰它的叶片,用摇篮来形容,一摇一晃,动中伴静,静中伴着动,是中国传统生态哲学当中的朴素的辩证法,具有涵盖万事万物最高抽象的意义。“我”清楚看到它的根茎深深的扎在泥土中,是静态的的,就像它的脚板一般,瞧瞧,它身穿胭脂红的衣衫的样子美极了,一朵朵静态的花却赋予了生命,用“我”的视角发现了郁金香的美丽姿态,诗人仿佛有与自然通灵的能量,“我”的双眼成了大自然的器官,借以造化为师,籍自然造化达到对“心”本身内视的真实。

三.物我两忘共和谐

生命意识,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一切生命的本能,人类在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过分重视个人的生命,错误的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主导,忽视“他者”甚至践踏其他生物的生命。对于“他者”的不尊重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大量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是罪魁祸首。在地球中,居住着无数的生物物种,彼此间相互依赖,共同构建了一个平衡和谐的生存体系。诗人很早就意识到尊重和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她用朴实无华的诗句构筑了人类所期待的和谐家园,真正达到道家所说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自然”就是我们看见的景象

山峦——午后的风光——

松鼠——日月食——蜜蜂——

不—自然就是天堂——

自然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长刺歌雀——海洋——

蟋蟀——雷霆——

不——自然就是和谐——

自然就是我们熟知的一切——

但又没法予以说明——

对于她的单纯

我们的学识何其无能。[4](121)

自然是我们所看到的风景,遵循自然规律、回归自然,人才能得到疗救和新生。“众生平等”是中国古代传统自然生态思想。在狄金森诗歌中我很容易发现万物的佛性。万物不仅包括有生命的草、木、虫、鱼,还包括没有生命建筑、沙石、瓦砾等。诗首句陈述了自然的万事万物,宇宙每处角落都别有风趣。山峦本是静态的景观,随着四季的变化在每天不同时段都不一样,午后的风光显得尤为夺目。林间活泼跳跃的松鼠,日食、月食、在花丛中唱着曲调的蜜蜂它们的存在都有美的价值。不,这些生动的画面,一定都只能出现在天堂里,自然就是我们理想的天堂。自然就是我们听到的奇妙的声音,长刺歌雀巴巴铃的叫声、浪花打在沙滩上的声音,蟋蟀在夜晚中婉转而轻柔的声音,暴风雨来前雷霆轰鸣的声音。大家本以为万物各有各的旋律,不,它们唱响的音符构成大自然和谐美妙的乐曲。自然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熟知的一切,但是它们的神秘我们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表述。自然单纯得像为纯真的少女,将真善美融为一体。在她的明媚之下,我们的成熟显得何其世俗与无能,这样的美相信花上数以千计的时间去勾画也无与伦比,生发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生态哲思。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慈悲和宽容,并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作人类的使命。从生态审美的的意义上讲,没有什么比人与自然的平等更能代表一种审美理想,这种理想的实现取决于人与对象的对等,是人以其自然属性与自然生命之间的酬唱往还。这样才能消解相互之间的敌意和不信任,达到物人相亲、物我统一的理想境界。

美——无需因由——它自生

追求,它无影——

放手,它现形——

想赶超草浪

在牧场——当风

用手指抚弄青草——

神明会确保

你永远做不到——[4](266)

万物之美不问缘由便会自然而然的诞生,你若刻意去追求它,她会和你躲猫猫,如果以真诚之心去感受,眼里便到处涌现。就像你想赶超成片草浪,定是可望而不可及,被风吹过的牧场,被风抚弄过的草的优雅姿态,我相信用人为去摆弄是无法形成这种自然的风景。神明能确保,人工永远都做不到这种自然的美。狄金森这首诗中自然与人为形成了对比,同时自然逐渐占据核心地位,体现了诗人歌颂自然,提倡遵循自然规律,反对人为破坏自然、杀戮生命的精神。自然的美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几十亿年的永续发展,依赖于其自身的协调。协调就生存、就发展、就产生美;不协调就有危机、便无法生存,也就不美。人与自然最理想的状态:人与大地、天空并存,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和谐发展,而不是人是自然的主宰,人类应与万物形成良性的对话环境,去感受心灵愉悦和实现共生性。

本文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解读狄金森的几首诗歌,表现出其难能可贵的生态意识。她将文学放归大自然展现出万物的灵气,描绘人类所期盼的诗意家园,使人们感受到与自然的相遇、碰撞、融合,具有生动的美感。面对生态环境所遭遇的危机,引发我们深刻的反思,人类过分功利主义已经破坏了自然的平衡,甚至造就无感性的工具化世界,产生了生态的危机。自然万物具有生命,我们应该学会认知、亲近自然,然后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然万物具有多样化,同样也是矛盾统一的,人类应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用生态整体观去洗涤自身的灵魂,理解人与自然之间是互惠互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最终建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美]艾米莉·狄金森.我用古典的方式爱过你[M].黄恒秀,译.武汉:长江出版社,2019.87.

[2][美]狄金森著.艾米莉·狄金森诗选 301-600首[M].周建新,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182,227.

[3]艺术生态批评[M].沈勇,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11

[4][美]艾米莉·狄金森.狄金森诗选[M].蒲隆,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52.

基金项目:2021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艾米莉·狄金森生态诗学研究”(2021KY1516);2020年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艾米莉·狄金森生态诗学研究”(GXAZY2020KYB009)。

(作者单位: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自然生态
胧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白轮船》中的生态美学性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从生态主义角度解读安·贝蒂的《一辆老式雷鸟》
毛猿的喜剧和现代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