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政治生态构建及其当代价值

2022-04-27文红玉谢小菲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政治生态当代价值

文红玉 谢小菲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政治生态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22)01-0016-07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1]由此可见,政治生态不仅是政治术语中引人关注的关键词,政治生态建设也是政治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已然成为当下中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政治生态构建路径及其蕴含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六亿神州尽舜尧:新中国初期政治生态回眸

“政治生态是指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2]既然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要素的集中反映,那么“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3]就成为优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标准。政治生态关系党能否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能否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4]

“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带来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跃进。”[5](P527)新中国初期即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政治生态构建之门。全新的国家政权的建立营造了全新的氛围,新中国初期每一个人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情怀,无论是国家领导层还是普通人民群众,都以昂扬的姿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演绎凯歌行进的时代特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万众一心、齐力发展”是这一时期社会特征的真实写照,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社会风气的“黄金时期”[6]。

良好的党风对整个社会风尚起着示范、表率和带动促进作用,而社会风气的好坏又必然影响党员作风的纯洁与否。毛泽东曾经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着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7](P812)新中国初期是良好党风形成的重要时期。新中国初期的党风建设缘于建党二十八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各项建设的持之以恒。1957年毛泽东提出在全党“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8](P485)。好的政治生态的作用在于“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8](P485)。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构建政治生态,并取得了交口称赞的成效。邓小平回顾这段历史时说:“回想一下,正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才建立了这样一个好的党。”[9](P45)费孝通在《我这一年》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感慨:“这印象打动了我,什么印象呢?简单地说:内在自发的一致性,这成千成万的人,无数的动作,交织配合成了一个铁流,一股无比的力量。”[10](P7)

一个社会风尚的好坏,与当时的道德水准有很大的关系。“陈规陋习的泛起,必然带来社会风气的污浊。”[11](P24)新中国初期社会风气治理成效有目共睹。通过禁赌扫黄运动,到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向世界宣告中国为“无毒国”。许多人赞叹说:“这一下可把烟毒斩草除根了,这真是亘古未有的好政府!”[12](P153)“吸鸦片烟、吃白面,世界上谁消灭的了?国民党办不到。事实证明,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13](P205)“在全国解放以后,不到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就改变了旧社会那种极端腐败的社会风气,树立了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的社会风气。”[14](P220)同时,引领社会新风尚,“整个社会安定团结,形成了革命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道德风尚;全国上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强不息,表现出摆脱了压迫、剥削和奴役的中国人民为荡涤旧社会遗留下來的一切污泥浊水,为建设自己的新生活而焕发出来的巨大的革命积极性、主动性和历史首创精神。”[15](P397)这恰如邓小平肯定的:“这种风气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9](P105)人民群众逐渐树立起明确的社会主义意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共同价值观在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中得到崇尚。在全国范围内,社会主义新型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适应的良好社会风气、社会道德规范正在形成。[16](P361)那个年代的人回忆当时的社会风气,“我那时生活在一个大的矿区里,多少年从来没有也不知道什么叫凶杀、绑架、偷盗、强奸、拐卖妇女儿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确是我童年时期的一段现实”[17]。

“六亿神州尽舜尧”是对当时民众心态的描述,也是对新中国初期良好政治生态的完美写照。

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中国初期政治生态的构建路径

新中国初期民众以昂扬的姿态迎来翻身和解放,并形成对自己的身份认同;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我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全国弥漫着“社会主义好”的情结,形成制度认同;全社会用美好的语言描绘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相信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即将到来并为之努力,形成价值认同。对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初期的回顾性评价直接生成了民众政治认同的逻辑: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因利益满足而让民众产生响应,到制度铺陈形成全民政治话语,再到理论描绘达致共同理想,最终形成这一时期民众高度的政治认同。

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们看得见的物质利益”[18](P563)。经济增长离不开外力推动,“任何一种类型的经济的发展都是与良好的社会风尚密切相关的”[11](P218)。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开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此任务历经三年时间胜利完成。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收支平衡,金融物价稳定,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有所改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全国职工总数由800万人增加到1580万人;职工年平均工资到1952年为446元,比1949年的262元增加70%左右。新建職工住宅面积1952年达751万平方米,比1950年的251万平方米增加195.2%。1952年,农民平均每户的实际收入比1949年增加30%以上。[19](P54)在基础设施上,仅1949年至1953年期间,在当时极其有限的财政支持下,全国先后有近2000万人参加水利建设,完成土方约17亿立方米,相当于23条苏伊士运河。1949年,我们连一台拖拉机都生产不出来,而到1957年,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形成体系。[20]

到1956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人民生活也有明显改善。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3%,其中城市职工平均消费水平达205元,提高38.5%。农民达79元,提高27.4%。[19](P100)铁路、公路的通车里程,分别由1949年的21989公里、80768公里,增加到1956年的29237公里、226318公里。民用航空线长度则由1950年的11387公里增加到1956年的19082公里。[21](P127)这都是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好处和变化。

党执政初期,下大气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设政治生态。一是运用运动式做法打击腐败或反革命活动,比如,1951年底开始了持续10个月的“三反”、“五反”运动,这是党为打造廉洁政府而进行的一场运动;二是厘清党政关系,比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机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提供了依据;三是进行反腐败斗争,强调党的团结,代表事件是刘青山、张子善因贪污罪被开除党籍进而被判处死刑,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四是强调党的领导作风建设,比如,党的八大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作出判断:“有的人还喜欢以领导者自居,喜欢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遇事不愿意同群众商量,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倾向,也是一种最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14](P214)这一阶段的成就有目共睹,“在建国后的头7年中,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伟大、辉煌的。工农业生产高速地健康发展,经济效益良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显著改善和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长足进步;党和人民政府励精图治,清正廉明,人民当家作主,各项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党群关系密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工作、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誉”[15](P396-397)。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情感上的归属感或依附感,政治认同本质上是社会公众对政治权力的信任、对政治价值的信仰。”[22]新中国初期民众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高度的政治认同,普通群众均全身心投入到对新政权的维护中。“工人群众都热烈欢庆自己的解放,更加爱护工厂,更加增强了国家主人翁的意识与提高了生产积极性。”[23]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治理,推进了广大社会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24](P278)

政治心理决定政治行为,政治认同见效于政治行为。据统计,在全国区、乡基层选举中,参加投票的选民有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566.9万名。[25]这种参政热情世所罕见。

到1956年,中国的民族自信心和国际威信大为提高;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即使是适度的、但也是显著的提高;国家的社会制度已经比较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22](P55)民众因政治身份确认、经济地位确定而带来的强烈的获得感,使他们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认同,从认同政治领袖到认同政党再到认同制度和理想,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描绘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着深深的自信。民心所指,坚不可摧。

三、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新中国初期构建政治生态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人类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上不断前进的。历史照进现实,带给我们启示。

首先,经济上的要求是根本,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26]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发展和利益满足,真实展现了因人民群众有“获得感”而形成的良好政治生态。这一时期的政治认同是历史主体对党与民众二十八年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肯定与选择的一种自然沉淀及延续,源于执政初期良好的政绩和民众对党的政治主张的坚信不疑。“人们对他们的政治系统如何看法,是政治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7](P11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什么比这两句话更能表达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特征。即对制度、对党的无限信任与崇拜,是这个时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28](P381)这种感受有物质与心理两方面的基础。在物质上,占人口80%的农民经过土改,分得了土地,国家的建立结束了几代人、上百年的动乱,又有了重建家园、过殷实生活的希望与机会,足见共产党的恩情比海深。对城市市民来说,建国初期的政策调整,稳定了物价,使人们可以安定地生活与工作,这与旧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形成天壤之别。共产党和新制度同样受到了知识分子的欢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的宣言表达了民族心声。[28](P38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29](P5),而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有更多的获得感,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创造历史、推动历史,这一真理不仅适用于新中国建立初期,更适用于处于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当下。

其次,理想信念为支撑,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一个团体、一个人的灵魂,是政治生态的软环境。毛泽东要求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事业永久奋斗。“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要有‘富贵不能淫,貧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30](P191)。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要求共产党员下定三个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30](P119)事实上,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员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辐射影响了大量的普通群众。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法解释新中国初期的勃勃生机。历史学家梁漱溟以激动的心情描述了他眼中的开国气象:“最基本的就是我看见许许多多人简直是死了,现在又竟活起来。这话怎么说呢?过去我满眼看见的都是些死人——所谓‘行尸走肉,其身未死,其心已死。大多数是混饭吃,混一天算一天,其他好歹不管。本来要管亦管不了,他们原是被人管的”“今天不然了。我走到各处都可以看见不少人站在各自岗位上正经干,很起劲的干,乃至彼此互相鼓励着干,有组织配合地干。大家心思聪明都用在正经地方。在工人就技艺日进,创造发明层出不穷。在农民则散漫了数千年,居然亦能组织的很好。这不是活起来,是什么?”[31]由行尸走肉到干劲冲天,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很难想象此种场景的出现。

政治理想是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期望和对未来发展的设计,是社会的定向因素和精神支柱,从而规定了政治动机、目标、方向和指导原则。政治理想在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下往往转化为一些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它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人们的政治行为。[32]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33]如此看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生态是否文明、进步,最根本的是这个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就能作出正确的政治决策,营造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

其三,制度为保障,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9](P10)“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好人更好地做好事,使公共权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谋求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3]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9](P333)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制度与权威的无限认同,顶峰感和无比优越感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当然,这一时期各项制度日益完善以及制度的执行者——各级领导干部的垂范作用是形成制度认同的重要事实基础。这代表普通人对新中国制度、权威机关的认知与评价。在各政治主体中,领袖或权威阶层是最为重要的角色,领袖的好坏和选派直接决定着政体的优良和民生福祉。[34]“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这是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贴在成千上万普通人民家门上的一副对联。这里显示党与人民之间无比融洽的关系:对人民而言,除了党的意志外,别无其他意愿(“跟共产党走”),对于党而言,则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别无其他利益。[28](P384)这是一种互相增进、不可或缺的互动关系,当然也是这一时期制度建设带来的良性结果。

“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持久的工作。”[35]新中国初期在短短几年时间营造了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秩序保障,其取得的成效及形成的路径值得我们从中获取历史智慧,以期辐射当下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伟大工程。

猜你喜欢

政治生态当代价值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党史视野下的“政治意识”演进历程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要求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