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碎片化”时事阅读的流动性和注意点

2022-04-27陈寒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注意点微阅读碎片化阅读

陈寒

【摘要】2020年7月7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相继出炉,除却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江苏卷,每一道新高考作文题都牵动着江苏数十万考生和家长的心。对于在未来几年参加高考的江苏考生来说,作文题的风格变化,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以不变应万变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面对强烈的“现实系”全国卷,我们必須拿出新的应对方案。

【关键词】高考改革;碎片化阅读;微阅读;流动性;话题;注意点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如今,全国各地作文卷紧贴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不仅要有基本的文学素养,更需要具有家国视野,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以前,我们也关注时事素材,但总觉得时事是一盘盛宴中的配角。这是需要扭转的。笔者所在的学校,时事素材大多是以微专题形式进行的。

1.接受“碎片化”阅读,迎接“读报”时代

个人觉得,如今的形势下,一味强调整本书阅读,排斥“碎片化”阅读,确实是不符合学生现实和高考风向的。首先,“3+1+2”模式之下,学生的精力需要分散到更多的学科,其次,“碎片化”短评中,确实有非常好的时事评论。我们老师要打破思维定式,善用现代化工具,随着时代而改变。

个人认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摘报》等重点新闻报刊,是每位老师务必重视关注的。我们应该用最大的热情,迎接“读报”时代的再次回归。

2.注意“碎片化”阅读的流动和筛选

时事评论,不是想发什么就发什么,想什么时候发就什么时候发。我们应该养成每天“读报”的习惯。老师给学生的时事素材,必须具有新鲜、深刻、流动等特点。

何为“流动”?即紧跟时代步伐,让素材贴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少做咀嚼者,多做开拓者,做学生的眼睛,去过滤、去发掘每天数以万计的新闻评论中最值得探讨的话题,由最“新鲜”的话题,牵扯历史、现在、未来,在一篇篇流动的紧贴时代的时事素材中,培养高中生敏锐的时事嗅觉,打开其独到的时事视野。

3.注意“碎片化”阅读的深入性和发散性

“微”阅读、“碎片化”阅读被人诟病的一大原因,在于其浅薄性。我们找的不仅仅是时事热点,不仅仅是一个个现象、事件的简单呈现。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篇篇评论性的文章,甚至是我们老师自己写的下水文章。这就是深入性。而学生阅读了文章之后,打开了思维,才能继续发散思维,这就是发散性。我们老师如果担心提前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文章,会剥夺学生的思考空间,个人建议,可以先看时事现象、事件,再进行讨论,再发时事评论文本,再进行文字呈现。

4.注意紧贴课文专题内容,警惕脱离书本“另辟蹊径”

一方面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脱离书本实际。有些话题,永远是每个时代的永恒的主题。例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第二单元劳动。时代,不可能,也根本避免不了这些永恒的话题,这个时代永远有青年人,这个时代也永远需要新的劳动者。

综上,如何随“时”而动,如何引领学生随“时”而动,永远是每个语文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愿我们的思考也永远具有流动性!

猜你喜欢

注意点微阅读碎片化阅读
用“微阅读”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
促进小学生阅读困难转化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数字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微阅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例谈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的注意点
微阅读, 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更给力
有声读物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碎片化阅读时代广播节目的生存与创新
碎片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