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维度、核心与路径
2022-04-27卢坤建
卢坤建
摘 要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被赋予新的使命,其布局结构亟待调整优化,而作为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关键维度,专业群建设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质量。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新业态、新工艺、新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建设应遵循产业结构升级、数字技术赋能、专业融通共享、学校特色定位、学生发展需求的五大维度,构建具有平台优势的模块化、结构化共享课程,通过协同化、信息化、团队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式来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专业群;布局结构;共享课程;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09-0028-05
经过多年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开放的经济空间,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并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同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建设虽然各有千秋,但具有共同的规律、良好的合作基础以及巨大的提升空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被赋予新的使命,其布局结构亟待調整优化,而作为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一个关键维度,专业群建设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质量。专业群建设的关键落脚点在于课程,平台优势共享课程建设是引领和助推专业群特色彰显的精髓。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新业态、新工艺、新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建设以品牌共享课程为核心的新型课程体系,形成具有专业基因传承属性和产业发展嫁接功能的新型特色专业群,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优化、促进湾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群理念:五个维度创建特色专业群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推进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优化是当前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一项新举措,而特色专业群建设是核心引擎。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大湾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职业教育专业群的特色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可遵循五大逻辑维度创建具有大湾区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群。
(一)服务产业结构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促进了11个核心城市群之间经济的紧密合作,其内外集聚和扩散功能强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活力、实力等方面都最具前景的地域。大湾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附加值制造业的“前店后厂”模式向高水平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升级,这对职业教育专业的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应是建设特色专业群的第一个逻辑维度。在城市群的地理空间协同效应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动力”[1]。当前,大湾区城市群已经形成若干产业集群,如先进制造业形成了通讯设备、计算机及系统、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领域,并正在通过区域内聚、区域联动等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辐射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新增长动力源,如先进制造产业联合体[2]。同时,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和改革动向各有不同,如香港、澳门第三产业服务经济特征显著;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代表的珠江东岸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快速,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以佛山、珠海、江门、中山为代表的珠江西岸正在重点推进家电、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技术驱动自主创新的势头强劲,带来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层次与素质的急剧攀升。应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支柱产业等集群,深度契合以上产业链核心环段的需求来规划专业群,以“对接产业、定位高端、突出特色、示范带动”的整体思路重构专业群,按照“行业背景相同、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基础相通、教学资源共享、职业岗位相关”的原则优化专业群建设。
(二)面向数字技术赋能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与接受模式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引领中实现飞快转变。新的媒介形式、知识传播方式、产业发展需求等都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以规模发展为特征,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需求,推动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构建特色专业群,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趋势,数字技术应是大湾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第二个逻辑维度。应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元素,推进专业群提质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赋能,以网络化思维和开放的平台化方式办学,以数字化贯穿联通产学研转用全领域,推进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强化专业融通共享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粤港澳政治、经济和文化实现一体化发展”[3]。这一区域发展定位既要求打破固有文化壁垒,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又要求打破各地“自给自足”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开放、融合的理念整合资源、培育新人。粤港澳三地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各有优势也各有短板,大湾区发展将为三地职业教育专业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协同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因此,专业融通共享是建设特色专业群的第三个逻辑维度。应强化群内专业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共享关系,通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专业质量升级,形成专业间彼此协同又相互竞争的创新驱动机制,厚基础、宽平台、重特色,在资源的比较、借鉴、贯通、融合与升华中实现专业群建设特色的塑造与彰显。
(四)依据学校特色定位
特色专业群反映了职业教育的质量追求,代表着学校发展的卓越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市,“2+9”个城市在长期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所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实践。在粤港澳大湾区阔步迈向“国际教育示范区”的新时代,“2+9”个城市职业院校的办学优势不能丢,精准办学定位、促进内涵发展是大湾区职业教育构建特色专业群的第四个逻辑维度。应系统梳理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立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校办学优势,重新校准学校发展定位,集聚整合校内外办学优势与核心资源,走特色化、个性化办学之路,可交叉共享、嫁接品牌,亦可独立自主、自塑品牌,可依托自身办学优势持续发展,亦可协同多种办学力量整体优化,在充分保持、依托和提升优势中创建“产业层面彼此联动、学校层面相互支撑、产教深度融合紧密合作”的新型特色专业群。
(五)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专业群建设是主要抓手。全方位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化,是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大湾区职业教育构建特色专业群的第五个逻辑维度。应全面对接大湾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牢固树立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整体把握专业群内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和基本需求,深度挖掘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意愿,培养面向群类多样职业、具有多种职业能力和较强适应性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建群核心:共享课程凸显专业群特色
职业院校办学的特殊性决定其专业(群)的生命周期必定紧随产业发展而变化,而“课程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4]。如何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如何联系和配合,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建设特色专业群必然面对的问题。为此,要科学确定建群核心并合理进行布局,促进粤港澳三地共建竞合有序、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一)打造具有平台优势的共享课程是特色专业群的核心
國内外职业教育多年的实践探索表明,打造专业群内具有平台性优势的专业共享课程,能够有效实现对专业优势教学资源的传承发展和集聚创新,较好满足产业发展变化对专业群建设提出的适应性要求。共享课程是在信息技术和教育不断融合情况下蓬勃发展起来的,遵循开放、多元、共享的理念,是对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思想、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的信息化加工处理,其既有公共基础课,也有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因文化、区域、学校等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内容与表现形式,如在我国大陆地区有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按照认定单位与级别又可以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等课程,在国外有“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等。
共享课程的类型繁多,但是从凝聚力、辐射力与影响力的考量上,只有平台优势课程才是专业群建设、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精髓,是专业群特色得以彰显的核心要素。平台优势课程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体现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岗位群工作要求,有力联结相关专业力量、构建核心课程模块,并能在大型平台上使用的课程,是对一般课程传播的拓展和深化[5],是对终身学习方式的创新性实践。作为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平台优势共享课程是融合建群教育要素和产业要素的关键联结点,也是实现群内专业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体现,能够打破专业、学校、区域等的边界,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教育力量,实现产业发展适应性和专业优势基因传承性的统一,实现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建设具有平台优势的共享课程应具有六个特性
实践中的专业群共享课程建设在思路与做法上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往往存在几种错误倾向:一是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无关性强拉硬配,二是妥协性拼凑组合,三是乔装性换汤不换药。这些做法或许能产生短期的效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回答并解决“如何建设特色专业群”的问题。尤其是要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发挥大湾区的综合优势和特色,推进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建设,更需要科学规划与创新思路。
遵循前文提出的五个逻辑维度,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平台优势共享课程应具有六个基本特性:一是优势专业传承性,即凸显学校相关品牌专业与优质教学资源的历史性积淀与自然性生成;二是优势资源整合性,即凸显学校各种优势资源平台的系统性整合;三是产业需求导向性,即凸显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下的产业新要求和发展新趋势;四是专业群内融合性,即建立共生与融合的专业群课程生态体系,以及跨界协同教学机制;五是职业岗位贯通性,即蕴含系列职业岗位共同需要并能够贯穿联通的知识与能力;六是自我发展完善性,即体现出专业群无限的内在生长性和完善性。
三、建设路径:“五化”实现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伴随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出台与实施,职业教育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进入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阶段。要推进大湾区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优化、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不仅要保持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同步发展,更要保证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精准对接”[6]。作为大湾区唯一的轻工行业特色高职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新的生产流程、新的技术标准、新的产品周期等,全面梳理、对接专业群及其相应专业所面向的产业新业态、职业新标准、岗位(群)新要求,从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内涵要求与基本走向上,以“五化”赋能专业群建设,有力提升了专业(群)服务产业高端、高端产业的能力。
(一)“协同化”推进校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伴随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速度的加快,教育教学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配置较为分散、成本较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自2017年以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大湾区轻工领域的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省支柱产业,确定了专业群“对接产业、定位高端、突出特色、示范带动”的整体思路,成立了3个协同教学中心(工业机器人协同教学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工科协同教学中心、应用外语协同教学中心),建立并优化了跨界协同教学机制,如工业机器人协同教学中心既实现跨专业群与建模类、信息技术编程等专业的协同教学,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的普适性教育,将之叠加到食品、自动化、机加工、新材料技术等专业课程。以三个中心为平台,通过政校行企多方力量的协同以及计算机、互联网、软件、设计类等相关专业教师的协同,聚合、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形成可持续开发与更新共享课程的主体力量,并在专业群建设中不断融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岗位的需求,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实现了产业链前端、中端和末端全产业链式人才的跨界培养。
(二)“信息化”提供专业群建设的强力支撑
共建和共享课程不仅是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高职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的多元教育需求,更应成为职业院校专业群内不同专业、不同专业群之间和谐共生的核心载体。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构建具有轻工特色的“智能+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打造“大平台、小模块、多层次”开放共享的信息化公共平台,推进“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覆盖专业群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实施“专业画像”等方式,实现数字技术条件下专业群构建模式的变革和专业群生态的重构。同时,通过打造“广轻大脑”治理平台、构建轻工特色的大数据生态圈等举措,助推体制机制改革,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化保障。
(三)“团队化”保障专业群建设落到实处
专业群由多个具有共性特征的相关专业组成,體现职业院校办学服务面向以及学校的鲜明特色,也凝聚着以专业群带头人为引领的校企合作核心教师团队,形成团队可持续性的专业发展机制。借助于专业群平台课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每个专业开发结构化、模块化课程,既凝聚了相对稳定、高水平的跨专业教学团队,实现同一个课程面向不同专业需要,又面向科研与技术服务需要,打造出高水平技术服务团队,成为产教融合的主体推动力量和产学研平台的直接构建者。例如,依据专业群结构化课程需求,学校扎实推进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粤港澳政校行企轻工协同发展联合会、国际数字创意谷、轻工(日化)检测认证中心、珠三角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等一批轻工业高端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和培训平台建设,在更优质的科研与社会服务中形成团队与平台的共生共长。同时,围绕专业群建设需求,学校各二级学院制定了教师培训与发展清单,涵盖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技术服务、X证书设计等主题,将高质量的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相辅相成。
(四)“集团化”赋予专业群建设新动能
作为连接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的重要纽带,职教集团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过程中,已成为打造特色专业群的重要途径。依托广东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骨干专业为龙头,不断整合资源,提升整体优势,通过建设粤港澳政校行企轻工协同发展联合会、建成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构建“行业-产业-企业-专业-就业”“五业联动”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基于专业群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产学研用创”全国示范性高水平产业学院、探索“一群(专业群)一院(产业学院)一联盟(产教联盟)”运行模式等方式,创新集团化办学下的专业群构建与发展新路径,精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转型升级。
(五)“国际化”提升专业群建设品质
当前,大湾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正经历着模式的再转型,形成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的双向关照是基本要求,打造高品质是核心目标。职业院校必须认识到,国际化不是某几个指标的国际化,而是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办学标准、教材体系、实训基地等方面能够与国际接轨,以较高的质量与水平得到国际同行认可。而“高品质”不仅是着眼于专业(群)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更在于对国际标准的引领。为此,依托广东省“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和粤港澳数字创意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引进国际优质职教资源,对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本土化特色课程标准和实验实训建设标准;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合作跨境建设“一分校五中心六基地”,开展专业与课程标准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等;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委员会、印尼三务集团公司等合作,开发并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轻工特色专业教学标准、国际课程标准,形成国际技术合作的体制机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轻工特色职业教育共同体,合作开展专业群建设与成果转化等研究与实践。
参 考 文 献
[1]文韵,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产业集群的机遇与挑战[J].宏观经济管理,2019(7):64-72.
[2]林先扬.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104-106.
[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9-02-19)[2021-11-17].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2/t20190219_369998.html.
[4]田静,石伟平.走向共生: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的问题反思与重构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20):45-49.
[5]石雷.论课程传播——课程的传播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50.
[6]安冬平.国际经验追踪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精准发展路径创新探寻[J].职教论坛,2019(5):163-169.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y,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given a new mission, and its layout structure needs to be adjusted and optimized. As a key dimension of the layout struc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luster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new formats,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job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cluster should follow the five dimensions inclu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ment, specialty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school characteristic positioning,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needs; build modular and structured shared courses with platform advantages;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cluster through collaboration, informatization, teamwork, group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Key word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cluster; layout structure; shared curriculum; high-qualit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