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课赛”融合引领下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2022-04-27赵鹏飞

成才之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职业技能大赛人才培养

赵鹏飞

摘 要:在数字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针对职业技能大赛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参与性构建适合专业特点、大赛导向的教学改革框架,高职院校应通过“岗课赛”融合,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让课程体系有利于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文章论述“岗课赛”融合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我国高职院校数字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模式内涵进行阐述,并指出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岗课赛”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0-0055-03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标志性项目之一的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教育部联合天津市政府及23部委联合举办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地市级部门都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举办各个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基本覆盖职业教育所有专业及方向。发展至今,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全国参与人员数量最多、参与学校最多、覆盖专业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项赛事。刘延东曾对这一活动给予过很高的评价:“大赛展示了职业教育创新成果,深化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有力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扩大了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增强了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以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数字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例,探索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在与职业技能大赛的互相促进上的模式探索与实践,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学改革,推动了专业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数字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办学定位趋于同化,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大同小异,特色不够鲜明,千篇一律地追求“双高校”的办学目标。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追求扩大招生规模,拓宽专业布局,而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历史沿革和区域、行业特色办校,不管是综合类还是行业型的院校都在申办数字信息类专业,造成与一般本科教育的趋同现象严重,没有体现出高职培养的特色,就业竞争力低下,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方面有很大问题。

2.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无法实现与就业市场接轨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等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造成我国数字信息类专业成为深受考生喜爱的专业之一。但高职院校受到办学情况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针对性较差,没有形成办学的产业特色。有些学校的办学思路老套,没有充分考虑到产业的变化和就业市场变化,培养的学生不能服务产业升级转型需求,也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背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

3.核心课程设置陈旧,无法适应当前技术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还主要是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无法满足当前行业的需要。这样的课程体系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学生宝贵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4.教育教学体系重知识学习,轻实践训练

部分高职学校偏重于理论学习、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训练,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硬件方面,高职院校内部实训环境不足,实战项目缺乏,造成学生无法接触到真实的实践环境;在软件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多,本身实践能力欠缺,无法深入指导学生的实践。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字信息类专业“岗课赛”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內涵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多职业学校针对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混合所有制等新兴模式,想借助企业这 个第三方力量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提高教学质 量,满足市场需求,但缺乏效果评价的统一标准,故 需要引入职业技能大赛的成效。“岗课赛”融合的校 企协同育人模式是将岗位、课程和比赛三个维度深 度融合,让学生在岗位中练,在课程中学,在比赛中 训。具体而言,就是把课堂知识与课下实践融为一 体,将课外实训与素养提高融为一体,将动手能力 与就业能力融为一体,将教学资源和就业岗位融为 一体,将创新能力与未来发展融为一体。“岗课赛”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使“岗”“课”“赛”有机地 融合到一起,形成了“按需设岗、按岗设课、以赛促 教”的运行模式。在此模式的有效运行下,学生的学 习动力增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果良好,就业能 力提升。

三、“岗课赛”融合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教师与企业的融合度

高职院校应经常组织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调研、学习。教师要深入企业,在实际的工作项目中挂职锻炼。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使其熟悉企业运作流程,了解企业文化、行业前景,同时要承担部分实际工作,完成既定任务后方能顺利“毕业”。高职院校应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与职称评聘挂钩,未完成企业挂职锻炼任务的教师取消当年职称评聘资格,并聘请企业专家对完成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进行挂职锻炼情况考核。

2.提高企业育人的参与度

高职院校应在授课教师、企业导师和行业专家中充分调研,确定数字信息类专业培养定位,经过反复论证,形成“岗课赛”融合引领下校企协同育人体系。高职院校应让企业充分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让学生在进入实习岗位时就已经进入就业岗位,让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互相定岗,使学校教师融入企业,让企业导师融入学校,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3.培养数字信息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

“岗”“课”“赛”三者要两两融合,首先,要做到 “课岗融合”,以岗位需求、能力养成和专业建设为 核心,打造课程体系,使此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 生能够达到企业需求、岗位需求和行业需求。其次,要做到“课赛对接”,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标准引领,将赛事标准融入核心课程标准中,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授课手段,改革评价办法。再次,要将“岗课赛”全面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提高学生综合素 养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最终目标。

四、数字信息类专业“岗课赛”融合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保障措施

“岗课赛”融合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有效实施,必须要做到“岗”“课”“赛”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各展所长、共同发展,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1.处理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岗课赛”融合的关系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岗课赛”融合之间有很 多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各有侧重点。只有将 二者关系妥善处理好,才能使“岗课赛”融合育人模 式的效果更好。第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岗课 赛”融合得以实现的前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 国家关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双元育人理 念的具体实践,要持续深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 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岗课赛”融 合的育人模式更好地实施。学校育人、企业用人的 传统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校企合作、产教 融合的新型模式替代,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理念更 加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化。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指导下的“岗课赛”融合的人才培养 方案,既体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文化,又体现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特色。第二,校企 合作、产教融合是“岗课赛”融合得以实施的重要保 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将企业对于岗位的人才 需求反馈给高职院校,学校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将需求融入育人之中,培育企业所需之人才,教会 岗位所需之技能。校企协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校 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助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 设以及共同指导学生大赛训练,才能保障“岗课赛”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第三,校企合 作、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要 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得到有效贯 彻,“岗课赛”融合模式是必由之路。“岗课赛”融合 模式能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标准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标准的无缝对接。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传授应遵守企业对于岗位能力的需求标准,通过校企协同开发的课程、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环境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目标。

2.处理好“岗”“课”“赛”和“岗课赛”融合之间的关系

“岗课赛”融合并不是将“岗”“课”“赛”三个环节都做好就可以了,而是使三个环节相辅相成、两两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良性互动循环的育人模式。第一,要将“岗”与“课”深度融合。“岗”决定“课”的具体内容,“课”影响“岗”的人才质量。岗 位的标准可以用职业资格认证来衡量,课程的质量可以用职业资格认证来考评。在课程内容中加入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可以使学生既取得行业资格,又满足行业需求。同时,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训练下,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实训,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实习,能使学生具备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胜任岗位。第二,要将“课”与“赛”深度融合。“赛”可以检验“课”的实际效果,“课”可以培养“赛”的能力水平。首先,要做到融赛入课,将各个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上设置小规模竞赛项目,让学生熟悉竞赛环境,树立参赛信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其次,要做到以赛促改。高职院校应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激励教师和学生的求胜心理,使教师主动优化教学方法,学生主动改进学习策略,在此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而评价人才培养效果。再次,要做好“赛”和“岗”的融合。“岗”为“賽”指明职业发展方向,“赛”为“岗”提供创新的动力。

五、结语

总之,职业技能大赛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风向标,指引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岗课赛”融合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能够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高职院校应将课程教学、岗位需求与职业技能大赛相融合,让学校、教师、企业、学生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纪锐森.课赛融合背景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2]任凯.技能大赛影响力与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30).

[3]刘剑锋, 陈琳.“校企行”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4]常红.高职“1+X”校企多元化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4).

[5]刘瑞蕾.新形势下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浅谈[J].现代职业教育,2017(25).

[6]李妮,郭江平.高职协同育人的校企战略性伙伴关系构建—基于珠海城职校企合作项目的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3).

Explo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nterprise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Post Course Competition"

Zhao Pengfei 1, 2

(1. He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Qinhuangdao 066311, China;2. Beijing Normal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formation industry, aiming at the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participatory nature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build a teaching reform framework suitable for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ition orient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explore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so that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stud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digital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ode,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post class competition" integration;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职业技能大赛人才培养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