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学前专业剪纸艺术教学策略

2022-04-26袁公茂

河北画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剪纸中职

袁公茂

(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在一项针对幼儿园教师的调查中,对于哪些技能用得最多,选择绘画的占80%、声乐的57%、语言能力的93%、键盘的66%、舞蹈的20%、其他占10%,可见绘画技能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幼儿教师运用绘画知识与手工技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动手制作寓教于乐的玩教具,布置创设独具特色的幼儿环境,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日常学习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从目前中职手工剪纸教学模式来看,教师要教学生制作美丽的剪纸,先制作了一系列精美的范例作品,网上下载各种技艺的剪纸作品,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学生首先欣赏一些剪纸作品,然后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结合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方式告诉学生制作方法,给出一些剪纸图样,接着就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去做,一把小剪、一张蜡纸,作品很快完成,但难免千篇一律,缺少了一些有趣的灵魂,学生很难找到其中的韵味,久而久之,终究成为书中、玻璃上、墙角里废弃的纸,终被撇弃。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而不是发号施令者,所以不能用条条框框去规划学生,让学生成为流水线产品,而应将“授之以鱼”改为“授之以渔”,做到艺术的传达,情感的传达,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研究、感悟这些作品的特点,从个人兴趣和情感中创作出赋予生命力与灵动性的作品。

一、激发剪纸兴趣、传承艺术瑰宝——剪纸乐、乐剪纸

(一)创设适当情境,诱发参与欲望

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张苗族剪纸便能构建出一个瑰丽的故事王国,它深刻记录一个民族的历史、神话以及先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有《狮子笛童》,有《姜央造人》,有《故保降龙》……这些故事引人入胜,只要稍加以整理,引入课堂,通过教师们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让学生以心灵之耳感受先人们奋勇抗争的英雄形象、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丝丝渗透、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那长着人头的蝴蝶妈妈、那长着翅膀的鱼儿、那双象斗兽,这奇特构思,怪诞造型,无异于鲁迅先生年少时痴迷的《山海经》,让人无限遐想,又乐此不疲。此外,手工制作时还可以装饰点缀成红色剪纸海洋,课堂之中播放一些轻音乐,或者播放一些苗族姑娘在生产实践中剪纸的画面,这样更加引人入胜,在娓娓的故事声中,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课堂环境,诱发学生参与欲望。

(二)营造浓郁的剪纸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兴趣

手工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最终利用自己所学技能去表现美,是一种内心情感的体现与表达,因此需要一些美好的环境去触景生情。教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校园环境的宣传教育功能,打造学校文化走廊,如以疫情防控为主题装饰宣传栏文化,引导学生剪出随节日、随季节、随时事的精美作品,精心装裱,搭建出剪纸文化长廊宣传主阵地,让学生浸润其中,感受剪纸之美。同时创立剪纸社团,组建辅导教师团队,社团长期开放,吸收有兴趣的、优秀的剪纸能手、巧手参与进来,通过低、中、高年级相互搭配,利用传、帮、带,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此外,创建剪纸社团微信公众号,对外发送学生作品,同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剪纸活动,以作品竞赛、网络投票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优秀的剪纸作品,你可以品鉴别人情感传达,通过这种剪纸艺术交流方式,开阔你的视野,打开你的思维,培养学生兴趣。

(三)对学生剪纸过程与作品的正向评价是激发兴趣的有效点

剪纸作品的评价与有效展示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当的作品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有效的作品展示方法能为剪纸艺术教学增添色彩,提高学生剪纸学习的效率。如采用古色古香的屏风来展示剪纸作品,既能烘托出剪纸古老文化的韵味,又能为课堂的成功教学增添亮点;艺术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对学生剪纸作品,采用学生自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评价机制,让学生相互之间谈谈看法,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在互评中应多注重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所用;中职学生大多因成绩差而分流到职业院校,肯定不能以“不好”“差”等词汇来形容作品,因此教师简评以激励为主,寻找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那一刀、那一点、那一个符号,教师在使用评价语时不妨这样说:“你的……真棒!”,让学生感受到那份自豪与成就,肯定他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巧设教学形式、运用信息技术——事半功倍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我们要始终相信团队的力量。过去,我们中职学前专业美术教师都是校内在编的,有主攻工艺美术的、有主攻油画的、有主攻水粉的等,五花八门,但大多没有从事学前相关行业的经验,对岗位需求不甚了解,只求学生简单会上几笔即可,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理论型、教学型的单一格局。一是培养实践应用型教师。鼓励教师到幼儿园一线教学中去,了解幼儿园需求;同时鼓励教师到群众中去,利用假期积极到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那里去,调研采风研学,了解民族地区美学素养,农民画、地方画、苗族剪纸等,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二是打造团队,以团队力量促进专业发展。以剪纸课题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家收集整理苗族剪纸相关知识,相互听评课,如何更好地把黔东南苗族剪纸融合到中职学前专业手工教学之中,如何攻克剪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三是邀请苗族剪纸传承人加入进来,发挥其剪纸功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把剪纸故事讲好,组建一支集“教、研、实”为一体的教学团队,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互相交流学习,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实用性强的剪纸技能,进一步打造与中职学前专业剪纸艺术相适应的“产学研”“双师型”教师团队。

(二)采用“情景—欣赏—感悟—创作”的教学模式

得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上好一节剪纸艺术课,成败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中职学生大多处于叛逆期,过去理论课的一言堂、满堂灌,美术教学中的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示范和学生在讲台下模仿着做,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沉闷的课堂学习显然是一个很失败的教学,何况是剪纸艺术教学,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因此我们的剪纸艺术教学应该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课前设置一些有效的提问,同时科学准备一些剪纸教学环境,学生通过教学情景进行欣赏,带着问题去思考,用一颗细腻、敏锐的心去品鉴,情感真挚地感受这剪纸艺术,教师从中引导,同时让学生对剪纸作品进行临摹剪刻,不断练习,反复揣摩,尝试多种方式、手段、工具,感悟适合自己的剪纸基本技法和风格,通过一些节日、民族地区文化、苗族古歌文化等进行交流赏析、辨析,可以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对话,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让学生能把握自己和他人作品中体现出的情感元素,促进心灵的触动和碰撞,同时将这些元素转变成新的体验点,表现出作品的闪光点,创作出赋予生命力的艺术品。

(三)利用信息技术,录制微课,提高教学效果

过去,我们在课堂上传授剪纸知识时,特别是《剪纸喜花》这个内容时,喜字大多学生兴趣很浓,可是在剪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剪错,不会区分开口边与封口边,虽然简单,却剪不出来;又如《剪纸拉花》,如果学生没有拿准中心,剪出来是散的;剪纸作品幅面大多比较小,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时,很多学生看不清楚,往往也不直观,因此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这个问题,把教师的剪纸教学实践录制成微课视频,通过播放微课视频,或者制作成二维码,利用多媒体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化的优势,克服中职学生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不受时空限制,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刺激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学生遇到疑难时,只要拿起手机播放,慢镜头观看,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折纸过程、构思、镂空剪纸符号的方法以及布局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轻松掌握重难点,把准表现手法、风格特征,提高教学效果。

三、丰富生活情感、提升创作能力——懂生活、会生活

(一)开设剪纸作品品鉴课

马云曾说:“艺术教育,这些东西让一个孩子真正成为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能激发孩子的灵性,在孩子心里埋下文化的基础和种子,因此新时代的艺术教学,我们将不再局限于教学生一些技法与技能,被大家所认为的“杂课”“副科”,而应将重心放在学生精神成长、内心丰富的层面上,促进人格的养成。以剪纸艺术为例,除了动手折、剪、刻之外,必须延伸到艺术欣赏、美学这些认识范畴,同时培养学生素养,让剪纸艺术文化将来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让生活更上一层楼,造就“生活的艺术家”。在开展剪纸作品品鉴课时,教师首先要充分整合民族地区剪纸艺术教育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立体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包括民族地区剪纸的历史故事、相应出处、折法、工序、剪切、生活中的实践应用等,我们学生本就生活在这里,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本民族地区剪纸有一个更深入、更细致、更完整的了解。此外,我们在师生互动进行品鉴作品时,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文字的美来彰显剪纸的美,学生可以只写一个字或者一首名诗来形容,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语言,增强活动的趣味性,通过这些活动体现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把握住自己和他人作品中的情感元素。

(二)充分挖掘利用社会资源,开阔学生艺术视野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人们长时间在生活中的一些感悟与体现,离不开生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剪纸艺术也一样,光靠教师一张嘴讲,故事再动人,学生很难有触动,甚至可能还有疑虑,因此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等美育基地作为学校剪纸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博物馆、美术馆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的卷轴,它以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丰厚的历史底蕴,为学生接受审美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带领学生参观黔东南州博物馆,里面珍藏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地区剪纸作品,有用于苗族刺绣的剪花纹样,有绣在包被的剪纸原始图案,当看到这些真实的、有年代感的作品时,同学们纷纷驻足,一起兴致勃勃地参观、拍照,用本子把一些图案、符号、纹样临摹下来,对有疑惑的地方,还拉来解说员详细问个明白;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黔东南州举办的活动比赛,诸如巧手剪纸、纸上飞花等。通过这些文化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开一段段充满惊喜的审美之旅。

(三)依托节日活动,服务社会生活

剪纸是一种以民风民俗生活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它深刻反映了人们昂扬的生命气质和对生命华美的向往。苗族剪纸也大同小异,历史悠久,与苗族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个民间艺术。首先是以黔东南节日为契机,而在黔东南苗侗等民族传承至今的传统节日中有390个之多,由于节日主题不同,大致分为家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可谓月月有节,黔东南地区素有百节之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地体验苗族姊妹节、苗年节、鼓藏节等传统地方节日,部分学生因地处当地,还在节日中饰演主角,通过亲身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地表达,利用剪纸技法进行表达;其次是强化剪纸艺术与节日、季节、时事相结合,开展剪纸进万家、进社区活动,以此为平台,强化宣传广度与深度,宣传以防疫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宣传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宣传以地方文化节日为主题的剪纸作品等;此外剪纸艺术作品还应与时俱进,过去的剪纸作品是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今时今日,我们在继承传统剪纸艺术技法技能的同时,把今日之元素、符号加进去,也可以走在时尚的前沿,如衣服上染上剪纸纹样、剪纸灯饰、剪纸包装等。这些随着节日、季节、时事的来临与更迭,那些代表斗牛、斗鸡、银饰、芦笙、民间舞蹈等新的文化元素,逐渐迸发出新的剪纸素材,学生不仅身体力行地接受民族文化熏陶和洗礼,更唤起了对生活的热情,达到剪纸艺术教学的情感目标,更厚植文化自信,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自豪感与成就感。

剪纸是艺术,更是情感,手工教师在中职学前专业剪纸艺术教学中,应该充分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剪纸艺术特点,重点抓住兴趣这个关键因素,教学接近生活、贴近自然,不断丰富学生情感感知,进而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在每一刀、每一剪中传承中华民族的剪纸文化。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剪纸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季玉兰剪纸作品
剪纸
众志成城抗疫情·剪纸作品
众志成城 共抗疫情 篆刻、剪纸作品选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