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竹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
——以成都市道明竹艺村为例
2022-04-26王爽
王爽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 、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与传统竹文化内涵
(一)“双创”内涵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双创”)是针对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在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双创”这一理念,习总书记强调:“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三个重要来源之一,区别于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贯穿古往今来中国的发展,根植于千万中华儿女心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美好生活,一个国家要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弘扬传统文化扬是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命脉的必然选择,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现实基础,是增强中华儿女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力量要求所在,而“双创”也是基于以上几个渊源所提出的。关于双创的含义学术界众说纷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在“光明日报”上对于“双创”进行过阐释,他提到:“需要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上,创新理论思维,创新价值观念,并通过理论成果和文化产品传播,教化国人,进而确立并形成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观念。”所以实现双创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原有传统文化有着扎实的理解,没有深入的理解是无法达到对于文化的转化和发展的。
对于传统文化“双创”的理解,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创造性转化主要在于转化二字,其内涵为文化的转变、改变,创造性转化在立足于现实情况,在把握传统文化精髓的情况下,通过新的理论、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观念等结合现实需要将旧文化转化为新文化,达到传统文化的一种转化,使其转化为既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文化。第二,创新性发展同样也要求要在把握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然后为传统文化不断增加优秀的新内容,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是一个通过“扬弃”“增加”的过程从而实现量变、质变的过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者目标统一,都是力求传统文化对于整个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满足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二者实现前提都是一致的,均要求文化主体要对原有传统文化有着很深刻的认知。但二者也略有不同,创造性转化是通过创造新的理念、观念、表现形式等达到文化的转化,使旧文化被新文化取代。而创新性发展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断丰富发展传统文化,从而到达文化的量变、进而实现质变,从而建立新的文化。
(二)传统竹文化内涵
传统竹文化包含于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地大物博,是世界上竹种类最多的国家,这为我国竹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关于竹文化的定义笔者认为可以援引徐开复所说的“竹制器物,以竹为表现对象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心理的总和”。由此可见,理解竹文化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物质文化方面,二是精神文化方面。在物质文化方面,竹文化贯穿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衣方面,早在秦汉时期古人就以竹为布、冠、鞋。食方面,在今天我们仍然喜爱食用竹笋,而以竹心熬水止咳也是从古代起源传承到现在。住方面,古代多有关于竹屋的记载,在夏季居住在竹屋有清爽之感。行方面,古时候的竹舟、竹桥都为古代交通事业作出巨大贡献。除此之外,古时候的乐器笙、萧,笛子均由竹子制作而成,而后古人以“丝竹”作为音乐的别称。由此可见竹为人们的物质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竹通常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念、理想信念等。梅、兰、竹、菊被奉为四君子,自古以来为人们所赞赏、颂扬,这也与竹的生物结构有巨大的关系。竹中空外直,即为“虚心”,体现了谦和、正直等高洁品格;竹韧性强,也体现了坚韧的性格,这都成为古代衡量君子的准则之一。竹节状生长,在传统文化中也有着节节高的吉祥寓意。在古代的诗词画作中我们都不难看到竹的身影,竹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是我国所独有的,且鲜明区别于西方文化。清代著名诗人郑燮一生爱竹,他在《竹石》一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来赞美竹坚韧不拔的品质,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品德的追求。郑板桥在画竹方面造诣也极高,其实早在北宋时期文人就酷爱画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就十分喜爱画竹。苏轼画竹师从其表哥文同,文同画竹的作品《墨竹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文同所创的深墨为面的、淡墨为背的画法许多学者效仿。而“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所写道的: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这一篇题画记,正是苏轼看到亡故的文同赠予自己画时有感而发所作。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他的诗中也可以看出他对竹的喜爱,他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综上可见,竹文化伴随着中华文化已经几千年,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对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谦虚、坚韧不拔的品格与气节。
二、竹文化发展困境
(一)竹制产品被现代化社会逐步淘汰
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农家生活以自给自足的方式维系,而竹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孕育而生的,这也是竹文化中的竹制产品是为农家生活服务这一天然属性的形成原因。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现代化的脚步也逐渐加快,竹屋被高楼大厦取代,乡村中用水泥、砖块盖起了小楼。工业革命使得冶金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竹伞柄也被金属制成的伞柄代替。竹产品编制耗费人力成本过高,而竹筐、竹篮等小产品已经逐步被塑料产品、铁制产品代替,竹制产品的外观也无法满足人们现在的审美需求从事竹制产品的工人也越来越少,竹鞋也早也被皮鞋所替代。可见竹产品正逐步被现代化社会淘汰,竹制产品作为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解其当前面临的困境也是竹文化转化、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竹文化传播载体——诗词传播能力弱化
中华文化璀璨的五千年长河中,诗词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梅、兰、竹、菊四君子没有诗词的歌颂在历史中也绝不会那么熠熠生辉。诗盛于唐朝,词盛于宋朝,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诗词的鼎盛时期,为我国古代文化事业的繁荣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诗词在古代是文化的风向标,表达了文人墨客对于生活的情感态度,抒发了远大的志向,歌颂了世间的美好。明清时期的诗词远不如唐宋,但仍然是当时文人墨客创作的主要形式。进入现代以后,散文诗走进人们的视野,对仗工整也远不如诗词严谨,白话文的普及更让人们与诗词渐行渐远,日常对话也逐渐随意。在古代,只要是读书人都会尝试写诗,哪怕是打油诗,而现在作文、论文学生学习的生活的主旋律,诗词的创作淡出学生的生活。而竹文化的魅力正是通过诗词来展现的,如今我们感受竹的美好,许多时候都是从诗词中感受到的。诗词的没落也大大弱化了竹文化的传播能力,减少了竹那份诗情画意所赋予的独特韵味,大大降低了竹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三)竹文化与现实语境脱钩
竹文化历史悠久,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促使我国迈入现代化社会,这就使得整个时代氛围脱胎换骨,现实语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上,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这种快节奏生活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更加明显。改革开放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被放在了新的时代语境下。陈来提到:“阐述不是提留在古代文本的表面意义上,而是构建性地把古代文化中原有语句或命题解释为另一种积极意义。”竹文化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诞生时间长但发展速度缓慢,是在小农经济中孕育而生的,其发展的脉络融入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历史的积淀使得竹文化韵味悠长。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并不能促使竹文化快速转、创新发展,竹文化的发展速度不能与社会发展速度相契合,竹文化的精神作用和物质作用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这就使得竹文化和现实语境逐渐脱钩,也因此竹文化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进入瓶颈期,且竹文化发展状态呈现颓势。
三、道明竹艺村竹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体实践
道明竹艺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面朝阡陌纵横的成都平原,背靠无垠山脉,是典型的川西传统村落。四川盛产竹子,道明竹艺村就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而闻名,目前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此道明竹艺村积淀了浓厚的竹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城镇化使得道明竹艺村人口流失,市场对于竹产品的需求大大降低,道明竹艺村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空心化、老龄化倾向的村落。在市镇两级政府的主导下道明竹艺村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道明竹艺村竹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为中国传统竹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路径启示。
(一)开展校地合作,为竹文化注入新时代新鲜血液
竹文化古老而深沉,竹产品作为竹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其创新发展与竹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息息相关,面对竹产品逐步被市场淘汰的困境,道明竹艺村从2012年就与中央美术学院达成了校地合作的关系。美院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和卓越的创造能力,但缺乏实践和技术。而道明竹艺村的竹编非遗传承人正拥有着高超的竹编技巧,却缺乏创新能力。校地合作能够有效为竹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将美院学生的新时代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与竹编手艺人的技术相结合,能够编织出符合时代审美、时代需求的新型竹编产品。2020年道明竹艺村被评为“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更与四川农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知名高校达成长期校地合作的关系。在多年的努力下,道明竹编从生产农家用具转变为生产箱包、灯具、家具等产品。新式的竹编箱包彰显独特的东方韵味,宁静淡雅的灯具、家具为家增加新中式的意蕴,现在的道明竹编已经从古老的服务于农家生活的竹文化转化为具有当代东方韵味、宁静致远、淡雅朴素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式竹文化。
(二)挖掘竹文化当代意蕴,构建竹文化“场所精神”
在当前快节奏生活的驱使下,人们生活压力增大,人心浮躁,人们都向往着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周末能找一处静谧等农家放松两天,也就成了人们“向往的生活”。竹在古代象征着君子的品质,谦虚且正直。而在高楼林立的现代社会,川西林盘所体现的更是一种宁静悠远等氛围感,竹林的凉爽构建了一种和谐放松的环境,这正与吴均在《山中杂记》中写道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所体现的竹的茂密、静谧相契合。道明竹艺村正是捕捉了这一时代背景,打造了以道明竹里为核心的竹文化民宿,实现了竹屋在新时代的涅槃重生;并打造了一系列竹文化体验,整个道明竹艺村充斥着竹的气息,构建出竹文化的“场所精神”。道明竹里来源于陆游的一首诗《太平时》:“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古代的竹屋已经不适合现代民居的建筑方式,道明竹艺村在打造民宿时在运用现代建筑方式的基础上,在外围和内部都采用竹元素装饰,让居住的人能够充分放松,感受竹元素所带来的宁静。古诗所展现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园林与植物的配色,人在建筑中的生活方式,以及秉承传统生活美学的品质与意境得以重生、再现。此外,道明竹艺村建立了竹编博物馆、见外美术馆等文化场所,陈列着极具现代美学的竹产品,都充分彰显了竹文化的时代魅力。
(三)不断推进竹文化大众化、日常化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日常化、大众化推进,他提到:“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竹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其大众化、日常化的推进是实现传统竹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延续竹文化、弘扬竹文化的必要环节。道明竹艺村开展了竹编体验活动,竹文化特色旅游服务,让来到道明竹艺村的游客除了游玩和欣赏竹产品,更能通过自己动手,切身体会到竹文化的美妙,也能让竹编传承人在教授竹编的时候实现自我价值。道明竹艺村在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开展了非遗进中小学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丰富多彩的推广活动,让道明竹编在传承中焕发活力,让生活在道明的老老少少体会到竹文化给生活增加的趣味,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生活的独特意蕴,使竹文化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年轻群体是新时代文化的创造者,竹文化的大众化、日常化的推进,有利于为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挖掘后备人才,有利于延续竹文化的精神命脉,有利于扩大竹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实现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