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皮肤管理在乳腺癌放疗所致皮肤损害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26张金珠曹艳萍谢晓丹
张金珠,曹艳萍,谢晓丹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1放疗科,3妇科肿瘤科,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郑州 450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女性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趋于年轻化,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乳腺癌是由于乳腺细胞生长失去控制引起的恶性肿瘤,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乳腺细胞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危害生命健康。临床中放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放疗能够通过高能射线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但是术后放疗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皮肤反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3]。标准化皮肤管理是一种新型皮肤管理模式,是根据患者放疗剂量的不同和局部皮肤的损害程度制订出的一种针对性管理方案,主要包括放疗前、放疗期间及放疗后的皮肤管理[4-6]。本研究探讨了标准化皮肤管理在乳腺癌放疗所致皮肤损害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乳腺癌的诊断标准且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等影响生存时间的疾病;②合并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精神疾病或痴呆。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05例患者。根据皮肤管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肤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管理。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6~62岁,平均(41.13±3.20)岁;病灶部位:左侧29例,右侧25例;TNM分期:Ⅰ期17例,Ⅱ期28例,Ⅲ期9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0例,小叶癌2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5~63岁,平均(41.52±3.09)岁;病灶部位:左侧23例,右侧28例;TNM分期:Ⅰ期18例,Ⅱ期26例,Ⅲ期7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31例,小叶癌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TNM分期及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肤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放疗前,评估患者的皮肤状态,完成皮损检查;②放疗期间,嘱咐患者保持照射野皮肤干燥清洁,照射野禁止使用胶布或者刺激性药物;③放疗后,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放射野皮肤,勿用力擦拭。
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放疗前,为防止放射线吸收量增加,嘱咐患者去除随身佩戴的钥匙、手链、项链等物品;嘱咐患者穿棉质内衣,避免湿性反应的发生。将保湿液体敷料涂抹于放射野,避免放射性皮肤损害。同时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了解患者放疗时产生的负性心理,鼓励患者将内心的情感与情绪向外界倾诉;询问患者对乳腺癌放疗前后皮肤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管理意识。②放疗期间,嘱咐患者禁止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水清洗放射野皮肤,避免暴晒及沐浴,减少皮肤不必要的冷热刺激。放疗过程中局部照射剂量会逐渐增加,剂量达到20 Gy时,放射野皮肤会产生紧绷、瘙痒感,嘱咐患者勿戴胸罩,穿棉质衣物以减少摩擦;剂量达到40 Gy时,放射野皮肤会产生瘙痒、干燥、烧灼感,嘱咐患者禁止用手抓挠,以防皮肤损害更严重,若患者瘙痒难以忍受,可以帮助其轻拍瘙痒部位;剂量达到50 Gy时,放射野皮肤会出现充血、水泡甚至溃疡,此时需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严重时,工作人员可予以红外光照射,清洁破损部位,使用医用敷料覆盖。③放疗后,嘱咐患者禁止使用碘酒或酒精等消毒药物,禁止使用热水袋、冰袋等对放射野造成冷热刺激,对于皮肤出现破溃、渗出的患者,采用干燥防腐处理,并遵医嘱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放疗后,指导患者进行适量锻炼,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日常饮食宜清淡,保证每日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1.3 观察指标
1.3.1 放疗后皮肤损害程度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7]评估患者放疗后的皮肤损害程度,共分为5级,级别越高说明皮肤损害越严重。0级,放疗前后皮肤无变化;1级,放疗后皮肤出现脱皮、泡状红斑;2级,放疗后局部皮肤表现出中度水肿,出现片状湿性脱皮及触碰疼痛的片状斑块;3级,放疗后皮肤出现湿性脱皮、浮肿和褶皱;4级,放疗后皮肤出现破溃、坏死、出血等。
1.3.2 皮肤修复效果显效,受损皮肤恢复程度达到2级或以上;有效,受损皮肤恢复程度达到1级;无效,受损皮肤未见修复效果[8]。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3 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QOL-BREF)[9]评估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26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为13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肤损害程度的比较
放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害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039,P=0.011)。(表1)
表1 放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损害程度[ n(%)]
2.2 皮肤修复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修复总有效率为96.30%(52/5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1,P=0.037)。(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皮肤修复效果[ n(%)]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管理前,两组患者的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管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QOL-BREF评分的比较(±s)
表3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QOL-BREF评分的比较(±s)
注:*与本组管理前比较,P<0.01
组别 管理前 管理后观察组(n=54)对照组(n=51)t值P值69.59±8.16 68.07±8.13 0.956 0.342 81.93±8.49*75.22±8.37*4.076 0.000
3 讨论
随着外科技术以及放疗和化疗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出现了很多进步,术后放疗是诸多医患的共同选择,不仅能够杀死肿瘤细胞,还能够预防肿瘤细胞的转移,但放疗过程中由于电离辐射的作用,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等分子会受到损伤,导致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患者的皮肤产生严重损害,因此放疗期间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皮肤管理极为重要[10]。常规的皮肤管理方法只是简单的清洗与检查,并不能为患者全面保护皮肤,缺乏针对性,导致部分患者的皮肤损害得不到改善或者改善效果并不明显。标准化皮肤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皮肤管理措施,根据放疗造成的皮肤损害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减轻放疗对皮肤的损害程度并能够有效地修复放疗后受损的皮肤,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水平[11-12]。
本研究收集了105例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皮肤管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标准化皮肤管理和常规皮肤管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害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标准化皮肤管理在减轻皮肤损害和提高皮肤修复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标准化皮肤管理弥补了常规皮肤管理的不足,在放疗期间对患者及其皮肤采取针对性管理,对不同放射剂量引起的皮肤症状均采取了对应的处理方案,有利于减轻放疗后皮肤的损害程度。标准化皮肤管理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贯通放疗前、放疗期间、放疗后的整个管理过程,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皮肤修复效果,而常规皮肤管理仅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检查并进行一些放疗基本干预,因此预防皮肤损害的能力较差,患者皮肤修复效果较差[13-1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标准化皮肤管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放疗前给予患者放射野皮肤涂抹保湿液体敷料,有效预防了皮肤损害;放疗期间根据患者放射剂量的不同采取针对性干预,有效降低了放疗后的皮肤损害程度;放疗后继续予以预防感染、改善饮食、适当运动等针对性管理,提高了患者的皮肤修复效果,从而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标准化皮肤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放疗所致的皮肤损害程度,促进患者皮肤修复,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临床中可由护士长引导科室全体护士对患者进行标准化皮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