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的危害及应对
2022-04-26杨静娴任彬瑶单勇杰
杨静娴 任彬瑶 单勇杰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模糊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方式私密化和传播环境立体化的特征,进而几何级篡改历史记忆,破坏国家认同的基石;隐蔽性解构历史定论,瓦解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沉浸式消弭历史自信,阻碍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为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有效提升我国智媒空间的价值观传播实效和治理能力,需厚植历史根基,构建“智媒+四史”历史观教育模式;打造宣传队伍,推进主流媒体和智媒深度融合;提升大众智媒素养,以民智主导智媒;净化智媒生态,加强传播空间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瓦解虚无思潮嬗变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智媒时代;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历史唯心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这深刻揭露了其唯心属性和反动底色。基于社会化媒体、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科技革命标志性技术的智能媒体已经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媒介环境,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智媒浪潮沉渣泛起,是新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任务。面对历史虚无主义高度隐蔽、深度渗透、广度蔓延的发展势头,必须认真审视当前智媒构建的传播环境,深入分析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的特征,从而有效应对虚无泛滥,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一、智媒时代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主体模糊化
智媒时代是泛新闻传播的时代,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人媒交互更加强烈,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难以界定,极大降低了历史叙事准入门槛,这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主体提供了更为隐蔽的动态环境。历史虚无主义者能够深度隐匿并随意切换身份,如先作为历史揭幕者将严谨的历史问题转化为普通的社会议题,利用时间或事件节点抢占话题首发。再化身意见领袖推波助澜,通过放大细节、制造谣言、极端推理、恶意揣测等方式迷惑大众。最后作为普通受众响应号召,进行观点再生产和转载扩散。三种身份的灵活转换为保持话题热度、操控舆论方向、挑唆蛊惑公众、逃避监管制裁提供便利,主流媒体和史学专家难以追赶话题发酵速度并逐渐丧失话语权威,相关部门开展形势研判、信息溯源、目标定位和危机破解工作也难度加倍,来不及事实核查和批驳回击,舆论便已成势。相较于历史虚无主义传统的传播方式,软性传播借助发达的移动网络和智媒匿名交互的特性巧妙地隐藏切换身份,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辐射效果和渗透力度大为加强。
(二)传播内容碎片化
智媒时代是内容爆炸的时代,传播渠道过剩、信息传播内容超载,用户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以微信、微博、抖音为代表的超级社媒平台凭借信息导流和用户黏性牟利,商业媒体为追逐眼球效益,采用智能算法搭建“信息茧房”向大众强势输入同质信息,刺激用户活性,强化用户黏性。這种新的传播运营形式,不仅间接培养了用户娱乐猎奇的文化消费心理,更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有益”借鉴。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势将历史主要矛盾和关键事实抛之脑后,以假设历史、还原真相等冲击性标题争夺大众注意力,随意裁剪历史并摘取碎片巧妙嫁接,形成自圆其说的叙事框架,看似合理顺畅,实则背离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或以生活视角切入,在看似和历史毫无关系的边缘话题中夹带“私货”,借助情感传播策略和“语境暗示”的表达技巧引诱大众联想并怀疑历史真相。相较于传统传播方式,智媒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更擅长将历史碎片和话术技巧与猎奇心理结合,混淆是非,用碎片颠覆整体真相,虚无领袖英雄和革命年代,同情反动人物,美化西方价值,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意图。
(三)传播方式私密化
智媒时代是社群化传播的时代,社交媒体崛起搭建了诸多圈层性的广场型交往场域,拥有相似属性的用户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群聚沟通,建立起了强动态、弱纽带的交往关系。通过嵌入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媒介兼具人际交往和舆论集散功能,社会交往也呈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相较于其他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虽没有明确的团体组织,且极力隐藏政治主张,但利用智媒圈层封闭难、监督管控难的特点,能够同样达到制造、传播、操控宣传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社交圈层使个体被群体属性覆盖,在信息推荐和获取上依赖于圈层群体的偏好和思想背景。历史虚无主义者可以按照群体的不同属性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内容和呈现形式,相较于传统传播方式,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智能算法与“回音室”效应实现了高效的分众传播,有针对性地对特定目标群体进行强势输出,在“偏见共同体”中使大众潜移默化地对历史虚无主义产生认同。
(四)传播环境立体化
智媒时代是场景化传播的时代,场景因素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将更为凸显。传播场景将实现从局部场景到立体场景、分散场景到叠加场景、真实场景到拟真实场景的升维。这意味着人媒关系将发生深层次变革,媒体将深度介入用户的视觉体验,而图像符号会削弱主体的自我思考能力,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留下空间。场景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总和,传统传播渠道由于人媒交互依靠屏幕实现且相互独立,扩大思潮影响力主要靠搭建平面性的现实场景和移动性的虚拟化场景。历史虚无主义将观点嵌入图文影音,在游戏、广告、表情包、弹幕中实现软性渗透,场景价值被局限于更多地触及受众,扩展传播空间。智媒空间中拟真实场景将现实场景和虚拟化场景合二为一,最大程度实现了时空一体、犹如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感。媒介可以更敏捷地感知设备和周围环境,基于用户实时位置自动识别场景并推送定制化内容,甚至在智能家庭系统、车载系统等区域智能系统,实现跨终端的实时内容互动。这意味着基于拟真实场景展开软性传播的历史虚无主义将具备更强的现实影响力,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能在场景中被重新编写并清晰呈现,微细节和多视角的场景内容将刺激群体主观情绪,强化接收信息的真实感,在极度逼真的观感中诱导用户混淆真假、自发虚无。
二、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的危害
(一)几何级篡改历史记忆,破坏国家认同的基石
共同的历史记忆事关民族身份认同,能够潜在地影响国民政治信仰、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处理好国民同国家历史的关系是从时间维度牢固国家认同的重要一环。“历史记忆在构建公民国家认同的过程中拥有重要的功能性力量。”[2]历史虚无主义作为损害国家形象的不良思潮,其传播具有破坏力和危险性,是威胁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隐患。因其虚无对象“均是某些主流价值的具象化形象,是诸如革命精神、爱国精神、人类至善大爱精神等的价值载体”[3],戏说嘲讽的表象淡化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色彩。加之纷繁错杂的社会思潮相互交织,普通民众由于信息不对称极易随波逐流,盲目否定国家苦难、拆解民族信仰、质疑英雄品格,造成是非标准和理想信念迷失,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也因此遭到弱化。
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智媒具有即时性、精准性的智能算法推荐,以鼓动性的话语激化受众情绪,助长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使其言论更具煽动性。智媒空间中信息达到实时传播且周期更短,传播手段更加快捷灵活,特别是智能推送的普及应用,使海量信息与用户特定需求相匹配,实现了精准而高效的内容推荐。在定位精准的基础上,历史虚无主义针对青少年等特定人群,营造媒体多维度的重复覆盖,在强势的内容供给和强烈的情绪刺激下,让他们容易相信革命偶然、英雄无功,同情反动人物,甚至消解民族身份认同,质疑国家政权合法性,成为新一轮舆论攻势的后备力量。因此,智媒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传播方式和辐射范围,使其在传播速度、力度和广度上得到空前扩展。
(二)隐蔽性解构历史定论,瓦解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控制和引导舆论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智媒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既为变革创新党的执政方式提供了技术路径,也有可能成为媒介化风险的助燃剂,使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更具私密性,悄然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权威真实的信源是媒体提高公信力的关键因素。伴随传播服务快速迭代,话语权由主流媒体不断下移,信源渠道庞杂,匿名信源占据了相当比例,信息发布者可以撒谎造谣并模糊身份逃避责任,因此,匿名交互具有风险性。此外,出于保护用户隐私,不少社交媒体强化了私密属性设计,相继推出“仅三天可见”、阅后即焚、隐藏内容付费可见等功能。这种高度私密性使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更为隐蔽,加重了主流意识形态在大众生活领域的疏离。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4]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定论认同与否影响着党群关系和民心向背。虚无历史的不良言论在特定圈层中隐秘增长加重了信息固化,造成用户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忽视与阻隔,这将直接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在舆论斗争中表现乏力,从而瓦解党的政治优势,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诱发脱离群众的执政危险。
同时,智媒空间中意见领袖推波助澜加速舆情风险变现。由于传统传播模式的交互性不足,历史虚无主义造势需要较长时间,相关部门能够在这段时间制订应对方案并积极干预。智媒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具有即时扩散、裂变传播、立体辐射的传播效果,线上言论争议随时可能演变为线下群体行动。一般公众受到虚无言论干扰后,容易在情绪刺激下转载评论甚至参与群体事件,线上线下强烈的交互性加速了一般议题演化为政治问题的进程。特别是“意见领袖”接近信源,处于信息上游,能够通过发布消息左右舆论导向和影响公众情绪。当别有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成为“意见领袖”,这种占领舆论高地的优势将成为放大错误言论的利器。背离客观公正,漠视历史事实的虚假信息经由他们发布或转载,会迅速蔓延成为热点话题,舆论导向将覆盖既定的历史结论,虚无情绪将撕裂大众的情感共鸣,不仅会严重冲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阵地,为舆情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更将瓦解国家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动摇党的群众基础,破坏党的执政根基。
(三)沉浸式消弭历史自信,阻碍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历史虚无主义以批判腐朽糟粕之名贬低中华传统文化,以厌恶流血牺牲质疑革命文化,以鼓吹西方文明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否定党的执政成就和社会主义事业,并借助智媒以更强劲的渗透姿态消蚀着民族精神品格的思想文化根基。智媒空间中主观情绪表达严重消弭大众理性,更容易煽动民众盲目形成虚无共同体质疑民族形象和中华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智媒空间中的逼真场景体验诱导民众陷入自发虚无,潜移默化地颠覆正确的历史认知,破坏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统媒介中用户只能以固定方式被动接收内容,历史虚无主义的灌输效果不佳。伴随智能移动终端和通信技术向纵深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产生影响。
三、智媒时代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的应对策略
(一)厚植历史根基,构建“智媒+四史”历史观教育模式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势输出,需要厚植历史根基,增强文化自信。第一,做好史料整理汇编及数字化建设工作。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科学完善史料文献的整理汇编,以整体系统的历史叙事建构中华民族整体的历史记忆,并形成数字化史料的新樣态。借助智媒将史料汇编成果导入数据库平台,通过场景模拟逼真还原历史瞬间和英雄风貌,打破史料传播壁垒,拉近大众和历史的距离,真实直观地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第二,将智媒融入历史观教育全过程。我们要主动适应智能浪潮,利用先进技术塑造“智媒+四史”的历史观教育范式,拓展现场教学的内涵空间,为教育对象提供个性化沉浸化的学习体验,实现让历史启迪人、教育人和熏陶人的教育目标。
(二)打造宣传队伍,推进主流媒体和智媒深度融合
第一,激活人才存量,为媒体深度融合注入“营养剂”。适应智媒浪潮需要变革存量,强化媒体队伍建设,提升新闻工作效能。第二,扩大人才增量,为媒体深度融合添加“催化剂”。宣传队伍不仅指宣传部门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理论社科工作者、文化文艺工作者、党员干部、思政课教师同样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力量,同样肩负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任务。
(三)提升大众智媒素养,以民智主导智媒
第一,面向大众实施智媒素养教育,增强群众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软性传播的能力。第二,培育政治立场坚定且智媒素养深厚的群众意见领袖,引领智媒生态正向发展。同时,要培植群众意见领袖的智媒素养,创新运用智媒呈现方式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净化智媒空间中抹黑英雄质疑历史的虚无言论,有力破除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智媒传播隔音墙,积极促成党和群众的良性对话,营造和谐健康的舆论生态环境。
(四)净化智媒生态,加强传播空间治理
第一,法律要能为,严格规范内容治理。虚假信息屡禁不止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填补智媒空间的监管空白,促进前瞻性的学术成果向具体制度落地,明确权责界定,以制度建设提升社会思潮的引领实效。第二,政府要敢为,主动强化渠道监管。政府是引导舆论、粉碎谣言、消除极化的守门员,防范风险要关注舆论发展走势,做好媒体平台管理。同时,还可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塑智媒传播生态,严厉打击诋毁历史真相和煽动不良情绪的违法行为。第三,技术要可为,积极搭建正向场景。要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为技术加权赋值,构建技术预警防火墙,及时研判并前置预防信息安全风险,对可能涉及历史虚无议题的关键词及时屏蔽以降低话题热度,做好历史议题的核查、过滤和供给工作。
(五)增进民生福祉,瓦解虚无思潮嬗变的现实基础
第一,推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难的问题,政府要为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规划和终身技能培训等服务,扩充就业容量,提升劳动质量。同时,扶持低收入群体,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监管,改善收入结构,促进分配公平。第二,完善教育体系和卫生健康体系,推动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关注教育质量和结构优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继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服务国家发展注入人才动能。医疗服务是保障人民健康、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工作。完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全民医保制度、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第三,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兜底保障和社会救助,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扩大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公共教育、住房安置等生活保障的覆盖范围,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老弱病残及流动人口等专门群体的生活需要。同时,积极发展互助救济和福利慈善等事业,强化社会保障的基础性和兜底性。当前我们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基于物质利益分化产生的阶层张力是社会矛盾凸显、滋生虚无言论的内在依据。通过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弥合阶层群体差距,平缓阶层冲突,牢固党群关系,以民众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击破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阻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渗透。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境外宗教虚拟化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BKS083)、“郑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科研团队培育计划”(2020-QNTD-0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4:8.
[2]高景柱.国家认同的时间之维:基于代际正义的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0(05):98.
[3]郝娜,黄明理.“泛娱乐化”现象:现代性语境下崇高精神的虚无困境[J].思想教育研究,2020(01):5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37.
(杨静娴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彬瑶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单勇杰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