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当代视觉转化的规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2-04-26陈名杨坤
陈名 杨坤
摘 要:戏曲艺术的创作观念与社会氛围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推动戏曲元素进行视觉创新性转化可以提升传统文化的活力和知名度,也可让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群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各类设计中感受到戏曲元素的魅力,从而增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通过分析传统戏曲元素在视觉形式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戏曲元素抽离运用到视觉设计领域,能够更为全面、立体地将戏曲艺术带入民众的视野,最大化地拓展戏曲艺术的传播领域,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戏曲元素;视觉转化;戏曲符号;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科技学院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戏曲鉴赏”(2020-ks42);浙江科技学院2020年“春萌计划”研究成果。
改变戏曲艺术的视觉形式,挖掘其深层次的价值,找到具有传统精华的艺术元素,推动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倡导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关键。传统文化的‘再设计”“再结合”可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环境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快速而准确地体现出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传统戏曲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表现规律
(一)抽象化
在视觉心理学中,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即抽象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处理视觉问题时不可缺少的方法。这种抽象思维可以脱离经验和事物的普遍规律,获取的概念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抽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加工过程,它首先获得具体事物的具体意象,并把他们从一切存在物和他们的真实存在物所在的真实环境中分离出来[1],而这正好达到视觉艺术创新的目的。因此,抽象化的视觉表达通过形状、形态、意识、色彩、图像、画面对观众视觉上具有艺术的启发性,这种抽象化的启发性可以激发观众的艺术思维,引起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深度思考,同时也会促使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随着抽象表达形式的运用,许多以抽象表现为主的设计也逐渐被应用到了海报、画册、包装等设计中,当然,这些抽象元素也会借助各种文化符号来呈现。在当代中国,人们就会经常看到很多以戏曲元素为视觉主体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在对戏曲脸谱、面具、服饰等具象元素进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设计方法以及融合主观的情感,高度概括其基本特征,将元素加以提炼和创造,赋予一定含义的思想和寓意,使之不仅能传达表现出个性特点和主题,同时也传达出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理念。抽象形式中的线条、色彩、图像形成的视觉形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形式。由视觉引起的知觉形式的发展,即抽象艺术的发展,都证明了抽象性的表现方式具有“无形”的功能。这种“无形”的功能对戏曲元素的提炼、重构、可以在观众脑海中瞬间勾起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回忆。这种概念是一种秩序,是以线条、色彩、图像展现形状和特点的。形状和特点是通过感官的形式获取的,抽象的表现也是感官的表现。我们在观看作品时会通过视觉感官进行交流,这种通过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表达本质的方式,让这种感官的艺术形式上升到比较规则的视觉形式。总之,这种抽象化的表现方式可以通过“无形”的功能让观众感受艺术作品带来的视觉快感以及潜藏的深刻内涵。
福建京剧院的院标logo(如图1)就是对戏曲中旦角脸谱眼部的再设计。该logo将戏曲表演中梅兰芳的手眼相生理论①运用在设计中,将手部的兰花指动作的形态和眼睛的造型相结合,同时以花瓣形态为标志的外轮廓,以此表达戏曲中旦角所独具的柔美特点。标志的整体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传达出特殊的艺术韵味,完美地表达出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韵味。其次,标志在颜色的运用中也和戏曲中的上五色②相结合,并把黑、白、红三色作为主要的色调,匀称的比例、平衡的色彩搭配达成了审美格调的优雅性和创意的巧妙性,在似与不似之间塑造出一个专心表演的戏曲演员的形象,充满了凝视的深邃。其中的花瓣形态象征着戏曲中最深入人心的动作和形象。该设计充分运用和借鉴了戏曲元素中的象征性元素,体现出极具韵律感和生动性的标志。再如品牌中国产业联盟(BCIU)“脸谱”标志设计(如图2)。该标志设计中上半部分的红色图形是三个口,整体造型像是一个具有长胡须的脸谱造型,其中三个红色图形代表了脸谱的眼睛和象征图形,极具简练的形象特征,具有形式美感的造型,易于识别和记忆。BCIU标志传递出包容和自信的精神特征,表达出品牌面向世界、开创未来的决心,继往开来、与世界接轨的美好愿景。BCIU标志在颜色上选用了红色和黑色为主色调,是因为戏曲颜色象征中,红色代表了忠诚、勇敢,黑色代表了刚正不阿、大公无私、正直无畏的性格特点。同时,红色在视觉设计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代表热情、积极向上的情感特征,象征着企业具有一种积极向上、温暖热情的形象特点,而黑色代表了高贵、稳重的意向特征,诠释了品牌中国產业联盟在自主品牌中的核心地位。
(二)具象化
具像化即从主观意识转向客观意识,以具体的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信息的表达。具象化并不是单纯的元素整体外型的复制和搬运,而是在对元素进行充分分析、解剖、挖掘、解构其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和形式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按照表达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融合,并根据每个元素的功能性、形式感以及文化含义,通过提取部分元素直接运用在设计对象中的方式传递信息。这些元素在融合设计之后可以以新的形象和视角来看待,同时又可以为整个艺术作品增添形式美感。这种具象化表现方式最能直击观众内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信息传达效果好,观赏者可以快速获得设计意图,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共鸣。如具有同样形态演化的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logo(如图3)的原型就取自粤剧脸谱。该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直接应用脸谱造型,把粤剧脸谱中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该标识在深刻把握花旦形态造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动作表演的精彩瞬间,并且通过演员内心戏传递出标志的深刻内涵,以最具“秋波婉转”的眼睛作为logo的核心,形成了最直观、最生动、最深入人心的创意形象。
二、视觉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戏曲元素经过长期的发展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目前国内戏曲在视觉形式转化中的主要问题是对传统艺术的创作背景、创作方法、文化特征的理解不够全面,特别是在现代设计转化过程中创作思路较为固化,大部分作品千篇一律,没有达到文化创新的目的。例如简单的图案叠加、纹样不合理应用、无实际意义的设计形式等,都反映出了大部分作品转化方案不具体、不系统、不具有理论性。所以,转化后的艺术作品的设计风格看似紧跟时代潮流,迎合了国际主流的审美标准,但实际上作品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設计趋同千篇一律,缺乏内涵和独特的气质,难以展现出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与独特魅力。因此,艺术设计的本土化势在必行,而如何更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则更为重要。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发展,媒体承载和传播的信息和视觉元素具有很强的现代性,而传统的戏曲艺术符号中则被挤向了一边,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被人们淡忘。潜藏的视觉元素符号没有被发现和挖掘,更没有被保护和提炼,这无疑也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缺失。
三、戏曲元素视觉转化的针对性对策
(一)再造型的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的前提需要进行专门的“观察”,“观察”是一种主观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也是灵感创新的来源。通过脸谱造型、整体形态、身段“观察”后可以进一步分析、研究、判断、想象,设计师会在头脑中产生不同的创意想法和构思形态,接着进行联想和想象,并把现有的元素和联想、想象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相对新的形态。联想和想象是艺术创意创作的主要来源,它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在大脑中加工、创作、分析、组合后得出一种新的形态。原始的脸、谱、图案、颜色造型的形象在脑海中的直接映射是创意思维的启发点,而对原始想象的二次抽象,是设计师在脱离原始形象直接反应的基础上大脑进行重新定义引发的无限想象,并通过现代设计的法则和审美观念整合出的创意新形态。例如周生生珠宝形象广告设计(如图4)就是通过对舞狮形象的再造型之后,通过联想和想象重新构思出的新形象。
(二)古今结合
古今结合就是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以现代手段来重构传统戏曲元素,产生新的形态。同一个元素可以进行多元化的表达,可以适用于不同场景以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根据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代入感、视觉冲击力、现实感知能力强的特点,例如,将传统戏曲服饰中的龙凤图案、头冠的造型以及表现等级制度、风俗、情景的颜色结合之后,作品传达视觉信息的能力和感知力度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采用古今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有时也会让看似没有任何关系、冲突的元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设计作品中,并且能够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例如解构重组、共生同构是古今结合常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重构,创造出新的的图案,赋予其新的象征意义。古今相结合的设计作品通常会给人一种新颖感,回味无穷。例如靳埭强设计的第三届亚洲艺术节海报(如图5)便是一种将传统元素再构的过程,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
四、结语
通过视觉转化推动立体化的戏曲传承方式,改变戏曲传承局限于戏曲表演的小众化局面,就是把视觉艺术符号运用到多个领域,扩大符号的利用面积,运用不同的载体、媒介、传播方式和手段进行传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扩大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改变戏曲艺术刻板、枯燥的视觉现状,让人们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提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注释:
①手眼相生:演员的手势伸出、收回、移动的动作与眼睛看出的方向有密切的联系
②上五色:红、绿、黑、白、黄;下五色:粉、蓝、紫、湖、绛
参考文献:
[1] 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陈名,博士,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美术馆学。
杨坤,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