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022-04-26郜艳丽
摘 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面临缺乏创新意识、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改革激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三条策略,以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20周年。高校国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致,高校国防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讨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华民族近代史告诉我们,国防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多么重要。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这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近年,“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再次兴起,它们否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将历史发展动力归结为人的抽象“主体性活动”,片面强调以“普世价值”为基础的世界普遍史。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近代以来中国国防历史的角度出发,能更加深入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理性。
(二)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总则明确提出,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全国有482所高校被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未来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高校国防教育将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应当抓住这个时机,把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有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意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和平稳定的局面使得一些人的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不强,也有一些人片面地认为国防是国家的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部分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思考还没有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离开国防讲爱国主义教育,可能无法真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意志;离开党史、军史讲爱国主义,可能无法讲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理性。还有部分高校教师一贯采用灌输式讲授、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于他们而言,改革就意味着要自我“革命”,要不断学习,甚至可能要面临质疑,因此他们选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躺平”。
(二)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的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隶属不同的部门,缺乏顶层设计规划和统一的教学目标设计。比如,有的高校片面地把国防教育理解为军事技能训练,对国防理论知识教学不够重视;有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仍停留在借助案例讲解爱国主义的层面,没有上升到大历史观和国家安全观的层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国防教育的教学组织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两者在交流和合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体系无法结合、思政课教师在国防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等。
(三)改革激励措施不到位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教师是主导、是关键要素。当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认同感不强,其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完全激发,所以参与改革的热情不是很高。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对人员的配备和师资的培养、教学科研项目的申报与评审、经费的划拨等支持不到位,缺乏完善的激励措施和制度。
三、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要始终坚持“八个相统一”原则,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高校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改革,把握好以国防教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线,把党史、军史的脉络和规律讲清楚。同时,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开展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以国防教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教育规律和主线,勇于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积极调研,听取师生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教学研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多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常做教学反思,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改革中发现和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统一思想,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国防是全体公民的国防,只有全民重视国防,才能真正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力量。开展好国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变得更为复杂,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凸显,恐怖主义等威胁加剧,西方民粹主义思潮高涨,某些西方国家仍然企图对中国搞和平演变。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中華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把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落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曾提出“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的工作方法,由此可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高校在设计规划前,要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在弄清校情、学情和教情的基础上,做好教学发展规划,广泛听取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建议和大学生的想法,为之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打下思想基础。
优化制度机制,确保政策落实。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需要各部门、各岗位的教育工作者全力支持并积极配合。完善的配套机制,更能让改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奠定制度基础。
(三)加大投入,提高师资质量
加大资金支持,以项目促改革。把国防特色学校申报和建设作为高校的重要项目来抓,严格使用政府和高校专项拨款,做到专款专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支持,多措施、多渠道利用好有限资源。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上,可以单列计划、单列审批,鼓励一线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注重人才培养,推进师资建设。在项目驱动的基础上,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积极吸纳优秀退役军人到学校执教,让他们从入校开始就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中,通过系统培养,将他们培养成思想政治理论、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三兼备”的优秀教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系统学习国防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扩宽国际视野,善于从大历史观角度启迪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安全观。
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开展教学改革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两者的有机融合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
[2]陈润华,陈少平.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6).
[3]宋英,陈红祥.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作用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责编:瀚 海
基金项目:2021年郑州地方高校党史学习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 DSZX 059)
作者简介:郜艳丽(1984— ),女,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