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科研实验平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2-04-26陈晓辉李洋王潘宋军营吕翠田胡锴张振强

高教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课程思政新时代

陈晓辉 李洋 王潘 宋军营 吕翠田 胡锴 张振强

摘  要:高等院校承担着为国育才的重任,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医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合格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學人才需要以科研实验平台课程思政建设为切入点,把树立教学理念、提高理论水平、优化知识要点及梳理思政元素四个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高校;科研平台;新时代;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0-0171-04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goal of 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 is to train medical talents with both integrity and ability for the party,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and finally serve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Qualified talents must have higher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In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compound medical talents needs to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xperiment platform, and integrate the four aspect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cluding establishing teaching concept, improving theoretical level, optimizing knowledge points and sort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the new age; reform

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课程中的文化自信、道德素养、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等思政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政教育的新理念和新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即思政教育工作应该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党和国家出台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文件中同样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守“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终生学习、面向人人、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因材施教、共建共享”八大理念,其中以德为先是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围绕立德树人的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一门专业课程中,使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协同互补,价值引导与知识教授同频共振,政治成长与专业成才同向共行,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课堂、深入人心,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当认真考虑的重大命题。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政课程被当作“辅助课”而被边缘化,成为一座鲜有人问津的“孤岛”。大学中各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各自为政,未能融会贯通,更好地发挥引领大学生思想的作用。而大学生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即使专业技能再突出,如果没有正确的精神价值引领,很容易误入歧途,形成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的推进实施关键在于高校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言传身教,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承担育人的思政大格局,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培养有德有才的高素质人才和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迫在眉睫[1-2]。

一、医学科研实验平台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医学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从业者有极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其中知识和技能只是医学教育的一个方面,而热忱的爱国主义思想、积极的价值使命追求、高尚的职业操守等人文教育必不可少,其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和创造性医学人才的历史重任。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众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类别,与其他高校一样具有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培养学风严谨,深厚宽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引导广大中医药院校学生始终牢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奉献、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保驾护航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3]。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统筹推进课程育人,积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课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提升体系。医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医学生良好学术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具有全方位、全过程的特点,对医学生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4]。然而在医学实验的设计、实施操作、考核等环节中,学生会存在科研诚信、学术道德、动物关爱等问题。如部分同学因实验结果阴性,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剽窃他人论文,不深入思考探求实验失败原因,违背了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还有一些同学违反动物伦理道德,不尊重关爱实验动物等。以上所述行为对我国科研创新、学术繁荣乃至国际形象都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些不良心理、不法行为的发生苗头可能就在科研实验中或科研实验平台实验期间这“一段渠”里直接发生。因此,作为科研实验平台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科研诚信教育,引导学生积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学生尊重实验动物,遵守实验动物伦理要求,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等,在自己这份责任田中做好课程思政教育,为学生扣好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中的第一粒扣子,帮助学生走出一时的思想误区,引导学生朝向健康向上的科研素养上成长,其重要性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科研实验及教学培养过程中越发明显。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实验教学内容中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并不冲突,广大研究生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养才能更好地在医学科研实验过程中将医德、医理、医技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出来。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从“显性思政”到“隐性思政”的重要路径,科研实验教师可将蕴含于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医学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通过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将自身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5]。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这次总的背景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医学科技攻关在重大灾难面前的重要性,在此大背景下,激活医学科研实验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基因、树立思政理念、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以及全面推进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科研实验中的课程思政改革迫在眉睫[6]。

二、课程思政在医学科研实验平台教学中的实践

(一)树立科研实验平台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

思政理念包括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健康人格和心理意识等。现阶段,部分科研实驗平台教师只注重实验技能的传授,依旧保持以往的思政育人观念,认为思政教育工作应当由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负责,与科研实验教师的关系不太密切,只需在实验教学结尾点拨思政内容即可,甚至有些教师以专业课堂时间有限为由,从未开展思政教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科研实验教学与思政教学形式和内容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科研实验教师缺乏思政意识,未从根本上把握课程思政的要求,没有完全理解和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意义[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政课程”不同,不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只要教学方式和时机得当,它可以高效率地同科研实验教学专业课程相结合。只教书不育人就不是成功的教学活动[8]。因此,在科研实验教学中,培养带教老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使教师摒弃原有的思政教育短见,认识到思政教学同样应该是各专业课教师的重要职责,而且应该化育人意识于各类教育教学课堂实际和科研带教的全过程,从而使科研平台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扩充教学内容当中的思政要素,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

(二)提高科研实验平台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多数教师都是重专业知识技能教学而轻政治理论素质培养,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教师在生活、科研、职称晋升等压力的挑战下,忽视个人思政教学能力和培养技巧,难以有效利用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这与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德育素养密切相关。与科研平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相比,教师本身的思政理论知识和育人经验方法相对不足。打铁必须自身硬,培养科研平台带教老师的思政教育积极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是上好课程思政的关键。科研实验平台带教老师还应该时刻关注国内外政治形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

(三)优化相关课程思政知识点

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平台是开展科学研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我校科研实验平台具有两大主要功能,即科学研究和公众服务,每学期接收各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300~400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任务艰巨,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思政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科研实验平台是医学人文教育与科学实验技术教育的结合,是学生掌握实验研究方法和熟悉仪器设备的重要场所,传统的科研实验教学只注重实验操作技术和方法,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但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思想的贯彻下,科研实验平台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借助科研带教实验技能的传授过程,一同参与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育德育人的过程中,这样不仅实现了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目标,而且还能够提升中医药院校科研实验教学的效率。

高等中医药院校立足科研实验平台开展课程思政应该突出中医药的文化特色,充分挖掘祖国传统医学在医德与人文教育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相关课程思政知识点之间的结构性和艺术性,重点培育生命教育、医学人道主义教育、爱国教育、医学伦理、职业操守、职业价值、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及批判精神与科学精神等。这些思政培育内容都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10-13],“以人为本”“大医精诚”“医乃仁术”“天人合一”“悬壶济世”等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与专业技术知识相结合,逐步演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在德行,成为培养学生优良品行的有效因素。新知识的传输过程均可引导学生求真求实,刻苦钻研,向先进人物、时代英雄学习,学习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14]。

(四)梳理科研带教和科研服务中的思政建设元素

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和关键环节,也是课程思政发挥育人功效的重要载体。基于实验平台的科研带教和科研服务本身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政元素,如学术道德、学术诚信、仪器使用与爱护、科研心态、团队协作沟通、创新思维、学术动态和热点及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追求等。这些丰富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首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久久为功育心育人”理念,围绕科研实验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精准捕捉课程思政与专业技能传授的契合点,利用新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并结合学生的诉求与特点,有机融入到科研带教,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格局时序,培养学生诚信严谨的科研态度及对科研教学课程的理解,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比如在科研带教中,通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解决实验操作难题和实验伦理的认知,加强团队协作互助精神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然后教师再通过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使学生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同时,深入地了解医学科研实验中的伦理和学术规范,进而结合科研实验的操控环节、操作实践,在实验的各个环节中梳理出思政知识点,融入到带教及管理的全过程。

三、讨论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科学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性的战略工程,如何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充分挖掘课程思政的育人潜力,值得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持之以恒地开展研究和实践。针对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实验教育工作中重视专业技能教育而轻视思政德育教育的问题,党中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构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运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要积极践行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每一堂专业课程当中,同时应当遵循适合、适时和适度三个原则,将伟大抗疫精神、民族复兴理想信念、载人航天精神、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等多方面的思政元素与科研平台实验教学精准联系起来,把握好融入時机,整体发力、综合发力、持续发力,形成多维度的思政教育网络[15]。充分发挥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辟出伟大复兴道路的斗争精神及为人民服务精神,从而使课程思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从高等医学院校既有的探索来看,在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显性化、标签化和功利化等问题,可复制和推广的完备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和方案尚未完全形成[16-17]。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把提升科研带教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作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战略举措,梳理课程思政理念,推动形成确立同向同行目标、提升教师“育人”意识、系统谋划“建设方案”、灵活施教“润物无声”及科学评价的完整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科研带教当中,并使之成为教学工作的常态,逐步将思政教育与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培养新时代能够担起民族复兴伟任的拔尖人才[18]。

本课题以科研实验平台为载体,通过讨论在医学科研实验平台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基于医学科研实验平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了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平台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和现实需要才能真正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素养,进而挖掘科研实验教学中鲜活的思政元素,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及时巩固课程思政教学成果,改善薄弱环节,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科研实验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做出了贡献,也为其他高等中医药院校提供经验和借鉴。同时,在今后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还应当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医药院校科研实验平台专业课程所蕴含的特有的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划、目标、保障、落实与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严仍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模式及构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1):113-117.

[2]周立斌,王希艳,曹佳琪.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规律、原则与要点探索[J].高教学刊,2020(25):179-182.

[3]董伟康,张鸿来.医学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220-224.

[4]邓思思,陈江,张蕖,等.“课程思政”融入医学生科研思维培养中的路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7):100-101.

[5]王顺晔,杨志芳,王彦华,等.国内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学刊,2020(36):193-196.

[6]吴琼.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J].高教学刊,2020(22):30-33.

[7]单洁,卢光跃,田巧娣.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研究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1(5):189-192.

[8]谢敏.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学刊,2020(18):167-170.

[9]丁西泠.高校“课程思政”的应然取向[J].高教学刊,2020(2):159-161.

[10]温瑞,冯雪梅,赵金萍,等.课程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5):112-114.

[11]陶然,曲鹏,郑敏,等.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58-59.

[12]姜立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0(32):185-188.

[13]王铭.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路径探究[J].高教学刊,2020(33):173-176.

[14]车志远,王启帆,李和伟.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方法与实施路径探析[J].西部中医药,2020,33(4):71-73.

[15]刘亮,石岩.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0(21):90-91.

[16]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3):6-7.

[17]高采,刘浏.关于现阶段“课程思政”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探索研究[J].高教学刊,2020(34):169-172.

[18]李燕,柳海军,刘璐,等.“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探析——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20,6(6):527-531.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2020YB0130);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培养计划“功能化共价有机骨架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大鼠脑神经递质分析中的应用”(2020GGJS105);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中医学学科建设项目“中医教育中的思维建立策略研究”(STG-ZYXKY-2020039);2021年度河南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以基层党建为路径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研究”(HZYSZ2021-14);河南中医药大学2021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科研团队在科研反哺本科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2021JX78)

作者简介:陈晓辉(1980-),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

通信作者:张振强(1971-),男,汉族,河南洛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科研管理。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课程思政新时代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