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图式语言的武夷山清中期文化景观空间研究①

2022-04-25周梦涵张家瑜朱里莹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迹武夷山

□□ 周梦涵,张家瑜,袁 阳,朱里莹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引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之一,武夷山文化景观在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美学方面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其中,武夷山于清代中期积累了自宋代到清代的遗址遗迹、书院宫观等文化景观,随着清代中期的学者、画家等入住武夷并对遗址进行修复,清代中期武夷山的文化景观空间是较为全面和完整的。现有文化景观空间研究中,车裕斌等[1]在村落文化景观空间的空间标识和空间印象两个层面,对古村落的空间意象进行解读,展示出村落文化景观空间的特征和文化价值;李凡等[2]从古地图和文献中提取文化景观的信息,通过景观复原、空间分析等方式详细地解读了祠堂文化景观空间;蔡晓梅等[3]在对广州各类餐馆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调查之后,详细分析了广州饮食文化景观空间的特征;马云等[4]运用图式语言的方法,研究我国古代与现代的祭祀文化景观空间,共总结出祭祀景观空间图式的13种词汇、3种句法以及2种重要修辞手法。文化景观空间的研究逐渐由文字描述转向图示化解读。王珲等[5]将景观图式语言应用于古典园林等,并拆解出拙政园东南庭院25字-55词-17词组;王云才等[6]在村落开放景观空间提取出72字-64词-30词组,推动了后续文化景观空间的图示化表达,为文化景观空间研究提供了发展方向。杨建辉等[7]从多尺度分析了陕北地域景观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总结出陕北地域景观的典型景观图式语言体系;蔡俐等[8]将龙溪古镇公共空间分为3种空间,总结出龙溪古镇的空间图式,研究了龙溪古镇公共空间的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古镇的保护研究;李伯华等[9-10]选取4个典型侗族传统村落,以探究不同区域间图式语言的空间嵌套为目的,对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同类型村落的空间修复与更新提供了参考,并从景观基因理论视角进行空间要素识别和空间解构,构建了张谷英村空间布局的图式语言体系,探索了空间布局的嵌套结构、过程机理及逻辑脉络;崔陇鹏等[11]以清同治《桃源洞全图》为研究材料,对图内的文化景观空间进行分析,分析了古人对文化景观空间的营造意图与设计方法,得到20字-8词语-4词组。分析可知,国内现有文化景观空间图式研究方向主要分为2类:一为史料呈现,通过图式或文字的史料来理解并还原文化景观空间的结构和形态等;二为现状图式拆解,通过现有留存的空间进行“字、词、词组”的景观图式语言解析。史料呈现的优势在于真实还原,而非发展利用;现状图式拆解的优势在于字-词-词组层层剥离,分析细致且为进一步组合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混合了现代要素的研究难以呈现传统原貌。基于此,试图将图式语言字、词语、词组三个层面的拆解方式,应用于清代董天工《武夷山志》五曲图中的文化景观空间研究,借助史料还原的真实性以及图式语言的解构性,分析清代中期九曲溪五曲片区的文化景观空间,结合实地调研掌握的字、词、词组的保存状况,对武夷山九曲溪五曲处的文化景观空间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

1 武夷山清代中期九曲溪五曲片区的文化景观空间

1.1 研究范围及研究价值

《武夷山志》是清代中期董天工经过对历代《武夷山志》的考证所撰写的史料,其中包含了武夷山中文化景观聚集之地九曲溪畔的九幅手绘图,为后世研究清代中期武夷山的文化景观提供了详细的资料。1999年武夷山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后,人们对武夷山文化景观的探索不断加深,在现代语境下,各文化景观空间因人的观念和需求而不断调整,文化景观空间容易被现代化的景观空间同化,丢失原有的重要元素和要素特征,模糊原有的文化景观组合模式与意境,丧失原有文化景观空间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图式是风景园林常用的工具,可以将景观空间图式与语言学结合起来,用语言的逻辑去理解组合复杂的空间。图式语言能将文化景观空间从单体要素,到景观单元,再到景观空间组合的形成过程通过图形描述出来,能够准确而全面地理清景观空间内的不同功能、不同种类要素的形态特征和组合关系,有助于拆分复杂的空间,梳理含有多种要素的景观空间内部结构与组合形式。

实地调研的范围是《武夷山志》五曲图中描绘的,从伏虎岩到更衣台的片区,如图1所示。现代此片区被称为九曲溪的“六曲”,但《武夷山志》将其分为“五曲上”和“五曲下”,因而本文研究的是现今的九曲溪六曲处的文化景观。此片区囊括了自宋代至清代的文化景观,主要包括文公书院景点、云窝景点、水月亭景点等,这些景观空间经过文人文学创作的包装,包含了深刻的历史含义,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图1 清代董天工《武夷山志》五曲(上下)文化景观空间

1.2 清代中期五曲片区的图式语言分析

从图中提取出了57个字,并将其划分为3大类,11小类,见表1。从“字”上来看,每一个字都有鲜明的特点,可以表明所在词组的类型,这些字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类型包括居住遗迹、交通遗迹、小品与设施、书院要素、宗教要素、居住要素、生产要素、摩崖石刻和碑刻,如居住遗迹类是其所在的遗址与遗迹景观空间的语义中心,居住、宗教和书院要素也可以分别标明所在词组的类别;另一种类型包括交通要素和自然要素,这两类字一般在其他词语中都存在,如自然要素中的伏虎岩、铁象岩、接笋峰等是摩崖石刻组团和云寮书院组团的载体,树丛、植被则是每一个词语都具备的,而道路是到达每一个词语的基础,因而也存在于每一个词语之中。

将字与其周边的字进行组合,得到了33个景观空间组团,可以将这些词语划分为三大类,见表1。从“词语”上来看,每一个词语都有一个重要的字来表明其中心语义,这个字与周边其他种类的字组合,形成了不同种类的词语。如遗迹与遗址景观空间是由交通、居住遗迹与植被、山岩组合而成的,其语义中心是交通、居住遗迹。建筑与设施景观空间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类为小品或设施要素、书院要素、宗教要素、居住要素与交通要素及植被、山石、九曲溪组合而成,决定词语性质的字是小品或设施要素、书院要素、宗教要素、居住要素;另一类为生产要素与植被、山岩,决定词语性质的字是生产要素。自然与石刻景观空间中,摩崖石刻数量繁多,共有46方、20处,与其他要素组合的形式也复杂,共有5种组合方式,分别是山岩与植物、山岩与遗迹、山岩与石门、山岩与道路、山岩与植被及九曲溪。

表1 清代中期五曲片区文化景观要素

续表1

根据每个词语确定的语义和各语义所激活的语境,将各词组进行组合,共得到词组5个,各词组的图式见表2。“石沼亭—云寮书院”是由2个建筑与设施景观空间、1个遗址与遗迹景观空间和2个自然与石刻景观空间组成;“伏虎岩—留云书屋”是由4个建筑与2个自然与石刻景观空间组成;“仙奕亭—道院”是由3个建筑与设施景观空间和2个自然与石刻景观空间组成;“幼溪草庐遗址”是由11个遗址与遗迹景观空间和2个自然与石刻景观空间组成;“昆石山房—文公书院”是由1个遗址与遗迹景观空间、2个建筑与设施景观空间和1个自然与石刻景观空间组成。

表2 清代中期五曲片区文化景观空间

续表2

2 现代语境下文化景观空间的保存现状与保护建议

对这“57字-33词语-5词组”进行了实地调研,得到了这些图式的保存状况,并根据其完好程度,在“字-词语-词组”三个层面上分为了“保存完好-部分完好-已消失”三类,九曲溪五曲片区文化景观空间的保存现状见表3。

2.1 添加现代景观衔接传统文化景观

“字”保存完好是指原有的或经过重建的景观要素单体保存完整、摩崖石刻清晰可辨。由表3可知,57个“字”中有39个保存完好,3个部分保存完好,15个已经消失。保存完好的字中,有14个是遗址遗迹类景观空间的景观要素,12个是建筑与设施类景观空间的景观要素,13个是自然与石刻景观空间的景观要素。3个部分保存完好的景观要素中2个是建筑与设施景观空间的景观要素,1个是自然要素与石刻景观空间的景观要素,石沼亭经过重建变为了六角亭,仙奕亭经过重建变为了四角亭,石门门额上的摩崖石刻残缺不全。15个已经消失的景观要素全是建筑与设施景观空间。

表3 文化景观保存现状

续表3

对于此类保护完好、没有经过太大变化的文化景观,在保证不破坏原有景观要素的基础上,在周边适当增添一些建筑与设施类景观,便于展示武夷山文化景观的特色。如对幼溪草庐遗址中的竹林与杂草进行适当清理,将遗迹展露出来,并在古台阶的前后衔接现代的道路与台阶,适当增添交通类的字符,使古台阶并不只限于成为一种怀古追思的遗迹,而是继续作为交通要素来使用。

2.2 强调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氛围

“词语”保存完好是指原有景观空间中没有字的减少,或者在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已经坍塌或者消失了的文化景观进行重建或者扩建的文化景观空间。提取出的33个词语中,有23个保存完好,6个部分完好,4个已经消失,33个词语有8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对于“交通、居住遗迹与植被、山岩”组合模式,要对遗迹要素定期监测。“小品或设施要素、书院要素、宗教要素、居住要素与交通要素及植被、山石、九曲溪”组合模式,要对重点景观要素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首先,文化景观空间中经过重建或扩建的建筑,在功能上有一定的转变,因而要加强对游客的科普,保证原有文化景观空间的氛围,使被重建的文化景观空间保留原有的文化内涵。建议增加科普石碑、科普牌字符,或者添加“朱熹讲学铜像”等用来强调文化景观空间功能的要素。其次,重建景观空间要选择易于融入周边环境的材料,使新组成的词语协调、自然,尽可能不打破原有的文化景观空间氛围和各词语之间的连续性与对应关系。最后,可以适量增加一些服务设施类的字或词语,将其作为人流集散地和休憩场所,减轻游人对其他文化景观空间的破坏。“生产要素与植被、山岩”组合模式中,要对“生产要素”茶园进行定期管理,建议增加可以使游客与茶园互动的设施,定期开展采茶活动,维护文化景观空间氛围的同时,增强对游客的科普教育。自然要素与石刻景观空间共有5种组合方式,但摩崖石刻都是依附于自然山石或石门上的,因此,应对摩崖石刻定期描红、清理、监测,对石门进行定期维护。

2.3 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遗址遗迹进行复原和展示

“词组”保存完好是指组成词组的各类词语没有被删减的文化景观空间。提取出的5个词组中,只有“幼溪草庐遗址”保存完好,其余4个词组中均有词语的消失。对于此类景观空间,一是保护包括保护遗址遗迹本体和遗址遗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建议增加科普石碑等对遗址遗迹的文化内涵和布局等进行展示;二是在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以残留的遗址遗迹作为本体,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适当的复原,从而使游客深刻地理解遗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三是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对已经消失的景观空间进行复原展示,如利用计算机模拟遗址的三维环境,将遗址原本存在的各景观要素呈现出来,让游客来进行字与词语的组合,以此增加文化景观空间的趣味性,展示文化景观的内涵,增加游客与遗址遗迹的互动。

3 结语

武夷山中留存着众多文化景观遗址遗迹,是武夷山世界文化双遗产真实性的重要证据。《武夷山志》中详细地记载着清代中期武夷山中的众多山川、古迹、人文、明贤等,并以九曲溪为轴线将溪岸景观空间串联起来,在每一曲都以图画的方式展现。以《武夷山志》五曲图为主要材料,以清代董天工所著《武夷山志》和现代蒋天裁等所编《武夷山志》中对景观的解说为辅助,对清代中期武夷山九曲溪五曲片区的文化景观空间进行研究,分别得出了清代中期文化景观空间的字、词、词组,并将三个层次的图式分为3大类、11小类,经过分析可得知:

(1)武夷山环境清幽,地形丰富,其清代中期的文化景观空间依山而建,没有形成明显的格局或轴线。

(2)清代中期五曲片区的图式语汇均有明确的语义中心和边缘界限。

(3)从清代中期就已经成为遗址遗迹的景观空间,大多数在现代依然留存,且保留原有的意境。

(4)清代留存的书院景观空间、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居住空间绝大多数已消失,这类遗迹少部分被重建,大部分被改建为其他类型的文化景观。

基于以上的总结,分别对保存完好、部分完好和已经消失的文化景观空间在字、词、词组的不同组合方式下提出了保护与调整建议。

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武夷山志》五曲图中所绘的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并不是完全准确的。除此之外,若想找出清代中期文化景观空间之中字与字、词与词组合更为准确的规律,仅仅研究五曲片区的文化景观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武夷山整体的文化景观空间进行全面而细致地研究是较为迫切的。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遗迹武夷山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灵渠历史文化遗迹探踪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文化景观粒子云的界定与度量
沉船遗迹(外一首)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武夷山漂流口占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基于文化景观保护的旅游游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