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结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
2022-04-25宋军杰李为明李芳玲
宋军杰,李为明,李芳玲
(湖南省临湘市中医院,湖南 临湘 414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常见的骨科系统疾病之一,据报道80 %的下腰痛是由LDH所致[1],本病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造成医疗费用损失,影响患者工作能力[2]。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LDH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当前临床治疗LDH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外,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理疗、镇痛消炎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其中针灸疗法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调节炎症介质等途径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方法多样,效果确切,临床被广泛采用[3~4]。益肾强督针法是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的一套治疗LDH的独特方法,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益肾强督针法结合双氯芬酸钠对LDH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并与单纯双氯芬酸钠治疗比较,旨在丰富针灸治疗LDH的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就诊的68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BMI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20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康复学组颁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5]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LDH的西医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认;②一侧腰腿疼痛,年龄在20岁~60岁之间,性别不限;③进入试验前1周患者未使用镇痛消炎药物或未采用针灸治疗;④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马尾神经受压等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②合并椎管狭窄,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等骨科疾病的患者;③合并心、脑、肾、血液、肿瘤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或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④对双氯芬酸钠过敏或抵制针灸的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口服,25 mg/次,3次/d,连续服用2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益肾通督针法治疗。①腧穴选择:肾俞穴、命门穴、关元穴、环跳穴、委中穴、阳陵泉穴、悬钟穴、昆仑穴,除关元穴外,均取患侧。②操作方法:嘱咐患者取侧卧位,医者将待针穴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选取0.32 mm×(25 mm~75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江苏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其中肾俞、命门直刺13 mm~25 mm,关元向下斜刺25 mm~40 mm,环跳针尖略向下刺40 mm~60 mm,委中、阳陵泉直刺 25 mm~40 mm,悬钟直刺13 mm~25 mm,昆仑直刺13 mm~20 mm,施以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约1 min,1次/d,连续治疗6次,休息1 d,共治疗2周。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越重。在患者入组前1 d,治疗疗程结束后以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分别测评1次。②JOA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7]评分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总分29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腰椎功能越好。在患者入组前1 d,治疗疗程结束后以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分别测评1次。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判定。临床痊愈:腰部和腿部疼痛基本消失,SLRT(-),能够正常工作;显效:腰部和腿部疼痛部分消失,局部没有明显压痛点,SLRT(-),基本能够正常工作;有效:腰部和腿部有轻度疼痛,SLRT(+-),能够从事部分工作;无效:腰部和腿部疼痛没有改善,SLRT(+),不能工作。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1±1.1、3.2±1.4,随访时VAS评分为2.4±1.3、3.9±1.7,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VA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JOA评分为22.8±4.9、20.2±5.1,随访时JOA评分为20.6±4.4、16.3±4.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JOA评分升高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分)
3.4.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 %(31/34),对照组总有效率79.41 %(27/34),观察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椎间盘损伤引起的,其中的软组织通过椎间盘壁压迫神经或脊髓,引起腿部、背部疼痛[9]。LDH的发病机理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比较公认的说法主要包括机械压迫、化学刺激以及自身免疫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坐班族、宅男宅女的增多,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趋势也越来越年轻化,持续的腰腿疼痛加之伴随的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现代医学对LDH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物理治疗、牵引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使用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可减轻相关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但中远期效果较差,并有一定的副作用,而手术治疗接受度不高[10]。国外研究表明,对LDH采取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比较,保守治疗的患者其短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稳定,且保守治疗的患者满意度更高[11]。所以,对于LDH患者首推保守治疗,针刺疗法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LDH的临床表现来看,可将其归属于中医“腰痛”“痹证”等疾病范畴,本病的发生与感受风寒湿邪,肾气亏虚,跌仆外伤等因素有关,其病机多以气滞血瘀、经脉痹阻、不通则痛为主。从经络病变来看,则多责之督脉和膀胱经。基于经络理论的针灸疗法治疗本病在古籍中多有论述,如《素问·刺腰痛》“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和《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的症状记录与LDH导致的腰腿疼痛相似,且指出病变累及督脉和膀胱经,而《摘英集》“寒湿腰痛,灸腰俞;闪着腰痛及本脏气虚,针气海”和《丹溪心法》“腰痛,血滞于下,委中刺出血,乃灸肾俞、昆仑”阐述了腰痛的病因及针灸治疗方法[12]。
近年来,针灸治疗LDH获效颇多,临床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认可和推崇。有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流,促进炎症水肿消退,延缓椎间盘退变,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稳定肌群。本研究采用的益肾通督针法基于经络理论,以“吕景山对穴”学术思想为指导,取督脉与膀胱经腧穴为主。“吕景山对穴”穴少而精,配伍巧妙,临床用于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颇为效验。有研究指出,“吕景山对穴”通过降低LDH模型大鼠IL-6、NO、PGE2的水平来调节免疫炎症机制,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13]。针刺处方中肾俞、命门滋阴补阳、强腰健膝,肾俞、委中益肾利腰、通络止痛,命门、委中补肾壮阳、活血止痛,环跳、阳陵泉疏利关节、蠲痹止痛,阳陵泉、悬钟强筋健骨、舒筋活络,加关元通调任督、助阳止痛,昆仑舒筋活络、理血止痛。诸穴配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结合,协同发挥益肾强腰、通督强脊,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之功。
本次研究结果指出,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说明两组均能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活动,可能与双氯芬酸钠消炎镇痛作用有关;两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及JOA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双氯芬酸钠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通督针法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双氯芬酸钠治疗,说明益肾通督针法联合双氯芬酸钠近期效果确切,远期疗效稳定,体现了中西医协同治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