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绘画色彩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22-04-25郭宏祥

流行色 2022年3期
关键词:颜色色彩绘画

郭宏祥

金山高级中学 江苏 苏州 215101

引言:色彩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绘画中,如何准确、精确地把握颜色,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进行一系列的景物创作或者是创作一组静态的作品时,我们会看到许多颜色各异的对象,而要把这些事物准确而真实地表现出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正确的方式。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能够持续地提升自己的色彩学习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以供各位参考。

一、当前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1.国家教育政策层面

高中美术是根据全国教学大纲的规定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的高中课程规划中,重点突出了强化高中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而美术课恰恰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的一门主干学科,即强化中学美术教学,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学生层面

通过与学生们之间的谈话得知,学生们大都还是比较喜欢美术这门课程。首先,美术课程不像高考那样有压力,学习起来既轻松又好玩,同时还充满了乐趣。美术课上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置身于课堂中,仿佛进入了一座艺术的殿堂,在轻松的互动中,可以掌握很多的知识。此外,其他学科所没有的艺术技巧和相关知识也是比较少见的。高中的美术课程涵盖了很多领域,涉及审美、绘画、工艺设计等等,虽然课程很少,但都是老师多年的积累,不可能在一本现成的书籍上找到。对好奇心旺盛的中学生而言,这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但是,尽管学生们打心底里都很喜爱美术,但是美术毕竟不是高考的一门课程,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这是一种浪费。因此,在高考的号角下,学生只能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主”课中去,即使是在美术课上也是如此。

3.学校层面

当前,高中的课程改革发展得很快,“主”学科除了必修课之外,还设置了许多选修课,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美术课本来就很少,现在更是被其他学科给抢走了。甚至,在一些学校的眼中,美术还不如体育,毕竟体育是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二、高中美术绘画色彩教学的策略

1.注重讲解色彩基础知识的有效方法

老师可以演示调和法,可以在纸上调匀,投射,或用玻璃瓶子盛适量的水,将各种颜色混合,观察色彩的变化,再由学生用色彩来搭配,加深印象。在讲间色的时候,要用两种基本的颜色来调和,比如把红和黄的调成橘子。课件中,红、绿、黄、紫、蓝、橙等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比如交通信号灯,年画的颜色。当讲到光源色时,可以用手电筒装上各种颜色的灯泡,让同学们看着它的颜色变化,并作相应的记录。通过课件演示,结合实际操作和实验,结合有关的色彩知识,并结合相关的绘图,对色彩运用进行分析,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生动而不枯燥,教学效果直观、效率高。

2.强调主观感受,加强交流

美术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让他们了解艺术的学习规律。颜色是艺术语言、艺术表达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美术教育的难点。艺术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特点与潜力,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引导学生辨别主观上的形体与颜色的差异,从而发现自己的个性。比如,从客观上来说,我们可以给小草一些其他的颜色,比如黄色、红色等等。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困惑,老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心灵拥有很大的能量,只需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就可以在艺术的殿堂里畅游。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推理、判断等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的节拍,并通过提问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展出的艺术品可以是完成品,也可以是半成品。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作品,提出“请学生们认真地看,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并给出原因;怎么会这样,如何改进?”可以点名让同学们回答,也可以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一个人来回答,剩下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答案进行辩论。最后,老师给出了一个评价和总结。这种讨论有助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文字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比如,在“光色心情”这一课里,色彩与情感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老师则可以发出提问:通常,我们都会尝试用与原来的对象相近的色彩,但我们要用哪些色彩来表现我们所不能看见的呢?接下来,让孩子们共同欣赏《蓝色睡莲》,莲花一般都是红花白相间的。但是,莫奈赋予睡莲一种蓝色的效果,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很有仙气,很有视觉冲击力,暖色的色调让人觉得很温馨。这会让人变得更理智,更清醒。温暖与冷色的完美组合能完美地表现出他们的情绪。在无缘无故的温暖中,在寒意中不缺乏温馨。学生能学会用色彩来更好的表达他们的感觉。除了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3.提高对色彩的认识

高中美术老师在教学时,必须要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来欣赏这些优秀的作品,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对颜色的敏感程度,学习颜色的搭配,以免因为使用不当而丧失美感。老师在指导学生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如果是自己的话,应该怎么用颜色?高中美术老师要从艺术鉴赏课程中挑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并将有关颜色的原理与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绘画的长处。

例如,老师会拿出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杰作《向日葵》(如图1 ),当学生欣赏完后,可以问一句:“你对这幅画有何感想?”一位同学说:“这张作品的构图看上去很简单,可是颜色的运用,却很有感染力。”另一位同学则说:“这张画的颜色非常明亮,令人眼花缭乱。”就在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老师又拿出了一幅黄永玉的画作,让大家对照着看。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黄永玉的作品有何感想?”同学们经过对比和鉴赏,有人说:“黄永玉的作品,既有厚重的感觉,又有明亮的感觉,又有中国绘画的味道,很有冲击力。”由此可见,色彩学习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具备更高的绘画素养,为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 《向日葵》

4.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对艺术感兴趣的情况下,积极地学习,从而使他们对颜色和颜色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因此,高中美术老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颜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获得艺术学习的快乐。

正如谚语所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上颜色课前,高中美术老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使学生对颜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高中美术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建筑艺术鉴赏》的课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前就把一束盛开的花朵拿出来,然后送到教室里去。学生们一定会很纳闷:“老师为什么要把鲜花送到课堂上?”这样,老师就能把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地标建筑,尼泰罗伊现代美术馆介绍给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们在听完后,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高中美术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为学生设计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合他们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和趣味,这样才能使他们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艺术的魅力,爱上美术,并且长期保持对美术的热爱。

例如,在《最后的晚餐》(如图2)课上,老师可以根据作品所呈现的内容,让学生们扮演自己的角色:把教室里的桌椅稍微布置一下,摆成一条直线,在中间的位置上,学生们扮演耶稣,而学生们则坐在桌子的两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含义,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其背后的故事,进而大大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

图2 《最后的晚餐》

5.注重绘画技巧

在高考的紧要关头,要使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颜色进行充分的把握,把颜色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为此,在加强学生的色彩基础知识、加强调色、用笔、作画等基础知识的培养之外,在临摹优秀作品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写生练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很好的作品,请同学们在临摹之前,先观察、分析作品的色调、色彩特征、色彩构成、色块布局、物体刻画、用笔方法,并加以探讨。将临摹与写生相结合,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又能博采众长,充实学识,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6.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手段要灵活多变,内外兼修,既不枯燥,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颜色的认识和表达。以下是几种做法,供各位参考。

(1)从静物的摆放开始,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体验色彩的搭配与协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表达欲望,激发其创作的创造性。

(2)加强表现色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增加色域,可以让学生们“玩”色彩,也就是让他们不画物体,也不画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要做一种颜色的游戏,把不同的颜色调出来,然后再用一种颜色来画,每个人都要画几种颜色。全神贯注于色彩的调配,使学生在色彩的搭配中,对色彩的认识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拓展了色域。

(3)将短期和长期的作业相结合。长期的作业训练了学生的深度思维,而短期的作业则是对归纳的训练。两种方法轮流进行,效果会更好。

(4)参观画展,举办自己的画展。通过参观美术展览,让同学们欣赏到许多优秀的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观,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再组织他们举办画展或比赛,让他们有了创造的愿望和竞争的愿望,他们就会发挥出“最高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他们的艺术水准。

7.教会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

在绘画中,我们常常要使用颜色对比观察法,教导学生正确的颜色观察方式,有助于学生了解颜色。老师能指导同学们使用类似的对比方法来观察对象的颜色,并鼓励他们在相同颜色中进行多次比较,从而发现其细微之处。比如,在一群固定的对象中,有一些颜色相近的苹果,老师可以让他们辨别哪个苹果颜色更鲜艳、哪个苹果颜色更深、哪个苹果颜色偏黄、哪个苹果颜色偏冷、哪个苹果颜色偏暖。这种反差有助于同学们分辨出细微的色彩差别。

8.开展分组教学

把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优异的,一类是低水平的。优秀的同学为他们安排了色彩写生的培训。另外一组表现不好的同学,给他们做了色块的训练,由于学习不好的同学对颜色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可以让他们从基本的调色开始。在调色时,教师让同学们自己试着调整,但学生对颜色的规律一窍不通,把颜色混在了一起。教师可以对学生们的调色效果进行评价,指出了其中的缺点,让这一部分的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接着教师可以给他们演示了一下,比如,蓝、黄、黄、橙三种颜色,随着蓝、黄、橙三种不同的颜色,只要掌握了它们的相互关系,就可以幻化出不同的色彩。通过教师的演示,使同学们感受到了色彩的奇妙,并由此而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此时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地进行了色块练习,同学们的性格特点在实践中逐渐显现,有些同学颜色偏深,有些颜色偏淡,有些则有些偏狂野,有些则较为严谨。通过色彩训练,可以使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迅速地把握颜色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9.培养学生的个性色彩风格

高中美术课时较短,学生的美术基本功较差。单纯以艺术专业的教育标准来进行艺术教育是不现实的。为此,教师可以在艺术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的个性色彩语言的开发,力求做到扬长避短。由于一些学生的艺术基础比较好,但是老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使得优秀的艺术人才白白浪费。而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他的学习方式也是正确的,他的性格特征很明显,在作画中,他知道如何强调自己的主观色彩和形态,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虽然他对颜色的运用还不够熟练,但他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表达方式,懂得艺术最重要的是创造性。

本文认为,在进行色彩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而不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以免压抑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把握色彩的基本规律和造型技巧,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艺术表达空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心理认知都不相同,所以他们的作画风格也是不一样的。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色彩教育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有其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发展。在艺术教育中,要使学生理解颜色的基本原理,把握颜色的规律,把握颜色的本质,通过临摹、写生、默写等训练,使学生的颜色感觉、绘画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颜色色彩绘画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特殊颜色的水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