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设计的时代审美价值
——以国际主义风格的兴衰起伏为例

2022-04-25侯晓祎尹广蔚

流行色 2022年3期
关键词: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字体

侯晓祎 尹广蔚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6

引言:网格系统、无衬线字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地位自不必说,无论在19世纪还是今天,都是设计师们使用的主流元素。追根溯源,他们在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一场60年代的平面设计运动中广泛使用,一直影响到现在的设计。也许人们不了解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但我们一定知道网格系统和无衬线字体。作为一切的源头,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值得我们探索。因为国际主义风格还没有消失,其理念还影响着我们。

一、国际主义风格概述

1.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起源

国际主义风格也是瑞士风格,于1920年起源于德国、荷兰、前苏联,1950年代在瑞士发展为一种平面设计风格。其影响力横跨1950到1970年代,并延续至今,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可谓是颠覆性的改变。

国际性发展的雏形产生于平面设计的过渡阶段,被称作“最终的折衷主义”的新艺术潮流已经过去,近代艺术风格的兴起,新风格派和至上主义等给平面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适逢其会,以荷兰新风格派和俄罗斯至上主义为代表的极度理性、简洁、强调功能化和几何化的设计风格,给审美疲劳的大众带来焕然一新的视觉冲击。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平面设计也陷入了停滞。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率先从战争阴影中恢复过来,并带动设计界恢复元气。受二战的影响,西欧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致使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简练和规范的设计方式。也就是在这种思潮和需求之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不断涌现,简约的功能性设计势不可挡。在与欧洲国家在设计的风格上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磨合与结合后,最终确立了以欧美形式的简洁主义为特征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这种风格也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上最流行的主流设计风格。

在纳粹强行关闭包豪斯之后,包豪斯大部分师生被迫移民美国,随之现代主义设计经过在美国的发展,逐渐发展为国际主义风格。现代主义兴起时,提倡的是设计为大众服务,带有民主色彩,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社会阶层结构,可以简单的分为少数富有的资产阶级和大多数贫穷的无产阶级。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主义设计所提出的“把设计从为上层权贵服务,转变为社会大多数人服务”才有了服务对象的立足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富有的中产阶层占据了大多数。服务对象的变化导致了现代主义中的民主性和大众性被抛弃了。以前现代主义设计是为了给大众省钱,所以不要装饰,减少形式,把功能放在第一位;而国际主义风格则是资本主义为了显示有钱,追求潮流,追求形式特征,甚至不惜牺牲功能。

2.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特点

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干净、简约、易读、易于识别,其设计规律包括非对称排版、栅格系统、无衬线字体、靠左对齐而右边不齐等。采用简洁的网络架构和近似规范化的排版方式,从而实现了统一性特点的设计。设计特点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符号化、形象化;以无衬线字体为主;使用较少颜色;排版根据版面进行规律的布局。

在视觉方面,无论字体还是插图照片标志,数字网格都采用非对称的平面组织设计元素,使之达到设计的视觉统一,以无衬线体版面排成左齐但并不拘束于矩形之中的形式,平面效果非常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式化。功能主义设计观念强调理性的科学概念,特别是数学逻辑。这种设计观念使设计师在创造性表达中更加注重对设计的目的、内容、功能和结构的理解。国际版面风格的设计师更关注他们发展设计事业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表现形式。设计师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在设计作品中的视觉察觉到了设计的这种变化,他们开始反思设计的社会责任,并且开始关注设计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他们认为设计是一项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活动,因而采取了更全面、更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单独的问题解决方法,而不是单纯个人表达。设计师并不把他们看作艺术家,而是把他们看作是社会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重要信息。因此,明确的视觉秩序成为设计的目的。

二、国际主义风格与平面设计

1.唯功能而生的设计风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行业不仅遭到战争影响停滞不前,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世界各个国家开始紧密联系,设计也不仅仅服务于单一受众,因此需要一种面对不同受众都适用的设计风格。因此,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便很快在全世界流行开来。正是这样,设计在那时开始更加关注内容而不是装饰性,而是通过去除装饰,来消除观众的干扰,方便在各个国家传播。

20世纪20年代,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在俄罗斯、荷兰和德国兴起,20世纪50年代终于在瑞士兴起。 作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一部分,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对平面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它让平面设计有了新的追求,干净、易读、客观,无衬线字体和网格系统的使用成为了它最主要的特征。当代平面设计的实用性、功能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设计师在追求设计效果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产品的实用价值。 设计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设计师奇思妙想的创意平台,不管设计理念是什么,归根到底还是“以人为本”。

2.灵感之外的设计工具

严谨地使用网格系统进行排版是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主要特点之一。网格系统是一种在平面设计中创造秩序感的工具,它使排版更加简洁,信息更加清晰。 网格系统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网格系统的使用意味着系统化、清晰化以及秩序感,用客观代替主观,强调设计师的工作应该是可理解的、客观的、功能性、符合数学逻辑美感。1968年瑟夫•穆勒•布鲁克曼在《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中提出了一个即便放在当代也是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排版工具之一—网格系统,也叫栅格系统。

深受现代主义影响的荷兰平面设计师维姆•克劳威尔也是“网格系统”的忠实拥护者,他的作品严格的遵循了网格系统,所有的设计都存在于他创造的秩序当中,他甚至利用网格系统来设计具有未来感像素化的字体,这在当时无疑是超越时代的设计。

在要求顺序与秩序几乎达到极致的程度时,网格系统恰恰是可以作为普遍适用的方法,使每个人能够理清设计中的逻辑,达到统一性极高的秩序以及阅读层级。设计应以普遍原则为基础,不留有任何个人想法表达的余地。

3.追溯瑞士无衬线字体

使用无衬线字体来进行排版则是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另外一个特点。衬线是指文字笔画末端的装饰细节,而无衬线体则完全的放弃这些装饰,只留下一个简单、有力的躯干,完美的契合了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所传达的干净,易读,去装饰化的理念。(图1)

图1 衬线体与无衬线体

位于德国的铸字公司H.Berthold AG于1896年发布了一款名为Akzidenz-Grotesk的字体,但在当时这种看起来有些“怪诞的”字体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二战后,Akzidenz-Grotesk开始流行起来,它成为许多拥护“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设计师的首选字体,这也是无衬线字体第一次被广泛的使用(图2)。随着Akzidenz-Grotesk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影响的瑞士哈斯铸字公司则推出了一款设计史上里程碑式的字体Neue Haas Grotesk与之竞争,之后为了打入国际市场,Neue Hass Grotesk更名为所有人都熟知的Helvetica(图3)。helvetica造型中性,简洁,清晰,能够适用于任何环境,“helvetica”意思为“瑞士的”,它的造型和名字都完美的诠释了瑞士—这个始终保持中立国家的态度与精神。如今无衬线字体随处可见,作为代表的Helvetica字体甚至成为世界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字体,而很少人知道无衬线字体的广泛使用正是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开始,在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兴起之前,衬线字体一直都是主流,而无衬线字体非常少见,甚至是被看成“丑八怪”的存在。

图2 Аkzidenz-Grotesk字体

图3 Helvetica字体

字体在当时只要易读、清晰就好,装饰性只是表面的视觉效果,使用无衬线字体并不是一个生硬的规定,但大家都约定俗成。这都是基于无衬线字体的特点,所以Helvetica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两者也就互相成就,成为不可割舍的存在。

三、国际主义风格平面设计时代审美价值

1.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衰退

国际主义风格在于其客观的、非主观的设计标准,忽视形式感、个人风格、设计师偏好、受众喜好、项目宣传等需求,仅需遵守传达信息最基本的视觉逻辑足以。这不仅消除了个人的审美价值、无视了个人的需求,同时忽视了传统审美对人的影响。因此,在平面设计的后期历史中,设计师们反抗功能主义,增加了更多的感性、个人和自由的元素。 这些设计师的创作思想和风格,对后来的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在美国的延续,也逐渐偏离了设计先驱的初衷。

探究国际主义在现代的局限性,其一,结构是无限的,但清晰的结构是有限的。清晰的结构,要考虑到易读性,一般文字都是横排或竖排,当文字信息的排列方式固定后,背后的网格一般也就固定下来,就是纵横交错的矩形网格。对于矩形网格来说,无论如何细分,设置网格间距或者不设置间距,最后形成的结构都是有限的,在很多时候,产出的文字编排方式都是相似的,最终形成类似的视觉画面。至于曲线网格、异形网格,很多时候即使采用也只能用于局部,不能作为掌控性的力量,不然清晰性可能得不到保证;其二,仅仅采用文字排版的方式,虽然纯粹高级,但未免有些单调。在当下的平面设计界,去图形化、去图像化似乎成了很多设计师的偏好,在很多时候,即使面对的设计需求不同,仍然会考虑使用同样的方式—纯粹的文字编排去进行设计。这样带来的后果是,虽然设计出品的信息传达很直观、画面很纯粹,但是失去图形、图像所带来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的画面之后,最终的观感很容易陷入趋同或者单调。这种以文字编排为核心、结构化的设计风格,只能作为我们平面设计风格工具箱中很重要的一种设计方式,并不是一种普适的、万能的设计形式;其三,现代许多国际主义设计有时候是一种欠缺考虑的跟风或者思维惯性。这种跟风、或者思维惯性的设计方式,很多时候忽视了设计真正目的,只是先入为主地产生一个风格偏好,再顺理成章的开展下一步设计。

2.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时代影响

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在美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并在美国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人类有着并不仅限于技术和经济上的需求, 他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 尤其是在那些与文化和美学相关的领域。”这种结构化的设计在诞生之初,包括一直到现在,都是有生命力的。它直接展示文字编排的结构美、色块本身的冲撞美或平静的美,在传统的、具象的、图形花哨的商品货架中,脱颖而出。关于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有评论界认为,这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新高度,也是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上的进步,但是现代主义的倒退,它否认设计的功能主义原则,否认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形式大于功能否定现代主义的艺术观。但客观的说,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在一定时期内实实在在的征服了世界,成为战后世界设计的主导风格。无论在广告设计还是其他平面设计领域,“图形化”趋势,或者说用准确、优美的图形语言传播信息、解释抽象理念成为视觉现代性质的重要特点。因此,国际主义风格平面设计师的设计因其规律的运用,图形与文字的系统化排列与几何学组合,更因其作为国际性通用的图形语言而受到全世界的推崇。

结语

我们的设计可能时常受到某种风格,某种思潮的影响,比如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包含的元素和理念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它去装饰化,务实,易读,干净的特点还有对于无衬线字体和网格系统的使用,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今天的设计。当这些东西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时,也许我们不会对它追根溯源,但是设计不仅是视觉的感受,其背后更有理性的观念在支撑。

总而言之,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给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融入了我们的每一个人的生活,直到今天,这种设计风格仍然在包括但不限于设计的行业中悄无声息地宣示着它的无所不在。今天各种风格的设计层出不穷,我们在设计这条路上走的很远,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出发。

猜你喜欢

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字体
字体的产生
新国际主义想象:实现中国软实力升级换代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01 国际主义在中国援外中的实践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
组合字体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现代主义复兴
字体安装步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