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边富民行动对中国边疆地区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
2022-04-25詹筱媛梅自颖
詹筱媛 梅自颖 白 钰
(1.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81;2.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 北京 100872)
引言
兴边富民行动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边疆地区发展的保障。该政策通过在边境地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加强边境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稳固边防等措施实现边疆地区乡村振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动教育发展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过程。
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教育人力资本通过提升劳动力知识获取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从社会发展角度,人力资本是边民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直接途径。人力资本有利于国防巩固、社会和谐和社会公平。从文化发展角度,人力资本增强了边民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成为边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教育能更好尊重文化差异、缓解文化冲突,塑造边疆稳定的文化生态和安全环境。
兴边富民行动改善了边疆地区的发展面貌,有助于边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农村生产条件改善,地区经济发展增速,民族凝聚力增强。在2013年后教育扶贫覆盖边疆地区、涉农资金统筹等政策背景下,评估兴边富民行动对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效果,有助于提升未来兴边富民行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一、数据、变量和方法
(一)数据来源
采用2015—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教育统计年鉴》及《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获得省级层面数据。采用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教育统计数据》获得县级层面数据。省级层面信息包括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边疆九省区和未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西部非边疆六省区。县级层面数据按照国家民委边境县名单找到对应毗邻县名单,从而获得兴边富民行动下同为民族地区的边疆九省区103个边境县(市、区、旗,以下统称县)与西部非边疆六省区109个毗邻县的变量信息。在排除数据分析过程中关键变量上的样本缺损后,最终进行有效分析的样本为207个县(市、区、旗),其中有101个边境县(市、区、旗),106 个毗邻县(市、区、旗)。
(二)变量选择
1.解释变量
将自1999年起是否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政策作为解释变量。从省级层面,边疆九省区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省,西部非边疆六省区为未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省。从县级层面,以是否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作为划分标准构建一个二值变量,划分实验组(边境县=1,即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和对照组(毗邻县=0,即未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2.被解释变量
将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了测算边境县和毗邻县的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对统计数据和公报数据中的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为单位统一的质量指标或每万人所占数量指标。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构建衡量教育人力资本的指标。(1)学生数量和质量:学生数量以每万人对应的在校学生数量衡量,学生质量考虑受教育年限、入学率、生师比变量;(2)学校数量和规模:学校数量和规模以每万人对应的学校数量和占地面积衡量;(3)教师数量和资历:教师质量和数量则以每万人拥有的职工数量及不同学历、职称的教师作为衡量指标;(4)省级层面比较时纳入教育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教育投入作为衡量教育存量的指标。在构建上述三个维度后,从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五个不同教育阶段分别展开分析讨论。此外,省级教育人力资本层面我们还使用了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指标,以此衡量政府教育投入差异。
3.控制变量
进行PSM分析时选择合适的匹配变量具有重要作用,匹配变量需满足条件独立假定,共同支撑假设和平衡性假定(Balancing Hypothesis)。从这三个条件出发,按照已有文献和统计年鉴中对县域发展评估的维度和标准,我们对统计数据和公报数据中的相关指标进行系统编码,转化为单位和度量标准统一的变量,然后作为控制变量对边境县和毗邻县进行匹配。 (1)人口密度,即县域总人口数与行政区域面积的比值,以此控制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产生的规模效应;(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此控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教育人力资本差距产生的影响;(3)县域财政收入水平,即用县财政总收入占县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县级层面的财力水平差异;(4)农业/牧业增加值占比,即农业/牧业增加值占县生产总值之比,以控制产业结构差异产生的影响;(5)医疗床位数/万人,使用该指标控制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 (6)电话用户数/万人,以通信发展水平衡量不同县的信息化程度。这些变量从地理人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府活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等维度描述了边境县和毗邻县除教育人力资本现状之外的其他特征。
(三)方法与模型
运用PSM进行分析的核心思路是为样本中的实验组(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的边境县)寻找到实现最佳匹配的反事实对照组(未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但地理位置上与边境县接壤的毗邻县)。建立如下模型进行估计:
在(1)式中,Y代表不同县的教育人力资本水平;X代表每一个县i可观测到的协变量向量,即在地理人口、经济发展、产业机构、政府活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等变量上的特征;D为是否实施兴边富民行动,D=1代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D=0代表未实施兴边富民行动;β即是我们关注的关键变量,代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对教育人力资本产生的影响效果;ε代表随机扰动项。
进行PSM估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基于地理人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府活动等不同层面的特征,运用Logit回归模型估计获得样本县的倾向得分值,即该县在某教育阶段获得某一水平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条件概率拟合值;(2)在共同支持域内按照PSM的匹配方法进行匹配。首先,检查共同支持域,共同支持域即为边境和毗邻县倾向得分相同的范围,在此区间匹配可保证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控制变量的分布相对均衡。其次,根据倾向得分值将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边境县的倾向得分值与未实施的毗邻县进行匹配。采用最邻近匹配、半径匹配、核匹配三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通过不同方法验证结果的稳健性;(3)计算参与者的平均处理效应,公式如下:
其中,Y表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边境县在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阶段呈现的教育人力资本水平,Y表示未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毗邻县的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将ATT作为观测平均处理效应的变量,即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在某教育阶段的教育人力资本变量产生的平均效应。
采用STATA14.0进行数据分析。
二、实证结果
(一)兴边富民行动下省级层面教育人力资本的差异
以下从教育投入情况、学生数量与质量、教师数量与质量、学校数量与规模方面来反映兴边富民行动中边疆九省区教育人力资本变化的情况。
1.边疆省区与非边疆省区教育投入情况
边疆九省区和西部非边疆六省区教育投入情况如图1所示。从小学到中职不同教育阶段,对于每个学生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而言,教育投入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特别是对边疆地区投入的增加幅度明显,其中西藏、云南、甘肃整体而言投入比重最高。
2.边疆省区与非边疆省区学生数量与质量比较
在校生数量方面,2018年较2013年,边疆九省区和西部非边疆六省区高中、中职、初中每百万人在校学生数量都呈现负增长,小学呈现正增长。除小学外,相比边疆九省区,西部非边疆六省区每百万人在校学生数量减少更多(见表1)。
表1 2018年较2013年在校学生增加数/百万人
在生师比方面,边疆九省区2018年较2013年生师比总体下降,一方面是教师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及初中阶段在校生人数有所下降造成生师比的下降。但较西部非边疆省区的下降幅度小,在西部非边疆六省区学生数同时下降的情况下说明西部非边疆六省区教师配置优于边疆九省区。
在入学率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边疆九省区的平均学前教育入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9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高于全国0.91个百分点。小学入学率及高中入学率较全国水平略低,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1个百分点。与西部非边疆六省区比较,除义务教育巩固率高出0.89个百分点以外,其余指标均与西部非边疆六省区有差距。
从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情况看,边疆地区2018年较2013年增加0.71年,西部非边疆地区增加0.27年,低于边疆九省区(见图2)。
图2 2018年较2013年边疆省与非边疆省受教育年限变化情况
3.边疆省区与非边疆省区学校数量和规模
学校数量和规模呈现几个特点:一是边疆九省区高校、高中的规模稳步增加,特别是建筑面积增加明显;二是中职学校数边疆九省区及西部非边疆六省区均出现数量下降,边疆九省区每百万人平均减少1.28所,西部非边疆六省区减少1.09所;三是边疆九省区幼儿园机构数及建筑面积平均增长幅度超过60%。
4.边疆省区与非边疆省区教师数量和质量比较
边疆九省区教师数量在稳幅增长。高校、高中教职工数量增加明显,特别是受到政策影响明显的学前教育,教师数量增幅超过60%。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上升较快。高校教师学历水平和专业技术职称水平快速提高。高中教师学历与职称增幅超过高校。中职教师流动性较大。初中及小学教师的学历增幅均超过100%。西部非边疆六省区的教师学历及职称水平总体高于边疆地区,边疆地区教师的整体水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二)兴边富民行动下县级层面教育人力资本的差异
比较而言,在学前阶段和高中阶段,边境县每万人在校学生数、在校职工数、学校数、生师比各变量均值均高于毗邻县;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边境县仅每万人学生数高于毗邻县;在职业教育阶段,毗邻县每万人拥有的学生数和学校数更多,边境县每万人拥有的在校教职数和高级职称教师数更多。
进一步说,兴边富民行动下边境县在学前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教育人力资本发展较毗邻县好;在小学阶段和学前阶段,除在校学生数外,边境县在教师和学校层面优于毗邻县;职业教育阶段上边境县在教师层面上发展更优。
(三)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
本文于此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首先,基于共同支撑假设和平衡性假设来说明匹配结果的稳健性。然后,呈现PSM匹配后的结果并进行分析。
1.共同支撑假设检验与平衡性假设检验
在对PSM匹配的结果进行分析时,只有支持共同支撑假设检验与平衡性检验才可说明匹配的结果是高质量且是可行的。前者旨在保证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样本县在综合特征上无显著性差异,后者则旨在保证两组之间的样本县在具体指标是相似的。因此,在估计兴边富民行动对教育人力资本的平均处理效应时,还需要检验匹配前后的样本县是否支撑共同支撑假设和平衡性假设。
共同支撑假设认为,当干预组和对照组拟合的重叠区域足够大时,匹配的结果是有效的。绝大多数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县匹配成功,落在共同支撑区域外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量较小,说明只有极少量样本损耗,共同支撑假设得到满足。
基于表2中的结果,遵循Rosenbaum和Rubin的方法我们通过t值、标准化偏差值、伪R值(即Pseudo-R)等指标对结果进行平衡性检验。首先,观察t统计量。从表6中结果可以看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控制变量在匹配后不存在系统性差异,P 值均显著大于0.1(P>0.1)。其次,观察标准化偏差。Rosenbaum和Rubin认为,当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匹配后的标准化偏差不超过20%时,匹配效果满足要求。此外,匹配后的标准化偏差均在较大范围内实现降低且均低于15%,说明匹配后的结果是相对有效的。再者,边境县和毗邻县在匹配后,Pseudo-R值显著降低,从0.111下降到0.005,并且LR chi从31.38大幅度减少至1.21,说明模型的总体拟合优度良好。从平衡性假设检验的结果可以发现,边境县和毗邻县的匹配控制变量分布一致,满足平衡性假设,匹配结果是有效的。
表2 PSM匹配的平衡性检验结果
2.基于PSM匹配方法的兴边富民行动对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
据表3呈现的数据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和毗邻县教育人力资本产生的效果并不一致。兴边富民行动对学前阶段每万人在校职工数(p<0.05)、每万人学校数(p<0.1),初中阶段每万人在校职工数(p<0.1),高中阶段每万人学校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
表3 基于Logit模型的PSM估计结果
在学前阶段,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边境县在每万人在校职工数和每万学校数量显著高于未实施富民政策的毗邻县,每万人在校职工数在三种匹配分析下的平均ATT值为2.18,t值在0.05水平上显著;每万学校数量的平均ATT值为1.83,t值在0.1水平上显著;在学校占地面积和每万人学生数量上虽无显著差异。在小学阶段和职业教育阶段,边境县和毗邻县在学生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各项指标上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差异。在初中阶段,边境县每万人教职工在校数量显著高于毗邻县,平均ATT值为15.51,t值在0.1水平上显著,在其他变量上也无显著差异。在高中阶段,边境县每万人学校数显著高于毗邻县,平均ATT值为0.06,t 值在0.05水平上显著,在其他变量上也无显著差异。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比分析边疆省区和非边疆省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发展现状比较省级层面的教育投入和教育存量差异,采用PSM匹配法分析对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发现:
从边疆省区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兴边富民行动增加了对边疆省份的教育投入,有效提升边疆省份的教育存量;教育质量上,受教育年限的提升直接反映出边疆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但九省区内部有明显差异;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水平提高明显,为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但初中及高中教育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边疆初中、中职及高中学生数的下降可能因人口流出造成。边疆九省区总体教育人力资本的提升体现了政策倾斜和政策扶持对边疆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发展的显著正向效应。
从边境县的局部发展情况来看,在兴边富民行动下,学前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教育提升效果显著,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是目前教育的重要投入阶段,教育人力资本取得突破性进展,因而在多个指标上边疆地区显著高于非边疆地区。兴边富民行动对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和学校数量、高中学校数等的资源配置上作用明显。符合重点发展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政策导向,有助于教育均等化的实现。但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队伍稳定性有待加强,未来发展需保证边疆地区教育人力资本质量的可持续提升。初中阶段边境县仅教职工数量显著增加,职业教育阶段和小学阶段无显著变化,体现出兴边富民行动在不同教育层级投入和产出上的不均衡性。上述结果一种可能原因是国家和政府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视带来边疆地区和非边疆地区均得到显著改善,地区之间差距逐渐趋于缩小,在边境和非边疆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差别不大。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兴边富民行动的正向溢出效应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小学阶段教育人力资本的上升空间相对饱和因而地区间无显著差异;初中阶段的教育趋于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而职业教育是目前教育发展的短板,因为边疆地区和非边疆地区均处于低水平的教育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故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基于此,我们对未来边疆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实现教育从差异性向均衡性发展,提升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水平。注重边疆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关注不同教育阶段的人力资本积累。在加大对边疆地区教育投入倾斜和扶持的过程中,注重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间、不同教育阶段间的合理分布和平衡发展,在缩小城乡差距、中西部差距的过程中保证优势资源在不同教育层级间的精准投放。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在边疆县市的教育投入考虑从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逐步转变为由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从而使兴边富民支持资金更加精准投放,发挥作用。
第二,实现教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形成动态协调的发展机制。对兴边富民行动中民生保障建立起教育人力资本在“数量-质量”维度上的动态协调发展机制,在保障基础性设施投入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教育人力资本的质量水平,关注学生、学校和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三,实现从关注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并重转变,推进教育结构调整。充分抓住当前国家的政策机遇,利用现有的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就业及发展能力。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形势下,能够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力的实际需求,实现多元人才培养。
第四,实现多项政策融合并举和激发合力,以增加边疆地区优秀人才引进。一方面,通过人才引入政策改善教师结构,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稳定性,提高边疆地区尤其是边疆贫困地区的教师质量;另一方面,注重现有教师的学历水平提升和职称评定,注重现有教师队伍的人才发展和人才培养。
第五,全面增强兴边富民行动对边疆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兴边富民是边疆和边民的全面发展的保障,边疆教育人力资本的提升是边民发展的核心。加大对边疆教育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边疆教育人力资本储备,将有助于边境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和缓解边疆地区人口流出压力,进而为实现稳边固边、沿边开放及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持久动力。提升兴边富民行动中教育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