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探析
2022-04-25哈立平
作者简介:哈立平,(1983.9.20),男,汉,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人,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固定资产。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属于政府财政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能够对专项资金进行合理、高效地使用,并以此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将之称为专项资金管理,即是说对该资金的拨付必须有具体的用途,这样才能实现对资金的专项管理和有效拨付。所以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有必要实施有效监控,并且对最终所形成的经济效果实施绩效管理。对专项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有效监测,积极研发并制定业绩措施,促进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正常高效开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
1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内容
1.1评价指标
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对专项资金绩效考核的定性指标加以分析,定性指标中包括对专项资金运用的有效性开展调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接受了专项资金运用后,如果想要掌握对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必须利用一定方式在使用款项时顾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评价指标,一般所采用的方式是问卷调查法,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对专项资金的专项使用情况,综合之后提出问卷的主要内容,其必须关注的问题是把问卷进行合理的发放,并注意回收率。针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综合研究之后,可确定绩效管理工作的最后结论[1]。
1.2评价阶段
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一般分成3个评估发展阶段,即前期、中期和后期。在绩效考核的前期阶段,所涉及的重点工作内容主要是就专项资金的运用情况作出评价,评估的要点是项目使用的可行性,因为必须从全方位的考虑到专项资金被分配和使用以后所产生的绩效问题,所以在前期的绩效评价阶段必须格外小心,对不具备合理性、不明确在投入以后会产生相应收益的项目不得审批。前期的评估阶段尤为重要,有必要对所申请的项目做出严谨的把控,在绩效考核的中期阶段,对于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监测为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其贯彻的准则是通过严格的管理项目投资成本,缩短期望收益目标和实际达成目标间的差距,力求让绩效评价工作真正的发挥作用,从而提升专项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在绩效考核的后期阶段,最主要的评估工作内容是对于项目成果进行总结,以检验专项资金在使用后是否实现了项目预期中所设定的目标,及其应用后所形成的效益,把绩效考核的工作内容贯彻到最关键的问题上。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专项资金是指由国家及政府相关机关下拨给行政事业单位,并且有专项规定使用的资金。这种投资方式一般要求资金必须实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且做到独立报帐核算。按照职能性质和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对专项资金的称谓也互有差异,有的叫专项费用,也有的叫专款等,虽然它们在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总体来说,专项资金的内涵上又是一致的。专项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费用来源的主要部分,担负着完成某一发展目标或实现某一特定任务的关键责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的绩效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单位财政投入的实际使用价值,也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特定的发展目标和特定任务能否得以实现,同时也可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同时,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考核绩效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财税政策机构改革的重大措施,也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针对新形势、新需要,开展国家财税政策机构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的绩效考核工作落实有助于财务管理特定任务的完成,促进资金运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高效性,能够达到效益性、效能性与社会化,提高财务效益,也是行政部门事业单位财务职能发展的必然需求。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模式,将有助于培育优秀的财务团队、提高整个单位财务水准,也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管理机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2]。
3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意识欠缺
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对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而言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由于近年来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不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也要利用绩效管理工作来全面提升专项资金的产出水平和效率,从而提升服务对象的整体满意度。不过,因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中专业知识的相对欠缺,进而导致实施过程时往往绩效管理工作流程中,出现了各种因人工操作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进而对工作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是出现财务损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为应付检查而实施单纯的绩效管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在使用专项资金管理时,会关注于项目申报而忽视了各项绩效管理工作。因为,他们日常关心的重点问题,就是在项目申请时能不能得到批准,而没有和项目实际管理充分融合,很容易造成专项资金的发放无法及时有效,以及绩效评价结果未和项目后期的资金分配緊密结合等种种迹象表明了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还没有真正被重视起来。
3.2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而言,由于专项资金项目一般具有导向性,其考量的因素也较多,比如各项业绩目标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投资如何合理合法等,确定专项资金的业绩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因此,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在确定各项业绩目标时存在着如下几种现象:一是阐述不全面,一些项目的业绩目标只单纯地说明了该项目所要实现的数量目标和社会效益,或是业绩目标所包含的其中一些具体内容。二是阐述不适当,某些项目的业绩目标只单纯地说明了该项目的工作内容,或是该项目的具体含义。三是按工程年度分各阶段目标随意性较大,一些长期工程项目的业绩目标设置无法在分年度内加以精确细化。四是按工程项目分业绩目标设置繁琐,在某些配套工程项目中包含许多子项目,具体的业绩目标无法精确说明,项目管理者以及有关责任人往往在项目设计时也只是笼统地加以说明。
3.3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当于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打分标准"。但是,政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设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打分权重设定得较为随意,因为绩效评价结果能获得较高分,而把一定的高权重设定在相对较易打分的指标体系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片面性,不能综合考量其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只关注产出,不关注管理效果。例如:如果绩效任务中显示的农药等废弃产品包装处理量超过了相应吨数,则按照此规定,工作人员在年底前很好地实现该指标完成绩效管理,但也忽略了其他与此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部分定性指数无法合理评估,没有定量指数支撑,比如可持续影响指数的设置定量困难大。绩效评价指数可靠性较差,缺乏统一的指数可参照,评估人员判断起来很困难。
3.4绩效评价结果不重视
绩效考核成果就相当于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成绩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对绩效考核成果也有不同的态度,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对于专项资金进行的绩效考核主要是为了希望能够完成上级单位所下发的任务,并且以汇报形式对各項资金管理进行总结以完成任务,因此相关的绩效考核成果就被当作档案储存了起来而没有被人关注。某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着力去整改绩效考核成果中出现的问题,能有效使后续相关资金管理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不过也因为所要求改善的一些问题困难系数较大,有关人员无法凸显成效,因此也就搁浅在一旁。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尽管通过绩效考核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缺乏适当的奖赏制度,有关工作人员就会缺乏积极性。尽管财政在对专项资金计划进行审查时有考察该项目的绩效考核成果,但是因为绩效考核有滞后性,使得当年的计划和绩效考核成果脱钩。
3.5配套设施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配套设施不健全,体现在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评估指标与体系之间应该可以体现出共性,还需要反映出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评判准则,同时也要体现出个性。从目前的评判准则加以考虑,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由于奖励激励机制的缺失,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考评,如果可以和具体的奖励激励机制相联系,会形成良好的管理效应。原因是必须把绩效评价的结果,落实到所指定的责任人才能形成良好的执行效应。当意识到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设以及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之后,今后就必须注意对于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设[3]。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措施
4.1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科学合理的业绩总体目标,就是做好绩效总体目标的管理。绩效总体目标必须是指计划资源在规定期限内所预计实现的最大产量与效益。而绩效总体目标则必须指向具体、精细、定量、科学合理可行。绩效总体目标要格式生产能力和效益有关,并与明确的用途密切相关,要用具体的经济技术指标来说明,还能够量化的测算。在专项资金的运用过程中要做好绩效监控,事中监控也是单位做好绩效管理的一种关键手段,除使用单位自己的管理方法之外,监察部门也要发挥着监察的功能,尤其要做好对专项资金运用过程中的事中监察,以便及时纠偏,对促进项目投资发展起到了更大的功效。各项资金投入运用完毕后,政府还要进行各项资金投入的评价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工作是整个企业绩效管理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核心管理工作内容,企业绩效考核就是通过制定的业绩目标,使用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对企业支出的经济性、绩效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估。由于业绩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关键,所以对前期业绩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完成。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必须实现多层次和全面覆盖。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要做好绩效考核的自评工作,政府财政部门也要做好对专项资金的重点考评工作。全面覆盖是指绩效考核工作的层面要宽,全部的政府专项资金都应当进行绩效评价。此外,还应当重视绩效考核工作的独立性,绩效考核人员要独立于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之外,使考评工作更具客观性。完善的监督机制也可以提高专项工作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化,进而增加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率。具体内容主要涉及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所实行的专项资金管理绩效机制进行探析,并利用多方数据分析和调研,以查找出其所面临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应当进行调研工作,从政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自身的情况入手,根据财经市场的变化,进一步的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作出完善和健全。另外,政府还必须建立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管理机制,以确保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工作的合理实施。
4.2提升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水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编制即确定了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规划,项目预算编制水准的好坏就将会影响到专项资金实际使用规划的科学化和准确度。要使财务人员思想价值观上充分认识到专项资金预算编辑对建设项目开展情况和投资效果所产生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训练提高其对项目预算编写的服务能力。要把握好项目的审查关,根据建设项目情况做出完整的研究报告,以保证专项资金投对项目用对方向。规范、细化开支名堂,要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资金物流管理情况作出全面调研,将整个建设项目成本结构加以细化,并且把某些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并事先提出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策划来处理在建设或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突发性情况,以避免资金不足或费用趴窝等现象。确定专项业绩目标,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前提。综合考量专项资金业绩工作目标所需要涵盖的具体内容,以合理地确定专项资金业绩工作目标,为政府专项资金业绩管理工作指引方向。关于政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项目有许多,可根据科室或职责分小组对项目管理所依据的有关文件加以理解,系统分析、探讨项目管理所需要形成的经济性、所取得的社会效益、所需耗费的资源、所要求提供的服务水平等,制定一种可控的、可测量的、富于挑战性的项目管理总业绩工作目标和各子业绩工作目标,对其中最关键的各项业绩目标加以重点考察。若某个专门包含了许多子建设项目,可按子建设项目进行分组讨论,使之更加适应于项目管理实践。
4.3强化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的过程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在专门资金投入的拨付和使用等环节上应该做好事中管理监控,严格遵照国家专项资金的管理规定,进行专门开展监督,以保证国家专款专用,运行规范性。加大国家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落实力度,以均衡国家用款进度。保证投资安排跟得上时间,经常留意投资落实情况,对投资计划未能按时落实的项目要采取警示机制,及时查明投资原因并监督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划拨资金,避免建设项目因投资问题无法实施或中途停止等現象。同时定期报告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对在经常达不成计划支出序时推进的重大专项项目,对负责人启动问责机制。地方财政管理机关要对沉淀资金实行清理收回制度,通过清理回收未能按时支付的各项资金,以逐步盘活地方财政部门存量资金,并为落实措施进展不佳的行政事业单位敲响警钟[4]。
4.4完善配套设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发展必须从自身具体情况考虑,根据项目的特殊性建立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发展战略规划的引导下,形成多重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便进行更多维度的考核,但从目前的评估标准中加以考虑得还不全。积极的建设奖惩激励机制,为了产生更好的管理效益,政府需要把绩效评价的成果落实到所指定的责任人,如此才能更有效强化政府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落实力度,有效促进更好评价效应的体现[5]。
5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必须对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给予高度的关注,并针对于目前在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如关注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相关设施不健全、缺乏法律机制保障等问题展开积极的调研。然后,在今后的管理中,再从上述这些方面入手,通过有针对性的举措将上述问题处理,并由此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对专项资金管理的认识水平。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地丰富管理手段、强化监督管理力量。在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切实发挥专项资助的功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吴淑华.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19):90-91.
[2]沈冬冬.试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J].商讯,2021(28):145-147.
[3]吉瑾.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8):17-18.
[4]饶娅梅.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1,15(25):66-68.
[5]姜慧勇.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