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2022-04-25叶泥杨颖温贵兰程振涛汪德生文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叶泥 杨颖 温贵兰 程振涛 汪德生 文明

摘 要: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与之配套的课程实验除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以实验增强理论教学效果的作用外,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也有着理论教学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总结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实验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为出发点,对实验教学做了以下改進: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以“加强实验衔接,提高实践能力”为原则,改进实验教学方式,以互动式教学为主;改革实验考核方法,采用“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评价体系,教学改革后,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7-0167-04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发布[1],动物医学的范畴不断扩大,在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伴侣动物的医疗保健、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和保护人类健康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2]。为适应社会对动物医学人才的需要,顺应新时代高等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加强对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对于有效增强动医专业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 传统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对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果、学生考试效果的分析来看,采用教师先讲授、再演示,最后学生动手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个过程中学生多是机械性按要求进行实验,照搬照抄实验技术,未能真正消化吸收所学实验知识和技术,不能处理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多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知识输出,忽视了调动学生思考和创新,学生只是在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并未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实验内容设置方面,以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兽医微生物学实验的课程设置为例[3](见表1),孤立的开设单项实验不利于学生整合实验技术,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从业能力和科研兴趣方面会打折扣,并且会使学生缺乏灵活处理实际病例的能力;实验课程考试成绩作为兽医微生物学考试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重视实验报告忽略实验过程,由平时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成绩和考勤,并未重视对实验过程的考核,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操作,在边缘徘徊游离,学生人数稍多此现象更加明显,不但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及时评价和指导学生的操作。

2 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2.1 提高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培养合格的动物医学工作者 动物医学工作者如同人类医学工作者一样,在从业过程中面临着职业安全风险。根据本门实验课的特点,除强调常规实验室安全外,严防实验室感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散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职业安全意识和自我职业保护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教导和培训[4]。兽医微生物学实验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虽然实验中选取的是安全性较高的微生物,但学生从业后可能会遇到各种病原体,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尤其要强调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操作流程去完成实验,将职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及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提高警惕,帮助学生树立严格的职业安全意识。

2.2 增加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占比大,这样的实验教学体系更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不能将微生物学知识融会贯通,缺乏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5]。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中引入了综合性、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7]。

结合动物医学专业兽医微生物学的实验内容,改革后,以学生为实验的主体,优化实验项目,将表1中实验编号为02~06的实验进行串联,设计成一个综合性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实现将分散的实验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前一部分实验是后一部分实验的基础,影响着后一部分实验的进行,实验之间环环相扣。同时,重视实验分组,采取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微调的方式,注意实验技能强弱、男女的混搭,实验所用的样品可选择教师准备好的样品,也可以用来自学生对皮肤、上课实验室环境、土壤的自采样品,从培养基的配制、灭菌、细菌的分离培养、抹片制备、染色、纯化(鉴别培养基)、培养性状观察到生理与生化鉴定等多项内容和实验技能系统性的培养。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所用东西完全依靠实验教师提前准备,学生并不知道是怎么获得的,也不反思每次所做实验的质量如何。实验有机结合后,学生认识到前面的实验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的进行,系统连贯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实验知识和实验技术结构框架的形成。学生参与整个过程,极大激发了其对实验的兴趣和主动性,有效地避免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2.3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实验教学中,采取教师讲授-演示-学生操作的授课方式是最常见的。除精细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流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教师的演示实验外,教学改革中整合了以下教学方法融入实验课堂:一是重视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收集实验中学生遇到的共同性问题,教师总结统一讲解,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达到对知识总结强化的目的,对实验中个别同学暴露的问题单独指导,对基础较好又有浓厚科研兴趣的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二是充分发挥智能手机在实验课堂上的作用。以前普遍是学生边看显微镜呈现的染色图片边手绘图,大部分学生是不能准确描绘出来的,一些重要的实验过程、现象、结果也不能再现,不利于学生课后梳理实验。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其单纯的阻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不如适当的将手机作为实验所用工具引入课堂,为微生物实验课堂服务,如利用手机拍下显微镜下微生物的图片、记录微生物的培养形态、重要实验过程,丰富课堂知识等,更有利于学生规范实验报告,合理处理实验数据和回顾实验。三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引入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形式,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加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自主性、能力性和创新性,增进实验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实验中实现创新教学的目的。

2.4 搭建科研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引擎[8]。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引导学生科学研究[9]。实验室是动手实践、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科学研究是设置“研究创新性实验”最大的平台,也是学生进行“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最好课堂[10]。采用分阶段、分层次混合式培养模式(见图1),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通过双向选择,让部分学生获得及早加入专业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此外,依托开放性实验平台,教师指导学生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和竞赛,进一步巩固实验操作技能,扩大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并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11]。

2.5 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要想学生主动学习,必须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并通过多种考核手段来增加其对课程的重视度。为摸清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情况,主要通过平时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来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平时成绩应包含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和考勤3个部分内容。适当增加学生实验操作部分的成绩比重,而不再是“得实验报告者得天下”。实验有机衔接后,前一次实验是后一次实验的基础,对后一次实验的开展有关键的作用,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和实验的质量,对每个小组进行总体评分,使得各小组成员更加重视实验,小组中不好学、操作技能弱的学生,被同组好学、操作技能强的学生带动,从而增加学生对兽医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各小组之间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课堂氛围,同时利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效避免学生不重视实验,实验中只看不动手,浑水摸鱼,课下“借鉴”他人实验报告得高分的现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实验考试根据所开设实验的内容制成口答题、实验操作、形态观察三大类题型写于题签,学生抽题签答题,口答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习惯和规范度,形态观察考查学生对已学微生物的染色、形态、部位名称的掌握情况。实现多样化的实验考核,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实验考核的最终成绩组成和考核要点见图2。

3 结语

社会对动医人才的需要更加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效结合,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促进专业发展、培育本专业优质人才的必经之路。通过近年来对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验考核的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职业保护能力以及分析、解决、探索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为实现培养动手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强的动物医学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04-610.

[2]陈文倩,宋军,颜忠诚,等.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性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3):44-46+62.

[3]汪德生,张太前,文明,等.动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考核效果的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380-382.

[4]王晓敏,黄开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6):53,63.

[5]陈琼华,钱黎明.微生物學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6):22-26.

[6]朱卫,储卫华.与科研相结合的微生物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01):38-40.

[7]许维娜,李燕妮,刘世松.综合性实验在葡萄酒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酿酒,2019,46(06):20-22.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17(12):4-25.

[9]薛祯祯,陈雅.基于创新训练计划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5(13):170-171.

[10]王梦瑶,于佳,于正洋,等.依据科研系统性原则改革本科微生物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8):157-160.

[11]吴敏,张荣先,黄雪飞,等.提高学生对动物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兴趣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3):168-170.

(责编:张宏民)

Teaching Reform in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Experiments for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s

YE Ni  YANG Ying  WEN Guilan  CHENG Zhentao  WANG Desheng  WEN Mi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in Venterinary Medicine.In addition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enhanc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effect, it also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and made the following improvements 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alents.We optimized and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s, carried out on the principle of “strengthening experimental connection and improving practical ability”, improv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as main teaching modes,reforme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experimente, and adopt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ordinary score + experimental test score”. After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s improved, Which plays a promoting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 practice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一流课程培育项目(XJG2021027)。

作者简介:叶泥(1988—),女,重庆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动物传染病病原分子生物学。  收稿日期:2021-11-06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