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源市陌上炊烟“民宿+”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探索

2022-04-25崔晓丽梁帅梁芷晴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旅游规划乡村振兴

崔晓丽 梁帅 梁芷晴

摘 要:乡村振兴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发展乡村旅游是一条可带动乡村发展的新路径。当前,乡村旅游衍生出多条发展路径,以高端民宿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案例不在少数。发展高端民宿可有效破解住宿业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业态发展不充分上的矛盾,提供优质旅游住宿产品,满足民众对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的需求。该文以河源市陌上炊烟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产业规划、旅游规划和运营模式规划三大手段,探索“民宿+”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端民宿;产业规划;旅游规划;运营模式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7-0145-03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1],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4]。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其中将发展“乡村民宿”列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强调要利用闲置农房、发展特色民宿项目[5-7]。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单是一种新业态,更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新的激活点,带动农村活力、融入农业复兴、增加农民获得感[8-9]。根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月广东省全省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共计965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数量高达889万人次[10]。由此可知,广东省旅游业、住宿业发展需求旺盛,民宿产业前景广阔。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高举民宿经济发展大旗,力促民宿产业为经济增长助力,为农村发展加力,为农民致富聚力。

1 陌上炊烟民宿发展现状

陌上炊烟民宿位于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碧坑村,是河源市重点扶贫村。2017年和平商界精英肖杰兰先生以家乡文化和山水为依托,全力打造了“陌上炊烟民宿”(3栋融合当地特色的民宿,1栋充满文艺气息的餐厅,加之娱乐游憩场所),在多年的经营发展中已成为当地颇负盛名的主题民宿,为当地带来经济新动力,是乡村振兴的现实案例。

民宿处于山间谷地,四面高山围绕,碧坑河穿村而过,项目毗临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丰富,拥有天然森林资源作为生态屏障。当地以阳明文化为核心,以客家文化为特色,且河源市地处粤赣边地,拥有大量红色题材的旅游元素。民宿距离广州、深圳约280km,附近有粤赣高速和平出口,交通较为便利。民宿现状以旅游业为发展基础,周边还拥有发展成熟的水产养殖业(中华鲟、金钱龟养殖基地)、林下种植业(香菇、毛竹、猕猴桃、白果、奈李等)、养蜂业。民宿自建成以来,建设完备了内部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基本满足园区生产生活商业所需。总体而言,民宿自然、人文、区位、产业基础较好,交通、通讯、水电、食宿等商业条件完备。

2 陌上炊烟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未成体系,缺乏核心竞争力 碧坑村拥有发展成熟的一产经济基地,如林下经济种植基地、鲟龙鱼养殖基地、蜜蜂养殖基地、林木养殖基地、金钱龟基地等;以本地注册、自产自加工的蜂蜜专业合作社——和平县联邦种养专业合作社填补了碧坑村第二产业的空白;以民宿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步强大。总体而言,碧坑村产业链完整,但却独立发展、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良好的三产融合效能。

2.2 配套设施不完善,辐射区域有限 民宿现已基本建成餐饮、住宿、停车等公共服务硬件设施,但由于经费限制,仅在核心区域拥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园内大部分路段仍缺乏照明、垃圾桶、警示牌、公厕等基础设施。总体而言,民宿片区的配套设施非常不完善,现有的设施无法支撑旅游旺季的全园游览需求。

2.3 景点分布不均,部分区域荒废 民宿自建成以来,构建了多处趣味景点,如蔬菜采摘园、烧烤园、足球运动场、垂钓水塘等,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场所。因经费有限,这些景点也是集中围绕餐饮、住宿周边,基地可开发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并未挖掘,导致片区内大量场地荒废。

3 陌上炊烟民宿发展策略

基于陌上炊烟民宿的现状条件及现存的问题,可采用“整合产业—优化旅游条件—强化运营模式”的途径来支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产业规划、旅游规划和运营模式规划的手段来实现碧坑村产业融合、旅游升级、系统而全面运作民宿的最终目的。

3.1 整合产业

3.1.1 强一产 碧坑村现有林下经济种植基地、鲟龙鱼养殖基地、蜜蜂养殖基地、林木养殖基地、金钱龟基地等,第一产业种类丰富。一方面,应当依托民宿的旅游发展,带动当地生产道路、仓储物流、销售渠道等产业发展条件建设完善,为壮大第一产业夯实必要基础;另一方面,应不断投入资金,寻找产业创新发展途径,将当地经济产业推向创收发展新高度。

3.1.2 争二产 碧坑村现有1家本地注册、自产自加工的专业合作社,将本地蜜蜂养殖基地的蜂蜜进行收购、加工及销售,填补了本村缺乏第二产业的空白。基于第一产业种类丰富的基础,该村有条件发展第二产业,应积极争取外商投资,争取本地产业形成自产、自加工、自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

3.1.3 融三产 碧坑村的第三产业以“民宿”为首要代表,依托民宿基地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商圈。应着力依托民宿的带动作用,与周边农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产业参观、体验生产、产品尝试、现场购买等项目,在帮扶农户脱贫致富的同时,为民宿旅游发展提供多个创收思路。

3.2 优化旅游条件

3.2.1 规划结構 对民宿的旅游环境进行优化升级,将民宿和周边产业以道路、水溪串联在一起,形成“一脉一带,穿百亩良林;一核三产,创乡村振兴”的规划结构(图1)。“一脉”即穿村而过的婉转水溪—碧坑河,“一带”即沿水而建的交通带,“一核”即以民宿基地为中心的旅游核心区,“三产”即外围带动区的养蜂业、水产养殖业、林下经济3个产业。通过“一脉”“一带”串联南北2个片区(民宿核心区和外围带动区),形成整体效应;通过“一核”、“三产”共同推进碧坑村的经济发展。

3.2.2 功能分区 根据民宿现状资源,结合旅游活动的类型,将民宿区域规划成9个分区,内容涵盖住宿、餐饮、形象展示、运动休闲、观赏娱乐等功能区域,力求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旅游需求,详见图2。

3.2.3 景点规划 对民宿现有的景点进行规划、升级,将场地边缘区域亦纳入规划范围之中,将闲置的旅游资源利用起来。如场地东南角的大片空地,规划成果树采摘园和观花树林,完善好相应的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采摘、观赏的游玩场所;借助入口的大片空地,打造成集停车场、入口牌坊、阳明文化廊等景点的形象展示区域;借助地形、地势优势,新建了古典园林风格的“叠石水景”景观,衬托临近的“星语山房”(餐厅)静谧建筑特色;此外,重新规划了烧烤、禅文化工作坊、采摘菜园、“浑水摸鱼”池、老人康养场所、花海等景点,让游客移步换景、一步一景(图3)。

3.3 创新运营模式

3.3.1 民宿+森林康养,增进游客自然体验感 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开展森林疗养度假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还能调节情绪,使人愉悦与快乐。陌上炊烟民宿依山傍水,背靠黄石坳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大片的森林资源作为生态屏障,在此开展森林浴、户外徒步、森林休闲等活动,必能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3.3.2 发展“民宿+”城郊休闲产业发展模式,走共同富裕之路 碧坑村已成立了农民种养合作社、鲟龙鱼养殖基地、蜜蜂养殖基地、林木基地、金钱龟基地等,陌上炊烟民宿将与已有产业深度融合,联合这些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产业参观、体验生产、产品尝试、现场购买等项目,以“民宿+”相关产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丰富客户在陌上炊烟的旅游体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收入。

3.3.3 发展“民宿+”亲子互动产业发展模式,丰富游客构成 陌上炊烟主题民宿拥有水田、菜畦、池沼、草坪、山林、溪流等不同地形,非常适合开展社会团建、学生实践教育、家庭亲子体验等娱乐项目。可利用开阔的草地设置小足球场,为亲子活动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开设儿童公园,配置秋千架、儿童蹦床、滑梯等儿童普遍喜欢的游戏设施,增加亲子乐趣,吸引周末的客流;提供摘菜、植树、溯溪、抓鱼、画彩石等户外活动,打造小朋友的“旅游目的地”,设置小奖品制度,让家长也能参与进来,实现二次收益,开辟增收途径;与碧坑种养合作社合作,开展果蔬培植,打造采摘园,增加配套亲子体验活动。

4 结语

通过乡村产业规划、旅游规划、运营模式规划,以规划、设计的手段对乡村资源进行整合再利用,可以调整乡村的产业结构,加快农村新业态的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碧坑村的具体案例,对乡村旅游进行深度研究,旨在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郑伟,朱柳.十九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综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3):60-67.

[2]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等.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9,38(01):102-118.

[3]刘彦随.中国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J].地理学报,2020,75(06):1120-1133.

[4]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04):2-12.

[5]赵飞,姜苗苗,章家恩,等.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民宿发展研究——以增城“万家旅舍”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02):218-226.

[6]姚长林.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1(15):19-21,124.

[7]刘阿丽.全域旅游视阈下乡村民宿空间优化响应与模式创新研究——以广西阳朔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3):30-32,66.

[8]毛峰.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0):212-217.

[9]刘超常.以乡村民宿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J].乡村振兴,2021(04):85.

[10]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情况(旅游)[EB/OL].2020-10-23.https://gddata.gd.gov.cn/opdata/detail?id=29000%2F04800037. (责编:徐世红)

Explor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B&B+”Development Model of Moshang Cuiyan in Heyuan City

CUI Xiaoli1   LIANG Shuai2   LIANG Zhiqing3

(1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000,China; 2Guangzhou Yinyun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u 510000, China; 3Guangzhou Caomuf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5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s a new path that can drive rural development.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development paths derived from rural tourism,and there are not a few cases of using high-end B&Bs to driv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high-end B&B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un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accommodation industry and the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he business format,and provide high-quality tourism accommodation products to meet the people′s psychological needs for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a better life.This article takes Moshang Cuiyan B&B in Heyuan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other villages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three major means of industrial planning,tourism planning and operation mode planning.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High-end homestays; Industrial planning; Tourism planning; Operation mode planning

作者簡介:崔晓丽(1994—),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收稿日期:2021-12-24

猜你喜欢

旅游规划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民俗视角的“旅游古镇不古”问题研究
试论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形象策划
网络视频材料在《旅游规划》教学中的运用解析
辽宁省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带规划建设研究
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居民满意度测评及驱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