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传染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22-04-25孙秀芹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抑郁焦虑

孙秀芹

摘  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传染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1月莱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92例传染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希望水平以及应对方式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方面,试验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Herth希望量表(Hert hopeindex,HHI)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对方式方面,护理前,试验组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及面对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回避评分及屈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染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积极对其实行心理护理,不仅对其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具有良好改善作用,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希望水平,有利于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传染病;心理护理;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8-00-03

传染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其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以及体液等媒介进行传播[1]。目前临床对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例如其可以根据病原体分类,也可以根据传播途径分类,在预防上主要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传染病患者和其他类别疾病患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传染性,即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其他人,容易导致他人对传染病患者产生一定偏见和歧视,进而导致传染病患者产生各种不良心理,降低患者希望水平,影响其疾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等[2],因此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患者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心理护理对传染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1月莱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92例传染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對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1.34±11.25)岁;疾病类型方面,甲类传染病15例,乙类传染病14例,丙类传染病17例;教育水平方面,高中以下23例,中专及大专13例,本科及以上10例;婚姻状态方面,已婚30例,未婚16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1.38±11.27)岁;疾病类型方面,甲类传染病13例,乙类传染病15例,丙类传染病18例;教育水平方面,高中以下21例,中专及大专14例,本科及以上11例;婚姻状态方面,已婚28例,未婚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莱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上者;②符合传染病相关诊断标准[3]者;③理解能力正常者;④神志清醒且病情稳定者。

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③交流障碍者;④临床资料缺失者;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者;⑥妊娠期或者哺乳期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病情护理、用药观察、环境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以及健康宣教等。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充分采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其传染病类型、治疗情况以及文化水平等;其次,需要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不良心理产生原因以及心理护理需求等,从而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最后,根据心理护理方案为患者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认知行为护理。传染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例如错误的疾病认知容易导致其对疾病产生回避或者屈服的应对方式,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其产生各种负性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使其可以正确看待自身疾病,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卫生行为,采取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改善其心理状态[4]。②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角色适应性护理,例如对于伴有怀疑、猜测等心理的传染病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以亲切的态度耐心为其介绍临床治疗原理,并列举相应的成功典型案例,同时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关怀和支持,使其可以慢慢接受角色转变,增加患者心理安全感及满足感[5];对于伴有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传染病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在治疗效果较好的时候和患者进行深度交流,使患者可以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增强其治疗自信心;对于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传染病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告知患者保持积极心理状态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同时定期组织患者开展交流会,使其可以彼此分享治疗经验,彼此鼓励。③家庭支持以及松弛训练。家庭支持度越高,越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引导家属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在和患者沟通过程中多为其传输正向情感,并尽量满足患者护理诉求,以坚定患者治疗信念。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可以指导患者每天定时进行松弛训练,安排患者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下进行深呼吸,以改善其紧张及心慌等心理状态,1次/d,每次训练时间在30 min左右[6]。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希望水平以及应对方式变化进行观察,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心理状况主要评价其护理前后的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变化,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进行评价,划界分值分别为50分和53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越严重;希望水平主要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希望水平,以Herth希望量表(Hert hopeindex,HHI)[9]进行评价,主要从亲密关系、积极态度以及积极行动进行评分,满分为48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希望水平越高;应对方式主要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以医学应对调查问卷[10]进行评价,问卷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回避、屈服和面对,采用四级评分法进行评分,评分和应对倾向呈正相关;护理满意度以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统计,问卷评价项目主要包括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操作等方面,总分为100分,评分达到90分以上表示患者非常满意,评分在80~90分表示患者基本满意,评分低于80分表示患者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在护理前后的变化对比

护理前,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HHI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HH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在护理前后的变化对比

护理前,试验组患者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及面对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回避评分及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對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由于具有传染性,容易导致人们对传染病患者存在一定偏见及歧视,同时其日常工作也会受到一定限制。传染病治疗难度较大,尤其是诸如慢性乙型肝炎等慢性传染病,由于临床研究没有研制出可以根治的特异性药物,患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会严重加剧其医疗负担和心理负担[11]。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干预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表明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降低疾病对其情绪的不良影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变其疾病应对方式,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方面,护理前,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HHI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H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帮助传染病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其希望水平,更有利于帮助患者坚定治疗信念。在应对方式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试验组患者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及面对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P<0.05),试验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传染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疾病应对方式,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宋舒娟等[13]以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心理支持干预,结果显示心理支持干预患者护理后无论是希望水平提升幅度还是心理状态改善幅度均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且心理支持干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更高,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心理护理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良好应用价值。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心理护理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护理纠正患者错误认知,进而改变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同时通过个性化心理护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使其可以积极向上的心理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14],在此基础上再予以家庭支持以及松弛训练,可以进一步坚定患者治疗信念,帮助其放松身心,从而达到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希望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的目的[15]。

综上所述,在传染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积极实行心理护理不仅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具有良好改善作用,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希望水平,有利于改善疾病应对方式,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晓慧,吴冬霞.传染病专科医院普通病区患者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北京医学,2020,42(6):580-581.

[2]黄珍,高扬,黄娅妮,等.348例传染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26(6):51-54.

[3]高德玉,香金萍.法定传染病诊疗指南[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4:1-227.

[4]马云红,马光兰,刘立.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对患者服务态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8,20(4):241-245.

[5]谢娜,张芳芳,张玉敏,等.分析传染病患者心理特点提高患者满意度[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2(1):126.

[6]韦惠云,韦素雨,黄莉,等.分级心理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4):169-172.

[7]叶磊,张爱琴,陈俊杉,等.参与救治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护士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1):4373-4378.

[8]刘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对自我效能与疾病态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348-350.

[9]任晶.心理护理对传染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5):232-233.

[10]杨晓君.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8,31(2):346-347.

[11]王蕾,王业建.心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0,33(2):129-131.

[12]张静,宋超楠.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2):90-91.

[13]宋舒娟.心理支持干预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7):1205-1207.

[14]张玉琴.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35(5):81-82,88.

[15]金莉,曹秋蒙,张艳.心理护理干预对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患者缓解焦虑情绪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0,5(16):141-143.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抑郁焦虑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