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投降:最后时刻仍有主战派发动“起义”

2022-04-25谢军杰李伟哲

读报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日本天皇诏书皇宫

谢军杰 李伟哲

1945年8月15日12时,日本天皇宣读《终战诏书》的声音首次向日本公众播出。鲜为人知的是,在日本投降的最后时刻,仍有主战派追随者发动“起义”,包围皇宫……

日本天皇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3日夜10点,由于灯火管制,东京的街道上一片漆黑。此刻,在小石川区原町的一间屋内,日本著名学者安冈正笃正在逐字阅读着手中稿纸上的文字——这是几分钟前,日本内阁书记官长秘书官亲自送来的。

  其实,对于稿纸上的内容,安冈正笃早已非常熟悉,但现在,他仍然小心翼翼地一字一读,不时还会停下来思考一番,再用一支红铅笔小心修改措词。短短几行字,安冈正笃看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确定无误,才将修改后的稿纸交还给来客。拿到改稿的客人匆匆转身离开,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他带走的是两天后日本天皇将向全国宣读的《终战诏书》。

安冈正笃是在《终战诏书》修改到第二稿时才参与进去的,实际上,早在8月10日,这份诏书就已经开始起草了,而在那之前,日本刚刚经历了最后的幻灭。

1945年,在挣扎中残喘的日本法西斯走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这一年,在中国战场上,面对敌后军民和正面战场的持续猛烈反攻,日军已经被迫困守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及沿海地区,面临崩溃;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控制了中太平洋,并登陆菲律宾、冲绳岛,取得进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同时,在日本本土,东京等城市也在美军 B-29轰炸机的“软化轰炸”下疲惫不堪。5月8日,德国投降,日本彻底孤立。面对单独对抗中、美、英三国的局面,日本人明白败局已定。为争取体面媾和,日军大本营决定贯彻全面收缩、本土决战总战略,同时对苏联采取“避战求和”方针,准备放弃中国东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就在日本人筹划如何体面媾和之际,7月26日,在德国波茨坦的一座避暑别宫里,《波茨坦公告》以美、英、中三国宣言形式发表了。这是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牒。

日本显然无法意识到这一警告的暗示,在内阁经过冗长的争论后,他们以“默杀”答复该公告,但很快便迎来了恶果。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遭遇广岛浩劫后,日本内阁仍确定不下究竟采取哪种停战方案。8月9日凌晨,百万苏联红军长驱数万公里,突然出现在伪满洲国的地平线上,苏联对日宣战了。同日中午11时30分,在日本长崎,美国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还是在这一天,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地进攻”。

  8月9日深夜11点50分,第14次御前会议在日本皇宫的防空洞内召开,44岁的裕仁天皇作出最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逐词粉饰的诏书

  无条件投降的决定已经作出,拿出诏书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有意思的是,尽管日本战败投降的事实无法改变,但参与《终战诏书》修改的人,仍极力想为天皇、为日本挽回一些面子,试图用个别词藻粉饰历史,自欺欺人。

  在这次御前会议上,时任内阁书记官长的迫水久常,就努力将裕仁天皇的每一句话都铭记在心,因为早在会议之前,他就已经意识到,无论这次会议结果如何,都需要形成一份重要的诏书。会后,他赶紧将自己头脑中所记下来的内容写到纸上,这就是日本停战诏书的最初版本。

经过几次修改后,迫水久常把“感到修改很难继续进行下去”的诏书送到安冈正笃手中,跟着诏书一块送到的还有两条修改原则:第一,必须选择任何国家败降时所没有用过的,可以代表日本天皇权威的辞令;第二,不能显示出日本是因战败力尽、不得已而投降的,必须说是“受道义之所存、良心之至上”而作的决定。

对于这份诏书的修改过程,事后,安冈始终耿耿于怀。让安冈感到备受伤害的是因为他反复强调修改的一句话,最后时刻被替换掉了。按照迫水给出的原则,安冈对诏书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一处是,他在“朕欲忍其所难忍,堪其所难堪”一句前面加上了“义命之所存”。不过,诏书被送到内阁审议时,大多数内阁成员却认为,“义命”不是一个正式的词语,于是把这句话改成“时运之所命”。

  安冈得知后,心有不满,确定终稿时又把它改回了“义命之所存”。不过,当这份诏书最终被播出时,安冈发现,自己反复强调的“义命之所存”一句不但没有被保留,反而又进一步被改成了“时运之所趋”,这让他大为恼怒。在安冈看来,如果说“义命之所存”,就是表明日本结束战争是出于道义上的考虑;而用“时运之所趋”,就等于直接承认了日本是战败而投降。

  不管安冈怎样想,8月14日下午7时,这份被几易其稿反复粉饰的诏书终于定稿了,它静静等待天皇“放送”。

垂死挣扎,法西斯分子被镇压

8月14日下午3点,就在《终战诏书》进入反复推敲的最后时刻,时年22岁的畑中健二少佐满头大汗地骑着自行车,赶往位于日比谷第一生命馆的东部军司令部。

不久前,他刚听到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在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后给他们传达的最后决策,“圣断已下准备投降”。听到这个消息,畑中健二当即失声痛哭起来,他旁边的中佐椎崎二郎则大声斥责,“哭有什么用,到了我们行动的时候了”。就这样,两人走到了一起,兵变谋划很快就形成了。

  赶到第一生命馆大楼的畑中健二直奔六楼田中静一中将的办公室,他想向这位东部军管区司令倾诉自己的想法。同一时间,同一座大楼内,还有一伙人正气喘吁吁地向外搬东西,他们是日本放送协会(NHK)的技术人员。不久前,NHK刚刚接到宫内省的电话,要求他们带上设备马上赶到皇宫,有重要录音任务。畑中健二和技术人员擦肩而过,几小时后,他们之间将上演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

  很快,满腔热情的畑中健二被田中静一中将骂出了办公室,策反东部军的企图未果。

8月14日晚11时20分,几次推迟后,裕仁天皇开始进行宣读《终战诏书》的录音。在这两小时前,内阁确定了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和方式;而在这20分钟前,内阁成员已在正式投降文件上签字,《终战诏书》的签署日期为“昭和二十年(1945年)八月十四日”。15日凌晨1时左右录音完成,这份准备在当日正午播出的录音盘被几位内阁成员小心保存起来。

这时,畑中健二等叛乱分子已经得知15日中午将播发《终战诏书》的消息,他们决定提前“起义”,毁掉录音盘。虽然没能策反东部军,但叛乱分子成功骗过了近卫师团的几个联队长,皇宫很快落到了叛军手中。在离皇宫不远处,NHK的录音组与叛军撞个正着。畑中健二亲自审问,以死相胁,终于得知录音盘放在宫内省,而且播放地点已選定在广播协会。叛军立刻兵分两路,齐头并进,不过,最终未能如愿。

拥向宫内省的叛军被及时赶来的东部军镇压,占领广播协会的另一队叛军在广播员的周旋下同样没有收获。最后,眼看大势已去的畑中在皇宫前草坪上开枪自尽,其余几个叛乱头目也都或被捕或自尽。8月15日上午8点,叛乱终于平息。8月15日12时,《终战诏书》准时发表,日本政府正式无条件投降。

(摘自《领导文萃》)

猜你喜欢

日本天皇诏书皇宫
魏晋南北朝太后命令文书考论
日本天皇在皇宫种水稻
论日本社会之“忠”文化
退位开始
南齐诏书的类型及其特点
韩雍换信救人
改一字救千人
日本天皇访越
皇宫的大门
各国皇宫大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