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苦难中品温情,于忍耐中悟生命
2022-04-25田恩慧
田恩慧
《活着》是一部长篇小说,世人评价这部作品是余华写作风格转型的重要象征,也是由这部作品开始,余华从之前的热衷于描写冷酷、残忍的人性,转为关注现实,而且开始侧重于人物描写,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余华的《活着》向人们展示了生命在极度苦难状态下的承受能力。
一、作者简介
余华,中国当代作家,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就职于杭州文联。1977年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后来弃医从文。1984开始发表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主要代表作有《许三观卖血记》《活着》《黄昏里的男孩》等。
余华创作并不以产量见长,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十分精细的叙述,他追求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用文字还原真实世界的人生百态。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的所有创作,都是在努力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孟京辉曾点评余华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有一两个能用自己的文字把它写出来的人是很幸运的,能把有形的东西变成无形的东西真是太伟大了。我觉得余华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二、《活着》简介
《活着》是余华于199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活着》讲述了一个历经沧桑、磨难的老人一生的故事。小说以第一视角进行叙述,讲述了“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在乡间收集民谣,在此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位老人名叫福贵,从他口中得知了他坎坷的一生。《活着》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表达出了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活着本身就比较艰难,但正因为活着艰难,我们才要艰难地活着,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
三、《活着》全书剧情梳理
《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出生家境富裕,是地主家的儿子。由于家里条件优越,加上父母的娇生惯养,徐福贵从小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即使在结了婚,有了妻子、孩子的情况下依然如此,甚至他猖狂到当着自家岳父的面去嫖,还经常羞辱岳父,直到后来在赌局里被骗光了家产,导致家里的生活一落千丈,他的父亲也在一气之下撒手人寰。幸亏有母亲和妻子的陪伴,让他浪子回头。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去县城给母亲看病请郎中的时候他被抓走了,当了兵,几经辗转之后,结束了军人生活,他终于回到了思念的妻子、孩子身边。可惜他回去的时候母亲已经去世,大女儿也因为有病得不到医治而变成了聋哑人。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他的小儿子有庆正健康地成长,还成功地读了书。福贵为了自己的儿子能上好学,开始努力工作。就当一家人都以为好起来的时候,不幸的事又发生了。县长的老婆需要输血,有庆主动去献血,可抽血的是个无良医生,他竟活活地把有庆抽血抽死了。而福贵在埋有庆的时候又发现原来县长居然是自己当年的战友春生,与多年战友的相遇是在这种场合,让福贵的心里只剩下无奈与伤感。
有庆死了,一家人都很伤心,可日子还要过,剩下的妻子、孩子还要继续活着。大女儿凤霞到了该出嫁的年纪,请人介绍,找到了城里一个做搬运工的人,叫二喜,虽然是个偏头,但凤霞也不是完全健康的人,于是这门亲事就顺顺利利成了。值得高兴的是,婚后二喜对凤霞十分照顾,对福贵与妻子家珍也很孝顺。当日子又在向着好的方向走的时候,老天再次给福贵一家沉重的打击,凤霞在分娩的时候难产,大出血,虽然孩子保住了,但是凤霞却因此丧命。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福贵一家心里都无法接受,尤其是妻子家珍。贤惠的家珍从小就跟着福贵,家珍本来是镇上米店老板的女儿,也本该过着一辈子衣食无忧的舒坦生活,可嫁给福贵后,每天都在忍受着福贵在外面拈花惹草,后来家道中落,虽然福贵浪子回头,但家里的日子却越来越苦。家珍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放弃福贵,依然死心塌地地跟着福贵过日子,即使后来得了病,不能走路了,也在床上织毛衣。在儿子有庆与女儿凤霞相继离开后,坚强的家珍终于扛不住了,躺在床上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家珍离去之后,一家人便只剩下福贵、二喜以及二喜凤霞的儿子苦根,生活还在继续。虽然凤霞的离去给二喜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还给他留了个可爱的儿子,二喜依旧对福贵很是孝顺,这让福贵很是欣慰。三个人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二喜搬砖的工作虽然挣得不多,但也足够三人生活。但似乎命运总是捉弄着福贵一家,在一次干活的时候二喜被工地的两块大板砖砸死了,临死的时候嘴里只说了句“苦根”。
亲人一个又一个的离去,让福贵对死亡已经麻木,好生安葬二喜后,自己一人带着苦根继续讨生活。由于家里能挣钱的顶梁柱二喜走了,只剩下老弱的福贵与苦根,所以日子过得十分贫寒。看着这么小的孩子每天都吃不饱,福贵很是可怜苦根,有一次,福贵给苦根煮了很多的豆子,煮完想着这么多豆子苦根应该不能挨饿,就出去干活了,可谁知等到回来的时候,苦根已经死了。原来因为太久没有填过肚子,苦根吃豆子吃到把自己撑死了……
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亲人们的离去虽然给了福贵沉重的打击,但如此之多的生死离别也没有让福贵放弃活着的希望。在书中最后,作者以一个外人的视角看到了福贵的晚年生活:他带着一头年迈的老黄牛,坐在树荫下唱着山歌,与人笑着交谈自己命运多舛的一生,离开时拍一拍屁股上的土,叫喊着取了和自己一样名字的老黄牛,一人一牛,一瘸一拐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了夕阳之中……
四、《活着》主角形象分析
《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骄奢淫荡的富家子弟,每天都在吃喝嫖赌,不仅败坏了家里的名声,还连带着一起败坏了岳父家里的名声。可福贵不光不知耻,还每天去羞辱岳父,当着他的面做伤风败俗之事,赌博更是从来不知停手,即使父亲对他大打出手,妻子成天以泪洗面,也没有让他彻底悔悟,表面痛哭流涕给父母妻子下跪,发誓重新做人,可转眼就经不住诱惑去逍遥快活。可以说故事的开头福贵展现的是一个令人憎恶的形象,就在读者对这个角色产生反感时,作者又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沉迷赌博终会没有好下场的道理。在一次赌博中,福贵完全迷失了头脑,把家产都赌了进去,却还是输了。丢了家产,父亲也因此大病一场,最终郁郁而终。家人的安慰与陪伴让他彻底觉悟,明白了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开始认真生活,重新做人,可天不遂人愿,进城给母亲请郎中时被抓走,当了兵。后来返乡时,他已经变得成熟,母亲的离去以及大女儿的病让他更加感悟到男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面对小儿子没钱上学的困境,他只好把女儿送给别人家当丫鬟来换取儿子上学的钱。当得知儿子献血的人是自己战友的老婆时,他没有办法取舍,当兵几年的战友情在他心里着实珍贵,便只好沉默以对。而福贵对家珍的感情是变化最大的,从一开始的毫不在乎家珍的感受,到后来家道中落,家珍还对他不离不弃,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让他明白了家珍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最应该呵护的人。但从结婚到死亡,福贵依然亏欠家珍太多,无法弥补,即使家珍嘴上说着不在乎,福贵的心里也依旧对家珍抱有很大的歉意。家珍的死,也是全书中最让人意难平的地方。正是因为家珍的好,让福贵觉得活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以即使亲人一个一个离自己远去,福贵也并没有失去活着的信念。只要自己还活着,便总能找到活着的意义,或者说在人生的后期,福贵早已对生死不再敏感,一开始家人的离去或许还让福贵感到愤怒,但到最后苦根的死,让福贵已经学会接受生死的真相。
可以说,福贵前期的人物形象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富裕的家庭条件、母亲的溺爱以及妻子的包容,造就了福贵这样一个整日游手好闲、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而随着故事的推移,福贵的形象开始转变,参军的日子让他变得成熟稳重,后来家里的一次又一次的变故,让他学会了忍受,忍受孤独,忍受苦难。书中最后那段他与老黄牛的描写,体现了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变得豁达乐观,对自己前半生的凄惨经历也只是一笑而过,实在是让人钦佩。
五、个人感悟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再多的不如意,也终将会过去,亲人、朋友以及其他自己所爱的人离世,都会使我们陷入悲观的境地,但过去的终会过去,逝去之人应该更会让活着的人爱惜自己、爱惜他人。本书作者余华也正是偶然发现了这样一位农民,一生颠沛流离,自己所爱之人先后离开自己,到最后只剩他孑然一人。但他依然没有郁郁寡欢,每天都在辛勤劳作,努力生活,每天都在放声高歌,唱着自己代表希望、代表积极、代表幸福的民歌。拥有如此可悲的人生经历的一个人,却心怀着如此可敬可叹的精神境界与生活态度。这种乐观的态度使余华大受感动,为了赞扬这种精神,余华在《活着》里将这位老农民的故事展现了出来,福贵的一生可谓是十分悲惨,家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但福贵依然在努力生活,就像书里说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有时候很难,有时候也很简单,能够看透生死而乐观豁达地活着,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人一生是注定要经历生离死别的,或家人,或朋友,或各种各样与自己有关的人。他们的死是令人惋惜的,是让人伤感的,但不能因为他们的死而动摇活着的人活下去的信念。就像书中主角福贵一样,忍受着亲人离去的痛苦,承担着生活中的贫穷与孤独,依然能够苦中作乐,找到生活中的乐趣。这便是余华对那位老农民一生经历的感悟,也是他在《活着》这本书中希望给读者带来的启发。
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剧本,无法预知下一幕的电影。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电影,无论怎样的人生总会有低谷,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也总会有困境与痛苦。这些东西的出现,并不代表人生就是失败的、无意义的。相反,正是有了痛苦做伴,快乐才会更加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回味。而每一场电影,也会有好的剧情:友情、爱情、亲情的美妙之处总会在某一个角落体现出来。《活着》里福贵一家就很好地将生命中的所有温情表现出来,让人在其惨淡的经历中感受到温暖。这就是从苦难中品温情,于忍耐中悟生命。纵然经历很多磨难、波折,也能忍受痛苦,砥砺前行。
《活着》中的福贵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三句话,道出了人一生的真谛,年少时的热血与迷茫,中年时的奋斗与坚强,老年时的淡然。是啊,每个人年少时都有过梦想,都热血过。不管结局好与坏,那段感情是值得铭记的。中年时期又开始变得稳重,变得有责任感。到了老年时期,经历过很多的事,待人待物变得淡然,甚至已经看透生死,不再去计较生命中一丝一毫的错误与问题。这三个时期,无论哪一个,都是必须经历的,必须亲身去体会的,才能真正地体会“活着”的意义。
即使是黄昏,也看得见阳光。纵然是黑夜,也会出现月亮。哪怕人生处处充满绝望,也终将会迎来希望。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无论遇到怎样的阻碍,微笑着去面对。正是因为能够面对不幸而微笑,才會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才会有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才会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正是因为它们能够很好地向读者展示作者对于世界的美好看法与内心向往,让读者不管处于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书中人物的美好品质与高尚品德,《活着》也正是余华想让大家心中有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无论经历过怎样的风吹雨打,都会以最美的姿态绽放,面向太阳,代表希望!
《活着》这本书,用福贵曲折的一生来向读者诉说活着的意义,表达自己对活着的看法与观点。最后引用余华在书中的一句话:“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幸存,不过是旁人的评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