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MRI表现及文献复习

2022-04-24马宝琳管玉瑶于保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病理病灶神经

马宝琳,管玉瑶,于保婷,丁 军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放射科,吉林 长春130033)

腺样囊性癌(ACC)是来源于涎腺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占所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1%,占所有涎腺上皮性肿瘤的22%[1]。本病的特点是肿瘤缓慢而进行性生长,有神经周围浸润和局部复发的倾向,常导致颅面浸润[2]。目前关于头颈部ACC的MRI表现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例ACC患者资料,分析MRI信号特点,并就其临床、病理及治疗方面作一简短的文献回顾。

1 临床资料

4例ACC患者中,女2例,男2例,年龄分别为38岁、55岁、52岁、70岁,中位年龄53.5岁。临床表现皆为病灶早期不痛,中期触摸质硬,按压有痛感,病程持续数月或数年,疼痛加重遂就诊。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1.5T MR扫描仪,头颈联合线圈对患者行常规MR平扫+增强扫描。4例ACC中,均为单发,分别位于腮腺(图1)、腭部(图2)、口底、左侧颌下。肿瘤最大径0.7-4.6 cm,其中2例形态规则,边界清晰,2例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4例肿瘤于T1WI上与正常肌肉组织相比,均表现低信号,抑脂T2WI上为混杂高信号,其内可见条索状分隔,DWI及ADC(表观扩散系数)像上均呈高信号,ADC值为(1.1-2.7)×10-3mm2/s。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延迟强化。4例病理类型皆为混合型,淋巴结内均未见肿瘤细胞,患者1浸润腺体组织,患者2浸润神经及血管壁,患者3未见明显浸润,患者4浸润神经。

图1 女38岁,右侧腮腺腺样囊性癌

图2 女55岁,右侧腭部腺样囊性癌

2 讨论

ACC可见于舌头的小唾液腺、颊黏膜和腭,也见于其他气道部位,包括鼻窦、嘴唇、喉、气管和鼻泪道,也偶尔发生在包含腺体结构的其他部位,如乳腺、前列腺、皮肤和女性生殖道[3-10]。其发病高峰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无性别患病差异[1],而Nightingale[11]在文献中报道女性略占优势。ACC通常具有高度侵袭性及周围神经浸润,常侵犯三叉神经和腭神经[7]。其预后差,总体10年存活率约为50%[8],远处转移发生率为40%-50%[11]。ACC在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筛状、管状和实体型三种类型,筛状型最常见,实体型最少见。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预后存在差异,管状型(高分化)的预后最好,筛状型预后较好,实体型预后最差。ACC的治疗方法包括四种不同的方式: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和综合治疗,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综合治疗。

本组ACC病例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且肿块的信号特点相对一致,T1WI均呈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其内另见特征性分隔样改变,增强后均为不均匀延迟强化,其中分隔强化,与先前报道的文献类似[12],此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能与其组织学上具有多发形态不同的囊性间隙,周围包绕恶性上皮细胞并形成假囊性结构有关[13]。既往文献[14]认为肿瘤在T2WI呈较高信号,增强后强化,在病理上则含有较多的肿瘤细胞;T2WI上更高信号者增强扫描不强化,在病理上则含有较少的肿瘤细胞。另外,4例患者病灶于DWI及ADC像均呈高信号,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15-16],这与其他大多数恶性肿瘤ADC呈低信号有所不同,考虑ACC的肿瘤细胞间质中含有大量黏液及玻璃样变成分,使得肿瘤细胞密度减低,促进水分子扩散,故ADC值较高,因此ADC值有助于ACC与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本组2例ACC患者中,病灶位置表浅,体积较小,边界清晰,无明显浸润,且该病灶MRI征象倾向良性,因此在诊断中,若无明显恶性征象,也需考虑到ACC的可能。其中另2例患者呈浸润性生长,无假包膜,呈见缝就 “钻”趋势,周围软组织广泛受累,故有时不易判定肿瘤起源。

ACC在MRI上也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腺淋巴瘤,老年男性多见,可多发,多见囊变出血,MRI增强扫描早期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延迟期强化减退;②鳞癌,T2WI上信号相对略低,常见 “虫蚀状”骨质破坏;③嗅神经母细胞瘤,中青年患者多见,易沿嗅神经侵犯前颅窝的嗅沟区,MRI上表现为散在坏死和边缘囊变,多强化明显,并常累及颅内;④淋巴瘤,老年男性多见,黏膜增厚和软组织浸润均发生在早期,中度强化,颈部淋巴结增大并融合;⑤血管瘤,T2WI呈明显高信号,呈渐进性强化。⑥炎症及息肉,周围无骨质破坏,炎症常无占位效应,息肉较局限,强化无ACC明显。

总之,ACC发病罕见,临床缺乏特异性,为此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在涎腺区发现伴有分隔的肿块,侵及神经、血管,T1WI示肿瘤实质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尤其当ADC呈高信号时,需考虑到ACC的可能性,但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分析。

猜你喜欢

病理病灶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能谱CT 在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术前MRI检查对宫颈癌病理分期及宫旁浸润评估的诊断价值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