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念下的音乐欣赏课

2022-04-24陆菲

艺术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乐曲旋律

□陆菲

音乐欣赏课具有陶冶情操、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作用。高职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形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融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即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相互交流、互相促进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让学生成为吸收、记忆和提取知识的个体。将建构主义思想融入课堂,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提倡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素材和帮助,而思考、研究和得出结论应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原有的知识经验,一味地获取知识,而是要对这些已有经验进行信息提取、加工、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得新的认知。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在欣赏从未接触过的乐曲时,他们会从以往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角度探索问题,最终得到答案。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知识是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在教学时,应以知识为根本,让学生体会不断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如此才能让学生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音乐课堂活动的组织、心理氛围的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设置,引导学生协作学习、尝试归纳。在学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调整学习目标,并及时进行评价,从而完成本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任务。

(三)建构主义的师生观

建构主义的师生观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忠实支持者、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阐述自己的观点,给予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提示,以便学生更好地建构所学知识的内在含义。

建构主义的师生观还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相对于传统教学,建构主义音乐教学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因此,教师应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发探究,让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体系。

(四)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等于真理,它实际上是一种假设,具有动态性,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知识会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音乐欣赏的目标不是教会学生分析某一首乐曲,教会某一个知识点,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音乐美的体验和感受,体现出审美的价值倾向,并通过音乐欣赏的过程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和表现不同风格特点的音乐,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二、建构主义在高职校音乐鉴赏课程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李斯托威尔曾说:“每一种创造性的想象都必须有情感的动机作为先行条件,这就是一种需要、一种欲求、一种愿望、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冲动,或者一种这样或那样的情绪。”

创设情境能够将学习内容融入一个真实环境,可以在认知过程中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思维展示,提高审美

由于每位学生原有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感知的差异都是不同的,这种多样性其实是教学过程中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能够分享阐述自身的观点和感受,多角度完善对音乐知识的构建。音乐是一种艺术,它的价值体现既源于创作者的构思和描绘,也体现在鉴赏者的审美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有着不一样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方法,其创造性能够在一个交互的、不受时间约束的、自然友好的、开放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形成新的更加完善的观点。

(三)合作交流,完成建构

在思维展示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的理解,让原本多种意见相互矛盾的思维逐渐清晰,便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都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讨论,以此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增强学生对所学习主题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都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交流反馈汇总到一起,引发学生讨论。观点的不断碰撞和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主题的理解,使其顺利完成对课题的意义建构。

(四)注重过程,多元评价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音乐教学模式,其评价方法应是多元化的,更注重的是合作探索的过程。教师要结合生生互评、自我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等,从音乐表现要素与曲式结构、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逐渐摆脱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课题中为合作小组贡献的智慧,能够形成对本课题学习内容的建构等。

三、教学案例——“音乐情绪”教学案

(一)主题和背景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往往是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欣赏,效率低且学生缺乏思考和系统的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无法提升鉴赏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开始被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与判断,从而提升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尝试通过对乐器的实际演奏、对音乐的主动感知和观点阐述进行教学。实际上,高职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思考,他们好奇而敏感,对事物能够展现出探究的兴趣。教师只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去尝试表达自我,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作品的情绪,关注音乐要素。

(2)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分析,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3)在欣赏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和意境,在音乐中感受生命的喜怒哀乐。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辨听音乐、分析音乐特点,总结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三)课堂实录

1.情景回放一:欣赏音乐《春节序曲》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管弦乐曲《春节序曲》,在聆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1)这首乐曲的节奏是怎样的?欢快、安静、优雅或是紧张?(2)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快速、中速还是慢速?(3)这首乐曲的旋律是怎样的?是上行旋律、下行旋律还是平行旋律?(4)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多媒体播放《春节序曲》资料,学生聆听并思考。

生:“这首作品的节奏是十分欢快的,很紧凑。速度是快速的;旋律多是上行,有一种昂扬的气势。这首乐曲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特色,能感受到在热闹的锣鼓声中,人们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的 场景。”

2.情景回放二:欣赏《小夜曲》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首钢琴独奏《小夜曲》,聆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1)这首乐曲的节奏是怎样的?欢快、安静、优雅或是紧张?(2)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快速、中速还是慢速?(3)这首乐曲的旋律是怎样的?是上行旋律、下行旋律还是平行旋律?(4)这首乐曲让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氛围呢?”

多媒体播放《小夜曲》资料,学生聆听并思考。

生:“这首作品的节奏舒缓,娓娓道来;速度是中速的,很平和;乐曲中多是平行旋律,没有明显的上行或下行旋律。这首乐曲悠扬悦耳,旋律优美,非常富有诗意,仿佛置身于一个月色如水的美丽的夜晚。”

3.情景回放三: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插曲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插曲,请认真聆听并思考几个问题:(1)这首插曲的节奏是怎样的?欢快、安静、优雅或是紧张?(2)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快速、中速还是慢速?(3)这首乐曲的旋律是怎样的?是上行旋律、下行旋律还是平行旋律?(4)这首乐曲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多媒体播放《辛德勒的名单》资料,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生:“这首作品的节奏悲惋、幽怨;速度缓慢、沉重。旋律方面多是向下进行的旋律。这首乐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好像在诉说着伤心事,又好像是在哭泣,有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

4.情景回放四:总结归纳

师:“刚刚我们欣赏了三首不同风格的乐曲,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呢?音乐的情绪与音乐元素之间有没有联系呢?请大家进行一分钟的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

生:“节奏欢快、速度快、旋律上行的音乐给人一种高兴昂扬的情绪;节奏舒缓、速度适中、平行的旋律给人一种安静悠闲的情绪;而节奏忧伤如泣、速度缓慢、向下的旋律走向则给人一种悲伤沉重的情绪。这就是我们总结的音乐要素会让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情绪,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教师出示表格(见表1)。

表1

5.情景回放五:音乐创作

师:“刚刚我们总结了不同的音乐元素会让人产生不同的音乐情绪。那么,老师现在想让大家运用这些音乐元素创作一个音乐场景,看一看大家会创作出怎样的作品。首先给大家出示一些音符(PPT展示),请大家利用这些音符创作一段四个小节的旋律,使之呈现出一个少女在园中散步赏花的场景。”

生:“(展示作品)我们设想少女在花园中散步,她的状态一定是悠闲的,所以我们用了舒缓的节奏,以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为主。演奏速度用的是中速,并把这些音符组合成一段平行的旋律,没有明显的旋律起伏。”

师:“是啊,音乐是一种语言,选择合适的音乐元素融入作品,会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音乐情绪和无法言说的心境。”

(四)案例反思

音乐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情感的语言。因此,音乐欣赏教学宜采用开放式的学习和思考,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形成对音乐的理解。当学生进入音乐课堂碰到从未学过的歌曲时,能够凭借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不同,理解事物的方法也不同,教师应注意引导,而不是将知识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聆听对比三首乐曲不同的音乐要素,总结出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音乐创作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感受到音乐要素带来的感官体验,还理解了音乐要素的具体内涵。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着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只有利用教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乐曲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给你的信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7月,盛夏的旋律
悲伤的乐曲
大地的旋律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