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控中心内部控制管理重要性与强化策略

2022-04-24魏凯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3期
关键词:疾控中心财务信息化

魏凯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疾控中心内部控制主要是指疾控中心为确保疾病防止控制业务活动高效实施,确保内部资金安全及完整,促使各环节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可靠性,提高疾控中心各项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所建立的措施。实施内部控制核心目的在于充分借力制度的约束,实现疾控中心内部资源高效化配置。新时期背景下,疾控中心内控管理不足问题日渐凸显,相较于一般企业,疾控中心内控管理选用方式、视角和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其管理过程中核心不足体现在环境不佳、财务控制规范化不足等。因此,有必要基于战略发展视角,分析其内部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提升其内控管理水平措施,为疾控中心良好发展提供助力。

一、疾控中心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疾控中心的职能发挥

疾控中心核心职责在于动态化预防、监测、指导传染病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针对公共卫生问题做好调查及危害风险评估,制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强疾控中心内部控制管理,有助于完善其管理体系建设,促使各环节业务更明晰化。疾控中心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对其工作评价十分关键。内控管理,是疾控中心内部开展各项工作强有力的保证,更是推动疾控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积极完善疾控中心内部资源整合,能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率,发挥疾控中心自身职能。

(二)有利于疾控中心的规范管理

加强疾控中心内控管理有效性,将其内部管理资源予以整合,形成资金、财务、会计以及管理联动,保证其内部管理更具标准化及精细化。明确企业部门职责。作为疾控中心内控管理核心价值,各部门间需明晰自身职责权限,建立责任追溯机制,便于后续出现问题快速找出责任人,深究成因,为下一步制度完善奠定基础。同时,以内部控制管理为导向,各部门人员应高效完成自身任务,提升中心整体工作效率,实现其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三)有利于疾控中心的稳健发展

为有效提升疾控中心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出台(财会[2012]21号),其中明确规定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联系。与一般企业相较,疾控中心面临的运营风险主要体现在服务性、会计风险层面,内控管理作为最关键的制衡点,可在运营链上通过对核心风险点识别、排除,实现多维度的风险管控。新时期背景下,疾控中心需通过内控管理,有效规避风险,特别是内部控制管理下,中心内部人员可全面贯彻制度,发挥自身效能,规避各类运营风险,保证其健康运行及稳定发展。

二、疾控中心内部控制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内控环境作为疾控中心内部控制核心构成,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全面贯彻的基础保证。疾控中心自身属性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肩负疾病预防和监控公共场所等卫生活动,以及构建完善且吻合其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但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其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实施进度较为缓慢。深究其核心因素,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疾控中心将核心至于内部控制制度形势和内容方面,忽视控制过程中书面记录的重要价值,片面认为开展控制活动便可实现内部控制标准,而未能关注处于控制中相关证据的存储等问题。另一方面,疾控中心管理层对内控制度缺乏充足认识,管理理念和考核机制更强调经济指标,其止步于内部牵制水平,内部机构设置在权责分配上并未高质量提升管理效能。

(一)财务控制缺乏规范化

疾控中心财务控制缺乏科学规范化管理,主要体现在预算控制过程中,其运营分析、绩效评估机制的针对性不足。第一,预算管理方面仍存在形式超过实质;第二,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难以及时反映环境变化和管理实际需求;第三,例外审批较多,缺少预算调整机制,预算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绩效考核科学性不足。疾控中心内部制定财务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疾病预防相关制度规范性不足,其制定的制度与疾控中心实际运营状况未形成有效吻合。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疾控中心的药品、材料和设备采购方面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现象,各岗位内部实际职责并未实施明晰化管理;支出费用实际控制方面,其并未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核算拘泥于科室成本核算,并未建立健全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会计部门自身关键职责在于“核算”与“付款”,财务人员仅完整记录相关账务,并未对后期坏账、损益发生加以关注,对相关项目贯彻和整体内容实施并未深入了解。疾控中心全面贯彻和落实政府采购及财政统一管理制度,一定程度对资产购置的控制产生影响,但此类物资实际应用过程中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进一步出现“物账不符”现象。

(三)内部控制监管及风险评价机制不成熟

内部控制价值的充分发挥,离不开高效的监管以及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首先,监督工作覆盖范围受限,对中心的监管多倾向于初级和表面,其力度不足,对其作用发挥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大数据背景下,风险评价机制未进行创新优化,缺乏一定的可行性,无法基于疾控中心实际状况,展开多维度风险评价,难以对其风险进行控制;最后,审计监督功能缺失或受限。单位机构设计不够完善,无法体现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外部监管频次有限,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审计无法大面积辐射,难以实现审计工作价值。

(四)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缺乏完善

疾控中心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是内控制度全面落实的核心保障。现代“大数据”环境下,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疾控中心内部核心部门未实现信息共享,削弱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核心指令难以及时有效落实,信息反馈滞后等问题频繁出现;其二,疾控中心内控信息化建设覆盖面不足。疾控中心未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要求,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内部控制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其三,会计信息化水平不足。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财务核算模式未及时改革,片面认为依附于电子记账便可实现会计信息化,未积极掌握新兴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提升疾控中心内控执行信息化水平。

三、疾控中心内部控制管理强化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与疾控中心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其涵盖单位管理理念,以及单位企业文化等,其环境创设实际状况,与疾控中心内部控制建立、落实及未来战略目标达成密切相关。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作为其他因素高效构建的基础保证,对强化疾控中心财务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十分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树立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与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新时期背景下,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和内部控制意识提高,是疾控中心构建内部控制的核心瓶颈,制度建立难度较高,全面落实较难、缺失正确的理念、制度贯彻难度较大,无法形成自身价值。由于疾控中心资金核心源于财政拨款,内部管理人员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不足,片面认为仅需依照国家相关要求实施即可,影响其制度的有效落实。因此,为保证内控制度在疾控中心内部实现价值有效发挥,需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并积极做好宣传学习,开展交流会等,增强职工对风险管理和内控重要价值的认知。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应在内控制度建立,尤其是制度具体落实过程中做好典范作用,强化各项制度落实成效。

第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疾控中心内存在各类财务风险,应根据实际状况,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高效的内控体系。首先,需积极梳理政府与疾控中心关系,明确法人管理,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制度,依法治理、管理疾控中心良好发展,并构建专家论证及技术咨询等决策机制。其次,我国疾控中心需积极变更其两者角色定位,财务工作不仅局限于记账、算账及保障,更需将财务数据参与至管理信息中,转变财务会计人员角色,做好各部门协同配合工作,提高资金利用率,强化成本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会计对业务活动支持、保障价值。依照财务风险内控的责任,完善财务管理及业务管理制度,实施岗位及责任相互分离原则,构建高效风险防控及监督协同机制。

第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由于疾控中心对财务风险管控认识不足、资产管理不严、财务管理环节薄弱等,应积极做好人才引入第一环节。根据疾控中心类型,推行适宜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岗位竞聘机制及岗位责任制。同时,根据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技术人员占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培养。

(二)完善预算控制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

疾控中心需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积极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确保疾控中心财务支出的有效约束。疾控中心应全面树立大预算管理理念,促使其形成全局性财务管理行为和理念,将财务预算编制与落实全面纳入制度管理范围内,需充分做好以下关键节点的控制,应明晰预算项目、标准和程序的确定;编制和审定预算;预算执行的授权;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疾控中心办理经济业务时,需充分依托相应的授权审批制度,授权通常涵盖两种方式,即常规授权、特别授权,需及时对授权方式、范围和程序等相关责任进行明确,最终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针对疾控中心各类重大事项与业务,应积极做好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禁止个人随意决策。物资采购审批制度中,针对重大项目采购建议实现统一决策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时,需实施竞标,并应在积极做好实地考察后方可签订相应的合同;采购卫生材料及其用品后,需交由各科室统一上报,经过审核批准后全部交由采购人员进行统一招标处理。疾控中心需始终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合理性和合法性,以此避免财务风险。

(三)加大采购控制和固定资产控制力度

疾控中心内部业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物资核心来源划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拨款投入,另一类是从上级或药材销售单位购入。疾控中心采购多为第二种类型,其最为典型特征是采购次数频繁、采购数量较大。中心不仅需采购大额固定资产,而且需经常性采购疫苗等药品。疾控中心应以制度为核心对采购环节进行把控,明确各相关部门与人员的权责,确保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完善相应的审批制度,从源头层面实现疾控中心阳光采购。对疫苗进行采购时,专业人员需积极开展审核工作,保证其各类疫苗和试剂质量达标,采购人员应以采购合同为核心完成合同签订工作,财务、库管等专业人员应共同对采购规格、品种做好验收,采购人员应严格依照合同为基准做好审批和付款。

(四)提升监管有效性,建立科学风险评价机制

首先,优化监督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是保证内控监管业务落实的关键因素,其不仅包含收支、政府采购,而且涉及资产管理等,应将人员权责全面分离,发挥监管有效性。其次,建立科学风险评价机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保障获取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及时依照我国相关要求、政策,将评价方式优化改进,准确对风险进行识别,促进事前预测及防控。同时,疾控中心应根据实际状况,将风险依照其类型划分,从多维度进行控制,重视关键节点风险分析,汇总风险评估报告,为后续工作推进提供参考。第三,完善机构设置,强化内外部监督。明确内部控制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多种决策方式,完成监督工作内容。重视审计职能,设立单独审计部门,对其人员工作开展进行考核,辅之外部监督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问题的整改效果。最后,完善的财务预警风险,可将疾控中心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确保资金适用的规范性及合理性,提升风险防范及预估水平,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单位财务进行维护,确保财务安全性,并分析运行中各类风险高危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内部数据共享,整合数据资源,避免数据出现偏差,系统性提升行政疾控中心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五)健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创设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要求疾控中心职工明确自身单位宏观规划、战略目标以及风险状况,促进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交流,为内控制度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还应通过信息交流及共享,沟通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促使其工作有效联合,掌握其实际相关性,促进疾控中心工作有序实施,达成各项业务目标。加强疾控中心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是落实内控工作的核心保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强化硬件及软件支撑。加快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措施实现信息共享,保证信息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收集、利用及反馈。2.扩展信息化建设范围。应根据疾控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将各业务模块予以优化升级,促进内部控制信息化互通性。组织人员做好内控技术工作培训,掌握其工作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失误。3.规范财务核算及管理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依照岗位实际要求,掌握其工作核心节点,以免影响各环节衔接性。逐步实施信息化建设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渗透审计职能,保证其部门职能的高效发挥,确保疾控中心财务管理数据完整性及安全性。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作为疾控中心财务管理核心内容之一,拥有多个优势,可防范内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从本质实现阳光财政。为提高疾控中心财务管理水平,应积极加大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管理力度,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及控制策略,实现疾控中心职能良好发挥,保证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促进疾控中心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疾控中心财务信息化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的效果分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