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最踏实
2022-04-24孙世芳
孙世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粮食产量2021年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丰收是稳政策、增面积、强科技的结果,是战胜疫情和自然灾害的结果。大国粮仓根基牢,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党政同责成效显著
2021年我国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各级政府部门为保障粮食生产有哪些支持政策?各项政策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地方抓粮积极性发挥了哪些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室主任钟钰表示,为确保粮食丰收,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一盘棋,坚决打好粮食生产保卫战。中央出台一揽子新政策支持粮食生产,统筹安排全面部署。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2021年4月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按照党中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的最新要求,首次在行政法规中明确规定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种粮补贴支持力度。对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所需的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的补贴比例提高至35%;将粮食烘干成套装备等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范围,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弥补2021年以来农资成本上涨带来的增支影响。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从试点阶段的6个省份24个产粮大县,扩大到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500个产粮大县。同时,中央财政提高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补贴比例,从试点期的40%增加到45%。提高最低收购价。2021年国家继续实施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在2020年最低收购价基础上,对小麦和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1分钱。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021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专项资金增加到55亿元,比上年增加10亿元。在粮食产前产后,探索出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
这些扶持政策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对稳定粮食生产、提升粮食质量作用明显,特别是2021年气象年景不容乐观,面对旱涝、极寒、极热等极端天气多发,以及重大病虫害重发影响,在粮食生产历史高位继续丰收,形势可喜、来之不易,充分展现了国家政策措施的重大效用。
例如,2021年7月,在甘肃调研了解到,今年党政同责压得实,严格落实粮食责任制,将粮食生产目标分解下达各县,县与各乡镇再签订责任书,明确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品种,乡镇再分解目标到村,村落实到具体地块,建立台账,确保可查询、可考核,保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不减”。通过压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央地共治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的耕地保护和利用政策为秋粮丰收提供了哪些保障?未来应如何继续发挥藏粮于地战略作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孔祥斌介绍说,全国各地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与利用的重大战略,遏制了耕地减少势头、守住了耕地红线,显著提升了耕地质量,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益,为2021年的粮食丰收提供了坚实的耕地资源保障。
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战略要求。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耕地保护“田长制”制度规范,建立起五级联动的“田长制”制度体系。例如,北京市从优化农田布局、抓好农田保护、加强农田建设、严格农田管理明确了“田长制”的主要任务;海南省从占用严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优化服务来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将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问责制度落到实处。自然资源部完善了耕地资源“源头控制、用途管制、补充耕地”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处理力度。针对耕地向园地无序转化的耕地“非粮化”问题,自然资源部严格控制耕地向园地、林地、草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转化,提出了耕地与园地“进出平衡”的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利用遥感等信息手段,建立起每半年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的监测制度体系,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罚”的常态化监测。例如,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已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4000余亩;江西省新余市2021年早稻播种面积达59.58万亩,超年度预定目标任务。尽管取得很大的收获,但是仍存在一些亟须关注的问题。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艰巨挑战。据2021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三调)成果显示,2019年我国实有耕地19.18亿亩,比10年前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二调)数量减少了1.13亿亩。据测算,2035年人口城市化率将超70%,我国未来15年的各类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趋势依然强劲。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亟须提升。在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国干旱、洪涝、高温、热浪、低温等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强度均显著增强,影响了耕地生产的稳定性。
——耕地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耕地“非粮化”趋势依然存在。2009~2018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净收益由186.39元/亩降低到85.59元/亩。考虑目前的种植收益水平和老年劳动力(55~65岁)的退出,未来约有10亿亩耕地的粮食种植收益持续降低。
要严格落实国家藏粮于地战略,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实施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严控耕地“非农化”,最大限度减少耕地资源刚性损失。禁止占用南方水热条件好、北方集中连片和山区及丘陵区坡度小的优质耕地资源;严格控制城乡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基础设施用地规模和线性工程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理城市绿化用地规模、控制自然保护地占用耕地和线性工程绿化占用耕地。建议设立10亿亩永久基本粮田作为优质耕地保护核心区,构筑口粮绝对安全的生命线,率先在东北、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14个省建立基本粮田保护核心区。
多措并举,持续提升耕地资源收益能力。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建立弃耕地退出和监管机制。完善我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以耕地和设施用地进出平衡为核心的耕地保有总量保障制度;系统优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盐碱地以及戈壁后备资源保护性开发制度。构建耕地保护与高效利用的监管体系。建立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和布局的政策保障体系;以饲料粮安全为目标建立“粮—豆、粮—草、粮—薯、粮—果”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耕地资源高效利用监控支撑政策体系;建立适合西部设施农用地开发的政策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