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件相关电位P300 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状态性与素质性

2022-04-23邓欣童刘璠王丹王霜胡丁千

医疗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波幅电位精神分裂症

邓欣童,刘璠,王丹,王霜,胡丁千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检测科 (四川广元 628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多在青壮年缓慢起病且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终生患病率约为1%,占精神科门诊患者50%以上[1-2]。事件相关电位具有无创性、非侵入性和简单易行的特点,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对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3]。事件相关电位在精神分裂症中存在异常的改变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主要集中于波幅和潜伏期的研究,从现象性的指标改变去揭示P300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状态性和素质性特征,即精神分裂症P300的异常究竟是反映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可随治疗好转而逐渐改善的状态标志,还是反映患者疾病素质的一种稳定不变的特质标志。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关于P300在精神分裂症中属性问题的直接研究还很缺乏,更多的是从侧面反映出P300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属性,并且结论也不一致,存在很多分歧。本研究旨在通过横向研究的方法,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属性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并将试验组按时间和症状表现分为首发组、缓解组和康复组,各30例。首发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43岁,平均(32.0±6.1)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1.7±4.1)年。缓解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7~55岁,平均(43.9±6.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0.5±3.5)年。康复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0~55岁,平均(44.1±6.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0.6±2.9)年。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ICO-10)或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岁<年龄<60岁,右利手,视力、听力均正常;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首发组未接受过任何抗精神病药物,阳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评分>34分,有明显社会功能缺陷;缓解组未见明显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评分>25分,有明显社会功能障碍和认知损伤;康复组未见明显阳性和阴性症状,具有一定社会功能。排除标准:器质性疾病、精神活性物质、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分裂症;严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分裂症;不配合完成本研究。

另选取同期医院的职工和实习生共3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名,女15名;年龄20~54岁,平均(35.5±8.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1.6±4.0)年。纳入标准:无精神障碍史及家族史。

对照组与试验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总体匹配。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采用SAPS、SANS 对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评分。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对照组、首发组、缓解组和康复组波形和潜伏期:使用广州市润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J-1型事件相关电位仪,记录电极按照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置于额区(Fz),参考电极为双耳垂,前额(FPz)接地,测试采用Oddball 实验范式,非靶刺激为500 Hz、80 dB的纯音,出现概率为0.8,靶刺激为2 000 Hz、85 dB的纯音,出现概率为0.2,要求被试者默记靶刺激出现次数,记录被试者的波幅和潜伏期,主试人均经过专业培训,按照统一指导语进行试验。

1.3 观察指标

(1)分析SAPS、SANS 评分与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相关性。(2)分析对照组、首发组、缓解组和康复组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差异性:提取250~750 ms 段的时间窗口,波幅是时间窗口内基线至最大波幅点的垂直距离,潜伏期是刺激开始到时间窗口内最大波幅点的横轴直线距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SAPS、SANS 评分与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APS 评分与P300波幅成负相关(r=-0.26,P<0.05),SANS 评分与P300波幅成负相关(r=-0.43,P<0.01),SAPS、SANS 评分与P300潜伏期均未见明显相关性,见表1。

表1 SAPS、SANS 评分与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相关性分析

2.2 对照组、首发组、缓解组和康复组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差异性分析

4组P300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8,P<0.01);对照组与首发组、缓解组、康复组P300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与首发组、缓解组P300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首发组P300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P300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P<0.01);对照组与首发组、缓解组、康复组P300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缓解组、康复组P300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首发组、缓解组和康复组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差异性分析

3 讨论

事件相关电位P300早已成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波幅反映对目标刺激的注意资源的维持和分配,潜伏期则更多地反映在大脑的认知加工速度和过程。

有研究认为,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脑结构的异常,随着阴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认知功能损害越发严重,表现为P300波幅的下降,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与P300波幅存在着负相关关系[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SAPS、SANS评分与P300波幅均呈现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6和-0.43,而SAPS、SANS评分与P300潜伏期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由此可以推断,波幅随着症状的改变表现出一种可改变的状态性属性[5],而潜伏期与症状的改变之间更有可能是一种稳定的素质性属性[6]。此外,本研究经方差分析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对照组与试验组在P300波幅和潜伏期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波幅和潜伏期的改变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7];对照组与康复组之间的波幅差异虽然具有显著性,但其显著值(P=0.04)接近于0.05,其中可能存在研究过程中对年龄因素的控制不够严谨而引起的差异,P300波幅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8];而首发组与缓解组波幅之间差异不显著,与以往的研究[9]结果相似;试验组之间潜伏期的相对不变也与大多数关于症状和病情的对照研究[10-11]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本研究更倾向于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精神分裂症中属于一种混合性指标,可以为临床治疗、疗效评估提供很好的指导,有利于从多角度去探索精神分裂症,为解密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理机制提供更好、更广泛的思路,促进精神分裂症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猜你喜欢

波幅电位精神分裂症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基于STM32的非接触式静电电位测量系统设计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