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周时期服饰的相关概念界定

2022-04-23王欣亚

关键词:后汉书服饰

□王欣亚

服饰,是社会文化中最具民族色彩、地域色彩的一项内容。广义的服饰,包括发式、妆容及服饰;狭义的服饰,主要包括头衣、体衣、胫衣、足衣四部分,即所谓的冠、衣、裳、履[1]。东周时期,服饰概念较多,现代人容易混淆,产生认知问题。本文拟依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尝试厘清东周时期服饰的相关概念,并对相近概念予以区分。

一、头衣

“头衣”,亦称“元服”“头服”,东周时期主要包括冠、弁、巾、帻,以皮毛、骨、丝、麻、帛制成,用于御寒、防暑、装饰和标识。冠、巾在适用人群上有严格身份限定,《释名·释首饰》有“士冠,庶人巾”[2]67的记载,即贵族戴冠,庶人服巾。

1.冠。冠的原始作用就是束发。《说文解字》曰:“冠,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3]153《释名·释首饰》曰:“冠,贯也,可以贯韬发也。”[2]66先秦时期,冠制各异,名目繁多。文献记载,东周时期的冠,有殷的“章甫”、楚的“南冠”等。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改服易色,对服饰作了制度性规定。到汉代,已形成了一套繁缛而森严的冠冕制度。《后汉书·舆服志》中将冠分为“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术氏冠、鹖冠”等19种[4]3663-3670。 此外,还称冠为“牟追”“收”“冔”“冕”“帽”等。

东周时期,冠不仅用于区别阶层及年龄,亦用于区分族群,更是一种礼仪的表现。贵族戴冠必须在20岁以后,中国古代的冠礼,也是行礼者的成人礼,在此之前仅束发或戴“冃”。“冃”,是一种尖顶帽,《说文解字·冃部》曰:“冃,小儿及蛮夷头衣也。”[3]153诺颜乌拉匈奴贵族墓地M6中,就曾出土了一顶保存完好的尖顶帽[5]。到了汉代,这种尖顶帽形象多见于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中。有学者认为,戴尖顶帽者应该是羌胡豪贵,这种不同于汉人冠帻的尖顶帽应该是其传统服饰[6]。而在中原文化地区,冠逐渐演变为礼仪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冠礼亦成为诸礼仪之首。

2.弁。弁,属于广义冠的一种,主要以鹿皮制成,毛浅黄或白色者称“皮弁”“皮弁冠”,赤黑色的称“爵弁”,赤黄色的称“韦弁”。其形“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4]3664。考古发现的实物,可参考秦始皇兵马俑坑中的Ⅳ式冠[7](图1-1)。该冠呈半个浑圆的覆瓢状,两耳下垂,在颌下以环带扣结。

周时,弁为王及大夫服用。《尚书·金縢》曰:“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8]但大夫仅见在祭祀中服用,而王根据征伐、视朝、田猎、丧事等场合的不同,服用不同的弁。《周礼·春官·司服》有记载:“凡兵事,韦弁服;视朝,则皮弁服。凡甸,冠弁服。凡凶事,服弁服。凡吊事,弁绖服。”[9]

秦汉时期,爵弁较皮弁在形制和使用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后汉书·舆服志》载:“(爵弁)广八寸,长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缯其上似爵头色,有收持笄……祠天地五郊明堂,云翘舞乐人服之。”[4]3665根据文献记载,其使用人群分为两类:一类为祭祀前于辟雍行大射礼过程中,为公卿诸侯大夫服务的执事者:“执事者冠皮弁,衣缁麻衣。”[4]3665另一类为儒生,典型事例出现在《史记·孝武本纪》中,汉武帝于泰山封禅时,命“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10]。类似的还有,《汉书·韩延寿传》中,儒生韩延寿依古礼,令“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11],其对应的使用场合,自然是射礼、祭祀、丧嫁娶礼、征伐等。

此外,另有一种武弁,或称武弁大冠,级别稍次于爵弁,与一般意义上的皮弁不同而自成体系,乃赵武灵王采胡服之冠。诸武官服用,用金、羽等装饰。《后汉书·舆服志》中称:“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4]3668《后汉书·崔骃传》中记载:“钧(崔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4]1731考古发掘中还未发现相关的实例。

3.巾。覆发之布,庶人服用。春秋战国时期,男子已普遍用巾包裹头发。魏国人用青巾,称为苍头。秦国人用黑巾,称作黔首。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即因起义军以黄巾裹头而得名。巾,一般用幅布三尺,所以也称幅巾。东周时期的巾,目前还没有发现实物,但从汉代流行的幅巾可见一斑。汉末,幅巾广为流行,王公大臣也以幅巾为雅。《后汉书·鲍永传》记载:“(永)悉罢兵,但幅巾,与诸将及同心客百余人诣河内。”李贤注:“谓不著冠,但幅巾束首也。”[4]1018-1019到南北朝时期,巾发展为幞头。

4.帻。即裹发巾。《说文解字》曰:“发有巾曰帻。”[3]155《急就篇注》曰:“帻者,韬发之巾。”[12]279帻的原型为巾,出现于战国中晚期“秦雄诸侯”之时,《后汉书·舆服志》记载,秦“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其后稍稍作颜题”[4]3670-3671。但相对于冠者来说,服用者地位仍然较低,秦始皇陵兵马俑中部分兵俑[13]115和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中出土的陶俑[14]179,其发髻上所戴的软帽应该就是帻。(图1-2,图1-3)“帻”之称谓出现时,已至汉兴,形制更加丰富,使用人群也迅速扩大,《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下群臣贵贱皆服之。”[4]3761庶民是有帻无冠,官吏则加冠于帻上,闲居时则用帻而无冠。贵贱等级的区别还在于帻上题的颜色不同,其色随同章服,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武吏则常戴赤帻,以示勇武。此外,汉时还有童子帻、丧帻、素帻等。

图1 头衣

二、体衣

体衣,属上衣。《说文解字》曰:“上曰衣,下曰裳。”[3]167就式样长短而言,有深衣与袍、襦衣与褐衣等。

(一)深衣与袍

1.深衣。即上下通行之衣。《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与深衣“制同而名异者有四焉。纯之以采曰深衣。纯之以素曰长衣。纯之以布曰麻衣,在朝服祭服以内曰中衣”[15]。其特点在于“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郑玄注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16]1664《广雅·释诂二》曰:“纯,缘也。”《尔雅》曰“缘谓之纯。”郭璞注曰:“衣缘饰也。”[17]145综合《礼记古注今译》《中国古代礼俗辞典》《中国服装史》《中国古代服饰大观》中关于深衣的解释,深衣的特点应为:衣裳相连,交领,右衽,长及地面,不露足,系带,衣缘有装饰。根据“续衽”程度的不同,分为直裾、曲裾两种款式。

深衣服用甚广,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王礼考六·君臣冠冕服章》中记载,深衣者,“贱者可服,贵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养老,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视私,庶人服之以宾祭,盖亦未尝有等级也”[18]。

2.袍。即有里有面的长衣,文献中也称之为“夹袍”。秦汉时期袍服是极其流行的服装,不分男女,不论贵贱,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贱更小吏,均穿袍服。泾渭秦墓发现的陶俑中,不论是牛车俑,抑或是乐舞俑,皆着袍服[19]。袍服根据长短,又可分为曳地长袍和露足长袍两种。《释名》曰:“袍,大夫著,下至足跗者也。”[2]75可见,露足长袍具有一定的人群适用性。《中华古今注》载,始皇时,“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说明袍以服色分人群。曳地长袍和露足长袍,在战国中晚期的泾渭秦墓出土的陶俑身上皆有发现(图2)[19],值得一提的是,该墓地中保存较好的3件露足长袍俑皆为舞俑[1],为我们继续探索这一服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图2 体衣—袍

对深衣与袍的关系,学界一直未作清楚界定。有观点认为,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袍服出现于东汉以后。也有观点认为,袍服乃属古制。梳理文献中关于深衣与袍的表达方式,不难发现:深衣通常与冠作为一种泛指共同出现,如“深衣素冠”“深衣布冠”等;而描述袍时,都是一种特指,且多加量词,如“缊袍”“一绨袍”“锦夹袍各一”“布袍草履”等。据此,笔者推测,在先秦及秦汉时期的文献中,深衣应是一个抽象名词,是对一类款式服饰的总称,而袍是具体的一类衣服。此外,《后汉书·舆服志》记载,贵族谒庙时所穿之服皆为深衣制,如“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皇后谒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贵人助蚕服,纯缥上下,深衣制……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皆深衣制”[4]3676-3677。由此可见,深衣又是一个款式名词。徐广对该处提及的深衣注解为“即单衣。”可能只是对“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这类材质深衣的进一步补充,并不是说所有深衣都是单衣。《后汉书·舆服志》中也有一个深衣制的例子:“(皇帝)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4]3666说明皇帝所服之衣皆为深衣制,袍亦为深衣的一种。

(二)襦与褐

1.襦。襦是一种短衣,用葛布或麻布制作。《说文解字》曰:“襦,短衣也。”[3]169《急就篇》颜师古注曰:“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要 (腰)者。”[12]171据此,襦应有长、短两种,长襦及膝,短襦及腰臀部,泾渭秦墓中发现有短襦[19](图3-1),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有长襦实例[13](图3-2)。根据单复及有无絮者,襦可分为三种:单襦、夹襦和复襦。单襦,有表无里,也称作襜;夹襦,有表有里,也称夹;复襦有表有里,且有絮,也称作褚衣[20]。襦衣形制灵活,方便庶民劳作、士兵行军,战国秦时为武士的统一服饰[1],至汉时逐渐演变为百姓的普通常服。

图3 体衣—襦

2.褐。褐实际上是襦衣的一种,因其布的质料是麻布或粗布而称之为褐,一般为下层劳动人民或卑贱者所服[21]。《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金布律》中记载,政府在冬日对囚犯寒冷者统一发放“褐衣”,并根据用麻多少,有大、中、小之分[22]。可见秦时囚犯常穿褐衣。

三、胫衣

胫衣,属下裳。“袴”与“邪偪”皆属此类。

1.袴。亦作“绔”。《说文解字》曰:“绔,胫衣也。”[3]276先秦时期,袴的实物资料发现较少,目前所见最早的袴的形制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发现的铜车饰上(图4-1)[23]。东周时期,袴仍然流行。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凤鸟花卉纹绣红棕绢面绵袴,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袴(图4-3),大致可以给我们提供这一时期袴的基本形制。马山一号绵袴,由袴腿和袴腰两部分构成,袴腰由四片长方形白绢缝成,与袴腿前方和两侧缝合,后腰处敞开,袴腿之间缝合有一长方形裆,袴腿互不相连[24],穿着时需将袴腰两侧从腰后缠绕,与襦相配穿着。1998年,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出土了一件毛布袴(图4-4),袴腿和腰已全部缝合起来,裆部还做了防磨处理[25]。合裆袴,能保护大腿和臀部肌肉皮肤,避免骑马时与皮肤的直接摩擦。同时,不必外加裙或长襦,省时省力,且更加充分地解放肢体。塔儿坡秦墓骑兵俑[26](图4-2)和泾渭秦墓骑马俑[27],其腿上亦应有袴,但因俑的表现形式限制,具体形制不详。秦始皇兵马俑的袴,多较为肥大(图4-5),应填有绵絮或麻等。 西汉时期,在张家山247号汉墓、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凤凰山8号汉墓、江苏海州西汉侍其繇墓和陶湾西郭宝汉墓、江苏海州西汉凌惠平墓、江苏东海尹湾6号汉墓、甘肃武威磨咀子48号汉墓等高等级男性墓葬中,都发现有袴(多数为遣册记载随葬有袴,少数发现有袴的实物)[28]。从袴的适用人群来看,袴从先秦至汉,经历了一个由奴隶和平民到武士和游牧民族、再到中原高等级贵族的发展历程,这可能也是后世“纨绔子弟”语义的来源。

图4 胫衣—袴

2.邪偪。亦称“邪幅”“偪”“行縢”。《十三经注疏·诗·小雅·采菽》曰:“邪幅在下。”郑玄笺:“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16]489《释名》:“偪,以自逼束。今谓之行縢,言以裹脚,可以跳腾轻便也。”[2]75“行縢”之称,始见于汉代著述中,隋代以后称“行缠”。战国早中期的泾渭秦墓中发现的上襦下袴俑和秦兵马俑步兵俑,腿上多绑有邪偪(图3-1,图3-2),目的在于防止箭镞、戈矛等兵器刺伤腿部[1]。

四、足衣

鞋靴,在古代被泛称为“足衣”,以草、皮、木、丝、葛麻等制成,先秦时期称“屦”“舄”“屝”,秦汉及其以后称“履”“屝”,唐以后才称“鞋”。“舄”和“屝”是对贵族鞋靴的专用称呼,“屝”指草鞋。“屦”和“履”,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两个概念,秦时庶人不可着丝履。在泾渭秦墓[27]和秦始皇兵马俑[13]113-114中,皆发现有布帛履(图5)。“屐”和“靴”,是关乎鞋子式样、质地的两个概念,基本为历代所沿用,前者,指一种笨重的木底鞋,利于雨天行走。后者为革履,亦称络缇,类似于现在的带靿筒鞋,胡人游牧骑乘多习惯穿。塔儿坡秦墓出土的骑马俑,可能服用的是靴,但因刻画方式及保存原因等,表现不清。

图5 足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头衣里,贵族带冠,形制多样,除了束发外,更具有礼仪性。弁,为鹿皮制成,等级较高。巾、帻,皆为庶民服用,帻的原型为巾,后与冠搭配使用,巾至南北朝时发展为幞头。体衣里,深衣,是一个款式名词,为长衣;袍,是具体的一类衣服,为深衣的一种;襦与褐为短衣,乃普通常服,褐为下层劳动人民或卑贱者所服用。胫衣里,袴与襦搭配使用,行縢绑于小腿部,起护腿作用。足衣里,一般的鞋先秦时称“屦”,秦汉及其以后称“履”;“屐”,是一种木底鞋,雨天穿用,“靴”,是一种革履,带靿,多为骑乘时所穿。东周服饰概念的明确界定与区分,对于考古工作具有实践价值,也有利于服饰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本课题为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专项科学研究计划“考古学视野下的东周服饰(17JK0840)”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后汉书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先秦至两汉女性文本研究
论白寿彝先生对范晔和《后汉书》的研究
《资治通鉴·东汉纪》史源探讨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