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分析
2022-04-23石建芳
石建芳
摘 要:英语写作能力通常被认定为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准,如何增强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成为困扰初中教师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相关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归纳出学生英语写作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基于题型设置与教学设计两个层面进行问题原因的分析,并围绕深化写作题型变革、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引入新型教学模式、细化教学评价设计几个层面,探讨关于优化英语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方法与路径,以期为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能力;错误分析;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4-014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50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于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确保学生能够从所给图画、语段中提炼出关键信息,明确整篇文章的定位与核心主题,并调用现有语言知识、使用正确语法与句式完成文章写作。通过结合学生写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对应的解决策略与方法,对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革新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一、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滞后问题归因
(一)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问题类型
1.单词拼写问题。英语基础薄弱是初中生的通病,由于缺乏系统的音标学习和发音训练,多数学生仍局限于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单词记忆,导致在写作环节常出现漏写字母、拼写错位或与形近词混淆等问题[1]。
2.短语搭配不当。在英语中存在大量短语被划归为固定搭配,仅需熟练记忆其组合方式和使用位置即可实现妥善应用。但初中生在识记固定搭配短语时往往缺乏对搭配方式、用法的深入了解,导致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产生词组搭配错误、动词衔接不当的问题,影响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语法知识性错误。语法是英语写作所需遵循的基本规则,学生写作中暴露出语法错误的典型代表为动词误用、代词误用等,包括在时态动词、情态动词、助动词的使用上存在混乱问题,在使用动词时忽略时态的变化、主谓一致等,造成语法类错误[2]。
4.中英互译语用错误。通常受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性影响,中英文的话语表达方式及内涵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在实际表述环节易产生歧义。如在英语中将幸运儿翻译为“a lucky dog”,取决于西方人对于宠物作为家庭成员身份的认可,但狗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用于形容人时通常具有贬义色彩,学生在翻译时习惯于按照汉语思维译作“a lucky man”,影响到话语表述的准确性。
(二)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原因解析
1.学生缺乏写作信心。近年来课程改革使得命题作文在考试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普遍侧重于设置客观类题型,在指定主题、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文章创作,无法为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与想象力的开发提供平台和空间,易使学生陷入应试误区[3]。同时,在写作教学中学生普遍暴露出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在日常写作训练中较少主动提问、缺乏经验交流,并且在创作表达上习惯于使用固定句式、短语搭配,缺乏实质上的创新,影响到写作质量的提升。
2.教学策略使用不当。受教学时长的限制,教师在课时安排上侧重于向听力、口语和阅读教学投入更多时长,导致学生的写作训练时间被一再压缩,往往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呈现,导致教师无法实现对学生写作训练过程的有效监管,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动态培养。从写作教学方法层面入手,多数教师采用赏析范文、识记模板的方式开展教学指导,学生局限于模仿、缺少自主创作,进一步制约其写作水平与积极性的提升。
二、优化英语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丰富日常写作训练题型,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1.变革写作训练形式。为有效突破单一题型对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产生的局限作用,教师应丰富写作训练中的题型、拓宽写作训练渠道,减少客观性、命题作文任务的布置,强化对学生主观意图、观点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将句型转换类题目填写关键词的形式调整为填写完整句子的形式,将阅读理解中的选择题调整为补全对话的形式,借此拓宽学生写作训练的渠道,在有限教学时长内实现写作训练的全方位渗透,有助于减轻学生以往面对写作训练时的心理压力,建构起便捷的训练平台。在书面表达题目设计上,减少命题式作文任务的布置,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事例、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信息等作为研究方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事例确定大体写作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进行观点表述,便于有效激活学生自发的创作表达意愿。
2.重新界定教学重点。针对以往写作教学时长分配不当的问题,由教师根据课改要求、教学纲要内容以及学情分析结果,面向初中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进行写作教学占比的调节,做好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并强化对学生写作规范、科学写作方法的指导。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写作题目时,学生需遵循以下四项基本步骤开展写作:其一是认真审题,通读题干掌握写作体裁要求,从所给资料信息中提炼出关键点,做好细节的查漏补缺;其二是严谨分析,根据已知信息精确定位写作主题,结合自身知识储备与思考习惯进行创作内容的初步设计,完成写作提纲的列示;其三是完成初稿,对照写作大纲理清行文脉络,运用準确的话语表述方式进行语言表达,在行文创作中巧妙导入技巧,并保证语法、语用的准确性;其四是检查纠错,运用自主纠错、同学互评、教师纠错以及集体纠错等方法进行文章检查,重点核对创作要素是否完备、格式体裁是否正确、语法时态有无偏差、单词拼写有无错误等方面,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打下良好基础[4]。
(二)积极探索过程写作教法,深化主体写作体验
1.前期教学准备。基于认知理论进行写作教学方法的优化,鉴于所有“新知”必然融于“旧知”的图式中,需以学生现有知识基础进行新知导入的铺垫,依托前期准备与流程设计逐步唤醒学生对于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导入与创作欲望的激活奠定基础[5]。在教学准备阶段,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导入环节设计:其一是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背景和素材来源渠道,鼓励学生留意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的趣事进行素材积累,依托情境再现、情境演绎等方法还原真实情境,使学生在规定情境下进入自身扮演的角色进行话语逻辑的建构和语言表达,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其二是图文展示方法,根据初中生形象思维特征与心理发展水平,运用多媒体技术等辅助工具进行图文情境的再现,实现对学生观察力、创造力的动态培养。
2.增加交流反馈。受母语文化背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涉及长期的成长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改变传统写作教学局限于单一创作的形式,加强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观点碰撞,在交流互助中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拓宽思维视域,最终实现写作能力提升目标。鉴于以往写作教学多以仿写训练作为切入点,教师可针对仿写训练模式与方法进行创新,引导学生明确不同文体的格式特征与写作方法,引入思维导图形式,厘清范文的段落结构划分形式、重点句型的使用情况等。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与有效接入,能够改善学生以往文章创作环节存在的“提笔忘词”等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架构,由此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3.写作拓展延伸。在完成学生基本写作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应面向新课改目标实现对学生思维创造力的激活,帮助学生摆脱定势思维,积极探索多种文体、不同创作环境,实现良好写作思维与习惯的动态养成。在课后训练任务布置环节,引入多种开放性主题创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检索资料、查阅词典等多种方式进行创作素材的收集,利用开放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三)大力推行支架教学模式,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1.提供多种支架。支架教学模式以建构主義理论为基础,要求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学习状态、学习需求的综合分析,在规定情境下为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依托多种支架的建构逐层实现能力培养目标。首先,从基础性词汇、句型支架建构入手,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词汇的积累与分类,掌握常用形容词、副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在文章创作时运用丰富词汇改善表达效果。其次,从文体结构的支架建构入手,先通读写作题目、素材进行创作思路的理清,基于导入部分、主体部分与结论部分建立文章脉络结构,随后调用词汇、句型储备进行文章架构的填充,实现细节内容的丰富。最后进行单词拼写、语法时态、句式结构的自检自查,初步完成写作任务。
2.开展合作探究。当前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环节,对于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学生完成文章创作的基础上,创设小组合作探究情境,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组内每名成员的文章进行联合赏析,分别提炼出不同学生作文中运用的词汇、优美句型与行文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在相同题目、素材资料的背景下转变视角、拓宽既有创作思维,尝试立足于新的语境、不同观点视角进行话语表达,并且通过相互交流借鉴其他学生的创作经验与优势,推动学生语言迁移及运用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通过组内交流评价,提示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明确写作要求,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核心内容的表述,从中反映出学生观察、思考等能力的提升,贯彻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3.落实教学反思。在完成支架式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审慎识别该教学模式存在的误区,确保在支架搭建环节严格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建构符合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学习框架,在支架的建构上切忌烦琐、冗杂,合理使用留白的方法创设学生思维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使学生在小组或者交流、师生互动过程中深化写作体验,在合作中形成问题意识,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实现对复杂问题的简化处理,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方法。
(四)实行教学评价方法创新,发展自我认知能力
1.形成性评价法。形成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教学过程的评价方法,主要遵循以生为本、重视过程、内容为本、以发展为目标等指导原则,利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取代现有终结性评价方法,为不同个体提供针对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的类型划分上,首先,以学生自评为主,由学生根据自评标准进行文章评价,其中自评标准大体划分为情感态度、写作完成度两个方面,使学生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重新建立对于文本创作的认知,站在客观视角审视自身创作缺陷与优点,以此在未来写作训练中发挥提示作用,实现自我调整与监督,提升创作表达效果与质量。其次,同学互评方式,以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为指导原则进行小组划分,在组内进行不同学生习作的交换阅读与评价,围绕文章细节、词语使用、句式使用、文章结构四个层面作为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流探讨给出明确的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视角、实现优势互补,在反思与改进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最后,集体评价模式,在教师引导下由全体学生共同评选出优秀作品以及取得显著进步的作品,在班级范围内进行交流展示,借此有效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动力,发挥教学激励作用。
2.档案袋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方法,主要基于某种特定目的进行学生创作作品的收集与整合,遵循一定判断标准进行内容筛选与整理,确保最终形成的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出学生的阶段性特征及综合能力,并且为学生自我反思、巩固提升等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现阶段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可从中发现档案袋评价法的关键特征,包括集成理论介绍与实践指导,侧重于关注学生主体意识、反思能力等,在评价方法上常运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并基于学生主体、同学、教师、家长等不同个体实施动态评价。然而现阶段关于档案袋评价法的个案研究资料较少,还需通过具体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与尝试探索,创设不同问题情境、面向不同学生层次进行评价标准、评估过程的设计,保障实现对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的综合分析,使最终评价结果真正发挥对学生写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要严格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日常写作教学入手进行训练题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环节不断积累经验、反思自身不足,实现主动学习、自我管理意识的动态生成,借此逐步健全写作教学体系,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璐.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思考[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5):35.
[2] 王青.基于句子提升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与思考——以环境保护话题写作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9(29):13.
[3] 王建智.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分析[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19(7):1.
[4] 常丽君.初中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与指导策略——以近两年杭州市中考书面表达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3):82.
[5] 常丽君.初中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与指导策略——以近两年杭州市中考书面表达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