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策略

2022-04-23刘平

学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刘平

摘 要:家国情怀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也是一项关键的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既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探析了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从而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顺利实现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教学策略;家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4-011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38

自古以来,家与国在中国人心目中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儒家文化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既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艰苦卓绝奋斗的思想支撑。国家、社会、家庭和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种宏大而细腻的情感被凝练成四个字——家国情怀。历史课程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理应承担起家国情怀教育职责。基于此,在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家国情怀教育列为现阶段的首要任务,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完善学生的家国情怀,彰显历史课程卓越的育人价值,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目标展开教學策略研讨。

一、高中历史实施家国情怀教育的作用

家国情怀是一种爱国爱家、忧国忧民的深层次心理文化意识,实施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不论是对完善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来讲,都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我们将高中历史实施家国情怀教育的作用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实施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深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蕴藏于中华历史文明发展进程的每一个阶段中,也在众多伟大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所体现,教师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透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切感知家国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完善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第二,实施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的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领会我们的民族精神内核,而且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以及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使优质的民族精神能够在学生手中薪火相传,从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二、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历史教材,深入钻探家国情怀思想

历史教材不仅是教师实施历史教学的主要蓝本,也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在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完整收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奋斗和崛起的发展史,家国情怀思想就蕴藏在每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事件中,以及那些为了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乃至付出生命的先辈身上。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弘扬家国情怀思想是责无旁贷的,教师不应该将历史教学看作是简单的概念知识讲授,而是要从文化、育人、思政等视角切入,重塑高中历史教学观,这样不但可以实现对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而且能大幅度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效率。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历史教材为家国情怀教育蓝本,深入钻探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思想,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真切领悟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思想,使优良的民族作风和精神品格能够代代传承,从而完善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德育修养,助力学生树立坚定的报国之志、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教师在为学生编制历史学习导学案时,应该广泛凝练历史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将家国情怀教育设置为历史导学案中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这样一则可以实现家国情怀资源与历史教学内容的相融相促,为学生开展后续高效历史探究构筑扎实根基,二则也能全面疏通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渠道,兼顾学生历史知识体系构建和家国情怀的涵育,从而为高中历史教学开创育人新格局。其次,在实际执行历史导学案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家国情怀资源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整合,将家国情怀思想精准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探究活动中,自主领会其中的家国情怀元素,这样既可以增强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实效性,又能正确塑造学生的家国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厚植于学生的脑海和心田,实现对高中历史教材中家国情怀教育资源的深度钻探和拓展应用。

(二)创设多样化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

纵观我国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实施现状,实施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设计的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手段欠缺创新元素,不但会导致教学气氛趋向僵化,也难以充分激发学生了解家国情怀思想的兴趣,从而严重降低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提到历史知识,多数学生都认为历史是描述过去发生的事,与现实生活关联不大,所以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普遍不浓厚,这是学生历史时空观念薄弱的主要表现。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同属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维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想要引导学生深刻感知家国情怀,必须先强化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消除学生的历史思维障碍,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本身就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进步的,没有转折性历史事件、没有杰出历史人物作出的贡献、没有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情境创设法不仅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而且可以大幅度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应用该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以及家国情怀。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学情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多样化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善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能够在生动的情境中建立良好的时空观念,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家国情怀,从而增强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质量。5D23928C-3911-485C-A020-DBB3A572B8FC

首先,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历史课程中的关键知识节点时,可以结合具体历史事件为学生创设具有纪实性的影视片段情境,这类情境不但可以有效还原过去的历史现象,而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超时空的思维引导作用,教师善于借助影视片段情境为学生呈现历史知识节点,一则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现象内涵的分析解释效率,锤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观念,二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家国情感,使学生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人生矢志不渝的理想,从而拓宽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路径。

其次,教师在针对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创设情境时,还应该始终坚守生活引领原则,即便是对于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教师也应该加强引入相关的生活场景,对接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这样一则可以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消除学生历史理解思维和家国情怀教育之间存在的壁垒,使学生体验到家国情怀是一种恒久不变的、经得起时间洗礼的厚重情感;二则也能彰显家国情怀教育的时代性和导向性,帮助学生感知新时代的家国情怀精神以及身边的相关事迹,从而润泽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思想境界,促进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顺利把握时代主流脉搏。

(三)加强历史分析,培植学生的家国意识

家国情怀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文化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以及忧患意识,我们将这三方面统称为家国意识。高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思辨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仍然有待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效果。加强历史分析不但可以显著增强历史教学质量,也是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歷史解释能力的有力措施,落实历史分析教学,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重点,全力加强落实历史分析教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史学视野,提高学生解释、分析历史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带领学生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吸纳优质的思想精神、承袭优良的民族美德,从而顺利培植学生的家国意识,实现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高效实施。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历史分析探究时,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切入,既要引导学生梳理历史时序和历史事件的完整脉络,也要着重提炼和凸显其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元素,使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以及家国意识在分析探究活动中真正有所锤炼,这样一则可以确保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得又快又稳,二则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之情,从而使学生养成观史知今思进退的优良品格,并在做出任何行为选择时都能得到家国情怀的感召,这些对优化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其次,在分析解释历史事件时,教师还应该借助史料组织学生开展交互式的分析探究活动,使所有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辨析能力和客观评价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历练,这样一则可以实现集思广益的历史探索式、交互式学习,助益学生历史分析解释能力更上一层楼,二则也能在有效的思维对话中加深学生对家国意识的感知,从而培植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忧患意识,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家国观念的塑造与完善。

(四)开发乡土资源,增强学生对家国文化的认同感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面临的最大阻碍,就是学生的家国情怀观念非常淡薄,很多学生都认为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即便是课程中蕴含着极为丰厚的家国情怀思想,学生也很难产生情感态度上的共鸣。古语云,有国才有家,但是家也是国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笔者认为,有效的家国情怀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家乡和身边做起,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和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距离,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观念,进而增强家国情怀教育实践质量。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倡导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家国情怀教育需求,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大力开发乡土资源,增强学生对家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和谐发展。

(五)引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共鸣

在过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不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欠缺合理性和趣味性,不但无法引发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文化内涵以及家国情怀的理解出现偏差,极不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故事不但丰富多样,而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素材。与此同时,由于历史故事具有各种各样的情节,学生在听故事时不但会精力高度集中,而且更容易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家国情怀思想在历史教学中的充分渗透。基于此,在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思维发展规律,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积极引入历史故事,这样一方面可以优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共鸣,从而顺利达成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目标。

(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核心目标,绝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更为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伟大的、坚定不移的报国理想,为中华之崛起、民族之振兴不懈努力,从而成长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想要实现上述目标,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基于此,在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家国情怀教育的关键点,联合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构建更加完整的历史教学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意识,从而实现理想的家国情怀教育目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恒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要是依靠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这种深层次的心理文化意识就是家国情怀。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历史课程与家国情怀教育有机整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引领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顺利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 宋会敏.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摭探[J].成才之路,2021(24).

[2] 王奇.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渗透策略管窥[J].新课程,2021(31).

[3] 杨巍.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1(22).5D23928C-3911-485C-A020-DBB3A572B8FC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教育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初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