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训练方法的创新策略分析

2022-04-23童健

体育时空 2022年6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创新策略乒乓球

童健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3-220-02

摘  要  乒乓球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受到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目前我国乒乓球水平代表着世界顶级水平,乒乓球在我国也被誉为“国球”。青少年作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后备力量,对其开展科学有效的训练有利于我国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简述乒乓球训练的意义,分析乒乓球训练中常出现的问题,并针对乒乓球的训练方法探索其创新策略

关键词  乒乓球  训练方法  创新策略

乒乓球运动自传入我国后,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便取得优异的成绩。目前的国际性大赛上,我国运动员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乒乓球分为单打、双打。乒乓球单打体现其技术性、对抗性,双打则展现其合作性、协同性。通过积极开展乒乓球训练能够舒缓压力、放松身心,对人们身体健康非常有益。在信息化时代下,需要我们利用现代技术与原有的乒乓球训练经验相结合,积极创新出符合当下环境的乒乓球训练方法。

一、乒乓球训练的特点和意义

(一)乒乓球训练的特点

第一,体能性。乒乓球运动虽然主要考验的是运动员击打乒乓球的技巧,但实质上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力、灵活性、身体协调以及爆发力等等。这主要是因为乒乓球属于竞技类体育,其比赛中节奏较快,强度较大,需要运动员大幅度移动并技巧性挥拍。因此乒乓球训练中需要重视体能锻炼,注意做好日常体能储备训练。第二,娱乐性。从乒乓球运动在大众普及中,可以经常看到在公共场所中乒乓球台附近出现老年人、中年人以及青少年的身影。其中一些较为特殊的打法,受到广大群众的推崇。第三,竞技性。乒乓球运动属于竞技类项目,例如在乒乓球锦标赛、奥运会、军运会中都可以看到此项运动,其不仅比拼的是技能和体力,更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对抗。

(二)乒乓球训练的意义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项目。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较,其技能较强、运动变化多、运动速度快,对场地环境要求较低,室内室外均可开展乒乓球训练。同时青少年成处于发展关键期,通过适当开展乒乓球训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乒乓球运动,需要眼部跟随球运动轨迹不断运动,缓解过度用眼导致的眼部疲劳,很好地预防近视。其技战术多样,需要运动员通过大脑快速对战术进行思考,促进脑部发展。同时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较大,通过乒乓球运动可以发泄内心压抑的情绪,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减压的一种有效途径。除此之外,需要运动员在击打球时做到眼到手到步伐到,有效提高了身体协调能力[1]。

二、乒乓球训练中常见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问题

第一,学习训练兴趣不高。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对乒乓球训练的错误认知导致,只是把训练当作解压、娱乐、交友的一种方式,以及其球技较低,常容易出现自卑心态。第二,依赖性强。由于基本功薄弱,在学习初期常受到辅导员的帮助,对其形成依赖感。一旦辅导员离开后,便会感到无所事事。第三,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学员有一定的基础,在受到表扬后便飘飘然,认为自己可以不必按照辅导员的教学进行训练。在乒乓球双打中,忽视两人合作,并时常指责队友。第四,认知范围狭窄。在乒乓球训练中,青少年容易产生训练就是技能训练的观念,却不知还有体能、战术等众多的训练。第五,创新意识薄弱。青少年在训练时,常常按部就班,辅导员怎么讲,怎么训练,很少去进行思考[2]。

(二)教师教学因素

第一,教学模式落后。目前部分体育教师在开展乒乓球教学训练时仍采取传统的竞技体育思维,没有将青少年个人、技能、学习有机结合,导致训练内容过于具有竞技特点,训练内容强度较高。青少年在训练时产生消极情绪,并且加大心理压力。第二,教学形式单一。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性思维,在开展乒乓球训练时没有对青少年身心特点进行充分认知,而是开展统一的教学内容,这与学习乒乓球的目的相违背,导致训练效果较低。

(三)学校管理问题

第一,硬件设施不完备。由于学校对乒乓球训练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校乒乓球训练的器材不全面。目前,不少学校的乒乓球台出现老旧破损,台面表面粗糙、坑坑洼洼现象很常见,并且不少球网缺失后却不加以管理,导致训练效果不明显。第二,学校过度管理。一些学校设立了专门的乒乓球场地,并配备了全新的乒乓球台以及配套设备。但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些设备只能在乒乓球训练中才能使用,在日常午休以及课间休息时对场地进行封锁,禁止青少年使用。

三、乒乓球训练方法创新

(一)游戏训练法

游戏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体育教师在开展乒乓球训练教学前,可以将乒乓球游戏当作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青少年参与的主动性,激發青少年对乒乓球的喜爱。可以利用乒乓球游戏来检验上一堂训练教学中理论知识转为实际操作能力,观测青少年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将乒乓球游戏作为本节课堂教学的引子,促使青少年通过乒乓球游戏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充分活跃起来,防止因运动前拉伸环节不到位导致身体遭受损伤。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可以将其作为青少年乒乓球体能训练的一部分,提高青少年的体能、耐力、身体协调等素质。如以“百步穿杨”游戏为例。体育教师可以将青少年分为四人一组的方式,每组派遣一人拿球并站在小组前,并将乒乓球放置在球拍上,采用乒乓球运动中横向移动的方式,移动到十米远的乒乓球台。在此期间内,需要保持乒乓球平稳地着力于乒乓球拍上,乒乓球不能掉落,一旦发生掉落便要从头开始移动。在青少年到达乒乓球台后,需要拿起球并将球击打到另一侧的指定目标上。若击中则该组下一个人立即出发,若不击中则继续进行击打。四人率先完成的小组视为游戏的胜利者,体育教师应适当给予青少年一些奖励。这项游戏能够向体育教师展现出青少年多种能力共存的状态。其中,通过学生前期控球能够很好培养出青少年的球感、移动步伐,身体协调性;后期击球能够提高学生击球技术、精准度等。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青少年乒乓球整体水平。需要注意的一点时,体育教师不能见乒乓球游戏当作一种娱乐活动,而是通过有效的乒乓球游戏活动来提高青少年训练兴趣,激发其训练热情,并且需要在游戏开始前讲清楚游戏规则以及获胜标准,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二)竞赛训练法

乒乓球因属于竞赛类体育项目,其球技、步法、战术等内容多种多样,并且乒乓球训练内容给还包括体能、心理、营养控制等其他方面。体育教师可以将乒乓球训练中的一项训练内容或者多项训练内容从中挑选出来,并将其相互结合,设计出一项竞赛性的项目,让青少年在与其他人竞争中能够扎实并掌握各个训练要点,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赢得竞赛后可以有效提高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同时根据青少年心理特征以及个人素养,体育教师可积极开展乒乓球竞赛来激发青少年学习的热情,并能够让其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以及失败的沮丧,培养其永不言输、愈战愈勇的意志。

比赛训练法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体育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种类的训练方式从学生技能、体能、心理等方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如正式竞赛。体育教师可以在每一项专业教学训练后开展比赛,根据国际乒乓球比赛标准要求双方运动员遵守比赛规则,自己充当裁判并邀请其他青少年作为观众,增添比赛紧张的氛围。青少年在參与正规竞赛后能够有效感受到自身掌握技能以及战术的水平,根据竞赛中自身缺点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关键竞赛:此项竞赛并不是从0:0开始的,而是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的需要,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在击打关键球时的心理素质,使其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体育教师可以在训练中适当插入关键性的竞赛环节比分则从8:8、8:9、9:9、9:10、10:10等开始,直到比赛结束,观测青少年在这类竞赛中所运用的技能、战术与平时训练中是否有区别,并对青少年进行正确指导。配合性竞赛:乒乓球双打、混打都是双人协同进行的比赛方式。体育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此类竞赛形式,对青少年进行随机分配,开展两两对打的形式,来提高青少年具有合作精神,提高彼此之间的默契感,能够更好地提高其乒乓球技能和战术水平[3]。

(三)意念训练法

在乒乓球比赛中,出现逆风翻盘的局面很是常见,一些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在小节落后五六分的情况下完成小节翻盘。这则体现出这些运动员心理素质极高,而对手在比分差距逐渐缩小时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最终导致比赛失利。意念训练就是培养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方法,运动员凭借想象力量和心理暗示等,改善心理特征。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是强化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一种常见训练方式。如在乒乓球训练前,体育教师可以适当提示青少年一些乒乓球的技术要点,让其充分发挥出大脑的想象力,让这些技术要点、动作要领在脑海中形成模型,然后在通过训练将其脑海中的模型抒发出来,加深青少年对乒乓球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的记忆深化,也使得动作更加标准、规范。在乒乓球训练结束前,体育教师可以让青少年对训练时所学到的动作在脑海中进行回忆,使其深深刻印在脑海当中形成记忆。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发展阶段,其身心智能刚刚起步,通过体育教师开展科学合理的乒乓球意念训练法,可以有效促进其心智发展,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得到更好发展。意念训练法促使青少年积极认知自我,消除自卑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其竞技水平和综合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乒乓球运动对人们具有积极、深刻的影响意义。近年来,国外许多国家逐渐开始重视对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我国若想要在今后的乒乓球赛事上取得成绩,就需要重视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活动。同时青少年正处于心智发育期,通过积极开展乒乓球训练,并对其训练方法和内容不断优化和创新,能够有效提高青少年心智发育,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剑宇.新时代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创新发展[J].田径,2021(12):79-81.

[2]方翔.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方法创新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2):95-96.

[3]赵霞,李亮.我国乒乓球训练的理论创新与竞技实践[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9,27(03):9-13.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创新策略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